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整体的调整 关于“话题探究” 处理建议: 1.学生细心硏读比较修改稿与原稿的不同,要求学生择一处进行仔细分析; 2.师生交流:修改稿好在哪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观点,互相补充; 3.教师分析总结,引出文章整体修改的几个层面,从而对学生进行知识导 修改稿较原稿有以下几点提高: 1.开头由具体的事例引出,吸引读者。原稿开头是空洞的议论:“现在干什么 都要讲点艺术,批评也不例外,而且是很有必要的。富有艺术性的批评常会带来 意想不到的效果。”到底如何有必要?会有怎样的效果?读者得不到想要的答案, 作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读者,不易于读者接受;而修改稿对原稿进行了调整 把原稿中作为事例分析的一件事提到开头来写,这件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真实、 具体、令人震惊,这样开头就自然地抓住了读者的心,引导读者与作者一起思考, 进而自然地提出观点:“震惊之余,感到老师批评学生的方法要改变一下了,批 评也要讲点儿艺术。”水到渠成,自然流畅,易于读者接受,引人深思。苏教版 高中语文教学网 2.增加了事例分析,增强了说服力。作者选用大家熟悉的课文《邹忌讽齐 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和爱因斯坦说服美国总统的故事自然推出“批评别人 也好,给别人提意见也好,确实需要讲点艺术”的观点,既充实了文章内容,又 让读者易于接受,比原稿空洞的说教要丰富多了。从而也就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观点分析深刻透彻。修改稿加上了比较具体的心理分析:“每一个人都 有自尊心,当自尊心受到侵犯时,人们是不愿接受批评的。”这种分析着眼于每 个普通人正常的心理,读者自然也会有这种心理,读起来也就自然容易接受 这时候,如果……所以,批评者要达到预期目的,收到预期效果,就需要讲 点‘艺术’了”,作者作了一个假设,进而自然提出观点,层层深入,逻辑严谨, 道理透彻而充实。相比之下,原稿就显得空洞,说服力自然要相差许多
第一节 整体的调整 关于“话题探究” 处理建议: 1.学生细心研读比较修改稿与原稿的不同,要求学生择一处进行仔细分析; 2.师生交流:修改稿好在哪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观点,互相补充; 3.教师分析总结,引出文章整体修改的几个层面,从而对学生进行知识导 引。 修改稿较原稿有以下几点提高: 1.开头由具体的事例引出,吸引读者。原稿开头是空洞的议论:“现在干什么 都要讲点艺术,批评也不例外,而且是很有必要的。富有艺术性的批评常会带来 意想不到的效果。”到底如何有必要?会有怎样的效果?读者得不到想要的答案, 作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读者,不易于读者接受;而修改稿对原稿进行了调整, 把原稿中作为事例分析的一件事提到开头来写,这件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真实、 具体、令人震惊,这样开头就自然地抓住了读者的心,引导读者与作者一起思考, 进而自然地提出观点:“震惊之余,感到老师批评学生的方法要改变一下了,批 评也要讲点儿艺术。”水到渠成,自然流畅,易于读者接受,引人深思。苏教版 高中语文教学网 2.增加了事例分析,增强了说服力。作者选用大家熟悉的课文《邹忌讽齐 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和爱因斯坦说服美国总统的故事自然推出“批评别人 也好,给别人提意见也好,确实需要讲点艺术”的观点,既充实了文章内容,又 让读者易于接受,比原稿空洞的说教要丰富多了。从而也就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观点分析深刻透彻。修改稿加上了比较具体的心理分析:“每一个人都 有自尊心,当自尊心受到侵犯时,人们是不愿接受批评的。”这种分析着眼于每 一个普通人正常的心理,读者自然也会有这种心理,读起来也就自然容易接受。 “这时候,如果……所以,批评者要达到预期目的,收到预期效果,就需要讲一 点‘艺术’了”,作者作了一个假设,进而自然提出观点,层层深入,逻辑严谨, 道理透彻而充实。相比之下,原稿就显得空洞,说服力自然要相差许多
