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经济》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61902 课程名称:粤港澳经济 英文名称:Economy of Guangdong,.Hong Kong and Macau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32 分:2 适用对象:经济学 考核方式:考杳 先修课程: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己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 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进香港、 澳门同胞福祉,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让港澳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 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言强的伟大荣光。掌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经济战 略意义、空间结构分布、协调发展问题等具有现实意义,也是我校努力建设成为粤港 澳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必然要求。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经济战略意义、空间结构分布 状况,通过对比世界三大湾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的发展现状,了解粤港澳大 湾区建设存在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学生能够运用宏观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框 架和分析范式分析粤港澳大湾区问题,能从专业的角度解释并且评价现实经济问题, 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和思考角度。因此,需要学生参与课堂案例讨论,了解粤港澳大 湾区政策,阅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使其在整体和细节上快速掌握了粤港 澳大湾区国家发展战略的精神要领。 在教学过程中,既照顾理论的系统性,又突出教学重点。系统总结我国政府在推 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转型、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展示粤港澳大湾 区近年来在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思考我国大陆社会稳定背后 的政治因素,让学生深刻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教师的教学进度参考本大纲规 定的教学时间安排,具体内容可酌情调整
1 《粤港澳经济》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61902 课程名称:粤港澳经济 英文名称:Economy of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u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32 学 分:2 适用对象: 经济学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 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进香港、 澳门同胞福祉,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让港澳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 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掌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经济战 略意义、空间结构分布、协调发展问题等具有现实意义,也是我校努力建设成为粤港 澳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必然要求。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经济战略意义、空间结构分布 状况,通过对比世界三大湾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的发展现状,了解粤港澳大 湾区建设存在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学生能够运用宏观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框 架和分析范式分析粤港澳大湾区问题,能从专业的角度解释并且评价现实经济问题, 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和思考角度。因此,需要学生参与课堂案例讨论,了解粤港澳大 湾区政策,阅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使其在整体和细节上快速掌握了粤港 澳大湾区国家发展战略的精神要领。 在教学过程中,既照顾理论的系统性,又突出教学重点。系统总结我国政府在推 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转型、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展示粤港澳大湾 区近年来在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思考我国大陆社会稳定背后 的政治因素,让学生深刻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教师的教学进度参考本大纲规 定的教学时间安排,具体内容可酌情调整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港澳经济相关理论背景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核心 一边缘结构、比较优势理论。 2、熟悉市场与政府关系相关理论、中介网络化理论。 3、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非均衡力与循环积累因果。 (二)教学内容 1、目前国际、国家和粤港澳合作的背景、意义和关键点进行整体综合介绍和剖 析。 2、介绍一些基本经济学理论,包括市场“无形之手”与政府“有形之手”、区域 经济一体化理论、生产要素区际流动理论、核心-边缘结构、比较优势理论,每一层理 论介绍后,引申出对粤港澳各地及其相互之间的政策启示。 3、介绍一些关注的粤港澳专题和热点,供学生课外阅读。 4、引导同学们正确了解港澳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增强对国家战略方针的认识, 增强对我国一国两制方针的道路自信,帮助学生更客观、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三)思考与实践 1、香港自身改革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澳门经济转型面临的一系列的挑战及对策。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取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第二章港澳概览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方式和途径,掌握香港和澳门的经济特征 2、熟悉香港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行业以及香港法治的特色,熟悉香港和澳门 的产业构成。 (二)教学内容 1、通过本章节学习,帮助同学正式认识港澳现实问题,展示港澳回归以来经济发 展取得成绩和风险挑战,系统总结我国政府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转型、经济增长、 协调发展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2、香港概貌,包括香港港口码头和国际机场等交通的学习,还有香港金融、服务、 文化创意等行业以及香港法治的特色等内容。 3、香港和澳门的经济特征的学习,香港国际贸易、金融业、信息服务业和旅游业 为支柱的多元化经济结构特点:澳门则形成了以博彩业、旅游业为支柱的经济结构特 2
