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43703 课程名称:经济学概论 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Economics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时:48 学 分:3 适用对象:经济管理类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高中数学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经济学概论的理论体系一般包括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 学重点研究家庭(包括个人和消费者)、企业等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旨在闸明 各微观经济主体如何在市场机制调节下谋求效用或利润最大化的理性选择。宏观经济 学研究社会的总体经济活动,着眼于国民经济的总量分析。宏观经济学分析的国民经 济总量包括总产量(或总收入)、总就业量、物价水平等。宏观经济学分析的整体社 会经济活动由家庭、企业、政府和外国等四类经济活动所组成,其收支活动或买卖行 为构成的经济循环形成了国民经济运行的全貌。 英文简介 Principles of economic generally include two parts:microeconomics and macroeconomics.Microeconomics focuses on the economic behavior of households (including individuals and consumers),enterprises and other individual economic units.It aims to address how microeconomic entities seek a rational choice for maximizing utility or profit under the adjustment of market mechanism.Macroeconomics studies the overall economic activities of the society.focusing on the accu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The total amou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alyzed by macroeconomics includes total production(or total income),aggregate employment,price levels etc.The overall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analyzed by macroeconomics are composed of four types of economic activities:households,enterprises,goverments,and foreign countries,and their
1 《经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43703 课程名称:经济学概论 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Economics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 时:48 学 分:3 适用对象: 经济管理类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高中数学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经济学概论的理论体系一般包括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 学重点研究家庭(包括个人和消费者)、企业等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旨在阐明 各微观经济主体如何在市场机制调节下谋求效用或利润最大化的理性选择。宏观经济 学研究社会的总体经济活动,着眼于国民经济的总量分析。宏观经济学分析的国民经 济总量包括总产量(或总收入)、总就业量、物价水平等。宏观经济学分析的整体社 会经济活动由家庭、企业、政府和外国等四类经济活动所组成,其收支活动或买卖行 为构成的经济循环形成了国民经济运行的全貌。 英文简介 Principles of economic generally include two parts: microeconomics and macroeconomics. Microeconomics focuses on the economic behavior of households (including individuals and consumers), enterprises and other individual economic units. It aims to address how microeconomic entities seek a rational choice for maximizing utility or profit under the adjustment of market mechanism. Macroeconomics studies the overall economic activities of the society, focusing on the accu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total amou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alyzed by macroeconomics includes total production (or total income), aggregate employment, price levels etc. The overall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analyzed by macroeconomics are composed of four types of economic activities: households, enterprises, governments, and foreign countries, and their
income and expenditure activities or buying and selling activities constitute,which construct the economic eycle and form a complete picture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经济学概论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揭示了关于现代化大生产、市场经济运 行和资源配置机制、政府宏观调控和企业管理的基本规律,也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特殊的阶级利益、制度属性和意识形态。学习该课程,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 导并从中国实际出发,遵循理论移植规律,紧密联系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实践, 客观认识西方经济学,取西之精华、去之糟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研 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结合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实践,怎样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去学习和对待西方经济学?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西方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 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2.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西方经济学的一般方法论 2.西方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第三节怎样学习西方经济学 1.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 2.深入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 3.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4.正确看待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 (三)思考与实践 1.西方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怎样从数学上理解边际分析?怎样看待经济学的数学化? 3.我们应该怎样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对待西方经济学?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 2
2 income and expenditure activities or buying and selling activities constitute, which construct the economic cycle and form a complete picture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经济学概论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揭示了关于现代化大生产、市场经济运 行和资源配置机制、政府宏观调控和企业管理的基本规律,也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特殊的阶级利益、制度属性和意识形态。学习该课程,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 导并从中国实际出发,遵循理论移植规律,紧密联系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实践, 客观认识西方经济学,取西之精华、去之糟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研 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结合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实践,怎样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去学习和对待西方经济学?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 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2.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西方经济学的一般方法论 2.西方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第三节 怎样学习西方经济学 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 2. 深入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 3. 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4. 正确看待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 (三)思考与实践 1. 西方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 怎样从数学上理解边际分析?怎样看待经济学的数学化? 3. 我们应该怎样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对待西方经济学?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
