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孝是人生自然生发的一种亲情。任何个人都因其父母而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人的 生命是如此脆弱,只有亲人时时刻刻地关照,才可度过其婴儿期。正是因为父母 无私的爱,子女才得以成人。在子女年幼时,父母为子女尽心操心,是父母的责 任与本分。父母孩子之间的情感自然产生,非外部所加,属于无条件的道德情感 在人的孩提时代,当我们觉察到自己的存在时,我们就知道自己已经有了双亲 基于对父母的爱和尊重之上的孝起初是孩子天性和爱心的觉醒,经过强化和培 养,会逐渐成就孝道,然后进一步,成为超越任何个人私利的人格。 在父母和子女形成了一种基本的情感相通关系后,父母特别理会到孩子的需要, 孩子则尤其亲近父母。两者相互都有亲近感,达到爱的统一。子女尽孝也就是爱 的体现,这样一种爱,也是人对父母之外的他人的爱的起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蕴含着父母养育子女、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这种关系既不是契约协定,也不是 任何意义上的交换,而是人性的自然产物。因而,这里有着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 治国平天下是传统儒家的理想,从孝道上看,也就是把孝道弘扬光大,达到以孝 治天下的目的。孝道把对国家的爱以及对君王的忠诚看成是孝的扩展和提升: 移孝作忠。”儒家伦理的核心是仁,而仁的核心则是“孝悌”。在孔子那里, 他以“仁”为最高道德要求,而“孝悌”则是仁的基础。他说:“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并且明确地说:“孝 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的基本教育,是道德教育,而在道德教育中,孝 的教育尤为重要。这里还需要指出一点,即儒家往往“孝悌”并用,孝是指对父 母的德性要求,而悌则是指兄弟之间的相互尊重,但前者更为根本 孟子也明确谈到“孝悌”作为基本的道德要求,并且把它看成是传统的社会伦理 的核心地位,这也是儒家的基本观点,他不仅把“孝悌”看作是基本的德性,而 且提出了“移孝作忠”的说法。汉代的董仲舒也说:“无孝悌则亡其所以生 无孝悌则不配做人,更无从谈起政治上的公忠。 当代社会由于传统的断裂,对于孝与公忠两者的关系已经看不到基本的联系。多 年来脱离个人的私德来讲政治,实践表明这样的政治是靠不住的。传统孝道认为 为父母尽孝是一切教化之本,由亲亲施始,亲亲启蒙,人情陶冶,进而达到道德 的升华。试想,谁会相信一个连侍奉双亲的德性都没有的人,会真诚热爱他人和 国家呢?把孝与公忠联系起来,其起点就在于孝。教化强调施从亲始,而其根本 精神在于更多地远离对自我利益的关切,把爱心更多放在社会和他人那里,从而 养成一种关怀他人、关怀社会的胸怀和情怀。 (摘自龚群《孝道的情感与外推》,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自然生发的,子女对父母的孝道是自然产生,无需后 天培养。 B.正因为父母尽心尽力,子女才得以成长,所以父母年老后子女也应尽自己的 孝
山东省菏泽市 2018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孝是人生自然生发的一种亲情。任何个人都因其父母而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人的 生命是如此脆弱,只有亲人时时刻刻地关照,才可度过其婴儿期。正是因为父母 无私的爱,子女才得以成人。在子女年幼时,父母为子女尽心操心,是父母的责 任与本分。父母孩子之间的情感自然产生,非外部所加,属于无条件的道德情感。 在人的孩提时代,当我们觉察到自己的存在时,我们就知道自己已经有了双亲。 基于对父母的爱和尊重之上的孝起初是孩子天性和爱心的觉醒,经过强化和培 养,会逐渐成就孝道,然后进一步,成为超越任何个人私利的人格。 在父母和子女形成了一种基本的情感相通关系后,父母特别理会到孩子的需要, 孩子则尤其亲近父母。两者相互都有亲近感,达到爱的统一。子女尽孝也就是爱 的体现,这样一种爱,也是人对父母之外的他人的爱的起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蕴含着父母养育子女、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这种关系既不是契约协定,也不是 任何意义上的交换,而是人性的自然产物。