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发动机电 第三章 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统的 组成及工作原理 湖批职业技术学院机工程系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 1 第三章 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统的 组成及工作原理
3.1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1.1影响点火提前角的因素 (1)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转速的升高点火提前角均应增大。采用ESA控制 系统相对于机械离心式点火提前系统,更接近理想的点火提前角。 (2)发动机负荷歧管压力高(真空度小、负荷大),点火提前角小,反 之点火提前角大。 3)燃油辛烷值辛烷值越髙,抗爆性越好,点火提前角可增大,反之应 减小 (4)其他因素燃烧室形状、燃烧室内温度、空燃比、大气压力、冷却 水温度
(1)发动机转速 发动机转速的升高点火提前角均应增大。采用ESA控制 系统相对于机械离心式点火提前系统,更接近理想的点火提前角。 (2)发动机负荷 歧管压力高(真空度小、负荷大),点火提前角小,反 之点火提前角大。 (3)燃油辛烷值 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点火提前角可增大,反之应 减小。 (4)其他因素 燃烧室形状、燃烧室内温度、空燃比、大气压力、冷却 水温度。 3. 1 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1.1 影响点火提前角的因素
3.1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1.2电子点火提前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点火提前角控制系统的组成 电子点火提前控制系统的组成主要由监测发动机运行状态的传感器、处理信号、发出 指令的ECU、响应指令的点火器以及点火线圈等组成。 (二)点火提前角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以丰田皇冠3.0轿车点火控制电路为例,维修时用万用表检测“+B端子和点火线圈的 “十”端子与搭铁之间的电压,应为蓄电池电压。怠速时检查点火器“IGT端子与搭铁之 间应有脉冲信号,检査ECU的“IGF端子与搭铁之间应有脉冲信号。 点火开关 发动机ECU AM2 AM 至转速表 TAC 点火 线圈cg点火器 蔷电池 IGT LIGE RIGF RIGT Er
(一)点火提前角控制系统的组成 电子点火提前控制系统的组成主要由监测发动机运行状态的传感器、处理信号、发出 指令的ECU、响应指令的点火器以及点火线圈等组成。 (二)点火提前角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以丰田皇冠3.0轿车点火控制电路为例,维修时用万用表检测“+B”端子和点火线圈的 “+”端子与搭铁之间的电压,应为蓄电池电压。怠速时检查点火器“IGT”端子与搭铁之 间应有脉冲信号,检查ECU的“IGF”端子与搭铁之间应有脉冲信号。 3. 1 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1.2 电子点火提前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1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1.2电子点火提前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三)点火提前角的控制方式 点火提前角的计算 对丰田汽车计算机控制系统(TCCS)而言,其实际点火提前=初始点火提前+基本点火提 前+修正点火提前(或延迟角)。ECT根据进气歧管压力或进气量和发动机转速,从存储器存 储的数据中找到相应的基本点火提前角,再根据有关传感器信号值加以修正,得出实际点火 提前角 (1)初始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也称固定点火提前角。如:丰田汽车的 IC--GEL发动 机,其值为上止点前10°,在下列情况下, IG-GEL发动机的实际点火提前角为固定点火提 前角。 ①当发动机起动时,以动机的转速变化大,无法正确计算点火提前角; ②当发动机的转速低于400r/min; ③当车速在2km/h时,或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怠速(IDL)触点闭合时 ④当ECU由后备系统控制工作时。 (②)基本点火提前角:ECU根据发动机转速信号和进气歧压力信号(或进气量信号)等,从存 储器中获得。 (3)修正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和基本点火相加得到的点火提前必须根据相关因素 加以修正。修正项目因发动机而异,且应根据发动机各自的特性曲线进行修正
(三)点火提前角的控制方式 1、点火提前角的计算 对丰田汽车计算机控制系统(TCCS)而言,其实际点火提前=初始点火提前+基本点火提 前+修正点火提前(或延迟角)。ECT根据进气歧管压力或进气量和发动机转速,从存储器存 储的数据中找到相应的基本点火提前角,再根据有关传感器信号值加以修正,得出实际点火 提前角。 (1)初始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也称固定点火提前角。如:丰田汽车的IC—GEL发动 机,其值为上止点前10°,在下列情况下,IG—GEL发动机的实际点火提前角为固定点火提 前角。 ①当发动机起动时,以动机的转速变化大,无法正确计算点火提前角; ②当发动机的转速低于400r/min; ③当车速在2km/h时,或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怠速(IDL)触点闭合时; ④当ECU由后备系统控制工作时。 (2)基本点火提前角:ECU根据发动机转速信号和进气歧压力信号(或进气量信号)等,从存 储器中获得。 (3)修正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和基本点火相加得到的点火提前必须根据相关因素 加以修正。修正项目因发动机而异,且应根据发动机各自的特性曲线进行修正。 3. 1 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1.2 电子点火提前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1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1.2电子点火提前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三)点火提前角的控制方式 2.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点火提前的控制包括起动期间的点火时间控制和起动后以动机正常运行期间的点火时间控制。 (1)起动期间的点火时间控制在起动期间,其实际点火提前角等于初始点火提前(因 发动机而异)。此时的控制信号主要是发动机转速信号(Ne)和起动开关信号(STA) (2)起动后点火时间控制 ①基本点火提前角的控制:怠速时的基本点火提前角是指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怠速触点 闭合时,ECU根据发动机转速和空调开关是否接通而确定的基本点火提前角。 在空调工作时,其基本点火提前角要大一些,以防因空调负荷使发动机工作不稳。 在怠速工况下运转时,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怠速(IDL)触点断开,ECU根据存储器的数据确 定基本点火提前角。 在正常运行工况下运转时,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怠速(IDL)触点断开,ECU根据存储器 的数据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 在正常运行工况运行时,控制信号主要有:进气歧管压力或进气量信号、发动机转速信号 Ne)、节气门位置信号(IDL)、燃油选择开关或插头(R—P)、爆震信号(KNK)等。 在某些发动机中,按燃油辛烷值不同,在存储器中存放着两张基本点火提前角的数据表 格。驾驶员可根据使用燃油的辛烷值,通过燃油选择开关或插头进行选择
(三)点火提前角的控制方式 2.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点火提前的控制包括起动期间的点火时间控制和起动后以动机正常运行期间的点火时间控制。 (1)起动期间的点火时间控制 在起动期间,其实际点火提前角等于初始点火提前(因 发动机而异)。此时的控制信号主要是发动机转速信号(Ne)和起动开关信号(STA). (2)起动后点火时间控制 ①基本点火提前角的控制:怠速时的基本点火提前角是指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怠速触点 闭合时,ECU根据发动机转速和空调开关是否接通而确定的基本点火提前角。 在空调工作时,其基本点火提前角要大一些,以防因空调负荷使发动机工作不稳。 在怠速工况下运转时,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怠速(IDL)触点断开,ECU根据存储器的数据确 定基本点火提前角。 在正常运行工况下运转时,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怠速(IDL)触点断开,ECU根据存储器 的数据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 在正常运行工况运行时,控制信号主要有:进气歧管压力或进气量信号、发动机转速信号 (Ne)、节气门位置信号(IDL)、燃油选择开关或插头(R—P)、爆震信号(KNK)等。 在某些发动机中,按燃油辛烷值不同,在存储器中存放着两张基本点火提前角的数据表 格。驾驶员可根据使用燃油的辛烷值,通过燃油选择开关或插头进行选择 3. 1 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1.2 电子点火提前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