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类型A 山东省莱芜市2013届高三寒考六校联考语文试题 2013.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藏否/否极泰来 圈养/可圈可点 冠军/衣冠不整 B.摒弃/敛声屏气 地壳/金蝉脱壳 纤绳纤尘不染 C.提防/提心吊胆 供奉/供不应求 扛枪/力能扛鼎 D.典当/长歌当哭 蒙古/蒙冤受屈 模仿/装模作样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厮杀破天荒 堂而皇之 开源截流 B.寒暄金刚钻 暗度陈仓 仗义执言 C.嘻戏明信片 额首称庆 煞废苦心 D.气慨唱双簧 明查秋毫 鞭辟入里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新华社1月2日报道称,中国的新交规2013年1月1日起 交通违 规扣分项从38项变为52项。 ②妻子患精神病无法工作,丈夫称家里钱妻子一分没挣,拒绝 生病的妻 子。法院日前对该案件依法作出判决。 ③南昌60岁的邹老汉也遭遇了一件寒心的事情,他上班时因路面结冰不幸滑倒, 导致右脚骨折。在他住院期间,其所属的保洁公司负责人却 责任。 A.生效抚养推托 B.奏 效抚养推脱 C.生效扶养推脱 奏 效扶养推托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柳江南的草书随形而赋,且笔走龙蛇,处处充满着动感,在渐进地游走着聚 集着风暴,以致成篇之后,大效果中有一种古寂的空蒙和持久的轰鸣 B.当然过于夸大的道义规范会导致空虚迂腐而又不合常理的行为,不论它看来 有多么美好,也不足为训。 C.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要我们经常运动,就可以抵御病菌的侵蚀,远离疾 病 D.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 使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莫言是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的作品用狂欢式的语言诠释 着时代的变迁和人类心灵的嬗变,体现出深刻的现实精神和人文情怀 B.建设新农村,无论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到各项社会事业,都有许多基础设 施建设需要加强,但这不是简单的大拆大建,把原来的推倒重来
试卷类型 A 山东省莱芜市 2013 届高三寒考六校联考语文试题 2013.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0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第Ⅰ卷(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藏否/否极泰来 圈养/可圈可点 冠军/衣冠不整 B.摒弃/敛声屏气 地壳/金蝉脱壳 纤绳/纤尘不染 C.提防/提心吊胆 供奉/供不应求 扛枪/力能扛鼎 D.典当/长歌当哭 蒙古/蒙冤受屈 模仿/装模作样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厮杀 破天荒 堂而皇之 开源截流 B.寒暄 金刚钻 暗度陈仓 仗义执言 C.嘻戏 明信片 额首称庆 煞废苦心 D.气慨 唱双簧 明查秋毫 鞭辟入里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新华社 1 月 2 日报道称,中国的新交规 2013 年 1 月 1 日起 ,交通违 规扣分项从 38 项变为 52 项。 ②妻子患精神病无法工作,丈夫称家里钱妻子一分没挣,拒绝 生病的妻 子。法院日前对该案件依法作出判决。 ③南昌 60 岁的邹老汉也遭遇了一件寒心的事情,他上班时因路面结冰不幸滑倒, 导致右脚骨折。在他住院期间,其所属的保洁公司负责人却 责任。 A.生效 抚养 推托 B.奏 效 抚养 推脱 C.生效 扶养 推脱 D.奏 效 扶养 推托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柳江南的草书随形而赋,且笔走龙蛇,处处充满着动感,在渐进地游走着聚 集着风暴,以致成篇之后,大效果中有一种古寂的空蒙和持久的轰鸣。 B.当然过于夸大的道义规范会导致空虚迂腐而又不合常理的行为,不论它看来 有多么美好,也不足为训。 C.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要我们经常运动,就可以抵御病菌的侵蚀,远离疾 病。 D.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 使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莫言是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的作品用狂欢式的语言诠释 着时代的变迁和人类心灵的嬗变,体现出深刻的现实精神和人文情怀。 B.建设新农村,无论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到各项社会事业,都有许多基础设 施建设需要加强,但这不是简单的大拆大建,把原来的推倒重来