2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港澳经济相关理论背景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核心——边缘结构、比较优势理论。 2、熟悉市场与政府关系相关理论、中介网络化理论。 3、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非均衡力与循环积累因果。 (二)教学内容 1、目前国际、国家和粤港澳合作的背景、意义和关键点进行整体综合介绍和剖 析。 2、介绍一些基本经济学理论,包括市场“无形之手”与政府“有形之手”、区域 经济一体化理论、生产要素区际流动理论、核心-边缘结构、比较优势理论,每一层理 论介绍后,引申出对粤港澳各地及其相互之间的政策启示。 3、介绍一些关注的粤港澳专题和热点,供学生课外阅读。 4、引导同学们正确了解港澳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增强对国家战略方针的认识, 增强对我国一国两制方针的道路自信,帮助学生更客观、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三)思考与实践 1、香港自身改革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澳门经济转型面临的一系列的挑战及对策。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取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第二章 港澳概览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方式和途径,掌握香港和澳门的经济特征。 2、熟悉香港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行业以及香港法治的特色,熟悉香港和澳门 的产业构成。 (二)教学内容 1、通过本章节学习,帮助同学正式认识港澳现实问题,展示港澳回归以来经济发 展取得成绩和风险挑战,系统总结我国政府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转型、经济增长、 协调发展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2、香港概貌,包括香港港口码头和国际机场等交通的学习,还有香港金融、服务、 文化创意等行业以及香港法治的特色等内容。 3、香港和澳门的经济特征的学习,香港国际贸易、金融业、信息服务业和旅游业 为支柱的多元化经济结构特点;澳门则形成了以博彩业、旅游业为支柱的经济结构特
点。 4、香港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经济合作方式学习。 5、关于港澳与祖国内地经济贸易往来的网络化平台构建的思考和展望。 (三)思考与实践 1、总结我国政府在推动港澳及内地协调发展方面做出的努力,展示港澳与祖国内 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经济合作方式,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2、港澳与祖国内地贸易往来的网络化平台构建。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数学主要采取课堂讲樱与名媒体数学相结合的方式。 第三章香港简史和经济基本概况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粤港澳经济合作历史回顾。 2、熟悉近现代史上香港重大事件的分水岭。 3、了解香港的割让、租借与开埠:逃港潮与经济起飞:一国两制与香港主权移交。 (二)教学内容 1、港英当局最终继续“专家治港”模式前香港重大事件的学习。 2、“一国两制”与联合声明将香港带进一个新的阶段。 3、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4、服务经济背景下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的探讨: 5、自贸区建立与粤港澳区域经济合作新阶段对粤港澳经济合作的重新学习。 6、正确认识香港经济发展历程,特别是剖析背后政治经济因素,为学生深入分 析香港经济现存问题奠定基础,鼓励学生进行科学辩证的独立思考。 (三)思考与实践 1、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 2、自贸区建立与粤港澳区域经济合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取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第四章香港经济面临问题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香港的自由贸易、低税率、小政府和“积极不干预”的经济模式。 2、熟悉香港的经济结构,作为高度城市化的发达经济体,香港的农业仅占GDP0.1%, 工业占9%,服务业达91%左右。 3
3 点。 4、香港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经济合作方式学习。 5、关于港澳与祖国内地经济贸易往来的网络化平台构建的思考和展望。 (三)思考与实践 1、总结我国政府在推动港澳及内地协调发展方面做出的努力,展示港澳与祖国内 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经济合作方式,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2、港澳与祖国内地贸易往来的网络化平台构建。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取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第三章 香港简史和经济基本概况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粤港澳经济合作历史回顾。 2、熟悉近现代史上香港重大事件的分水岭。 3、了解香港的割让、租借与开埠;逃港潮与经济起飞;一国两制与香港主权移交。 (二)教学内容 1、港英当局最终继续“专家治港”模式前香港重大事件的学习。 2、“一国两制”与联合声明将香港带进一个新的阶段。 3、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4、服务经济背景下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的探讨。 5、自贸区建立与粤港澳区域经济合作新阶段对粤港澳经济合作的重新学习。 6、正确认识香港经济发展历程,特别是剖析背后政治经济因素,为学生深入分 析香港经济现存问题奠定基础,鼓励学生进行科学辩证的独立思考。 (三)思考与实践 1、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 2、自贸区建立与粤港澳区域经济合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取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第四章 香港经济面临问题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香港的自由贸易、低税率、小政府和“积极不干预”的经济模式。 2、熟悉香港的经济结构,作为高度城市化的发达经济体,香港的农业仅占 GDP0.1%, 工业占 9%,服务业达 91%左右