“知识导引”的解读与处理 契诃夫说:“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所谓修改, 就是认真地把已经写出来的文章从立意、选材、篇章结构、语言文字等多方面进 行增、删、改,使文章更完美,更周密,更充分地表情达意。 修改,有小修改和大修改之分。小修改指文章的局部完善,大修改指文章的 整体调整。这一节我们共同探讨“大修改”的问题 所谓“大修改”,就是指改变文章的结构,增删文章的材料,改变文章的主 题,有时甚至另起炉灶。具体说来,文章整体调整包括以下四大层面: 第一,观点的发展 这主要指分析问题时要深刻透彻。多层面思考,观点丰富、充实,才更有说 服力。修改的时候,就要多给自己提问题。要多层面展开论述。 1.从不同立场、观点、角度上展开。展开论述时要剖析一下不同观点、立 场的人,对同一问题有什么不同的态度和见解。或者反过来,分析一下在同一问 题上反映出来的不同看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立场观点不同,还是看问题角 度不同。这样,是非、功过、美丑、善恶,就容易有明确的标准,文章内容也因 从不同方面论述而变得比较充实。 2.从运动发展、转化的观点出发进行展开。世上万事万物无不时刻处于运 动变化之中,没有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因而在写议论文时,尤其是写某些对 比性强的、属于一对矛盾的题目,如《美与丑》《平凡与伟大》等,可以运用对 立统一的观点,从事物转化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开掘主题。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 3.运用联想和引申的方法,由事到理,由小到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展 开。这是议论文中最常用的方法。要注意的是:联想和引申要自然,不要牵强附 会,生搬硬套。理从事来,大因小见,彼包含此,表反映里,两者之间都有着不 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除此之外,写文章阐释自己的观点,更要深化认识,分析要透彻。我们来看 下面的例子: 原稿:(恋爱)浪费情感。大学生谈恋爱,亦常会发现有失恋或单恋的现象 更遗憾的是,有些同学会由此唉声叹气、精神不济、失魂落魄,有的甚至颓废绝 望,产生轻生的念头,于是给人造成了感情和精力的巨大损失。所以要想把握感 情与爱的真谛,就得多一份理性的思索——以理智战胜感情 修改稿:(恋爱)浪费感情和精力。大学生涉世未深,谈恋爱不能不受认识 范围的限制,常常以理想的爱情替代现实的爱情。其中固然也有将来能够转化为
“知识导引”的解读与处理 契诃夫说:“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所谓修改, 就是认真地把已经写出来的文章从立意、选材、篇章结构、语言文字等多方面进 行增、删、改,使文章更完美,更周密,更充分地表情达意。 修改,有小修改和大修改之分。小修改指文章的局部完善,大修改指文章的 整体调整。这一节我们共同探讨“大修改”的问题。 所谓“大修改”,就是指改变文章的结构,增删文章的材料,改变文章的主 题,有时甚至另起炉灶。具体说来,文章整体调整包括以下四大层面: 第一,观点的发展 这主要指分析问题时要深刻透彻。多层面思考,观点丰富、充实,才更有说 服力。修改的时候,就要多给自己提问题。要多层面展开论述。 1.从不同立场、观点、角度上展开。展开论述时要剖析一下不同观点、立 场的人,对同一问题有什么不同的态度和见解。或者反过来,分析一下在同一问 题上反映出来的不同看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立场观点不同,还是看问题角 度不同。这样,是非、功过、美丑、善恶,就容易有明确的标准,文章内容也因 从不同方面论述而变得比较充实。 2.从运动发展、转化的观点出发进行展开。