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A甲醇B丙酮C乙醚D甲苯《化工安全与环保》考试题3、爆轰的燃烧速度为()A几米/秒B几十米/秒C几百米/秒D1000米/秒以上题号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第六题总分4、下列不属于刺激性毒物的是()得分A盐酸蒸气BCICHCNDSO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5、CH=CH、CH=CH2、CHCH等三种物质中,()毒性最大。1、爆炸极限ACH=CH BCH2=CHCCHiCHD三者毒性一样大2、化学性爆炸6、下列压力容器不属于分离容器的是()A、过滤器B、干燥塔C、汽提塔D、蒸发器3、保护接地7、下列专用于盛装乙炔是:()A、压缩气体气瓶B、液化气体气瓶C、溶解气体气瓶D、高压气4、热力灼伤体气瓶8、金工车间、锻工车间、拉丝车间、电炉车间、泵房、变电所及压缩5、危险性预先分析机房等属于()A无触电危险的建筑物B无高度触电危险的建筑物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C有高度触电危险的建筑物D有特别触电危险的建筑物1、二硫化碳、乙醚、甲醇和乙醇的自燃点分别为102℃、170℃、455℃、9、在设备内检修,动火时,氧气含量应为()422℃,那么这几种物质中()最易自燃。A15-18%B18-19%C18-20%D19-21%A二硫化碳B乙醚C甲醇D乙醇10、氧气瓶和移动式乙炔瓶发生器应距明火()以上。2、甲醇、丙酮、乙醚、甲苯的闪点分别为11℃、一19℃、一45℃、A2.5mB5mC10mD15m4.4℃,那么这几种物质中()最不容易着火。1
1 山东理工大学 《化工安全与环保》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 1、爆炸极限 2、化学性爆炸 3、保护接地 4、热力灼伤 5、危险性预先分析 二、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15 分)。 1、二硫化碳、乙醚、甲醇和乙醇的自燃点分别为 102℃、170℃、455℃、 422℃,那么这几种物质中( )最易自燃。 A 二硫化碳 B 乙醚 C 甲醇 D 乙醇 2、甲醇、丙酮、乙醚、甲苯的闪点分别为 11℃、-19℃、-45℃、- 4.4℃,那么这几种物质中( )最不容易着火。 A 甲醇 B 丙酮 C 乙醚 D 甲苯 3、爆轰的燃烧速度为( ) A 几米/秒 B 几十米/秒 C 几百米/秒 D 1000 米/秒以上 4、下列不属于刺激性毒物的是( ) A 盐酸蒸气 B Cl2 C HCN D SO2 5、CH≡CH、CH2=CH2、CH3CH3等三种物质中,()毒性最大。 A CH≡CH B CH2=CH2 C CH3CH3 D 三者毒性一样大 6、下列压力容器不属于分离容器的是() A、过滤器 B、干燥塔 C、汽提塔 D、蒸发器 7、下列专用于盛装乙炔是:() A、压缩气体气瓶 B、液化气体气瓶 C、溶解气体气瓶 D、高压气 体气瓶 8、金工车间、锻工车间、拉丝车间、电炉车间、泵房、变电所及压缩 机房等属于( ) A 无触电危险的建筑物 B 无高度触电危险的建筑物 C 有高度触电危险的建筑物 D 有特别触电危险的建筑物 9、在设备内检修,动火时,氧气含量应为( ) A 15-18% B 18-19% C 18-20% D 19-21% 10、氧气瓶和移动式乙炔瓶发生器应距明火( )以上。 A 2.5m B 5m C 10m D15m 题 号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第六题 总分 得 分
11、高度在20m时的作业属于()高处作业。A锅炉爆炸B氧气瓶爆炸C火药爆炸D乙炔铜爆炸A一级B二级C三级D特级4、人工呼吸的方法主要有()12、皮肤由于接触液化气体或于冰等物质而受损,这种情况属于()A压背式B振臂式C口对口(鼻)式D鼻对鼻式A化学灼伤B热力灼伤C复合性灼伤D辐射灼伤5、一般情况下,压力容器是指具备下列条件的容器:()13、下列不属于物理模式能量失控的是()A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下同)。A核污染B热辐射C自动反应D爆炸B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5Mpa。C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14、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的原则,对企业各级领导和各类人员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等于标准沸点液体。D内直径(非圆形明确规定了在生产中应负的安全责任。截面指其断面最大尺寸)大于等于0.15m,且容积(V)大于或等于0.25m2A管生产必须管安全B管安全必须管生产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6、锅炉的安全附件主要有:()D监督原则A压力表B安全阀C水位计D爆破片15、()是企业领导在设备安全运行工作方面的参谋和助手,对全企7、压力表按其作用原理和结构可分为:()业设备安全运行负具体指导、检查责任。