第一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市场运行机制、供给与需求基本含义及其变动规律 以及弹性的影响。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辩证理解支持价格和限制价 格等概念。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需求 1.需求的概今 2.需求规律 3.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 4.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5.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到市场需求 第二节供给 L.供给的概念 2.供给规律 3.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 4.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5。从单个生产者的供给到市场供给 第三节市场均衡 L.均衡的含义 2.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3.市场均衡的变动 第四节弹性 1.弹性的概念 2.需求的价格弹性 3.其他需求弹性 4.供给弹性 第五节供求分析的应用事例 1.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 2.税收效应分析 3.弹性和收入 (三)思考与实践 1.你对早餐牛奶的需求是如何决定的?列出决定牛奶需求的诸因素,并 运用这些因素讨论需求量与需求变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
3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市场运行机制、供给与需求基本含义及其变动规律, 以及弹性的影响。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辩证理解支持价格和限制价 格等概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需求 1. 需求的概念 2. 需求规律 3. 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 4.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5.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到市场需求 第二节 供给 1. 供给的概念 2. 供给规律 3. 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 4.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5. 从单个生产者的供给到市场供给 第三节 市场均衡 1. 均衡的含义 2.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3. 市场均衡的变动 第四节 弹性 1. 弹性的概念 2.需求的价格弹性 3. 其他需求弹性 4. 供给弹性 第五节 供求分析的应用事例 1. 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 2. 税收效应分析 3. 弹性和收入 (三)思考与实践 1. 你对早餐牛奶的需求是如何决定的?列出决定牛奶需求的诸因素,并 运用这些因素讨论需求量与需求变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什么是供给规律?它有没有特例?谈谈你对经济学中经济规律的看 法。 3.均衡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并以此为例说明均衡的静态分析与比较静态 分析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 第二章消费者选择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效用理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掌握边际替 代率及其递减规律,预算约束线,价格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效用理论概述 1欲望和效用 2.总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效用最大化 4.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第二节无差异曲线 1.偏好和选择 2.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店 3.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第三节预算约束线 1.预算约束线的含义 2.预算约束线的变动 第四节消费者均衡 1.消费者均衡的决定 2.收入和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3.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第五节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2.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低档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4.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5.消费品需求曲线的形状 (三)思若与实践 1.钻石用途很小但价格昂贵,水是生命之源却非常便宜。你是如何理解这
4 2. 什么是供给规律?它有没有特例?谈谈你对经济学中经济规律的看 法。 3. 均衡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并以此为例说明均衡的静态分析与比较静态 分析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效用理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掌握边际替 代率及其递减规律,预算约束线,价格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效用理论概述 1.欲望和效用 2.总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效用最大化 4.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 1.偏好和选择 2.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3.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第三节 预算约束线 1.预算约束线的含义 2.预算约束线的变动 第四节 消费者均衡 1.消费者均衡的决定 2.收入和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3.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第五节 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2.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低档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4.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5.消费品需求曲线的形状 (三)思考与实践 1.钻石用途很小但价格昂贵,水是生命之源却非常便宜。你是如何理解这
一现象的。 2.无差异曲线有哪些特点?试解释其经济意义。 3.什么是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它为什么会出现递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 第三章企业的生产与成本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我国企业类型及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选择 了解生产者行为理论,生产函数及成本函数。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企业 1.企业的类 2.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 3.生产者行为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生产函数 1.生产和生产函数 2.短期和长期 第三节短期生产函数 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3.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4.生产的三个阶段 第四节长期生产函数 1.等产量曲线及其性质 2.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3.等成本线 4.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5.生产扩展曲线 第五节短期成本曲线 1.经济学中的成本 2.短期成本的概念 3.短期成本曲线 4.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第六节长期成本函数
5 一现象的 。 2.无差异曲线有哪些特点?试解释其经济意义。 3.什么是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它为什么会出现递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与成本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我国企业类型及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选择, 了解生产者行为理论,生产函数及成本函数。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企业 1.企业的类型 2.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 3.生产者行为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生产函数 1.生产和生产函数 2.短期和长期 第三节 短期生产函数 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3.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4.生产的三个阶段 第四节 长期生产函数 1.等产量曲线及其性质 2.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3.等成本线 4.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5.生产扩展曲线 第五节 短期成本曲线 1.经济学中的成本 2.短期成本的概念 3.短期成本曲线 4.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第六节 长期成本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