C.小品这种表演形式,每届春晚都会让观众抹几把感动的泪水,有时甚至达到 让人欢喜让人忧、台上台下齐动情。但是,看得多了,你就会觉得小品有点矫情、 煽情。 D.近来,我市五部门联合执法,取缔了多处非法经营音像制品的商店,近3万 多张盗版光盘被査获销毁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6-8题。 对于孔子思想的认识,学界一般以“礼”和“仁”为核心,认为孔子继承了周礼 发展出“仁”的思想,因而着重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其当代性意义。其实,在 “礼”和“仁”之中还有更本质性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内涵可以用“敬”来 概括。深入认识“敬”的精神,不但可以更准确地领会“礼”和“仁”的内涵, 而且还能为儒家思想的创造性转化提供新的思路 众所周知,“礼”最早是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活动。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天” “神”面前,人自然产生敬畏的心理。其中的“敬”,出于内心的崇拜仰慕,而 畏则是害怕受到惩罚。最早的礼活动即内含着这种敬畏的心情。 “礼”由祭祀的仪式活动发展为社会政治活动的规范形式时,“敬”作为内质也 留存下来。这种“敬”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性,而且其发自内心,也即出于天赋, 由“敬”而发的礼活动也就合乎天理,具有道德价值。因此在国家政治活动中 要求“敬”。《左传》说:“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社会的 切活动和个人的修养也以“敬”为内核,故而强调:“敬,礼之舆也。不敬则 礼不行。”“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 孔子继承“礼”的同时,自然吸纳了“敬”的精神。在《论语》中,“敬”出现 21次,频率颇高。这些关于“敬”的阐述,有继承,也有发展。关于祭祀活动, 孔子继承了上古对“天”和“神”的敬仰态度,强调“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即使“敬鬼神而远 之”一语,强调实践理性的重要性,也告诫对于鬼神要有敬畏的心态。孔子对于 “敬”的发展,在于把它扩展为普通人对待物事的敬业精神。“敬”原本主要表 现在人对神、臣民对君王等下对上的关系上,孔子以后则成为所有社会成员为人 做事的基本原则。孔子说“敬事而信”,“敬”就直接对“事”而言。一般认 为,“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形式,故而许多学人着重以“仁 为核心建构孔子的思想体系。其实,“仁”之中也必有“敬”的精神。没有发自 内心的“敬”,也就没有真切的仁爱之情。 这种“敬”的思想较之“礼”和“仁”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需要,具有当代意 义。“礼”和“仁”的思想建立在小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小农业社会的基本单位 是家庭,家庭主要由血缘关系构成。当代社会,已经走出了小农业文明时代,家 庭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式微。而由于“仁”的观念是基于血缘关系之上 的,有着疏近等差的特性,因而在现代社会中就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与此不同, “敬”是人类在远古时期就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是人作为有限性的个体,面对 无限的自然和社会时必然产生的。它与经验活动同时产生,而且不断地积淀起来, 因此是一种近先验性的存在。从远古主要对于自然的敬畏,到殷周以后更多对于 社会中年长者、位尊者的敬重,再到孔子普遍要求的为人行事的敬业,“敬”的 外延在扩大,而所抽象的内涵一直延伸着。 6.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小品这种表演形式,每届春晚都会让观众抹几把感动的泪水,有时甚至达到 让人欢喜让人忧、台上台下齐动情。但是,看得多了,你就会觉得小品有点矫情、 煽情。 D.近来,我市五部门联合执法,取缔了多处非法经营音像制品的商店,近 3 万 多张盗版光盘被查获销毁。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 6---8 题。 对于孔子思想的认识,学界一般以“礼”和“仁”为核心,认为孔子继承了周礼, 发展出“仁”的思想,因而着重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其当代性意义。其实,在 “ 礼”和“仁”之中还有更本质性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内涵可以用“敬”来 概括。深入认识“敬”的精神,不但可以更准确地领会“礼”和“仁”的内涵, 而且还能为儒家思想的创造性转化提供新的思路。 众所周知,“礼”最早是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活动。