《细胞生物学实验》部分 由汤华编写 2007年5月 目录 第二部分细胞生物学实验 2 实验一细胞大小的测量 实验二 细胞膜的卷流性 线粒体的活体染色与观察 实验四线粒体的分离制备与观察」 .9 实验五植物液泡的活体染色与观察。 12 实验六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 14 实验七 细胞内过氧化物酶的观察 17 实验八 细胞内含物的观察 实验九细胞骨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 9 .23 实验十植物原生质体分离和活性鉴定。 .26 实验十一聚乙二醇法诱导的细胞融合」 29 实哈+一细购中DNA的Felgn边图家 31 实验十三 DNA和RNA的甲基绿-派洛宁原位染色法 35 实验十四 植物染色体结构与Giemsa分带技术 37 实验十五染色体核仁组织区的银染法. .41 实验十六细陶温亡的拾测 44 实验十七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47 附录1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守则 53 附录2细胞生物学染色技术 附录3生物绘图与临时装片知识 .57 附录4实验报告的书写 .59 参考资料 60
《细胞生物学实验》部分 由汤华编写 2007 年 5 月 目 录 第二部分 细胞生物学实验.2 实验一 细胞大小的测量.2 实验二 细胞膜的渗透性.5 实验三 线粒体的活体染色与观察.7 实验四 线粒体的分离制备与观察.9 实验五 植物液泡的活体染色与观察.12 实验六 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14 实验七 细胞内过氧化物酶的观察.17 实验八 细胞内含物的观察.19 实验九 细胞骨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23 实验十 植物原生质体分离和活性鉴定.26 实验十一 聚乙二醇法诱导的细胞融合.29 实验十二 细胞中DNA的Feulgen染色观察.31 实验十三 DNA和RNA的甲基绿-派洛宁原位染色法.35 实验十四 植物染色体结构与Giemsa分带技术.37 实验十五 染色体核仁组织区的银染法.41 实验十六 细胞凋亡的检测.44 实验十七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47 附录 1 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守则.53 附录 2 细胞生物学染色技术.55 附录 3 生物绘图与临时装片知识.57 附录 4 实验报告的书写.59 参考资料.60 1
第二部分细胞生物学实验 实验一细胞大小的测量 【实验目的】 1.学会测微尺的使用和计算方法。 2.学习和掌握测量细胞大小的基本方法。 【实验原理】 细胞长度、宽度、面积、体积的测量,是研究细胞生理活动和形态特点的重要手段。应 用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同时借助显微镜的镜台测微尺和目镜测微尺,两尺配合使用,进行测 量和运算,可得出细胞的大小。 0 102030 1020304050 图1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 目镜测微尺(ocular micrometer)是一块圆形玻片,在玻片中央把5mm长度刻成S0等 分,或把10mm长度刻成100等分,每5小格间有一长线相隔。测量时,将其放在接目镜 中的隔板上(此处正好与物镜放大的中间像重叠)来测量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由于不 同目镜、物镜组合的放大倍数不相同,目镜测微尺每格实际表示的长度也不一样,因此目镜 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时须先用置于镜台上的镜台测微尺校正,以求出在一定放大倍数下, 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相对长度。 镜台测微尺(stage micrometer)是中央部分刻有精确等分线的载玻片,一般将lmm等 分为100格,每格长10μm(即0.0lmm),是专门用来校正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的。 校正时,将镜台测微尺放在载物台上,镜台测微尺随着显微镜总放大倍数的放大而放大, 从镜台测微尺上得到的读数就是真实的尺寸大小。由于镜台测微尺与细胞标本是处于同一位 置,都要经过物镜和目镜的两次放大成象进入视野,所以用镜台测微尺的已知长度在一定放 大倍数下校正目镜测微尺,即可求出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长度,然后移去镜台测微尺, 换上待测标本片,用校正好的目镜测微尺在同样放大倍数下测量,即可得到细胞的大小