世上万事万物无不时刻处于运 动变化之中,没有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因而在写议论文时,尤其是写某些对 比性强的、属于一对矛盾的题目,如《美与丑》《平凡与伟大》等,可以运用对 立统一的观点,从事物转化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开掘主题。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 网 3.运用联想和引申的方法,由事到理,由小到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展 开。这是议论文中最常用的方法。要注意的是:联想和引申要自然,不要牵强附 会,生搬硬套。理从事来,大因小见,彼包含此,表反映里,两者之间都有着不 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除此之外,写文章阐释自己的观点,更要深化认识,分析要透彻。我们来看 下面的例子: 原稿:(恋爱)浪费情感。大学生谈恋爱,亦常会发现有失恋或单恋的现象。 更遗憾的是,有些同学会由此唉声叹气、精神不济、失魂落魄,有的甚至颓废绝 望,产生轻生的念头,于是给人造成了感情和精力的巨大损失。所以要想把握感 情与爱的真谛,就得多一份理性的思索──以理智战胜感情! 修改稿:(恋爱)浪费感情和精力。大学生涉世未深,谈恋爱不能不受认识 范围的限制,常常以理想的爱情替代现实的爱情。其中固然也有将来能够转化为
现实的,但因启动过早,必然要将本应投放到增进学业、锻炼能力方面的精力匀 出一部分来用于谈情说爱,这就容易导致学业的黄金季节演变为爱情的浪漫季 节。而进入社会后,随着人际交往面的拓宽、认识水平的提高,这种过“纯”的 爱情又会面临种种挑战,它能否经得住考验还是个未知数。这是一种情况。第」 种情况是,随着交往的深入,一开始的相互美化,发展成相互审美,如果两人之 间的性格情趣不能互补或相融,这边情感已达沸点,那边还是零度情感,就可能 出现失恋。坚强的人固然能化挫折为动力,变恋爱的失败为学业上的成功,但总 要经过一段情感的枯水季节,需要短期的精神复原;脆弱的人可能由此唉声叹气、 精神不济、失魂落魄,有的甚至颓废绝望,产生轻生的念头。倘若反思,情感和 精力的双重损失终难挽回。所以要想把握感情与爱的真谛,就得多一份理性的思 索——以理智驾驭感情!所谓理智,一是要思考恋爱基础是否具备,包括物质的 和心理的:二是要思考恋爱对象是否合适,三是要恋爱方式是否适度,唯有如此 才能避免情感与精力的无端耗损 (选自尉天骄主编《基础写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比较原稿与修改稿,我们会发现原稿存在观点空洞、言之无物、分析不透彻 的问题。大学生为什么常会出现失恋现象?有的同学“唉声叹气”能代表所有吗? 大学生恋爱为什么会给人带来精力的巨大损失?这些问题作者并未展开说明,而 是凭简单的主观臆断,“妄下断言”。而修改时作者注意到要充实内涵,深化认 识,从而发展了自己的观点。文章从两个方面详细地阐释了大学生失恋的原因, 这样就不再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读者,而是用事实来说明,自然就易于读者接 受;在谈及失恋危害的时候,作者又分两种情况来说明,“坚强的人”和“脆弱 的人”,兼顾了不同情况就不存在观点片面的问题了;最后,作者又从“如何做” 的角度给读者指明了方向。修改语段符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 模式,丰富了文章观点。 第二,内容的添加 “车轱辘话来回说”是许多学生写作常见的毛病。原因之一,是缺乏丰富的 事例辅助证明自己的观点,只能反反复复讲一些空洞的道理。这样的文章不会有 很强的说服力。不同的事例往往有着不同的侧重点、蕴含着略有区别的哲理,因 此在选择和运用事例的过程中常常可以促发我们作更深入的思考,促进理性思维 的深化。 可见,修改文章要注意材料的添加,我们来看下列例文: 宽容的力量(原稿) 宽容是黑与白的中和,是笑与泪的凝聚,是冷与暖的交融,是爱与恨的释怀, 宽容是一种意识,一种体味,一种素养,一种境界。(总论点)