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天”、 “神”面前,人自然产生敬畏的心理。其中的“敬”,出于内心的崇拜仰慕,而 畏则是害怕受到惩罚。最早的礼活动即内含着这种敬畏的心情。 “礼”由祭祀的仪式活动发展为社会政治活动的规范形式时,“敬”作为内质也 留存下来。这种“敬”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性,而且其发自内心,也即出于天赋, 由 “敬”而发的礼活动也就合乎天理,具有道德价值。因此在国家政治活动中 要求“敬”。《左传》说:“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社会的 一切活动和个人的修养也以“敬”为内核,故而强调:“敬,礼之舆也。不敬则 礼不行。”“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 孔子继承“礼”的同时,自然吸纳了“敬”的精神。在《论语》中,“敬”出现 21 次,频率颇高。这些关于“敬”的阐述,有继承,也有发展。关于祭祀活动, 孔子继承了上古对“天”和“神”的敬仰态度,强调“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即使“敬鬼神而远 之”一语,强调实践理性的重要性,也告诫对于鬼神要有敬畏的心态。孔子对于 “敬”的发展,在于把它扩展为普通人对待物事的敬业精神。“敬”原本主要表 现在人对神、臣民对君王等下对上的关系上,孔子以后则成为所有社会成员为人 做事的基本原则。孔子说“敬事而信”, “敬”就直接对“事”而言。一般认 为,“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形式,故而许多学人着重以“仁” 为核心建构孔子的思想体系。其实,“仁”之中也必有“敬”的精神。没有发自 内心的“敬”,也就没有真切的仁爱之情。 这种“敬”的思想较之“礼”和“仁”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需要,具有当代意 义。“礼”和“仁”的思想建立在小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小农业社会的基本单位 是家庭,家庭主要由血缘关系构成。当代社会,已经走出了小农业文明时代,家 庭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式微。而由于“仁”的观念是基于血缘关系之上 的,有着疏近等差的特性,因而在现代社会中就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与此不同, “敬”是人类在远古时期就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是人作为有限性的个体,面对 无限的自然和社会时必然产生的。它与经验活动同时产生,而且不断地积淀起来, 因此是一种近先验性的存在。从远古主要对于自然的敬畏,到殷周以后更多对于 社会中年长者、位尊者的敬重,再到孔子普遍要求的为人行事的敬业,“敬”的 外延在扩大,而所抽象的内涵一直延伸着。 6.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最早是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活动,人们在祭祀过程中或是出于内心的 崇拜仰慕,或是害怕受到惩罚,极易产生敬畏的心理。 B.无论是在国家政治活动中,还是在社会的一切活动和个人的休养中,“敬” 受到特别重视,是因为由“敬”而发的礼活动合乎天理,具有道德价值 C.用“礼”和“仁”来概括孔子思想核心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但“敬”更能 概括“礼”和“仁”之中的具有更本质的精神内涵 D.准确地领会“礼”和“仁”的内涵,我们就能深入认识“敬”的精神,更为 儒家思想的创造性转化提供新的思路。 7.关于“敬”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敬”是礼由祭祀的仪式活动发展为社会政治活动的规范形式时,沉淀在礼 的形式之中的精神内质。 B.关于祭祀活动,孔子继承了上古对“天”和“神”的敬仰态度,但对“鬼神” 等个别怪异之物则会畏惧而躲避,“敬鬼神而远之”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C.“仁”之中必有“敬”的精神。没有发自内心的“敬”,也就没有真切的仁 爱之情。因此,“敬”的思想较之“礼”和“仁”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需要。 D.孔子对“敬”的阐述,有继承,也有发展,最可贵的是他把“敬”扩展为普 通人对待物、事的敬业精神。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和“仁”的思想建立在小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其服务对象和本质难以 跳脱基于血缘关系的家族网络,有着疏近等差的特性。 B.孔子继承了周礼,发展出了“仁”的思想,“礼”是“仁”的形式,“仁” 是“礼”的内核,但二者都以“敬”文本。 C.