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产业结构优化,可持续发展 3.问题及应用 何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 (三)思考与实践 1.比较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以及世界体系理论之间的异同。 2.举例说明服务业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分组实践等方法。 第三章现代物流业与社会发展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物流业的发展历史。 2.掌握物流及物流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3.了解国内外物流业的发展概况。 4.熟悉现代物流企业的盈利模式和价值提升策略。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现代物流业发展概述 1.主要内容 (1)物流的历史与定义 发展历史:1)物流意识的萌芽(18世纪末19世纪初):强调要重视供货管理功 能:提出配送的成本及其影响因素问题。2)物流概念的产生(20世纪初-20世纪50 年代):提出“Physical Distribution”的概念,成为物流概念产生的标志;二战期 间建立了后勤理论“1 ogistics”。3)现代物流的萌芽:(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 年代中期):“商业物流”(Business Logistics):日本西泽修“第三利润源泉”、“物 流冰山”学说。4)现代物流的成长(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1985 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正式改名由“Physical Distribution”为“Logistics”。5) 供应链管理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1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将物流的定义重 新修订,标志若现代物流进入供应链管理阶段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存储、 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起来。 物流六要素:1)什么物?生产类、生活类:流体。2)从哪流到哪?供应地到需 求地:流向。3)怎样流?流动方式(铁水公空管):载体。4)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 束?时间要求:流速。5)流动的路线:流程。6)流的物体的数量:流量。 (2)物流管理的概念与程序 物流管理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6
6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产业结构优化,可持续发展 3.问题及应用 何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 (三)思考与实践 1.比较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以及世界体系理论之间的异同。 2.举例说明服务业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分组实践等方法。 第三章 现代物流业与社会发展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物流业的发展历史。 2.掌握物流及物流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3.了解国内外物流业的发展概况。 4.熟悉现代物流企业的盈利模式和价值提升策略。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现代物流业发展概述 1.主要内容 (1)物流的历史与定义 发展历史:1)物流意识的萌芽(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强调要重视供货管理功 能;提出配送的成本及其影响因素问题。2)物流概念的产生(20 世纪初-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Physical Distribution”的概念,成为物流概念产生的标志;二战期 间建立了后勤理论“logistics”。3)现代物流的萌芽:(20 世纪 50 年代-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商业物流”(Business Logistics);日本西泽修“第三利润源泉”、“物 流冰山”学说。4)现代物流的成长(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1985 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正式改名由“Physical Distribution”为“Logistics”。5) 供应链管理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1998 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将物流的定义重 新修订,标志着现代物流进入供应链管理阶段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存储、 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起来。 物流六要素:1)什么物?生产类、生活类:流体。2)从哪流到哪?供应地到需 求地:流向。3)怎样流?流动方式(铁水公空管):载体。4)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 束?时间要求:流速。5)流动的路线:流程。6)流的物体的数量:流量。 (2)物流管理的概念与程序 物流管理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包括对物流活动诸要素的管理、对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 管理。 物流管理6R原则:合适的质量(Right Quality)、合适的数量(Right Quantity)、 合适的时间(Right Time)、合适的地点(Right Place)、合适的印象 (Right-Impression)、合适的价格(Right Price)。 物流管理的程序:物流计划阶段的管理、物流实施阶段的管理、物流评价阶段的 管理 (3)现代物流的概念及特征 现代物流是在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网络技术提升物流速度和准确率, 同时引进诸如供应链管理等先进管理理念,实现从起点到终点的一体化服务,从而延 伸并放大物流功能的新兴业态。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比较:从物流服务的特点、物流服务的侧重点、物流信息 技术、物流管理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现代物流的特征:物流的系统化和网络化、物流总成本最小化、物流信息化和电 子化、物流服务社会化、物流反应的快速化和柔性化。