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内容提要:分析研究直接故意犯罪过程的 完成形态和未完成形态。 °重点:犯罪既遂 犯罪预备 犯罪未遂 犯罪中止
第十章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 内容提要:分析研究直接故意犯罪过程的 完成形态和未完成形态。 • 重点:犯罪既遂 • 犯罪预备 • 犯罪未遂 • 犯罪中止
第一节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概述(1) 一、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概念和特征: 成概年的过联其生发 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状态 1、犯罪的完成形态——犯罪既遂 2、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犯罪预备、犯罪 未遂、犯罪中止 ○特征
第一节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概述(1) • 一、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概念和特征: • ㈠概念——故意犯罪在其产生、发展和完 成犯罪的过程及阶段中,因主客观原因而 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状态。 • 1、犯罪的完成形态——犯罪既遂 • 2、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犯罪预备、犯罪 未遂、犯罪中止 • ㈡特征
第一节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概述(2) 1、犯罪预备、未遂、中止、既遂形态都是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它们之间是一种彼 此独立存在地关系,而不可能相互转化 2、故意犯罪的过程中的故意犯罪阶段划分 为 A、犯罪的预备阶段 B、犯罪的实行阶段 3、故意犯罪形态与故意犯罪的过程和阶段 之间是一种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的关系
第一节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概述(2) • 1、犯罪预备、未遂、中止、既遂形态都是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它们之间是一种彼 此独立存在地关系,而不可能相互转化。 • 2、故意犯罪的过程中的故意犯罪阶段划分 为: • A、犯罪的预备阶段 • B、犯罪的实行阶段 • 3、故意犯罪形态与故意犯罪的过程和阶段 之间是一种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的关系
第一节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概述(3) 犯罪阶段示意图: 预备阶段 实行阶段 起点 着手
第一节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概述(3) • 犯罪阶段示意图: 预备阶段 起点 实行阶段 着手 终点
第一节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概述(4)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意义——负刑事责任的根据 三、犯罪停止形态存在的范围 ()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的停止形态—结果犯 (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犯罪的停止形态——结果犯 (直接故意犯罪并非都存在犯罪的停止形态 1、举动犯 2、情节犯 3、结果加重犯和情节犯 4、突发性犯 5、直接故意犯罪中存在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但并非只 要是直接故意犯罪就存在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四、犯罪未完成形态负刑事责任的根据
第一节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概述(4) • 二、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意义——负刑事责任的根据 • 三、犯罪停止形态存在的范围 • ㈠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的停止形态——结果犯 • ㈡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犯罪的停止形态——结果犯 • ㈢直接故意犯罪并非都存在犯罪的停止形态—— • 1、举动犯 • 2、情节犯 • 3、结果加重犯和情节犯 • 4、突发性犯罪 • 5、直接故意犯罪中存在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但并非只 要是直接故意犯罪就存在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 四、犯罪未完成形态负刑事责任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