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14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 第I卷(共36分) 、(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泥淖(nao) 粘贴(nian) 压轴戏(zhou)退 避三舍(she) B.忖度(duo) 豢养(quan) 捋虎须 (1uo) 鲜为人知(xian) C.场院( chang) 臧否(pi) 发疟子 (yue) 瞠目结舌( cheng) D.眼睑(jian) 凄怆( chuang) 扎小辫 并行不悖(bei)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设立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是为了牢记历史,尤其是残痛的教训,鼓舞人 民奋发图强,励精图治,防止再次遭到军国主义野心家的蹂躏 B.中国的文化产业要在国际上与发达国家分庭抗礼,就必须在产业集聚和集约 建设上有所作为,推进大集团战略调整。 C.书籍正在杂志化,杂志正在书籍化,报纸正在网络化,门户网站正在报纸化, 以上等等,均在展示不同媒体正在朝着熔合的方向发展, D.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伴生物,各种影相资料令人应接不暇,日益凸显其优势 和价值,即直观性、“写实性”和“第一手性”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互联网大肆“入侵”教育领域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仅从近年来在线教育在 创业热点中所占比重就可见一斑。 B.如果修宪不成功,安倍可能利用钓鱼岛问题制造进一步冲突、分歧,或者军 事上的挑动,以影响、左右日本舆论,最终达到修宪目的 C.在城镇上学难,上大一点城市的学校更难,上知名的学校就难上加难,这种 状况阻止了农民及其子女进城的脚步,使他们心有余悸 D.他同看护水库的邓老头儿及郊区的一些农民都交上了朋友,他们凑在一起的 时候,总是谈笑自若,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近日,大范围雾霾再次笼罩我国北方一些地区,记者调查发现,十面“霾 伏下,体育活动开不开展,怎么开展,学生、家长和学校都很困惑。 B.《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 划纲要》)在多处提出,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 C.一段时间以来,有的干部深入基层蹲点调硏,真实掌握第一手资料,有的与 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获得了与坐办公室完全不一样的体验,有的询问群众的急 难之事,给出时限做出承诺。 D.1980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题为《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单 化的状况》的文章,开宗明义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对高等教育的 结构进行必要的改革。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当前在中国周边出现的一些事态,有不少缘起于某些政治势力试图通过制造 麻烦“阻击”中国加速发展的原因
山东省菏泽市 2014 届高三 3 月模拟考试 第 I 卷(共 36 分) 一、(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泥淖(nào) 粘贴(nián) 压轴戏(zhòu) 退 避三舍(shè) B.忖度(duó) 豢养(quàn) 捋虎须 (luō) 鲜为人知(xiǎn) C.场院(chánɡ) 臧否(pǐ) 发疟子 (yuè) 瞠目结舌(chēnɡ) D.眼睑(jiǎn) 凄怆(chuànɡ) 扎小辫 (zā) 并行不悖(bèi)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设立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是为了牢记历史,尤其是残痛的教训,鼓舞人 民奋发图强,励精图治,防止再次遭到军国主义野心家的蹂躏。 B.中国的文化产业要在国际上与发达国家分庭抗礼,就必须在产业集聚和集约 建设上有所作为,推进大集团战略调整。 C.书籍正在杂志化,杂志正在书籍化,报纸正在网络化,门户网站正在报纸化, 以上等等,均在展示不同媒体正在朝着熔合的方向发展。 D.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伴生物,各种影相资料令人应接不暇,日益凸显其优势 和价值,即直观性、“写实性”和“第一手性”。