现实的,但因启动过早,必然要将本应投放到增进学业、锻炼能力方面的精力匀 出一部分来用于谈情说爱,这就容易导致学业的黄金季节演变为爱情的浪漫季 节。而进入社会后,随着人际交往面的拓宽、认识水平的提高,这种过“纯”的 爱情又会面临种种挑战,它能否经得住考验还是个未知数。这是一种情况。第二 种情况是,随着交往的深入,一开始的相互美化,发展成相互审美,如果两人之 间的性格情趣不能互补或相融,这边情感已达沸点,那边还是零度情感,就可能 出现失恋。坚强的人固然能化挫折为动力,变恋爱的失败为学业上的成功,但总 要经过一段情感的枯水季节,需要短期的精神复原;脆弱的人可能由此唉声叹气、 精神不济、失魂落魄,有的甚至颓废绝望,产生轻生的念头。倘若反思,情感和 精力的双重损失终难挽回。所以要想把握感情与爱的真谛,就得多一份理性的思 索──以理智驾驭感情!所谓理智,一是要思考恋爱基础是否具备,包括物质的 和心理的;二是要思考恋爱对象是否合适,三是要恋爱方式是否适度,唯有如此 才能避免情感与精力的无端耗损。 (选自尉天骄主编《基础写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 比较原稿与修改稿,我们会发现原稿存在观点空洞、言之无物、分析不透彻 的问题。大学生为什么常会出现失恋现象?有的同学“唉声叹气”能代表所有吗? 大学生恋爱为什么会给人带来精力的巨大损失?这些问题作者并未展开说明,而 是凭简单的主观臆断,“妄下断言”。而修改时作者注意到要充实内涵,深化认 识,从而发展了自己的观点。文章从两个方面详细地阐释了大学生失恋的原因, 这样就不再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读者,而是用事实来说明,自然就易于读者接 受;在谈及失恋危害的时候,作者又分两种情况来说明,“坚强的人”和“脆弱 的人”,兼顾了不同情况就不存在观点片面的问题了;最后,作者又从“如何做” 的角度给读者指明了方向。修改语段符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 模式,丰富了文章观点。 第二,内容的添加 “车轱辘话来回说”是许多学生写作常见的毛病。原因之一,是缺乏丰富的 事例辅助证明自己的观点,只能反反复复讲一些空洞的道理。这样的文章不会有 很强的说服力。不同的事例往往有着不同的侧重点、蕴含着略有区别的哲理,因 此在选择和运用事例的过程中常常可以促发我们作更深入的思考,促进理性思维 的深化。 可见,修改文章要注意材料的添加,我们来看下列例文: 宽容的力量(原稿) 宽容是黑与白的中和,是笑与泪的凝聚,是冷与暖的交融,是爱与恨的释怀, 宽容是一种意识,一种体味,一种素养,一种境界。(总论点)
走进凝重的历史,打开面前那本尘封了太多往事的古籍,扉页上那烙印般的 三个字猛烈地侵袭着我的情感,久久地挥之不去,“司马迁”那位用一支毛笔记 载着中国三千年历史的神啊,像一支从远古传来的轻灵却又荡气回肠的乐曲,打 动着每一个人的心。他承受了太多的屈辱,受刑后隐忍苟活,只是为了要用生命 书写出真实确凿的历史,那是一种太过于沉重的宽容,对不公平命运的宽容,它 倾注了太多的血和泪,原谅得又是那样的大气磅礴。司马迁,他留给后人的不光 是悠悠三千年的历史,让我感受更深的,是那份厚重的能承受天地之重的宽容。 宽容,是将失意挫败的苦酒勇敢地喝下去的坚强。(总结上段,也是全文第 一个分论点) 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蔺相如用引车避匿的历史,告诉了我什么 是宽容。当你与人争执,遭人拒绝,被人误解时,宽容是将这些不快丢进风里, 让它随风飘逝的平静。 古往今来,多少有志向有理想的人终其一生追逐,追求自己想得到的,得到 了又想得到更多,等到真正可以拥有的时候,却因自以为随时可以得到而放弃了, 想重新再来过的时候,人生已经不允许了,自己也亦今是而昨非,于是就只能 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抱怨上天的不公和偏颇,人生从此也就变得沉郁和消极。其 实,何必呢? 至尊宝那份爱情已逝,无法挽回,而那段甜蜜难忘的记忆却足以回味一万年。 如果追逐过,却注定得不到,那我们就只能把它的点点滴滴的美好记在心里。既 如此,又复何求?既然得不到,就不如宽容些,感谢那一滴晶莹剔透的失败的眼 泪,这样的人生也就不会苍白无味。(这三段似很丰富但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心, 语意不明确,较空泛。) 宽容,就是当你竭尽全力都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能安慰自己,解脱 自己,对己宽容和乐观。(像第二个分论点,但没有具体的事实依据,也就立不 起来) 宽容,它不是懦弱,不是纵容,也并非包庇迁就,他是强者的睿智,豁达和 乐观,只有真正的强者,才可能体会到宽容的力量。 