3、了解香港的金融、对外贸易、旅游业、服务行业的发展以及面临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 1、介绍香港经济结构及总量,香港的人口总量和分布特征。 2、了解香港在贸易自由度、全球清廉指数、营商环境指数、全球竞争力等指标在 国际的排名。 3、掌握香港的自由贸易、低税率、小政府和“积极不干预”的香港模式。 4、对比近现代香港经济总量与结构。 5、指出现在香港经济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有建设性的整改方案和建议。 6、重点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对香港经济问题进行独立思 考与分析,科学辩证地运用经济学思维范式分析解决中国特色经济问题,引导青年学 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三)思考与实践 1、香港经济结构特点。 2、香港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从港澳发展现状、优势、问题和解决思路 等多维度、系统性的讲授,使得学生深刻领悟目前香港主要问题发生的根源是其自身 经济方面出现了深层次矛盾,若解决自身矛盾,需要从经济方面入手,并需要积极主 动加快与内地特别是与广东区域经济的合作步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取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第五章香港产业结构转型:转向服务经济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产业结构演变及其决定因素,香港产业结构转型的基本原因分析。 2、熟悉香港产业结构演变的特殊性,香港经济二次转型的特点,产业结构转型对 香港经济影响。 3、了解回归十年香港经济的总体表现,香港产业结构的第三次转型一一发展趋 势?香港“六大”“四小”产业。 (二)教学内容 1、产业结构演变及其决定因素理论分析。 2、香港产业结构的第二次转型:经济服务化 3、香港产业结梅转型的基本原因分析。 4、产业结构转型对香港经济的影响。 5、香港产业结构的第三次转型一一发展趋势 6、联系香港产业转型问题,通过与我国改革开放相比较,突出体现我国经济发
4 3、了解香港的金融、对外贸易、旅游业、服务行业的发展以及面临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 1、介绍香港经济结构及总量,香港的人口总量和分布特征。 2、了解香港在贸易自由度、全球清廉指数、营商环境指数、全球竞争力等指标在 国际的排名。 3、掌握香港的自由贸易、低税率、小政府和“积极不干预”的香港模式。 4、对比近现代香港经济总量与结构。 5、指出现在香港经济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有建设性的整改方案和建议。 6、 重点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对香港经济问题进行独立思 考与分析,科学辩证地运用经济学思维范式分析解决中国特色经济问题,引导青年学 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三)思考与实践 1、香港经济结构特点。 2、香港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从港澳发展现状、优势、问题和解决思路 等多维度、系统性的讲授,使得学生深刻领悟目前香港主要问题发生的根源是其自身 经济方面出现了深层次矛盾,若解决自身矛盾,需要从经济方面入手,并需要积极主 动加快与内地特别是与广东区域经济的合作步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取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第五章 香港产业结构转型:转向服务经济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产业结构演变及其决定因素,香港产业结构转型的基本原因分析。 2、熟悉香港产业结构演变的特殊性,香港经济二次转型的特点,产业结构转型对 香港经济影响。 3、了解回归十年香港经济的总体表现,香港产业结构的第三次转型——发展趋 势?香港“六大”“四小”产业。 (二)教学内容 1、产业结构演变及其决定因素理论分析。 2、香港产业结构的第二次转型:经济服务化。 3、香港产业结构转型的基本原因分析。 4、产业结构转型对香港经济的影响。 5、香港产业结构的第三次转型——发展趋势 6、联系香港产业转型问题,通过与我国改革开放相比较,突出体现我国经济发
展所取得成绩的来之不易,增强学生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 (三)思考与实践 1、产业结构演变及其决定因素。 2、香港产业结构的第二次转型 3、香港产业结构的第三次转型一一发展趋势?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取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第六章平台构建 一香港经济解决之道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现实中商务中介、政府中介、区位中介的理论知识。 2、熟悉商务中介、政府中介、区位中介的作用,香港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平 台优势。 3、了解经济网络、社会网络、政府网络、区域网络等网络化以及特征,国家层面、 产业层面、企业层面的比较优势,香港平台优势发挥。 (二)教学内容 1、商务中介、政府中介、区位中介的理论。 2、什么是网络化和发挥网络化需要的基本条件 3、开展国际经济活动需要哪些优势。 4、发挥平台优势的重要抓手 5、政府中介平台:设立香港跨境“时空集团”。 6、结合目前实际经济背景,通过将国民经济、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和国际经济 的诸多知识联接起来,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和思考角度,对于解决香港问题提出具有 中国特色解决道路,用中国方法解决中国问题。 (三)思考与实践 1、商务中介、政府中介、区位中介 2、什么是网络化? 3、政府中介平台:设立香港跨境“时空集团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取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第七章澳门经济概况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澳门微观经济模式,经济结构一四大支柱行业 5
5 展所取得成绩的来之不易,增强学生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 (三)思考与实践 1、产业结构演变及其决定因素。 2、香港产业结构的第二次转型。 3、香港产业结构的第三次转型——发展趋势?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取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第六章 平台构建——香港经济解决之道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现实中商务中介、政府中介、区位中介的理论知识。 2、熟悉商务中介、政府中介、区位中介的作用,香港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平 台优势。 3、了解经济网络、社会网络、政府网络、区域网络等网络化以及特征,国家层面、 产业层面、企业层面的比较优势,香港平台优势发挥。 (二)教学内容 1、商务中介、政府中介、区位中介的理论。 2、什么是网络化和发挥网络化需要的基本条件。 3、开展国际经济活动需要哪些优势。 4、发挥平台优势的重要抓手。 5、政府中介平台:设立香港跨境“时空集团”。 6、结合目前实际经济背景,通过将国民经济、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和国际经济 的诸多知识联接起来,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和思考角度,对于解决香港问题提出具有 中国特色解决道路,用中国方法解决中国问题。 (三)思考与实践 1、商务中介、政府中介、区位中介 2、什么是网络化? 3、政府中介平台:设立香港跨境“时空集团”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取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第七章 澳门经济概况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澳门微观经济模式,经济结构—四大支柱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