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2.2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1)的工作原理 (一)、D型EF系统 1、燃油压力的建立与燃油喷射方式 各种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喷油压力都是由燃油泵提供的。油箱内的燃 油被燃油泵吸出并加压至350κPa左右,经过燃油滤清器滤去杂质后, 被送至发动机上方的分配油管,分配油管与安装在各缸进气歧管上的喷 油器相通 喷油器是一种电磁阀,由ECU控制,通电时电磁阀开启,压力燃油以 雾状喷入进气歧管,与空气混合,在进气行程中被吸入气缸。 分配油管的末端装有燃油压力调节器,用来调整分配油管中的压力,使 油压保持某一定值(约250~300k門a)。多余燃油经回路返回油箱
1、燃油压力的建立与燃油喷射方式 ▪ 各种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喷油压力都是由燃油泵提供的。油箱内的燃 油被燃油泵吸出并加压至 350 kPa左右,经过燃油滤清器滤去杂质后, 被送至发动机上方的分配油管,分配油管与安装在各缸进气歧管上的喷 油器相通。 ▪ 喷油器是一种电磁阀,由ECU控制,通电时电磁阀开启,压力燃油以 雾状喷入进气歧管,与空气混合,在进气行程中被吸入气缸。 ▪ 分配油管的末端装有燃油压力调节器,用来调整分配油管中的压力,使 油压保持某一定值(约250~300 kPa )。多余燃油经回路返回油箱。 2. 2. 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I)的工作原理 (一)、 D型EFI系统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2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2.2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1)的工作原理 (一)、D型EF系统 2、进气量的控制与测量 ■进气量由驾驶员通过加速踏板操纵节气门来控制。节气门开度不同,进 气量也不同,同时进气歧管内的真空度也不同。在同一转速下,进气歧 管真空度与进气量由一定关系。 进气压力传感器将进气歧管内真空度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变化,并传 送给ECU,EC∪根据进气歧管真空度的大小计算出发动机的进气量
2、进气量的控制与测量 ▪ 进气量由驾驶员通过加速踏板操纵节气门来控制。节气门开度不同,进 气量也不同,同时进气歧管内的真空度也不同。在同一转速下,进气歧 管真空度与进气量由一定关系。 ▪ 进气压力传感器将进气歧管内真空度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变化,并传 送给ECU,ECU根据进气歧管真空度的大小计算出发动机的进气量。 2. 2. 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I)的工作原理 (一)、 D型EFI系统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2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2.2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1)的工作原理 (一)、D型EF系统 3、喷油量和喷油时刻的确定 喷油量由ECU控制。ECU根据进气压力传感器测量的信号计算出进气 量,再根据曲轴位置传感器测量的信号计算出发动机转速,根据进气量 和转速计算出相应的基本喷油量 ECU控制各缸喷油器在每次进气行程开始之前喷油一次,并通过控制 每次喷油的持续时间来控制喷油量。喷油持续时间越长,喷油量就越大。 般每次喷油的持续时间为2~1ms。 各缸喷油器每次喷油的开始时刻由EC∪根据曲轴位置传感器测到的1缸 上止点的位置来控制。然后按发动机既定的发火顺序依次向各缸喷油
3、喷油量和喷油时刻的确定 ▪ 喷油量由ECU控制。ECU根据进气压力传感器测量的信号计算出进气 量,再根据曲轴位置传感器测量的信号计算出发动机转速,根据进气量 和转速计算出相应的基本喷油量。 ▪ ECU控制各缸喷油器在每次进气行程开始之前喷油一次,并通过控制 每次喷油的持续时间来控制喷油量。喷油持续时间越长,喷油量就越大。 一般每次喷油的持续时间为 2~1 ms。 ▪ 各缸喷油器每次喷油的开始时刻由ECU根据曲轴位置传感器测到的1缸 上止点的位置来控制。然后按发动机既定的发火顺序依次向各缸喷油。 2. 2. 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I)的工作原理 (一)、 D型EFI系统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2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2.2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1)的工作原理 (一)、D型EF系统 4、不同工况下的控制模式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能根据各个传感器测得的发动机各种运转参数,判断 发动机所处的工况,并选择不同模式的程序来控制发动机的运转,实现 起动加浓、暖杋加浓、加速加浓、全负荷加浓、减速调稀、强制怠速断 油、自动怠速控制等 D型系统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但由于采用压力作为控制喷油量的主 要因素,因此当大气状况较大变化时,会影响控制精度
4、不同工况下的控制模式 ▪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能根据各个传感器测得的发动机各种运转参数,判断 发动机所处的工况,并选择不同模式的程序来控制发动机的运转,实现 起动加浓、暖机加浓、加速加浓、全负荷加浓、减速调稀、强制怠速断 油、自动怠速控制等。 ▪ D型系统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但由于采用压力作为控制喷油量的主 要因素,因此当大气状况较大变化时,会影响控制精度。 2. 2. 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I)的工作原理 (一)、 D型EFI系统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2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2.2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1)的工作原理 (二)、L型EF系统 L型EF系统是在D型EF系统的基础上,经改进而形成的,它是目前汽 车上应用最广泛的燃油喷射系统。 L型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与D型系统基本相同,只是它以空气流量计 代替D型系统中的进气压力传感器,可直接测量发动机进气量,提高了 控制精度
▪ L型EFI系统是在D型EFI系统的基础上,经改进而形成的,它是目前汽 车上应用最广泛的燃油喷射系统。 ▪ L型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与D型系统基本相同,只是它以空气流量计 代替D型系统中的进气压力传感器,可直接测量发动机进气量,提高了 控制精度。 2. 2. 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I)的工作原理 (二)、 L型EFI系统 2. 2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