因而,这里有着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 治国平天下是传统儒家的理想,从孝道上看,也就是把孝道弘扬光大,达到以孝 治天下的目的。孝道把对国家的爱以及对君王的忠诚看成是孝的扩展和提升: “移孝作忠。”儒家伦理的核心是仁,而仁的核心则是“孝悌”。在孔子那里, 他以“仁”为最高道德要求,而“孝悌”则是仁的基础。他说:“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并且明确地说:“孝 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的基本教育,是道德教育,而在道德教育中,孝 的教育尤为重要。这里还需要指出一点,即儒家往往“孝悌”并用,孝是指对父 母的德性要求,而悌则是指兄弟之间的相互尊重,但前者更为根本。 孟子也明确谈到“孝悌”作为基本的道德要求,并且把它看成是传统的社会伦理 的核心地位,这也是儒家的基本观点,他不仅把“孝悌”看作是基本的德性,而 且提出了“移孝作忠”的说法。汉代的董仲舒也说:“无孝悌则亡其所以生。” 无孝悌则不配做人,更无从谈起政治上的公忠。 当代社会由于传统的断裂,对于孝与公忠两者的关系已经看不到基本的联系。多 年来脱离个人的私德来讲政治,实践表明这样的政治是靠不住的。传统孝道认为 为父母尽孝是一切教化之本,由亲亲施始,亲亲启蒙,人情陶冶,进而达到道德 的升华。试想,谁会相信一个连侍奉双亲的德性都没有的人,会真诚热爱他人和 国家呢?把孝与公忠联系起来,其起点就在于孝。教化强调施从亲始,而其根本 精神在于更多地远离对自我利益的关切,把爱心更多放在社会和他人那里,从而 养成一种关怀他人、关怀社会的胸怀和情怀。 (摘自龚群《孝道的情感与外推》,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自然生发的,子女对父母的孝道是自然产生,无需后 天培养。 B.正因为父母尽心尽力,子女才得以成长,所以父母年老后子女也应尽自己的 孝心
C.儒家的基本教育是道德教育,而“孝悌”是“仁”的基础,因此包含了儒家 道德教育的全部内容。 D.孔子和孟子都认为,孝悌是一个人基本的道德要求,这也是儒家思想的伦理 核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从孝的自然生发的特点讲到孝道的形成,引出了笫二段关于孝和忠关系 的阐述 B.作者将个人为父母尽孝与儒家治同平天下的理想相结合,足将孝与公忠结合 起来。 C.文章以孔子、孟子和董仲舒的言论有力地论证了孝悌是仁爱、公忠等道德的 基础 D.文章的论述由现象到理念,由古代到当代,由孝道到公忠,逐层深入,层次 分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孩子的孝需要经过强化培养才能转化为孝道,可见孝道是需要后天学习修炼的 人格 B.为父母尽孝,是人对父母之外的他人和社会的爱的起点,可见孝是一切爱的 核心。 C.儒家教化强调从侍奉双亲开始,就是以孝道推动公忠,以亲情陶冶来升华道 德 D.一个人的私德不好,必然会影响到对他的政治评价;不爱父母的人不会真正 爱人爱国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朋霍费尔①从五楼纵身一跃 蔡东 海德格尔②行动筹划了已有半年,总是快成了,到底又没成 以前,周末的时候,身为科大哲学老师的乔兰森喜欢坐在阳台的藤椅上跟学生聊 哲学,他说话不紧不慢,很随意地引述原典,一派闲逸迷人的风度。 那会儿,他才四十出头,圆寸发型很精神,身材又瘦高,站起来在阳台上踱步时 步一步,像风吹动起铜管风铃,连脚步声都是清脆的。即使当着学生的面,她 看他的眼神里也掩藏不住爱意 说起来,她也算个热衷于家事的女人,兴头上跑几个超市买材料就为做一道程序 烦琐的新菜。但现在大部分时候,她提不起兴致来,日子一天一天失去了柔韧性, 心绪没来由就是恶劣无比。她听到了日子发出的声音,规律的让人听久了会发狂 的声音 现在,周素格准备陪着丈夫,在回放里一集一集地找《天天饮食》看,看烦了就 换成《西游记》。感谢电视,要是没有电视,这几年她真不知道该怎么熬过来。 谁知他说不看,没什么好看的 她说:“要不,就睡会儿觉去?”他茫然地摇摇头,说:“我想做个木匠。” 起病后,他说话就没头没脑地,但今天这句话还是让她愣住了。木匠?做了三十 年夫妻,她还是第一次听他说起,他想做个木匠 她看着丈夫,此刻的他,是裸露的,诚实的。藉由脑部的萎缩退化,他再度成为 长不大的孩童,那段幽密的记忆突然开始放光,纤毫毕现