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互联网大肆“入侵”教育领域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仅从近年来在线教育在 创业热点中所占比重就可见一斑。 B.如果修宪不成功,安倍可能利用钓鱼岛问题制造进一步冲突、分歧,或者军 事上的挑动,以影响、左右日本舆论,最终达到修宪目的。 C.在城镇上学难,上大一点城市的学校更难,上知名的学校就难上加难,这种 状况阻止了农民及其子女进城的脚步,使他们心有余悸。 D.他同看护水库的邓老头儿及郊区的一些农民都交上了朋友,他们凑在一起的 时候,总是谈笑自若,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近日,大范围雾霾再次笼罩我国北方一些地区,记者调查发现,十面“霾” 伏下,体育活动开不开展,怎么开展,学生、家长和学校都很困惑。 B.《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简称《教育规 划纲要》)在多处提出,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 C.一段时间以来,有的干部深入基层蹲点调研,真实掌握第一手资料,有的与 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获得了与坐办公室完全不一样的体验,有的询问群众的急 难之事,给出时限做出承诺。 D.1980 年 10 月 25 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题为《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单一 化的状况》的文章,开宗明义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对高等教育的 结构进行必要的改革。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当前在中国周边出现的一些事态,有不少缘起于某些政治势力试图通过制造 麻烦“阻击”中国加速发展的原因
B.通过人工增雨措施,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三江源地区今年共增加降水近 43亿立方米。 C.同位素核源应用的成功,决定着嫦娥三号着陆器和月球车能否平安度过“广 寒宫”低达零下180摄氏度的寒夜。 D.为了经受南极内陆气候的考验,泰山站的工作人员在彩涂板上涂上一层氟碳 层,被称为南极建筑中最好的“防晒霜” 、(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①当我们把传统民间艺术与伟大的经典作品比较时,艺术美感的差异往往表 现得非常明显:前者常见的单调重复和即兴随意的形式,与后者的个性鲜明、精 致完美形成强烈对比,令人很容易把前者理解为后者的早期不完美形态。然而这 两类艺术具有不同的审美趣味背景,并非简单的高低之分。要理解这种差异,需 要理解形成经典美学趣味与民间艺术趣味的不同审美生态根据。 ②经典艺术之所以成为经典,与特定社会主流文化或大传统的成熟分不开。 主流文化成熟的标志是形成金字塔形社会文化结构,处于金字塔顶层的精英阶层 对其他阶层的观念和行为起着引导作用,也包括对审美趣味的评价和引导。这种 评价和引导的趋势表现于作品,就是艺术形式日益趋向完美精致,内容意蕴逐渐 丰富深厚:体现于创作观念,则是越来越突出创作者的个性和创造性。经典美学 对于经典艺术而言,就是通过研究和批评活动表达社会精英阶层的审美要求,推 动艺术创作在这种审美要求引导下发展、积累和成熟,从而形成艺术的金字塔形 层次结构,“经典”便是这种结构的产物 ③艺术的经典化是不断追求完美和杰出的过程,因此经典美学对艺术发展的引导 突出表现为对完美、个性和创造性的追求方面。民间艺术最普遍的特点是程式化 和即兴性:程式化意味着缺少创造性,即兴性则似乎证明这种艺术活动缺乏完美 的标准,因此在形式的完美、内涵的深刻和风格的个性化等方面与经典艺术相比 显然处在低级阶段。但问题在于,民间艺术所追求的艺术品格与经典艺术走在不 同的方向上。养育民间艺术发生发展的生态土壤是小传统,也就是依靠现场讲述 和日常生活传承的集体记忆和习俗,这种文化传统培育出群体认同的审美经验和 趣味。也就是说,这是传统引导的审美活动。程式化和即兴性这类艺术特点来自 群体传统的仪式性习俗和参与性。戏曲就是程式化表演的典型样式 ④程式化塑造了观众对群体传统的认同,也塑造了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默契。程 式化提供了表演者和观众共享的期待视野和艺术结构,但在具体表演中却并非完 全按照固定模式进行,而是由表演者在程式的框架中即兴发挥,如随意插入的插 科打诨、信口开河的自由渲染表现等等,制造出令观众惊讶的现场效果。 ⑤比如扬州评话世家传人王少堂的《武松》十回、《宋江》十回等“王派水 浒”,由于一代代口头传习和即兴表演而保持着活态传承特征。正是民间艺术的 程式化和即兴性造成了群体共享性和生生不息的活态特征,传承和重构着一代代 群体的审美认同。 (节选自高小康《传统艺术活态保护与当代美学建设》,有删改) 6.下列对“程式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程式化是民间艺术普遍具备的特点,民间艺术在具体表演中完全按照固定模 式进行,缺少个性化和创造性。 B.正是由于程式化的特点,戏曲表演者与观众之间才能产生默契,戏曲表演才 容易被观众接受和理解
