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第二节叶绿体与光合作用 ●第三节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第四节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 主讲:汤华
主讲:汤 华 ●第一节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第二节 叶绿体与光合作用 ●第三节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第四节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 本章主要内容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内的两种产能细胞器,都是能 高效产生ATP的精密装置。 Rough Nucleus Microbody Vacuole Mitochondrion 冬都具有封闭的双层膜结 endoplasmic reticulum U色 构。 Ribosomes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 环状DNA,及自身转录RNA 和翻译蛋白质的体系。 常将其遗传信息系统称 Smooth 为第二遗传信息系统、核 endoplasmic Chloroplasts reticulum Plasma membrane 外基因组或胞质基因组。 Golgi apparatus Cell wall 主讲:汤华
主讲:汤 华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内的两种产能细胞器,都是能 高效产生ATP的精密装置。 都具有封闭的双层膜结 构。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 环状DNA,及自身转录RNA 和翻译蛋白质的体系。 常将其遗传信息系统称 为第二遗传信息系统、核 外基因组或胞质基因组
HN 第一节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mi tochondr i on)是细胞的能量工厂,通过氧 化磷酸化作用,进行能量转换,为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 提供能量。 1890年R.Altaman 首次发现线粒体。 1897年Benda首次 Matrix DNA Outer membrane 将其命名为 mi tochondr ion. T Cristae Inner membrane ATP synthase particles 主讲:汤华
主讲:汤 华 第一节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1890年R. Altaman 首次发现线粒体。 1897年Benda首次 将其命名为 mitochondrion。 线粒体(mitochondrion)是细胞的能量工厂,通过氧 化磷酸化作用,进行能量转换,为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 提供能量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冬总体而言,线粒体具有多形性、易变性、运动性和适 应性等特点。 线粒体一般呈粒状或杆状,但因生物种类和生理状态 而异,可呈环形,哑铃形、线状、分权状或其它形状。 一般直径0.5~1.0μm,长1.5~3.0μm。 细胞中线粒体数目:数百到数千个。植物因含有叶绿 体的缘故,线粒体数目相对较少。 线粒体在细胞功能旺盛的需能部位比较集中。 主讲:汤华
主讲:汤 华 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总体而言,线粒体具有多形性、易变性、运动性和适 应性等特点。 线粒体一般呈粒状或杆状,但因生物种类和生理状态 而异,可呈环形,哑铃形、线状、分杈状或其它形状。 一般直径0.5~1.0μm,长1.5~3.0μm。 细胞中线粒体数目:数百到数千个。植物因含有叶绿 体的缘故,线粒体数目相对较少。 线粒体在细胞功能旺盛的需能部位比较集中
线状 杆状 颗粒状 Mtochondria 线粒体形态的多样性 a (c) mitochondria contractile apparatus 0 flagellar core myofibril CARDIAC MUSCLE CELL SPERM TAIL (A) (B) 主讲汤华
主讲:汤 华 线 粒 体 形 态 的 多 样 性 线状 杆状 颗粒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