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物流的定义,物流管理的定义,现代物流的概念,物流的六要素,现代物流的特 3.问题及应用 物流对城市发展将产生哪些影响? 第二节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主要内容 (1)国外物流业发展概况 美国:发达的交通网络、自由的政策环境、协会的重要作用、先进的物流技术: 欧洲:政府重视程度较高、注重协会组织的作用、企业自主经营权较大: 日本:重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海洋运输系统装备发达、重视系统规划、物流技 术水平高。准时生产方式(Just In Time,JIT),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20世纪60 年代实行的一种生产方式。可概括为“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 也就是通过生产的计划和控制及库存的管理,追求一种无库存,或库存达到最小的生 产系统。 (2)中国物流业发展状况 发展历程:起步阶段(1949-1965年):停滞阶段(1966-1976年):成长阶段 (1978-1990年):高速发展时期(1991年至今)。 发展现状: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改善:基 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7 包括对物流活动诸要素的管理、对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 管理。 物流管理 6R 原则:合适的质量(Right Quality)、合适的数量(Right Quantity)、 合适的时间( Right Time )、 合 适 的 地 点 ( Right Place )、 合 适 的 印 象 (Right-Impression)、合适的价格(Right Price)。 物流管理的程序:物流计划阶段的管理、物流实施阶段的管理、物流评价阶段的 管理。 (3)现代物流的概念及特征 现代物流是在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网络技术提升物流速度和准确率, 同时引进诸如供应链管理等先进管理理念,实现从起点到终点的一体化服务,从而延 伸并放大物流功能的新兴业态。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比较:从物流服务的特点、物流服务的侧重点、物流信息 技术、物流管理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现代物流的特征:物流的系统化和网络化、物流总成本最小化、物流信息化和电 子化、物流服务社会化、物流反应的快速化和柔性化。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物流的定义,物流管理的定义,现代物流的概念,物流的六要素,现代物流的特 征 3.问题及应用 物流对城市发展将产生哪些影响? 第二节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主要内容 (1)国外物流业发展概况 美国:发达的交通网络、自由的政策环境、协会的重要作用、先进的物流技术; 欧洲:政府重视程度较高、注重协会组织的作用、企业自主经营权较大; 日本:重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海洋运输系统装备发达、重视系统规划、物流技 术水平高。准时生产方式(Just In Time,JIT),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 20 世纪 60 年代实行的一种生产方式。可概括为“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 也就是通过生产的计划和控制及库存的管理,追求一种无库存,或库存达到最小的生 产系统。 (2)中国物流业发展状况 发展历程:起步阶段(1949-1965 年);停滞阶段(1966-1976 年);成长阶段 (1978-1990 年);高速发展时期(1991 年至今)。 发展现状: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改善;基 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发展特征:物流市场格局进入调整期:行业资源深入整合、产业融合进一步发展: 物流专业化水平提升、行业物流快速发展:物流业全球化加速 (3)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物流手段科技化、物流方式专业化、管理环境绿色化、物流企业规模化、物流设 施整合化、区域物流集群化、物流运作全球化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国内外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特征和趋势,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 3.问题及应用 比较西方发达国家现代物流业发展与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异同性。 第三节现代物流赢利模式与价值提升策略 1.主要内容 (1)现代物流赢利模式类型 赢利模式指的是探求企业利润来源,生成过程和产出方式的系统方法,俗称商业 模式。 赢利模式设计的关键技术:价值发现 一决定利润的来源、价值匹配一一决定赢 利水平高低、价值管理一 一决定意利能力的稳定性 现代物流赢利模式类型:货运代理型、运输仓储型、管理咨询型、管理输出型、 供应链管理型、联盟租赁型、增值服务型 (2)现代物流价值构成要素 时间价值一一时间敏感度、空间价值一一空间准确度、渠道价值一一渠道顺畅度 (3)现代物流价值提升策略 1)理念创新:革除旧有的既定看法和思维模式,以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和新的 思维模式,形成新的结论或思想观点。2)流程创新:针对技术活动或生产活动中的 操作程序、方式方法和规则体系的创新。3)模式创新:把新的商业模式引入社会的 生产体系,并为客户和自身创造价值。通俗地说,模式创新就是指企业以新的有效方 式赚钱。4)品牌创新:通过技术、质量、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创新,增强企业品牌 的生命力。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现代物流赢利模式,现代物流的价值要素,现代物流价值提升策略 3.问题及应用 1)京东自建物流体系的优劣势分析 2)顺丰速运布局电子商务业务的优劣势 3)电商企业做物流与物流企业做电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三)思老与实践 1.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