“敬”从对于自然的敬畏,到对于社会中年长者、位尊者的敬重,再到为人 行事的敬业,可以看出孔子思想发展脉络以及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D.从远古而来,“敬”的外延不断扩大,内涵不断延伸,但因其是一种近先验 性的存在,在现今社会仍具有实用价值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法雄字文强,扶风郿人也,齐襄王法章之后。秦灭齐,子孙不敢称田姓,故以法 为氏。宣帝时,徙三辅,世为二千石。雄初仕郡功曹,辟太傅张禹府,举雄高第 除平氏长。善政事,好发擿奸伏,盗贼稀发,吏人畏爱之。南阳太守鲍得上其理 状,迁宛陵令。 永初三年,海贼张伯路等三千余人,冠赤帻,服绛衣,自称“将军”,寇滨海九 郡,杀二千石令长。初,遺侍御史庞雄督州郡兵击之,伯路等乞降,寻复屯聚。 明年,伯路复与平原刘文河等三百余人称“使者”,攻厌次城,杀长吏,转入高 唐,烧官寺,出系囚,渠帅皆称“将军”,共朝谒伯路。伯路冠五梁冠,佩印绶, 党众浸盛。乃遣御史中丞王宗持节发幽、冀诸郡兵,合数万人,乃征雄为青州刺 史,与王宗并力讨之。连战破贼,斩首溺死者数百人,余皆奔走,收器械财物甚 众。会赦诏到,贼犹以军甲未解,不敢归降。于是王宗召刺史太守共议,皆以为 当遂击之。雄曰:“不然,兵,凶器;战,危事。勇不可恃,胜不可必。贼若乘 船浮海,深入远岛,攻之未易也。及有赦令,可且罢兵,以慰诱其心,势必解散 然后图之,可不战而定也。”宗善其言,即罢兵
A.“礼”最早是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活动,人们在祭祀过程中或是出于内心的 崇拜仰慕,或是害怕受到惩罚,极易产生敬畏的心理。 B.无论是在国家政治活动中,还是在社会的一切活动和个人的休养中,“敬” 受到特别重视,是因为由“敬”而发的礼活动合乎天理,具有道德价值。 C.用“礼”和“仁”来概括孔子思想核心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但“敬”更能 概括“礼”和“仁”之中的具有更本质的精神内涵。 D.准确地领会“礼”和“仁”的内涵,我们就能深入认识“敬”的精神,更为 儒家思想的创造性转化提供新的思路。 7.关于“敬”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敬”是礼由祭祀的仪式活动发展为社会政治活动的规范形式时,沉淀在礼 的形式之中的精神内质。 B.关于祭祀活动,孔子继承了上古对“天”和“神”的敬仰态度,但对“鬼神” 等个别怪异之物则会畏惧而躲避,“敬鬼神而远之”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C.“仁”之中必有“敬”的精神。没有发自内心的“敬”,也就没有真切的仁 爱之情。因此,“敬”的思想较之“礼”和“仁”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需要。 D.孔子对“敬”的阐述,有继承,也有发展,最可贵的是他把“敬”扩展为普 通人对待物、事的敬业精神。 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和“仁”的思想建立在小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其服务对象和本质难以 跳脱基于血缘关系的家族网络,有着疏近等差的特性。 B.孔子继承了周礼,发展出了“仁”的思想,“礼”是“仁”的形式,“仁” 是“礼”的内核,但二者都以“敬”文本。 C.“敬”从对于自然的敬畏,到对于社会中年长者、位尊者的敬重,再到为人 行事的敬业,可以看出孔子思想发展脉络以及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D.从远古而来,“敬”的外延不断扩大,内涵不断延伸,但因其是一种近先验 性的存在,在现今社会仍具有实用价值。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法雄字文强,扶风郿人也,齐襄王法章之后。秦灭齐,子孙不敢称田姓,故以法 为氏。宣帝时,徙三辅,世为二千石。雄初仕郡功曹,辟太傅张禹府,举雄高第, 除平氏长。善政事,好发擿奸伏,盗贼稀发,吏人畏爱之。南阳太守鲍得上其理 状,迁宛陵令。 永初三年,海贼张伯路等三千余人,冠赤帻,服绛衣,自称“将军”,寇滨海九 郡,杀二千石令长。初,遣侍御史庞雄督州郡兵击之,伯路等乞降,寻复屯聚。 明年,伯路复与平原刘文河等三百余人称“使者”,攻厌次城,杀长吏,转入高 唐,烧官寺,出系囚,渠帅皆称“将军”,共朝谒伯路。伯路冠五梁冠,佩印绶, 党众浸盛。乃遣御史中丞王宗持节发幽、冀诸郡兵,合数万人,乃征雄为青州刺 史,与王宗并力讨之。连战破贼,斩首溺死者数百人,余皆奔走,收器械财物甚 众。会赦诏到,贼犹以军甲未解,不敢归降。于是王宗召刺史太守共议,皆以为 当遂击之。雄曰:“不然,兵,凶器;战,危事。勇不可恃,胜不可必。贼若乘 船浮海,深入远岛,攻之未易也。及有赦令,可且罢兵,以慰诱其心,势必解散, 然后图之,可不战而定也。”宗善其言,即罢兵
