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zU 国 0DE 3π l2 4 6 R 3πi 1.u2>0时,电流由+流出,经 D1、R1、D2流入 大 UD3UD4 DILD2 2.n2<0时,电流由流出,经[102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波形图 D3、R1、D流入+。 动画avi15-1.avi
二、工作原理 1. u2 >0时,电流由+流出,经 D1、RL、D2流入-。 2. u2 <0时,电流由-流出,经 D3、RL、D4流入+。 iD1 iD2 iD3 iD4 uD3 uD4 uD1 uD2 图 10.2.6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波形图 动画avi\15-1.avi
三、输出电压平均值Uo(A)和输出电流的平均值lo(A O(AV lU2sinatd(ar)=U2=0.9U T O(AV) 09U O(AV) R R 脉动系数: lo=√2U心兀3π cos 2ot C0s4ar…) 15丌 olm 3: =0.67 AV 2 2
三、输出电压平均值UO(AV) 和输出电流的平均值IO(AV) 2 2 0 O(AV) 2 0.9 2 2 2 sin t d( ) 1 U U t U = U = = L 2 L O AV O AV R 0.9U R U I ( ) ( ) = 脉动系数: cos4 ) 15 4 cos 2 3 2 4 2 ( uO U2 t t − − = 0.67 2 2 3 4 2 2 2 O(AV) O1m = = = U U U U S
四、二极管的选择 每只二极管只在变压器副边电压的半个周期通过电流,所以 每只二极管的平均电流只有负载电阻上电流平均值的一半 0.45U -0(AV) D(AV) R L 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等于变压器副边的峰值电压 R 对于二极管最大整流平均电 QU O (AV) 流/和最高反向工作电压UR 小R L 均应留10%的余地,以保证 二极管安全工作。 U>1.12U
四、二极管的选择 每只二极管只在变压器副边电压的半个周期通过电流,所以 每只二极管的平均电流只有负载电阻上电流平均值的一半。 L O AV 2 D AV R 0.45U 2 I I ( ) ( ) = 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等于变压器副边的峰值电压 R max 2 U = 2U 对于二极管最大整流平均电 流IF和最高反向工作电压UR 均应留10%的余地,以保证 二极管安全工作。 L O AV 2 F R 2U 1.1 2 1.1I I ( )= R 1 2 2 U 1. U
如何实现正、负电源? 将桥式整流电路变压器副边 中点接地,并将二个负载电 ~220V 50 Hz 阻相连接,且连接点接地 lo1为正;uo2为负 图10.27利用桥式整流电路实现 三相整流电路 正、负电源 变压器副边的三个端均应接 只二极管,一只接阳极 D D D 另一只接阴极。 RL D1D2D轮流导通,阳极电位高 5 的D先导通;DD5D轮流导通, 阴极电位低的D先导通。 图10.28三相整流电路
如何实现正、负电源? 将桥式整流电路变压器副边 中点接地,并将二个负载电 阻相连接,且连接点接地。 三相整流电路 图10.2.7 利用桥式整流电路实现 正、负电源 图10.2.8 三相整流电路 uO1 为正; uO2为负 变压器副边的三个端均应接 二只二极管,一只接阳极, 另一只 接阴极。 D1 D2 D3轮流导通,阳极电位高 的D先导通;D4D5D6轮流导通, 阴极电位低的D先导通
10.3滤波电路 交流整流 脉动 滤波直流 电压 直流电压 电压 滤波:将脉动的直流电压变为平滑的直流电压。 滤波电路的结构特点:电容与负载R并联, 或电感与负载R串联。 C
滤波电路的结构特点:电容与负载RL 并联, 或电感与负载RL串联。 交流 电压 脉动 直流电压 整流 滤波 直流 电压 RL L C RL 10.3 滤波电路 滤波:将脉动的直流电压变为平滑的直流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