第二部分 细胞生物学实验 实验一 细胞大小的测量 【实验目的】 1.学会测微尺的使用和计算方法。 2.学习和掌握测量细胞大小的基本方法。 【实验原理】 细胞长度、宽度、面积、体积的测量,是研究细胞生理活动和形态特点的重要手段。应 用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同时借助显微镜的镜台测微尺和目镜测微尺,两尺配合使用,进行测 量和运算,可得出细胞的大小。 图 1 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 目镜测微尺(ocular micrometer)是一块圆形玻片,在玻片中央把 5mm 长度刻成 50 等 分,或把 10mm 长度刻成 100 等分,每 5 小格间有一长线相隔。测量时,将其放在接目镜 中的隔板上(此处正好与物镜放大的中间像重叠)来测量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由于不 同目镜、物镜组合的放大倍数不相同,目镜测微尺每格实际表示的长度也不一样,因此目镜 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时须先用置于镜台上的镜台测微尺校正,以求出在一定放大倍数下, 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相对长度。 镜台测微尺(stage micrometer)是中央部分刻有精确等分线的载玻片,一般将 lmm 等 分为 100 格,每格长 l0μm(即 0.0lmm),是专门用来校正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的。 校正时,将镜台测微尺放在载物台上,镜台测微尺随着显微镜总放大倍数的放大而放大, 从镜台测微尺上得到的读数就是真实的尺寸大小。由于镜台测微尺与细胞标本是处于同一位 置,都要经过物镜和目镜的两次放大成象进入视野,所以用镜台测微尺的已知长度在一定放 大倍数下校正目镜测微尺,即可求出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长度,然后移去镜台测微尺, 换上待测标本片,用校正好的目镜测微尺在同样放大倍数下测量,即可得到细胞的大小。 2
表1目镜测微尺量测倍率比照表 物镜倍数目镜倍数一格单位(um) 4 10 25.0um 10 10 10.0um 20 10 5.0μm 4010 2.5um 100101.0um 【材料、器具与试剂】 (一)材料: 九里香,扶桑花,少花龙葵,南瓜,凤仙花的新鲜花朵的花粉粒,洋葱鳞茎,口腔上 皮细胞。 (二)器具: 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光学显微镜,尖头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滴管 吸水纸,牙签,刀片。 (三)试剂: 蒸馏水,生理盐水,O.1M碘液 【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测微尺的操作方法 1卸下目镜的上透镜,将目镜测微尺有刻度一面向下装在目镜镜面上,再旋上目镜的上 透镜 2.将镜台测微尺有刻度一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夹好,使镜台测微尺刻度位于视野中央。 先用低倍物镜观察,调焦至看清镜台测微尺的刻度。 3.小心移动镜台测微尺,同时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与镜台测微尺平行靠近,使两尺 左边的0点刻度线对齐,进一步靠近使直线接近重合,然后由左向右找出两尺另一次对齐 重合的直线。 4.记录两条重合线间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的格数。按下式计算目镜测微尺每格的长 度等于多少μm。(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两个重合点的距离越长,则所测得的结果越准 确) 目镜测微尺每格的长度=镜台测微尺的格数/目镜测微尺的格数×10”m 2 3 山山w山山山 0.0 10.102030.40.50.607 08 图2目镜测微尺与镜台测微尺实际长度的测算 3
表 1 目镜测微尺量测倍率比照表 物镜倍数 目镜倍数 一格单位(μm) 4 10 25.0μm 10 10 10.0μm 20 10 5.0μm 40 10 2.5μm 100 10 1.0μm 【材料、器具与试剂】 (一) 材料: 九里香,扶桑花,少花龙葵,南瓜,凤仙花的新鲜花朵的花粉粒,洋葱鳞茎,口腔上 皮细胞。 (二) 器具: 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光学显微镜,尖头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滴管、 吸水纸,牙签,刀片。 (三) 试剂: 蒸馏水,生理盐水,0.1M 碘液。 【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测微尺的操作方法 1.卸下目镜的上透镜,将目镜测微尺有刻度一面向下装在目镜镜面上,再旋上目镜的上 透镜。 2.将镜台测微尺有刻度一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夹好,使镜台测微尺刻度位于视野中央。 先用低倍物镜观察,调焦至看清镜台测微尺的刻度。 3.小心移动镜台测微尺,同时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与镜台测微尺平行靠近,使两尺 左边的"0"点刻度线对齐,进一步靠近使直线接近重合,然后由左向右找出两尺另一次对齐 重合的直线。 4.记录两条重合线间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的格数。按下式计算目镜测微尺每格的长 度等于多少μm。(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两个重合点的距离越长,则所测得的结果越准 确) 目镜测微尺每格的长度=镜台测微尺的格数/目镜测微尺的格数×10μm 图 2 目镜测微尺与镜台测微尺实际长度的测算 3