B.通过人工增雨措施,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三江源地区今年共增加降水近 43 亿立方米。 C.同位素核源应用的成功,决定着嫦娥三号着陆器和月球车能否平安度过“广 寒宫”低达零下 180 摄氏度的寒夜。 D.为了经受南极内陆气候的考验,泰山站的工作人员在彩涂板上涂上一层氟碳 层,被称为南极建筑中最好的“防晒霜”。 二、(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①当我们把传统民间艺术与伟大的经典作品比较时,艺术美感的差异往往表 现得非常明显:前者常见的单调重复和即兴随意的形式,与后者的个性鲜明、精 致完美形成强烈对比,令人很容易把前者理解为后者的早期不完美形态。然而这 两类艺术具有不同的审美趣味背景,并非简单的高低之分。要理解这种差异,需 要理解形成经典美学趣味与民间艺术趣味的不同审美生态根据。 ②经典艺术之所以成为经典,与特定社会主流文化或大传统的成熟分不开。 主流文化成熟的标志是形成金字塔形社会文化结构,处于金字塔顶层的精英阶层 对其他阶层的观念和行为起着引导作用,也包括对审美趣味的评价和引导。这种 评价和引导的趋势表现于作品,就是艺术形式日益趋向完美精致,内容意蕴逐渐 丰富深厚;体现于创作观念,则是越来越突出创作者的个性和创造性。经典美学 对于经典艺术而言,就是通过研究和批评活动表达社会精英阶层的审美要求,推 动艺术创作在这种审美要求引导下发展、积累和成熟,从而形成艺术的金字塔形 层次结构,“经典”便是这种结构的产物。 ③艺术的经典化是不断追求完美和杰出的过程,因此经典美学对艺术发展的引导 突出表现为对完美、个性和创造性的追求方面。民间艺术最普遍的特点是程式化 和即兴性:程式化意味着缺少创造性,即兴性则似乎证明这种艺术活动缺乏完美 的标准,因此在形式的完美、内涵的深刻和风格的个性化等方面与经典艺术相比 显然处在低级阶段。但问题在于,民间艺术所追求的艺术品格与经典艺术走在不 同的方向上。养育民间艺术发生发展的生态土壤是小传统,也就是依靠现场讲述 和日常生活传承的集体记忆和习俗,这种文化传统培育出群体认同的审美经验和 趣味。也就是说,这是传统引导的审美活动。程式化和即兴性这类艺术特点来自 群体传统的仪式性习俗和参与性。戏曲就是程式化表演的典型样式。 ④程式化塑造了观众对群体传统的认同,也塑造了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默契。程 式化提供了表演者和观众共享的期待视野和艺术结构,但在具体表演中却并非完 全按照固定模式进行,而是由表演者在程式的框架中即兴发挥,如随意插入的插 科打诨、信口开河的自由渲染表现等等,制造出令观众惊讶的现场效果。 ⑤比如扬州评话世家传人王少堂的《武松》十回、《宋江》十回等“王派水 浒”,由于一代代口头传习和即兴表演而保持着活态传承特征。正是民间艺术的 程式化和即兴性造成了群体共享性和生生不息的活态特征,传承和重构着一代代 群体的审美认同。 (节选自高小康《传统艺术活态保护与当代美学建设》,有删改) 6.下列对“程式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程式化是民间艺术普遍具备的特点,民间艺术在具体表演中完全按照固定模 式进行,缺少个性化和创造性。 B.正是由于程式化的特点,戏曲表演者与观众之间才能产生默契,戏曲表演才 容易被观众接受和理解
C.程式化和即兴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缺一,民间艺术都无法制造出良好 的现场效果。 D.民间艺术没有程式化就不具备群体共享性和生生不息的活态特征,程式化在 传承着一代代群体的审美认同。 7.关于经典艺术的产生,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艺术是艺术的金字塔形层次结构的产物,而这一结构是在社会精英阶层 审美要求的引导下完成的。 B.经典艺术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社会主流文化或大传统的背景,成熟的主流文化 能够对审美趣味进行评价和引导 C.经典作品在艺术形式上追求完美精致,在内容意蕴上追求丰富深厚,所以无 论是艺术性还是思想性都远远高于民间艺术 D.经典艺术是在不断追求完美和杰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经 典美学对艺术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民间艺术追求的是与经典艺术不同的艺术品格,养育民间艺术的小传统培育 出的是群体认同的审美经验和趣味 B.传统民间艺术与伟大的经典作品具有不同的审美趣味背景,前者是后者的早 期不完美形态,后者是前者发展的高级阶段。 C.所有的民间艺术都是通过一代代口头传习和即兴表演而保持着活态传承特征, 王少堂的“王派水浒”就是最好的说明。 D.民间艺术与经典作品具有完全对立的艺术美感,民间艺术代表大众的审美趣 味,而经典作品体现的则是精英的审美趣味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袁术字公路,绍之从弟也。以侠气闻。举孝廉,除郎中,历职内外,后为折冲校 尉、虎贲中郎将。董卓之将废帝,以术为后将军;术亦畏卓之祸,出奔南阳。