贼闻大喜,乃还所略人。而东莱郡兵独未解甲,贼复惊恐,遁走辽东,止海岛上。 五年春,乏食,复抄东莱间,雄率郡兵击破之,贼逃还辽东,辽东人李久等共斩 平之,于是州界清静 雄每行部,录囚徒,察颜色,多得情伪,长吏不奉法者皆解印绶去。 在州四年,迁南郡太守,断狱省少,户口益増。郡滨带江沔,又有云梦薮泽,永 初中,多虎狼之暴,前大守赏募张捕,反为所害者甚众。雄乃移书属县曰:“凡 虎狼之在山林,犹人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兽不扰,皆由恩信宽泽,仁及 飞走。太守虽不德,敢忘斯义。记到,其毁坏槛阱,不得妄捕山林。”是后虎害 稍息,人以获安。在郡数岁,岁常丰稔。元初中卒 (《后汉书法雄传》) 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宣帝时,徙三辅 迁移 B.共朝谒伯路 拜见 C.宗善其言 友好 D.岁常丰稔 丰收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以法为氏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B.乃征雄为青州刺史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古者至化之世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反为所害者甚众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明法雄“善政事”的一组是 ①好发擿奸伏,盗贼稀发 ②烧官寺,出系囚 ③连战破 贼伪 ④乏食,复抄东莱间 ⑤雄每行部,录囚徒,察颜色,多得情 ⑥记到,其毁坏槛阱,不得妄捕山林 A.①②③ B.②④⑤C.①⑤⑥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和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雄被太傅张禹征入府后,在官吏考核中的成绩优秀,授官平氏县县长 B.汉朝大赦天下后,对于不敢归降的海贼,法雄反对恃勇追穷寇,主张罢兵, 从心理上瓦解他们:他的策略实施后效果很好 C.法雄为官每次巡察所辖州县,都要审查记录囚犯的罪状,观察囚犯的神色, 了解了很多案情的真伪。对于不奉公守法的官员一律令其离职 D.为南郡太守时,法雄用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来指导除虎狼之患的工作,下 令不得妄捕山林,结果虎患就消除了。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冠赤帻,服绛衣,自称“将军”,寇滨海九郡(3分) (2)会赦诏到,贼犹以军甲未解,不敢归降。(3分) (3)在州四年,迁南郡太守,断狱省少,户口益增。(4分)
贼闻大喜,乃还所略人。而东莱郡兵独未解甲,贼复惊恐,遁走辽东,止海岛上。 五年春,乏食,复抄东莱间,雄率郡兵击破之,贼逃还辽东,辽东人李久等共斩 平之,于是州界清静。 雄每行部,录囚徒,察颜色,多得情伪,长吏不奉法者皆解印绶去。 在州四年,迁南郡太守,断狱省少,户口益增。郡滨带江沔,又有云梦薮泽,永 初中,多虎狼之暴,前大守赏募张捕,反为所害者甚众。雄乃移书属县曰:“凡 虎狼之在山林,犹人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兽不扰,皆由恩信宽泽,仁及 飞走。太守虽不德,敢忘斯义。记到,其毁坏槛阱,不得妄捕山林。”是后虎害 稍息,人以获安。在郡数岁,岁常丰稔。元初中卒 官。 (《后汉书 法雄传》) 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宣帝时,徙三辅 迁移 B.共朝谒伯路 拜见 C.宗善其言 友好 D.岁常丰稔 丰收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以法为氏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B.乃征雄为青州刺史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古者至化之世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反为所害者甚众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明法雄“善政事”的一组是 ①好发擿奸伏,盗贼稀发 ②烧官寺,出系囚 ③连战破 贼 ④乏食,复抄东莱间 ⑤雄每行部,录囚徒,察颜色,多得情 伪 ⑥记到,其毁坏槛阱,不得妄捕山林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和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雄被太傅张禹征入府后,在官吏考核中的成绩优秀,授官平氏县县长。 B.汉朝大赦天下后,对于不敢归降的海贼,法雄反对恃勇追穷寇,主张罢兵, 从心理上瓦解他们;他的策略实施后效果很好。 C.法雄为官每次巡察所辖州县,都要审查记录囚犯的罪状,观察囚犯的神色, 了解了很多案情的真伪。对于不奉公守法的官员一律令其离职。 D.为南郡太守时,法雄用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来指导除虎狼之患的工作,下 令不得妄捕山林,结果虎患就消除了。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冠赤帻,服绛衣,自称“将军”,寇滨海九郡(3 分) (2)会赦诏到,贼犹以军甲未解,不敢归降。(3 分) (3)在州四年,迁南郡太守,断狱省少,户口益增。(4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①箨龙,就是笋。