A活塞式B电量式C液柱式D弹性元件式A安全技术部门B生产计划部门C技术部门D设备动力部门8、停炉100天左右可采用的保养方法有:()得分三、多选题(每题2分,漏选得1分,不A干法B湿法C热法D冷法评登人选或错选得0分,共20分)9、人体受伤害的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电流的大小。1、化学危险物质的主要特性有()A心B肺C大脑D中枢神经A易燃易爆性B扩散性C突发性D毒害性10、按照触电的危险程度,可将不同场所(建筑物)分为()2、燃烧过程具有的特征()A无触电危险的建筑物B无高度触电危险的建筑物A发光B发热C有新物质生成D无新物质生成C有高度触电危险的建筑物D有特别触电危险的建筑物3、下列的爆炸属于化学性爆炸的有()2
2 11、高度在 20 m 时的作业属于( )高处作业。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特级 12、皮肤由于接触液化气体或干冰等物质而受损,这种情况属于( ) A 化学灼伤 B 热力灼伤 C 复合性灼伤 D 辐射灼伤 13、下列不属于物理模式能量失控的是( ) A 核污染 B 热辐射 C 自动反应 D 爆炸 14、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 )的原则,对企业各级领导和各类人员 明确规定了在生产中应负的安全责任。 A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B 管安全必须管生产 C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D 监督原则 15、( )是企业领导在设备安全运行工作方面的参谋和助手,对全企 业设备安全运行负具体指导、检查责任。 A 安全技术部门 B 生产计划部门 C 技术部门 D 设备动力部门 三、多选题(每题 2 分,漏选得 1 分,不 选或错选得 0 分,共 20 分) 1、化学危险物质的主要特性有() A 易燃易爆性 B 扩散性 C 突发性 D 毒害性 2、燃烧过程具有的特征() A 发光 B 发热 C 有新物质生成 D 无新物质生成 3、下列的爆炸属于化学性爆炸的有() A 锅炉爆炸 B 氧气瓶爆炸 C 火药爆炸 D 乙炔铜爆炸 4、人工呼吸的方法主要有() A 压背式 B 振臂式 C 口对口(鼻)式 D 鼻对鼻式 5、一般情况下,压力容器是指具备下列条件的容器:() A 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 0.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下同)。 B 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 0.5Mpa。 C 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 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等于标准沸点液体。 D 内直径(非圆形 截面指其断面最大尺寸)大于等于0.15m,且容积(V)大于或等于0.25m3。 6、锅炉的安全附件主要有:() A 压力表 B 安全阀 C 水位计 D 爆破片 7、压力表按其作用原理和结构可分为:() A 活塞式 B 电量式 C 液柱式 D 弹性元件式 8、停炉 100 天左右可采用的保养方法有:() A 干法 B 湿法 C 热法 D 冷法 9、人体受伤害的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电流的大小。 A 心 B 肺 C 大脑 D 中枢神经 10、按照触电的危险程度,可将不同场所(建筑物)分为() A 无触电危险的建筑物 B 无高度触电危险的建筑物 C 有高度触电危险的建筑物 D 有特别触电危险的建筑物 得分 评卷人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劳破坏和蠕变破坏。()1、重大危险源就是重大事故隐患。()17、锅炉的干法保养不仅适用于短期停炉,也适用于长期停炉。()2、爆炸性压力液化气体和连续压力液化气体属于泄放型危险源。()18、在低压系统通电电流不大、通电时间不长的情况下,电流引起人3、管道泄漏属于潜在型危险源。()体室息是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4、H2、CO、CH,等三种气体,其火灾爆炸危险性排序为Hz>CO>CH4。19、铁质硫酸贮罐用水冲洗后还应用N,吹扫。()(220、若动火中断40min,可以不重做动火分析。()5、钾钠须浸入石油中贮存。()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6、相对密度小于1的液体发生火灾时,用水灭火是无效的。