会 长沙太守孙坚杀南阳太守张咨,术得据其郡。南阳户口数百万,而术奢淫肆欲, 征敛无度,百姓苦之。既与绍有隙,又与刘表不平而北连公孙瓒;绍与瓒不和而 南连刘表。其兄弟携贰,舍近交远如此。引军入陈留。太祖与绍合击,大破术军, 术以馀从奔九江,杀扬州刺史陈温,领其州。以张勋、桥蕤等为大将军。李傕入 长安,欲结术为援,以术为左将军,封阳翟侯。 时沛相下邳陈珪,故太尉球弟子也。术与珪俱公族子孙,少共交游,书与珪曰 “昔秦失其政,天下群雄争而取之,兼智勇者卒受其归。今世事纷扰,复有瓦解 之势矣,诚英乂有为之时也。与足下旧交,岂肯左右之乎?若集大事,子实为 吾心膂。”珪中子应时在下邳,术并胁质应,图必致珪。珪答书曰:“昔秦末世 肆暴恣情,虐流天下,毒被生民,下不堪命,故遂十崩。今虽季世,未有亡秦苛 暴之乱也。曹将军神武应期,兴复典刑,将拨平凶慝°,清定海内,信有征矣。 以为足下当戮力同心,匡翼汉室,而阴谋不轨,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 反,尚可以免。吾备旧知,故陈至情,虽逆于耳,骨肉之惠也。欲吾营私阿附 有犯死不能也。” 兴平二年冬,天子败于曹阳。术会群下谓曰:“今刘氏微弱,海内鼎沸。吾 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于诸君意如何?”众莫敢对。主簿阎象进 曰:“昔周自后稷至于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明公虽奕 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术嘿然不悦。用河内张
C.程式化和即兴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缺一,民间艺术都无法制造出良好 的现场效果。 D.民间艺术没有程式化就不具备群体共享性和生生不息的活态特征,程式化在 传承着一代代群体的审美认同。 7.关于经典艺术的产生,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艺术是艺术的金字塔形层次结构的产物,而这一结构是在社会精英阶层 审美要求的引导下完成的。 B.经典艺术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社会主流文化或大传统的背景,成熟的主流文化 能够对审美趣味进行评价和引导。 C.经典作品在艺术形式上追求完美精致,在内容意蕴上追求丰富深厚,所以无 论是艺术性还是思想性都远远高于民间艺术。 D.经典艺术是在不断追求完美和杰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经 典美学对艺术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民间艺术追求的是与经典艺术不同的艺术品格,养育民间艺术的小传统培育 出的是群体认同的审美经验和趣味。 B.传统民间艺术与伟大的经典作品具有不同的审美趣味背景,前者是后者的早 期不完美形态,后者是前者发展的高级阶段。 C.所有的民间艺术都是通过一代代口头传习和即兴表演而保持着活态传承特征, 王少堂的“王派水浒”就是最好的说明。 D.民间艺术与经典作品具有完全对立的艺术美感,民间艺术代表大众的审美趣 味,而经典作品体现的则是精英的审美趣味。 三、(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袁术字公路,绍之从弟也。以侠气闻。举孝廉,除郎中,历职内外,后为折冲校 尉、虎贲中郎将。董卓之将废帝,以术为后将军;术亦畏卓之祸,出奔南阳。会 长沙太守孙坚杀南阳太守张咨,术得据其郡。南阳户口数百万,而术奢淫肆欲, 征敛无度,百姓苦之。既与绍有隙,又与刘表不平而北连公孙瓒;绍与瓒不和而 南连刘表。其兄弟携贰,舍近交远如此。引军入陈留。太祖与绍合击,大破术军。 术以馀从奔九江,杀扬州刺史陈温,领其州。以张勋、桥蕤等为大将军。李傕入 长安,欲结术为援,以术为左将军,封阳翟侯。 时沛相下邳陈珪,故太尉球弟子也。术与珪俱公族子孙,少共交游,书与珪曰: “昔秦失其政,天下群雄争而取之,兼智勇者卒受其归。今世事纷扰,复有瓦解 之势矣,诚英乂①有为之时也。与足下旧交,岂肯左右之乎?若集大事,子实为 吾心膂。”珪中子应时在下邳,术并胁质应,图必致珪。珪答书曰:“昔秦末世, 肆暴恣情,虐流天下,毒被生民,下不堪命,故遂土崩。今虽季世,未有亡秦苛 暴之乱也。曹将军神武应期,兴复典刑,将拨平凶慝②,清定海内,信有征矣。 以为足下当戮力同心,匡翼汉室,而阴谋不轨,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 反,尚可以免。吾备旧知,故陈至情,虽逆于耳,骨肉之惠也。欲吾营私阿附, 有犯死不能也。” 兴平二年冬,天子败于曹阳。术会群下谓曰:“今刘氏微弱,海内鼎沸。吾 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于诸君意如何?”众莫敢对。主簿阎象进 曰:“昔周自后稷至于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明公虽奕 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术嘿然不悦。用河内张