8 发展特征:物流市场格局进入调整期;行业资源深入整合、产业融合进一步发展; 物流专业化水平提升、行业物流快速发展;物流业全球化加速 (3)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物流手段科技化、物流方式专业化、管理环境绿色化、物流企业规模化、物流设 施整合化、区域物流集群化、物流运作全球化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国内外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特征和趋势,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 3.问题及应用 比较西方发达国家现代物流业发展与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异同性。 第三节 现代物流赢利模式与价值提升策略 1.主要内容 (1)现代物流赢利模式类型 赢利模式指的是探求企业利润来源,生成过程和产出方式的系统方法,俗称商业 模式。 赢利模式设计的关键技术:价值发现——决定利润的来源、价值匹配——决定赢 利水平高低、价值管理——决定赢利能力的稳定性 现代物流赢利模式类型:货运代理型、运输仓储型、管理咨询型、管理输出型、 供应链管理型、联盟租赁型、增值服务型 (2)现代物流价值构成要素 时间价值——时间敏感度、空间价值——空间准确度、渠道价值——渠道顺畅度 (3)现代物流价值提升策略 1)理念创新:革除旧有的既定看法和思维模式,以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和新的 思维模式,形成新的结论或思想观点。2)流程创新:针对技术活动或生产活动中的 操作程序、方式方法和规则体系的创新。3)模式创新:把新的商业模式引入社会的 生产体系,并为客户和自身创造价值。通俗地说,模式创新就是指企业以新的有效方 式赚钱。4)品牌创新:通过技术、质量、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创新,增强企业品牌 的生命力。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现代物流赢利模式,现代物流的价值要素,现代物流价值提升策略 3.问题及应用 1)京东自建物流体系的优劣势分析 2)顺丰速运布局电子商务业务的优劣势 3)电商企业做物流与物流企业做电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三)思考与实践 1.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
2.国外物流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3.举例说明现代物流的几种盈利模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分组实践等方法。 第四章现代金融业与社会发展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金融业的发展历中 2.掌握金融服务和金融市场的概念和特征。 3.了解国内外金种业的发展概况。 4.熟悉金融业的功能和创新策略。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现代金融业发展概述 1.主要内容 (1)金融服务的概念与发展历史 以“西安奔驰车”事件为引入点,强化诚信、平等、法治的观念 金融服务是指金融机构运用货币交易手段融通有价物品,向金融活动参与者和顾 客提供的共同受益、获得满足的活动。 金融服务的发展历史:1)初期萌芽阶段(17世纪一一18世纪):货币以实物形 态存在,金属钱币的存在不依赖于信用。2)稳定成长阶段(18世纪 -20世纪初) 货币制度的独立性并没有完全消失,金属铸币仍流通于市场。3)蓬勃发展阶段(20 世纪20年代一一20世纪50年代):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变成了同一的过程。任何货 币的流通活动都是基于信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任何信用活动也是在货币运动的基 础上形成的。4)创新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放松了金融管制, 整个金融市场信用制度创新。 (2)现代金融服务管理的内容 现代金融服务管理的内容:基本内容(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利率)、金融市 场与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宏观均衡(货币供求及均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外汇 与国际收支、金融风险与监管) 金融市场:指实现各种金融产品交易活动的场所和领域。 狭义的金融市场是从资金盈余者手中获得货币资金,而不需要中介的直接种资市 场,如股票和债券市场。广义的金融市场还包括间接融资市场,即需要有中介机构来 讲行金种衣易活动,如商业银行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现代金融服务的概念,现代金融服务管理的内容和特征 3.问题及应用
9 2.国外物流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3.举例说明现代物流的几种盈利模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分组实践等方法。 第四章 现代金融业与社会发展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金融业的发展历史。 2.掌握金融服务和金融市场的概念和特征。 3.了解国内外金融业的发展概况。 4.熟悉金融业的功能和创新策略。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现代金融业发展概述 1.主要内容 (1)金融服务的概念与发展历史 以“西安奔驰车”事件为引入点,强化诚信、平等、法治的观念。 金融服务是指金融机构运用货币交易手段融通有价物品,向金融活动参与者和顾 客提供的共同受益、获得满足的活动。 金融服务的发展历史:1)初期萌芽阶段(17 世纪——18 世纪):货币以实物形 态存在,金属钱币的存在不依赖于信用。2)稳定成长阶段(18 世纪——20 世纪初): 货币制度的独立性并没有完全消失,金属铸币仍流通于市场。3)蓬勃发展阶段(20 世纪 20 年代——20 世纪 50 年代):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变成了同一的过程。任何货 币的流通活动都是基于信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任何信用活动也是在货币运动的基 础上形成的。4)创新发展阶段(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西方国家放松了金融管制, 整个金融市场信用制度创新。 (2)现代金融服务管理的内容 现代金融服务管理的内容:基本内容(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利率)、金融市 场与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宏观均衡(货币供求及均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外汇 与国际收支、金融风险与监管) 金融市场:指实现各种金融产品交易活动的场所和领域。 狭义的金融市场是从资金盈余者手中获得货币资金,而不需要中介的直接融资市 场,如股票和债券市场。广义的金融市场还包括间接融资市场,即需要有中介机构来 进行金融交易活动,如商业银行。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现代金融服务的概念,现代金融服务管理的内容和特征 3.问题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