②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歌题目是“幽居初夏”,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一“幽”字的?请简要分析。 (4分) (2)诗歌情景交融,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青青子衿, (曹操《短歌行》)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2)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 《永遇乐》)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 学》)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五、(12分) 16.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25字以内)(4分) 鲁中晨刊讯(记者刘华)13日,记者从市房管局获悉,经过前期一系列程序, 16日,我市部分家庭将对保障性住房进行摇号选房。这意谓着,这些家庭离他 们住上保障房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市房管局住房保障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 今年,我市提供了740套小户型保障性住房。经过前期严格的申请、审理等一系 列工作后,我市部分家庭进入了审核阶段。审核后,将申请人的信息进行了公示 16日,在纪检、公证部门全程监督、公证下,申请人将现场抓取房号。获得住 房的申请人交齐房款后,办理交房手续并按照共有产权比例进行房屋产权登记, 发放《房屋产权证》 17.在一次残疾人会上,民政局副局长很激动地说:“我看见大家克服了重重困 难,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真让人高兴。我想,在座的平时一定要多看书,多学 习,保持头脑清醒。千万不能不思进取,让头脑残疾。一个人没了智慧,还有什 么用啊,这时,一位残疾人气愤离场。 这位残疾人为何气愤离场?这件事提醒我们语言表达的得体要注意什 么?(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 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①已过头番笋,木笔②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①箨龙,就是笋。②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歌题目是“幽居初夏”,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一“幽”字的?请简要分析。 (4 分) (2)诗歌情景交融,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个小题)(6 分) (1)青青子衿, 。(曹操《短歌行》)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2)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 (王羲之《兰亭集序》) 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 《永遇乐》)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 学》)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五、(12 分) 16.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25 字以内)(4 分) 鲁中晨刊讯(记者刘华) 13 日,记者从市房管局获悉,经过前期一系列程序, 16 日,我市部分家庭将对保障性住房进行摇号选房。这意谓着,这些家庭离他 们住上保障房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市房管局住房保障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 今年,我市提供了 740 套小户型保障性住房。经过前期严格的申请、审理等一系 列工作后,我市部分家庭进入了审核阶段。审核后,将申请人的信息进行了公示。 16 日,在纪检、公证部门全程监督、公证下,申请人将现场抓取房号。获得住 房的申请人交齐房款后,办理交房手续并按照共有产权比例进行房屋产权登记, 发放《房屋产权证》。 17.在一次残疾人会上,民政局副局长很激动地说:“我看见大家克服了重重困 难,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真让人高兴。我想,在座的平时一定要多看书,多学 习,保持头脑清醒。千万不能不思进取,让头脑残疾。一个人没了智慧,还有什 么用啊,这时,一位残疾人气愤离场。 这位残疾人为何气愤离场?这件事提醒我们语言表达的得体要注意什 么?(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