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犯罪客体 内容提要:本章具体分析被犯罪行为所侵 犯的社会关系。 重点:犯罪客体概述 犯罪客体的分类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第五章犯罪客体 ◼ 内容提要:本章具体分析被犯罪行为所侵 犯的社会关系。 ◼ 重点:犯罪客体概述 ◼ 犯罪客体的分类 ◼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第一节犯罪客体概述 犯罪客体的概念 1、犯罪客体—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 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A、犯罪侵犯具体的权利、权益和制度 ■B、权利、权益和制度一社会关系 二、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 1、社会危害性—侵犯的客体 2、客体——社会危害性的大小、性质
第一节犯罪客体概述 ◼ 一、犯罪客体的概念 ◼ 1、犯罪客体——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 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 A、犯罪侵犯具体的权利、权益和制度 ◼ B、权利、权益和制度——社会关系 ◼ 二、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 ◼ 1、社会危害性——侵犯的客体 ◼ 2、客体——社会危害性的大小、性质
第二节犯罪客体的分类(1) 刑法理论将犯罪客体分三类或三个层次: 犯罪的一般客体 1、一般客体 切犯罪共同侵犯的客体, 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整体 2、犯罪一某种社会关系受侵害一犯罪客体 二、犯罪的同类客体 1、同类—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害的 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 某一方面
第二节犯罪客体的分类(1) ◼ 刑法理论将犯罪客体分三类或三个层次: ◼ 一、犯罪的一般客体 ◼ 1、一般客体——一切犯罪共同侵犯的客体, 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整体 ◼ 2、犯罪—某种社会关系受侵害—犯罪客体 ◼ 二、犯罪的同类客体 ◼ 1、同类——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害的 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 某一方面
第二节犯罪客体的分类(2) 2、犯罪所共同侵害的客体——同类犯罪 3、我国刑法典分则体系建立的依据 4、“次层次”同类客体(大类一小类) A、第三章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罪(8节) B、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9节) 三、犯罪的直接客体 1、直接客体—某一种犯罪行为所直接侵 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具体社会关系
第二节犯罪客体的分类(2) ◼ 2、犯罪所共同侵害的客体——同类犯罪 ◼ 3、我国刑法典分则体系建立的依据 ◼ 4、 “次层次”同类客体(大类——小类) ◼ A、第三章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罪( 8节) ◼ B、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9节) ◼ 三、犯罪的直接客体 ◼ 1、直接客体——某一种犯罪行为所直接侵 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具体社会关系
第二节犯罪客体的分类(3) 2、犯罪的直接客体是决定犯罪性质的最重 要的因素。 3、一犯罪行为侵犯二个以上的客体 4、简单客体与复杂客体 ■A、简单客体—某一种犯罪只直接侵害 种具体社会关系。 B、复杂客体 种犯罪同时侵害的客体 包括两种以上的具体社会关系
第二节犯罪客体的分类(3) ◼ 2、犯罪的直接客体是决定犯罪性质的最重 要的因素。 ◼ 3、一犯罪行为侵犯二个以上的客体 ◼ 4、简单客体与复杂客体 ◼ A、简单客体——某一种犯罪只直接侵害一 种具体社会关系。 ◼ B、复杂客体——一种犯罪同时侵害的客体 包括两种以上的具体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