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礼逊(1782~1834):基督教新教派遣到中国传教的第一人 英国诺森伯兰人。 19岁入神道学校读书,主动要求到“困难最多”的 中国传教。来中国前,做了充分准备,突击学习汉语和自 然科学知识。1807年初,他先横渡大西洋,绕南美洲到美 国,历时八个月到广州。 他“习华文、学华言、衣华服、食华食”,身穿长 袍,指甲养得长长的,背后还拖着一条长辫子,把自己全 盘中国化。他翻译《圣经》、编纂《英华辞典》,同时出 版《新约》和许多宣传基督教义的小册子。后来和助手米 怜一起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马礼逊(1782~1834) :基督教新教派遣到中国传教的第一人 英国诺森伯兰人。 19岁入神道学校读书,主动要求到“困难最多”的 中国传教。来中国前,做了充分准备,突击学习汉语和自 然科学知识。1807年初,他先横渡大西洋,绕南美洲到美 国, 历时八个月到广州。 他“习华文、学华言、衣华服、食华食”,身穿长 袍,指甲养得长长的,背后还拖着一条长辫子,把自己全 盘中国化。他翻译《圣经》、编纂《英华辞典》,同时出 版《新约》和许多宣传基督教义的小册子。后来和助手米 怜一起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2)郭士立 (1803—1851) 普鲁士传教士,1824年 到东南亚一带传教。 1832年前后多次深入到 中国内地探取政治、军事、 经济等情报。后留居广州。 他精通中文,会讲几种方 言,以“中国通”自居
(2)郭士立(1803——1851) 普鲁士传教士,1824年 到东南亚一带传教。 1832年前后多次深入到 中国内地探取政治、军事、 经济等情报。后留居广州。 他精通中文,会讲几种方 言,以“中国通”自居
(3)米怜 英国伦敦布道会传教士,1813年到澳 门,因为传教,被逐出境。再到广州,帮 助马礼逊译经。 两年后,带着中国刻字工人梁发,在马 来亚的马六甲,设立了一座印刷所,印行 了第一份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1815.8.5)
(3)米怜 英国伦敦布道会传教士,1813年到澳 门,因为传教,被逐出境。再到广州,帮 助马礼逊译经。 两年后,带着中国刻字工人梁发,在马 来亚的马六甲,设立了一座印刷所,印行 了第一份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1815.8.5)
(4)麦都斯 英国伦敦布道会传教士 是米怜编辑《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的得力助手 主办《特选撮要每月统计传》 在香港创办宗教报纸《遐迩贯珍》
(4)麦都斯 英国伦敦布道会传教士 是米怜编辑《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的得力助手 主办《特选撮要每月统计传》 在香港创办宗教报纸《遐迩贯珍》
(5)伟烈亚力 英国伦敦布道会传教士,经历与麦都斯相似 代表成就是在上海创办宗教报刊《六合丛谈》
(5)伟烈亚力 英国伦敦布道会传教士,经历与麦都斯相似 代表成就是在上海创办宗教报刊《六合丛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