C.儒家的基本教育是道德教育,而“孝悌”是“仁”的基础,因此包含了儒家 道德教育的全部内容。 D.孔子和孟子都认为,孝悌是一个人基本的道德要求,这也是儒家思想的伦理 核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段从孝的自然生发的特点讲到孝道的形成,引出了笫二段关于孝和忠关系 的阐述。 B.作者将个人为父母尽孝与儒家治同平天下的理想相结合,足将孝与公忠结合 起来。 C.文章以孔子、孟子和董仲舒的言论有力地论证了孝悌是仁爱、公忠等道德的 基础。 D.文章的论述由现象到理念,由古代到当代,由孝道到公忠,逐层深入,层次 分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孩子的孝需要经过强化培养才能转化为孝道,可见孝道是需要后天学习修炼的 人格。 B.为父母尽孝,是人对父母之外的他人和社会的爱的起点,可见孝是一切爱的 核心。 C.儒家教化强调从侍奉双亲开始,就是以孝道推动公忠,以亲情陶冶来升华道 德。 D.一个人的私德不好,必然会影响到对他的政治评价;不爱父母的人不会真正 爱人爱国。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朋霍费尔①从五楼纵身一跃 蔡东 海德格尔②行动筹划了已有半年,总是快成了,到底又没成。 以前,周末的时候,身为科大哲学老师的乔兰森喜欢坐在阳台的藤椅上跟学生聊 哲学,他说话不紧不慢,很随意地引述原典,一派闲逸迷人的风度。 那会儿,他才四十出头,圆寸发型很精神,身材又瘦高,站起来在阳台上踱步时, 一步一步,像风吹动起铜管风铃,连脚步声都是清脆的。即使当着学生的面,她 看他的眼神里也掩藏不住爱意。 说起来,她也算个热衷于家事的女人,兴头上跑几个超市买材料就为做一道程序 烦琐的新菜。但现在大部分时候,她提不起兴致来,日子一天一天失去了柔韧性, 心绪没来由就是恶劣无比。她听到了日子发出的声音,规律的让人听久了会发狂 的声音。 现在,周素格准备陪着丈夫,在回放里一集一集地找《天天饮食》看,看烦了就 换成《西游记》。感谢电视,要是没有电视,这几年她真不知道该怎么熬过来。 谁知他说不看,没什么好看的。 她说:“要不,就睡会儿觉去?”他茫然地摇摇头,说:“我想做个木匠。” 起病后,他说话就没头没脑地,但今天这句话还是让她愣住了。木匠?做了三十 年夫妻,她还是第一次听他说起,他想做个木匠。 她看着丈夫,此刻的他,是裸露的,诚实的。藉由脑部的萎缩退化,他再度成为 长不大的孩童,那段幽密的记忆突然开始放光,纤毫毕现
她点点头:“我知道了,知道了,原来你是想做个木匠。” 她看看表,已经五点多了。 她说:“兰森,我等着给你买点做木工活的材料:眼下,我也有自己想做的事, 我想一个人出去待一待,放个假,放几个小时的假,你能听懂吧?” 乔兰森点点头,他说:“马颊河的木匠最好。” 演唱会八点开始,她第一次看演唱会不熟悉情况,想着还是早去为好。她从储藏 间暗格里取出麻绳,捋几圈挂在胳膊上,又搬出那把半年前她找遍家具卖场才寻 获到的宽大舒适的座椅,跟沙发并排放好,确保椅子跟电视机之间的距离合适。 他看到崭新的木椅子,很欢快地坐上去。她赶紧抻着麻绳,把他拦在椅子上,先 系上一道。接着捆胳膊,木椅子棱多,很容易穿梭打结,最后是绑住两只脚踝 打结的扣是死扣,但绳子绑得松,怕勒疼了他。 熟练,迅捷,闪电行动。她半张着嘴,脑子里一片空白。 看着她忙活,他一直笑,说:“你先绑我,一会儿我还要绑你。什么时候换?” 乔兰森终于被她绑在了椅子上。海德格尔行动,筹谋多时,大功告成 她低声说:“我寸步不离地看护你,时刻提着心,在超市里买袋盐也担心,往购 物车里放完东西,一回身你已经不见了。” 我真的受不了,受不了了。” 她拿起皮包,检査了一下演唱会门票。挎上包,换鞋,开门,她听见他的声音从 身后传过来:“你要走? 她说:“我出去一下。”他继续问:“去哪里?”她背对着他,说:“你看电视 吧,《猫和老鼠》。” 她迅速关上门,乘电梯来到楼下。经过天井时,她的步子慢了下来。她控制不住 地想象家里的画面。也许,乔兰森正低着头,身子往前挣,想从木椅子上挣脱出 来。就算他从麻绳里挣脱出来又如何,他被幽闭在一个奇怪的地方,脸上是智识 诡异消失的蠢样子,不能思考,不能独立完成任何一件小事。 她猛然睁开眼睛,那只丈夫起名朋霍费尔的、早已被发现摔死在小区天井的白猫 侵入进她的行程,这次白猫出现的方式跟以往不同,它不是被抱在丈夫怀中的, 也没有躺在地上的光斑里。白猫朋霍费尔从五楼纵身一跳,摔死在小区的天井内。 这幅画面如此真切,就像她亲眼看到过一样,画面里,白猫没有回头,一跃而下 上楼,打开防盗门,冲进客厅,站在椅子前面。她惶惑地站着,根本不知道自己 怎么会出现在家里。他笑了,说:“这么快就回来了? 她愣了一下,忽然想到什么似的。她回答道:“好玩吧?今天就到这里,先不玩 了,晚上我带你去看演唱会。” 她俯下身子去解那绑住他的绳 (有删改) 【注】①朋霍费尔:20世纪德国神学家,著有《狱中书简》等。②海德格尔: 20世纪德国哲学家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着力反映的是人的生存困境:照料失智丈夫的日常生活,周而复始的厌 恶与责任、挣扎与勇气、残忍与软弱,表现了人生困局中的人性纠结。 B.小说善于以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面对冲进客厅的周素格,乔兰森笑说“这 么快就回来了?”体现了乔兰森与周素格的默契 C.小说以富有柔软细腻的叙述,既直面了灰色的人生,又对苦难的人世葆有温 情和暖意。语言清新,富含深意,颇具艺术张力