5计算目镜测微尺每格的长度。例如:测得某显微镜的目镜测微尺50格相当于镜台测 微尺的7格,则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为:7/50×10μm=14μm格. (二)花粉细胞大小的观察测量 1采集刚开放或将要开放的成熟花朵 2.在载玻片滴12滴蒸馏水: 3.用解剖针将花粉分散于蒸馏水上,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 4.在显微镜下观察,用目镜测微尺测量10个不同花粉细胞的直径大小的格数,根据校 准的目镜测微尺每隔的实际长度进行换算,计算平均值。 (三)洋葱内表皮细胞大小的观察测量 1切取小块洋葱鳞茎,用尖头镊子撕取其内表皮: 2将内表皮平展在载玻片上,滴1滴蒸馏水: 3盖上盖玻片,压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 4.在显微镜下观察,用目镜测微尺测量10个不同洋葱内表皮细胞的长度和宽度的格数, 根据校准的目镜测微尺每隔的实际长度进行换算,计算平均值。 (四)人口腔上皮细胞大小的观察测量 1取干净载玻片,滴1滴生理盐水 2.用灭菌的牙签的平头端,在口腔颊稍用力轻刮,获取口腔上皮细胞: 3.将牙签取下的细胞释放到载玻片是生理盐水中,为保证效果,可将取样的牙签平头在 溶液中多搅动几次。 4盖上盖玻片,压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 5在显微镜下观察,用目镜测微尺测量10个不同口腔上皮细胞的长度和宽度的格数, 根据校准的目镜测微尺每隔的实际长度进行换算,计算其平均值。 (五)测微尺用完后的处置方法 1细胞大小测定实验结束后,取出目镜测微尺,将目镜放回镜筒。用擦镜纸擦去目镜测 微尺上的油腻和手印。如用油镜,则可按油镜使用方法处理。 2保持镜台测微尺的干净。注意镜台测微尺刻度是用加拿大树胶和圆形盖波片封合的。 当去除香柏油时,不宜用过多的二甲苯,以免使盖波片下的树胶溶解。 3将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分别用擦镜纸擦拭后,放回盒内保存。 【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1.结果记录 ()列表记录目镜测微尺校正结果。 (2)列表记录测量各种细胞大小的结果。 2.思考题 ()当接目镜不变,目镜测微尺也不变,只改变接物镜,目镜测微尺每格所量的镜台 上物体的实际长度是否相同?为什么? 4
5.计算目镜测微尺每格的长度。例如:测得某显微镜的目镜测微尺 50 格相当于镜台测 微尺的 7 格,则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为:7/50×10μm =1.4μm /格。 (二)花粉细胞大小的观察测量 1.采集刚开放或将要开放的成熟花朵; 2.在载玻片滴 1~2 滴蒸馏水; 3.用解剖针将花粉分散于蒸馏水上,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 4.在显微镜下观察,用目镜测微尺测量 10 个不同花粉细胞的直径大小的格数,根据校 准的目镜测微尺每隔的实际长度进行换算,计算平均值。 (三)洋葱内表皮细胞大小的观察测量 1.切取小块洋葱鳞茎,用尖头镊子撕取其内表皮; 2.将内表皮平展在载玻片上,滴 1 滴蒸馏水; 3.盖上盖玻片,压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 4.在显微镜下观察,用目镜测微尺测量 10 个不同洋葱内表皮细胞的长度和宽度的格数, 根据校准的目镜测微尺每隔的实际长度进行换算,计算平均值。 (四)人口腔上皮细胞大小的观察测量 1.取干净载玻片,滴 1 滴生理盐水; 2.用灭菌的牙签的平头端,在口腔颊稍用力轻刮,获取口腔上皮细胞; 3.将牙签取下的细胞释放到载玻片是生理盐水中,为保证效果,可将取样的牙签平头在 溶液中多搅动几次。 4.盖上盖玻片,压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 5.在显微镜下观察,用目镜测微尺测量 10 个不同口腔上皮细胞的长度和宽度的格数, 根据校准的目镜测微尺每隔的实际长度进行换算,计算其平均值。 (五)测微尺用完后的处置方法 1.细胞大小测定实验结束后,取出目镜测微尺,将目镜放回镜筒。用擦镜纸擦去目镜测 微尺上的油腻和手印。如用油镜,则可按油镜使用方法处理。 2.保持镜台测微尺的干净。注意镜台测微尺刻度是用加拿大树胶和圆形盖波片封合的。 当去除香柏油时,不宜用过多的二甲苯,以免使盖波片下的树胶溶解。 3.将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分别用擦镜纸擦拭后,放回盒内保存。 【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1.结果记录 (1) 列表记录目镜测微尺校正结果。 (2) 列表记录测量各种细胞大小的结果。 2.思考题 (1)当接目镜不变,目镜测微尺也不变,只改变接物镜,目镜测微尺每格所量的镜台 上物体的实际长度是否相同?为什么? 4