定义宽容(修改稿) 宽容是黑与白的中和,是笑与泪的凝聚,是冷与暖的交融,是爱与恨的释怀, 宽容是一种意识,一种体味,一种素养,一种境界。 走进凝重的历史,打开面前那本尘封了太多往事的古籍,扉页上那烙印般的 三个字猛烈地侵袭着我的情感,“司马迁”用一支毛笔记载中国三千年历史的神 明,像一支从远古传来的轻灵却又荡气回肠的乐曲,撼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走进凝重的历史,打开面前那本尘封了太多往事的古籍,扉页上那烙印般的 三个字猛烈地侵袭着我的情感,久久地挥之不去,“司马迁”那位用一支毛笔记 载着中国三千年历史的神啊,像一支从远古传来的轻灵却又荡气回肠的乐曲,打 动着每一个人的心。他承受了太多的屈辱,受刑后隐忍苟活,只是为了要用生命 书写出真实确凿的历史,那是一种太过于沉重的宽容,对不公平命运的宽容,它 倾注了太多的血和泪,原谅得又是那样的大气磅礴。司马迁,他留给后人的不光 是悠悠三千年的历史,让我感受更深的,是那份厚重的能承受天地之重的宽容。 宽容,是将失意挫败的苦酒勇敢地喝下去的坚强。(总结上段,也是全文第 一个分论点) 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蔺相如用引车避匿的历史,告诉了我什么 是宽容。当你与人争执,遭人拒绝,被人误解时,宽容是将这些不快丢进风里, 让它随风飘逝的平静。 古往今来,多少有志向有理想的人终其一生追逐,追求自己想得到的,得到 了又想得到更多,等到真正可以拥有的时候,却因自以为随时可以得到而放弃了, 想重新再来过的时候,人生已经不允许了,自己也亦今是而昨非,于是就只能一 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抱怨上天的不公和偏颇,人生从此也就变得沉郁和消极。其 实,何必呢? 至尊宝那份爱情已逝,无法挽回,而那段甜蜜难忘的记忆却足以回味一万年。 如果追逐过,却注定得不到,那我们就只能把它的点点滴滴的美好记在心里。既 如此,又复何求?既然得不到,就不如宽容些,感谢那一滴晶莹剔透的失败的眼 泪,这样的人生也就不会苍白无味。(这三段似很丰富但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心, 语意不明确,较空泛。) 宽容,就是当你竭尽全力都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能安慰自己,解脱 自己,对己宽容和乐观。(像第二个分论点,但没有具体的事实依据,也就立不 起来) 宽容,它不是懦弱,不是纵容,也并非包庇迁就,他是强者的睿智,豁达和 乐观,只有真正的强者,才可能体会到宽容的力量。 定义宽容(修改稿) 宽容是黑与白的中和,是笑与泪的凝聚,是冷与暖的交融,是爱与恨的释怀, 宽容是一种意识,一种体味,一种素养,一种境界。 走进凝重的历史,打开面前那本尘封了太多往事的古籍,扉页上那烙印般的 三个字猛烈地侵袭着我的情感,“司马迁”用一支毛笔记载中国三千年历史的神 明,像一支从远古传来的轻灵却又荡气回肠的乐曲,撼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没有多少人能承受司马迁所承受的屈辱,当他拖着残破的身躯面对世人的嘲 笑和讽剌时,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感叹上天的不公平,没有自甘堕落,自暴自 弃。他选择了宽容,对命运的宽容,对社会的宽容,也对自己宽容,那是一种太 过于沉重的宽容,他倾注了太多的血和泪,原谅得又是那样的大气。 司马迁,他留给后人的不光是悠悠三千年的历史,让我感受更深的,是那份 厚重的能承受天地之重的宽容。 宽容,是将失意挫败的苦酒勇敢地喝下去的坚强 《史记》中记载着一个“负荆请罪”的故事,很小的时候,长辈就经常用这 个故事告诉我们“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而慢慢长大以后,令我真正感 动的却是蔺相如“引车避匿”的宽容。虽然只是将车调一个头,但如果没有一颗 能装天下的宽容之心,做到这一点可谓难上加难。或许有人认为蔺相如只是一个 胆小的鼠辈,却不理解他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的胸怀。正是因为他的 宽容,才换来了文武二将的握手言和;正是因为他的宽容,才换来了国家的稳定 昌盛;正是那份豪迈的宽容,才为他换来了千古美名。 