炯之符命,遂僭号。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置公卿,祠南北郊。荒侈滋甚,后宫 数百皆服绮觳,馀粱肉,而士卒冻馁,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术前为吕布所破, 后为太祖所败,奔其部曲雷薄、陈兰于濡山,复为所拒,忧惧不知所出。将归帝 号于绍,欲至青州从袁谭,发病道死 (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注]①乂(yi):有才能的人。②慝(te):邪恶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长沙太守孙坚杀南阳太守张咨 会:恰巧 B.百姓苦之 苦:以 为苦 C.兼智勇者卒受其归 卒:士兵 D.信有征矣 征:预兆, 迹象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天下群雄争而取之 吾尝而 望矣 B.杀扬州刺史陈温,领其州 其可怪也欤 C.以身试祸,岂不痛哉 洎牧以谗诛 D.将归帝号于绍 颁白 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袁术失败原因的一组是 ①术亦畏卓之祸,出奔南阳 ②其兄弟携贰,舍近 交远如此 ③术并胁质应,图必致珪 ④用河内张炯 之符命,遂僭号 ⑤后宫数百皆服绮毅 欲至青州从袁谭 A.①⑤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袁绍曾与曹操联合攻打袁术,但袁术仍对袁绍心存幻想,在走投无路时, 打算投奔袁绍的儿子袁谭。 B.陈珪是袁术年轻时交游的朋友,袁术希望他来帮助自己;陈珪分析了当时的 形势,拒绝了袁术的请求 C.袁术大会群臣,说出称帝的想法。阎象认为他称帝的时机还不成熟,劝他不 可急躁,过一段时间再说。 D.袁术在生活上奢侈无度,在政治上缺乏眼光,最后落得众叛亲离,连自己的 部下都拒绝接纳他。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昔秦末世,肆暴恣情,虐流天下,毒被生民,下不堪命,故遂土崩。(5 分)
炯之符命,遂僭号。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置公卿,祠南北郊。荒侈滋甚,后宫 数百皆服绮縠,馀粱肉,而士卒冻馁,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术前为吕布所破, 后为太祖所败,奔其部曲雷薄、陈兰于灊山,复为所拒,忧惧不知所出。将归帝 号于绍,欲至青州从袁谭,发病道死。 (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注] ①乂(yì):有才能的人。②慝(tè):邪恶。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长沙太守孙坚杀南阳太守张咨 会:恰巧 B.百姓苦之 苦:以…… 为苦 C.兼智勇者卒受其归 卒:士兵 D.信有征矣 征:预兆, 迹象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天下群雄争而取之 吾尝跂而 望矣 B.杀扬州刺史陈温,领其州 其可怪也欤 C.以身试祸,岂不痛哉 洎牧以谗诛 D.将归帝号于绍 颁白 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袁术失败原因的一组是 ①术亦畏卓之祸,出奔南阳 ②其兄弟携贰,舍近 交远如此 ③术并胁质应,图必致珪 ④用河内张炯 之符命,遂僭号 ⑤后宫数百皆服绮縠 ⑥ 欲至青州从袁谭 A.①⑤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袁绍曾与曹操联合攻打袁术,但袁术仍对袁绍心存幻想,在走投无路时, 打算投奔袁绍的儿子袁谭。 B.陈珪是袁术年轻时交游的朋友,袁术希望他来帮助自己;陈珪分析了当时的 形势,拒绝了袁术的请求。 C.袁术大会群臣,说出称帝的想法。阎象认为他称帝的时机还不成熟,劝他不 可急躁,过一段时间再说。 D.袁术在生活上奢侈无度,在政治上缺乏眼光,最后落得众叛亲离,连自己的 部下都拒绝接纳他。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昔秦末世,肆暴恣情,虐流天下,毒被生民,下不堪命,故遂土崩。(5 分)
(2)今刘氏微弱,海内鼎沸。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于诸君 意如何?(5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春游南亭 韦应物 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 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 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 逍遥池馆华,益愧专城宠。 [注]专城:即专城居,古代称州牧太守等地方官为一城之主。 (1)这首诗描写了初春的景象,哪些方面能体现“初春”二字?全诗表达了作 者的什么感情?