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自由 秦晖著 高调再高,苟能律己,慎勿律人,高亦无害 低调再低,不追底线,若能持守,低又何妨。 财经 浙江人民出版社
实践自由 秦晖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P数据 实践自由/秦晖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l 97-10921 l实…Ⅱ.秦…Ⅲ社会科学-文集 L.C53 中国版本图书馆(P数据楼2010121号 实践自由 秦晖著 ∧出版发行浙江人民出版社 杭州体育场路347号 市场部电话0581688555 A责任编辑金纪 ∧封面设计孙晓亮 责任校对朱晓阳 ∧激光照排杭州天一图文制作有限公司 A印刷杭州大众美术印刷厂 杭州市拱康路) A开30笔,米16 印张1275 A字数18.7万插页2 A印数1-600 A版×0451第1版 204年11月第|次印刷 书号ISBN7-213-02792-1 定价2000 如发现印蒙质量词题,影响阋读,请与印刷厂联系调换
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界最令人注目的进步之一,就是“自由” 在不知不觉中由贬义词变成了褒义词。不仅自由主义“浮出水面”越来越 多的左派人士也愿意自称“自由左派”。这无疑是可喜的现象 不过尽管使“自由”的言词成为热门的是知识界,新时期在中国迈 自由的改革步伐却是由农民起步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著名的小岗村 “生死文书为象中国家农民摆脱人民公社体制的努力不就是在 挣脱束缚走向自由么?然而到了世纪之交,所谓“三农问题”的尖锐化使人 感到农民的“到自由之路”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在中国不管是什么 “主义”者,离开了占国民大多数的他们都不免空谈之讥。于是有了第一组 文章 自由从来不是一种可以自外于其他人文价值而独立存在的追求。诸 如诚信公平、正义等没有这些就不可能有自由反之亦然。在到自由之 路上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尤其是在一个转型社会转轨国家的变革时期的 特定情境下,自由的缺乏与诚信公平、正义的缺乏往往更是互为因果地 阻碍社会进步,为此有了第二三组文章 关于自由乃至与此相关的上述其他价值,人们往往有着不同的有时 是冲突的理解。这些不同理解有些是不可调和的,有些是存在矛盾但可以 调和的还有一些则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重合的领域—所谓重合不是 调和,调和往往意味彼此让步互相妥协,乃至修改本来的立场去寻求一 种双方都不太满意但尚可接受的中间状态,或日“第三条道路”。而所谓重 合意指某些价值本来就是双方共同追求的,并非互相迁就达成妥协的结 果。当然双方之所以为双方,肯定还有一些价值是各殊的乃至互的。但 是这些互悖并非在一切场合都同等重要通常在重合的追求已经实现后, 1
实跋自由 那些互悖的价值才会凸显,导致双方或者必须论战、斗争,或者寻求妥协 共存然而在那些重合的追求(通常是最基本的追求)没有实现之前,价值 互悖是不会凸显因而也就谈不上所谓第三条道路”。我把这些重合的追 求称为“共同的底线。底线不是调和,而是一些最起码的原则,它在理论 (方向)上没有调和余地(在追求底线的实践中可以渐进那是速度问题, 是另一回事)这些最起码的原则并非构成文明社会各种主义”的充分条 件,但却是必要条件。持守底线未必就能算是自由主义者或社会主义者, 但连底线也守不住,则什么主义都是扯淡。关于底线问题以往我已谈了许 多,201年世界上几位左、右翼重要思想家的逝世又引起了一些话题,于 是有了第四组文章。 与左右”并行的还有“前后”(传统、现代、“后现代”)以及“东西”(或 日中西文化之别我以为这些畛域中也有底线的问题价值相对论、文 化多元主义与现代性批判在特定的语境下都有合理之处,但越出语境,以 某种时髦话语损害底线则是我所反对的、。我们不能以批判现代社会居民 死在医院是多么缺少亲情为由对我们的广大贫民无力求医而死在家 里"唱赞歌。而无论过去还是现代乃至后现代,让人们有更多的可能自由 选择归宿(无论是医院或是家里)应当是起码的价值追求。于是有了第五 组文章。 归根结底,自由主义与其说是一种兰主义不如说是处理各种主义 之间关系的一-种基本规则。这些翅则并非难在论证,而是难在实践。因此 本书名日(实践自由》同时也以此为第六组,即最后一组文章之题。前贤 已经为我们树立了实践自由的典范,我们应当弘扬其精神。本书所有的六 组文章希望表达的,如此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