宽容,是当你与人争执,遭人拒绝被人误解时,那些不快丢进风里,让它随 风而逝的平静。 “天生我材必有用”,出此豪言壮语的人,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一个放荡不 羁的狂人,仕途不得志,才华被掩盖,一颗能折射出熠熠光辉的钻石被封建社会 的愚昧和无知蒙上了一层灰,但他选择了宽容,既然奋力地追求过了,就不要再 抱怨命运的无奈,得不到就宽容,就是当你竭尽全力都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时,能安慰自己,解脱自己,对己宽容和乐观。感谢老天给你的磨炼,宽容命运 对你的折磨,用一颗宽容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人生就不会苍白无味。 宽容,就是当你竭尽全力都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能安慰自己,解脱 自己,对己宽容和乐观。 宽容,它不是懦弱,不是纵容,也并非包庇迁就,它是强者的睿智,豁达和乐观, 只有真正的强者,才可能体会到宽容的力量 点评:比较两篇文章我们发现,原稿第一个分论点很明晰,有理有据 三分论点就不好了,文章四、五、六三段缺乏事例,只是空洞的说教,说服力自 然不强。修改稿在这方面作了修改,丰富了蔺相如的事例,加上了李白的例子 并由此分别引出另外两个分论点,结构思路非常明晰,有理有据,自然说服力也 就加强了! 第三,顺序的调整
没有多少人能承受司马迁所承受的屈辱,当他拖着残破的身躯面对世人的嘲 笑和讽刺时,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感叹上天的不公平,没有自甘堕落,自暴自 弃。他选择了宽容,对命运的宽容,对社会的宽容,也对自己宽容,那是一种太 过于沉重的宽容,他倾注了太多的血和泪,原谅得又是那样的大气。 司马迁,他留给后人的不光是悠悠三千年的历史,让我感受更深的,是那份 厚重的能承受天地之重的宽容。 宽容,是将失意挫败的苦酒勇敢地喝下去的坚强。 《史记》中记载着一个“负荆请罪”的故事,很小的时候,长辈就经常用这 个故事告诉我们“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而慢慢长大以后,令我真正感 动的却是蔺相如“引车避匿”的宽容。虽然只是将车调一个头,但如果没有一颗 能装天下的宽容之心,做到这一点可谓难上加难。或许有人认为蔺相如只是一个 胆小的鼠辈,却不理解他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的胸怀。正是因为他的 宽容,才换来了文武二将的握手言和;正是因为他的宽容,才换来了国家的稳定 昌盛;正是那份豪迈的宽容,才为他换来了千古美名。 宽容,是当你与人争执,遭人拒绝被人误解时,那些不快丢进风里,让它随 风而逝的平静。 “天生我材必有用”,出此豪言壮语的人,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一个放荡不 羁的狂人,仕途不得志,才华被掩盖,一颗能折射出熠熠光辉的钻石被封建社会 的愚昧和无知蒙上了一层灰,但他选择了宽容,既然奋力地追求过了,就不要再 抱怨命运的无奈,得不到就宽容,就是当你竭尽全力都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时,能安慰自己,解脱自己,对己宽容和乐观。感谢老天给你的磨炼,宽容命运 对你的折磨,用一颗宽容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人生就不会苍白无味。 宽容,就是当你竭尽全力都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能安慰自己,解脱 自己,对己宽容和乐观。 宽容,它不是懦弱,不是纵容,也并非包庇迁就,它是强者的睿智,豁达和乐观, 只有真正的强者,才可能体会到宽容的力量。 点评:比较两篇文章我们发现,原稿第一个分论点很明晰,有理有据;二、 三分论点就不好了,文章四、五、六三段缺乏事例,只是空洞的说教,说服力自 然不强。修改稿在这方面作了修改,丰富了蔺相如的事例,加上了李白的例子, 并由此分别引出另外两个分论点,结构思路非常明晰,有理有据,自然说服力也 就加强了! 第三,顺序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