()1、化学危险物质可分为哪八大类?7、燃烧过程中会发光、发热,但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8、氯气是可燃物质。()9、硫、磷及石蜡等复杂物质是先受热分解出可燃气体和蒸汽,然后于空气混合而燃烧。()10、AgC2、CuC2、N等物质虽其结构简单,但爆炸危险性很大。()2、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应遵循哪些原则?11、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爆炸危险性也越大。()12、粉尘爆炸的实质是固体爆炸。()13、高级醇的毒性大于低级醇(除甲醇)的毒性。()14、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改造、检验或使用都必须遵照执行原劳动部颁发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锅炉启动的要点有哪些?15、压力容器的检验周期可以由企业自行确定。()16、压力容器的常见破坏形式有韧性破坏、脆性破坏、腐蚀破坏、疲3
3 四、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重大危险源就是重大事故隐患。( ) 2、爆炸性压力液化气体和连续压力液化气体属于泄放型危险源。( ) 3、管道泄漏属于潜在型危险源。( ) 4、H2、CO、CH4等三种气体,其火灾爆炸危险性排序为 H2 >CO>CH4 。 ( ) 5、钾钠须浸入石油中贮存。( ) 6、相对密度小于 1 的液体发生火灾时,用水灭火是无效的。( ) 7、燃烧过程中会发光、发热,但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 8、氯气是可燃物质。( ) 9、硫、磷及石蜡等复杂物质是先受热分解出可燃气体和蒸汽,然后于 空气混合而燃烧。( ) 10、Ag2C2、CuC2、NI3等物质虽其结构简单,但爆炸危险性很大。( ) 11、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爆炸危险性也越大。( ) 12、粉尘爆炸的实质是固体爆炸。( ) 13、高级醇的毒性大于低级醇(除甲醇)的毒性。( ) 14、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改造、检验或使用都必须 遵照执行原劳动部颁发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15、压力容器的检验周期可以由企业自行确定。( ) 16、压力容器的常见破坏形式有韧性破坏、脆性破坏、腐蚀破坏、疲 劳破坏和蠕变破坏。( ) 17、锅炉的干法保养不仅适用于短期停炉,也适用于长期停炉。( ) 18、在低压系统通电电流不大、通电时间不长的情况下,电流引起人 体窒息是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 ) 19、铁质硫酸贮罐用水冲洗后还应用 N2吹扫。( ) 20、若动火中断 40min,可以不重做动火分析。( ) 五、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1、化学危险物质可分为哪八大类? 2、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应遵循哪些原则? 3、锅炉启动的要点有哪些?
4、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有何重要意义?六、案例分析题(10分)。根据以下事故概况及经过,分析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事故概况及经过:1991年7月29日8时30分,河南焦作市化工二厂储运处盐库发生一起重大触电伤亡责任事故,6人触电,3人死亡,经抢救3人脱险。当天上午,焦作市化工二厂储运处盐库10人准备上盐,但是10米长的皮带运输机所处位置不利上盐,他们在组长冯某的指挥下将该机由西北向东移动。稍停后,感觉还不合适,仍需向东调整。当再次调整时,因设备上操作电源箱里三相电源的中相发生单相接地,致使设备外壳带电,导致这起事故的发生。4
4 4、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有何重要意义? 六、案例分析题(10 分)。 根据以下事故概况及经过,分析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事故概况及经过: 1991 年 7 月 29 日 8 时 30 分,河南焦作市化工二厂储运处盐库发 生一起重大触电伤亡责任事故,6 人触电,3 人死亡,经抢救 3 人脱险。 当天上午,焦作市化工二厂储运处盐库 10 人准备上盐,但是 10 米长的皮带运输机所处位置不利上盐,他们在组长冯某的指挥下将该 机由西北向东移动。稍停后,感觉还不合适,仍需向东调整。当再次 调整时,因设备上操作电源箱里三相电源的中相发生单相接地,致使 设备外壳带电,导致这起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