实验二细胞膜的渗透性 【实验目的】 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实验原理】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直接调控物质进出细 胞的过程,承担调节细胞渗透平衡和物质跨膜运输 的功能。当红细胞置于不同等渗溶液中时,由于细 胞膜对各种溶质的通透性不同,因此有的溶质分子 不能透入,有的溶质分子可以透入,能透入的溶质 溶血 未容血 分子的速度也不同。当溶质分子进入红细胞使细胞 内溶质浓度增加时,会促使水分进入细胞内,并引 起细胞体积的增大。当红细胞膨胀到一定程度时, 细胞膜破裂,血红素溢出,即红细胞发生溶血。由 于溶质透入细胞内的速度不同,因此溶血时间也不 同。 溶血现象发生的快慢与进入细胞的物质的分子 量大小有关。相对分子量大的物质进入细胞慢,发 图2细胞溶血前后对比 生溶血所需时间也长:相对分子量小的物质进入细 胞快,发生溶血所需时间短。溶血现象发生的快慢与溶质的脂溶性大小有关。亲脂性化合物 易溶于脂溶剂,在水中一般溶解度很小。一般碳链越长,脂溶性越大。 对于各种非电解质溶液,只要单位面积中所含的分子数相同,就具有相同的渗透压。对 于相同摩尔浓度的电解质溶液与非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的产生的渗透压要大很多,例如 当NaCI与乙醇分子数相等时,NaCI产生的渗透压要大得多,是因为NaCI电解为Na和Cr,使 溶质的总摩尔数增加了。 在红细胞溶血实验中,把发生溶血前的溶液浓度近似认定为与红细胞等渗。 【材料、器具与试剂】 (一)材料:小鼠,兔,鸡,鸭等动物的血液。 (二)器具:普通光学显微镜,注射器,刀片,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吸管,小烧杯,试 管,试管架,定时秒表,1.5ml离心管,量筒。 (三)试剂:0.17M氯化钠,0.17M氯化铵,0.17M醋酸胺,0.17M硝酸钠,0.12M硫酸 钠:1.0M乙二醇,1.0M丙三醇(甘油),1.0M葡萄糖,1.0M甲醇,10M乙醇,1.0M 丙醇。 【实验步骤】 1,采用适当的方法取实验动物的新鲜血液(兔子用注射器耳静脉取血,小鼠用手术器 械去除眼球采血,鸡、鸭可以宰杀取血)。 5
实验二 细胞膜的渗透性 【实验目的】 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实验原理】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直接调控物质进出细 胞的过程,承担调节细胞渗透平衡和物质跨膜运输 的功能。当红细胞置于不同等渗溶液中时,由于细 胞膜对各种溶质的通透性不同,因此有的溶质分子 不能透入,有的溶质分子可以透入,能透入的溶质 分子的速度也不同。当溶质分子进入红细胞使细胞 内溶质浓度增加时,会促使水分进入细胞内,并引 起细胞体积的增大。当红细胞膨胀到一定程度时, 细胞膜破裂,血红素溢出,即红细胞发生溶血。由 于溶质透入细胞内的速度不同,因此溶血时间也不 同。 溶血现象发生的快慢与进入细胞的物质的分子 量大小有关。相对分子量大的物质进入细胞慢,发 生溶血所需时间也长;相对分子量小的物质进入细 胞快,发生溶血所需时间短。溶血现象发生的快慢与溶质的脂溶性大小有关。亲脂性化合物 易溶于脂溶剂,在水中一般溶解度很小。一般碳链越长,脂溶性越大。 图 2 细胞溶血前后对比 对于各种非电解质溶液,只要单位面积中所含的分子数相同,就具有相同的渗透压。对 于相同摩尔浓度的电解质溶液与非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的产生的渗透压要大很多,例如 当NaCl与乙醇分子数相等时,NaCl产生的渗透压要大得多,是因为NaCl电解为Na+ 和Cl- ,使 溶质的总摩尔数增加了。 在红细胞溶血实验中,把发生溶血前的溶液浓度近似认定为与红细胞等渗。 【材料、器具与试剂】 (一)材料:小鼠,兔,鸡,鸭等动物的血液。 (二)器具:普通光学显微镜,注射器,刀片,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吸管,小烧杯,试 管,试管架,定时秒表,1.5 ml 离心管,量筒。 (三)试剂:0.17 M 氯化钠,0.17 M 氯化铵,0.17 M 醋酸胺,0.17 M 硝酸钠,0.12 M 硫酸 钠;1.0 M 乙二醇,1.0 M 丙三醇(甘油),1.0 M 葡萄糖,1.0 M 甲醇,1.0 M 乙醇,1.0 M 丙醇。 【实验步骤】 1. 采用适当的方法取实验动物的新鲜血液(兔子用注射器耳静脉取血,小鼠用手术器 械去除眼球采血,鸡、鸭可以宰杀取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