(4分) (2)第三联中“禽响”和“柳重”两词用得精妙,请简要赏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 《蜀道难》) (2)汨余若将不及兮, 。(屈原《离骚》)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 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低眉信手续续弹 。(白居易《琵 琶行》) (5) 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6)而 常在于险远。(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五、(12分) 16.在下面这段文字的画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要求:语意连贯,合乎逻辑 (分) 韩国一项针对中学生的调查显示, 学习时间很长,但是如果使用智能手机 的时间也较长, 学习成绩还是较差。研究人员指出,每天用智能手机不超 过1小时对学习成绩几无影响。 假如用智能手机超过1个小时,则使用 的时间越长,学习成绩越差。 每天使用4小时以上,则成绩还不如在家几 乎不学习但也不用手机的学生 17.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要求:句式一致,字数大 致相等,联想恰当。(4分) 空寂大漠,驼铃阵阵,因为跋涉的心渴望远方的绿洲 辽阔长天, 苍茫大海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一股怀旧 热潮,许多网友争相晒自己的珠算记忆和“技艺”。有人说:“一看见这算盘 就会勾起儿时上学时的记忆。”听说珠算列入“非遗”的消息后,张先生忍不住 又把算盘拿出来玩了一会儿,口里还念着“一下五去四,二下五去三……”的口 诀。一网友感慨:“读小学、初中那会儿,看着外公打理账本的时候用算盘,那 精确度,那姿态、神态,至今记忆深刻。如今‘申遗’成功,也算是对祖先和老
(2)今刘氏微弱,海内鼎沸。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于诸君 意如何?(5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 分) 春游南亭 韦应物 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 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 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 逍遥池馆华,益愧专城宠。 [注]专城:即专城居,古代称州牧太守等地方官为一城之主。 (1)这首诗描写了初春的景象,哪些方面能体现“初春”二字?全诗表达了作 者的什么感情?(4 分) (2)第三联中“禽响”和“柳重”两词用得精妙,请简要赏析。(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 《蜀道难》) (2)汨余若将不及兮,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 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低眉信手续续弹, 。(白居易《琵 琶行》) (5) ,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6)而 ,常在于险远。(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五、(12 分) 16.在下面这段文字的画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要求:语意连贯,合乎逻辑。 (4 分) 韩国一项针对中学生的调查显示, 学习时间很长,但是如果使用智能手机 的时间也较长, 学习成绩还是较差。研究人员指出,每天用智能手机不超 过 1 小时对学习成绩几无影响。 ,假如用智能手机超过 1 个小时,则使用 的时间越长,学习成绩越差。 每天使用 4 小时以上,则成绩还不如在家几 乎不学习但也不用手机的学生。 17.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要求:句式一致,字数大 致相等,联想恰当。(4 分) 空寂大漠,驼铃阵阵,因为跋涉的心渴望远方的绿洲; 辽阔长天, ; 苍茫大海, 。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 分) 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一股怀旧 热潮,许多网友争相晒自己的珠算记忆和“技艺”。有人说:“一看见这算盘, 就会勾起儿时上学时的记忆。”听说珠算列入“非遗”的消息后,张先生忍不住 又把算盘拿出来玩了一会儿,口里还念着“一下五去四,二下五去三……”的口 诀。一网友感慨:“读小学、初中那会儿,看着外公打理账本的时候用算盘,那 精确度,那姿态、神态,至今记忆深刻。如今‘申遗’成功,也算是对祖先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