她点点头:“我知道了,知道了,原来你是想做个木匠。” 她看看表,已经五点多了。 她说:“兰森,我等着给你买点做木工活的材料;眼下,我也有自己想做的事, 我想一个人出去待一待,放个假,放几个小时的假,你能听懂吧?” 乔兰森点点头,他说:“马颊河的木匠最好。” 演唱会八点开始,她第一次看演唱会不熟悉情况,想着还是早去为好。她从储藏 间暗格里取出麻绳,捋几圈挂在胳膊上,又搬出那把半年前她找遍家具卖场才寻 获到的宽大舒适的座椅,跟沙发并排放好,确保椅子跟电视机之间的距离合适。 他看到崭新的木椅子,很欢快地坐上去。她赶紧抻着麻绳,把他拦在椅子上,先 系上一道。接着捆胳膊,木椅子棱多,很容易穿梭打结,最后是绑住两只脚踝。 打结的扣是死扣,但绳子绑得松,怕勒疼了他。 熟练,迅捷,闪电行动。她半张着嘴,脑子里一片空白。 看着她忙活,他一直笑,说:“你先绑我,一会儿我还要绑你。什么时候换?” 乔兰森终于被她绑在了椅子上。海德格尔行动,筹谋多时,大功告成。 她低声说:“我寸步不离地看护你,时刻提着心,在超市里买袋盐也担心,往购 物车里放完东西,一回身你已经不见了。” “我真的受不了,受不了了。” 她拿起皮包,检查了一下演唱会门票。挎上包,换鞋,开门,她听见他的声音从 身后传过来:“你要走?” 她说:“我出去一下。”他继续问:“去哪里?”她背对着他,说:“你看电视 吧,《猫和老鼠》。” 她迅速关上门,乘电梯来到楼下。经过天井时,她的步子慢了下来。她控制不住 地想象家里的画面。也许,乔兰森正低着头,身子往前挣,想从木椅子上挣脱出 来。就算他从麻绳里挣脱出来又如何,他被幽闭在一个奇怪的地方,脸上是智识 诡异消失的蠢样子,不能思考,不能独立完成任何一件小事。 她猛然睁开眼睛,那只丈夫起名朋霍费尔的、早已被发现摔死在小区天井的白猫 侵入进她的行程,这次白猫出现的方式跟以往不同,它不是被抱在丈夫怀中的, 也没有躺在地上的光斑里。白猫朋霍费尔从五楼纵身一跳,摔死在小区的天井内。 这幅画面如此真切,就像她亲眼看到过一样,画面里,白猫没有回头,一跃而下。 上楼,打开防盗门,冲进客厅,站在椅子前面。她惶惑地站着,根本不知道自己 怎么会出现在家里。他笑了,说:“这么快就回来了?” 她愣了一下,忽然想到什么似的。她回答道:“好玩吧?今天就到这里,先不玩 了,晚上我带你去看演唱会。” 她俯下身子去解那绑住他的绳子。 (有删改) 【注】①朋霍费尔:20 世纪德国神学家,著有《狱中书简》等。②海德格尔: 20 世纪德国哲学家。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着力反映的是人的生存困境:照料失智丈夫的日常生活,周而复始的厌 恶与责任、挣扎与勇气、残忍与软弱,表现了人生困局中的人性纠结。 B.小说善于以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面对冲进客厅的周素格,乔兰森笑说“这 么快就回来了?”体现了乔兰森与周素格的默契。 C.小说以富有柔软细腻的叙述,既直面了灰色的人生,又对苦难的人世葆有温 情和暖意。语言清新,富含深意,颇具艺术张力
D.筹划已久的看似失败了的海德格尔行动,却让周素格成功完成了一次转变, 这个转变就是:与其逃避,不如共同承受。 5.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周素格这一人物形象。(5分) 6.小说的标题和开头初看晦涩难懂,认真品味却有深意。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 空巢老人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旁的老年人。据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十 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 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空巢老 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客观地讲,在我国目前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要彻 底解决空巢老人“不敢老”的问题仍存在困难,需尽量采取多种措施以减少老年 人的担忧。 (摘编自王庆海《破解空巢老人养老难题》) 材料二 空巢老人的问题,折射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交织着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 地区发展不均衡,劳动力候鸟式的迁徙就不可避免;社保制度的割裂,使各种保 障难以无缝衔接;户籍制度的坚冰,让老年人随子女迁徒难度加大;政府投入不 足和民间资本进入不畅,导致养老服务供给不够且水平较低……时代的列车一往 无前,老年人却已步履蹒跚;而最为弱势的空巢老人,更是难以承受的时代之重。 从要求各级政府“用于养老服务的财政性资金重点向农村倾斜”,到提出“加快 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问题正在破解。而此前不久,国 务院决定合并“新农保”和“城居保”,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制度。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无疑将有助于解决老人们面临的问题 (摘编自贾壮《“空巢”之痛时代之重》) 材料三: 农村空巢老人安全现状令人担忧。具体体现在: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面临着外 在危险的威胁,由于年老体弱,老人在受到外力侵害时无力抵御和抗衡:另一方 面由于年老体弱而多陷“内在疾患”。调査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的患病率在80% 以上,甚至有50%以上的老人患有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 农村空巢老人安全问题主要发生在以下六个方面:自理能力下降,慢性疾病,消 防隐患,用药不当,不法分子诈骗、入室盗窃、抢劫,住房老旧。 下图是对农村空巢老人猝死家中的原因的调查统计分析。 罪分子的人身伤害 6.7 突发疾病 (摘编自张晓琼、侯亚丽《晚年何以安度:农村空巢老人安全保障问题研究》 材料四:
D.筹划已久的看似失败了的海德格尔行动,却让周素格成功完成了一次转变, 这个转变就是:与其逃避,不如共同承受。 5.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周素格这一人物形象。(5 分) 6.小说的标题和开头初看晦涩难懂,认真品味却有深意。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空巢老人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旁的老年人。据 2017 年国务院印发的《“十 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预计到 2020 年,全国 60 岁以 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 2.55 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 17.8%左右;空巢老 年人将增加到 1.18 亿人左右。客观地讲,在我国目前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要彻 底解决空巢老人“不敢老”的问题仍存在困难,需尽量采取多种措施以减少老年 人的担忧。 (摘编自王庆海《破解空巢老人养老难题》) 材料二: 空巢老人的问题,折射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交织着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 地区发展不均衡,劳动力候鸟式的迁徙就不可避免;社保制度的割裂,使各种保 障难以无缝衔接;户籍制度的坚冰,让老年人随子女迁徒难度加大;政府投入不 足和民间资本进入不畅,导致养老服务供给不够且水平较低……时代的列车一往 无前,老年人却已步履蹒跚;而最为弱势的空巢老人,更是难以承受的时代之重。 从要求各级政府“用于养老服务的财政性资金重点向农村倾斜”,到提出“加快 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问题正在破解。而此前不久,国 务院决定合并“新农保”和“城居保”,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制度。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无疑将有助于解决老人们面临的问题。 (摘编自贾壮《“空巢”之痛时代之重》) 材料三: 农村空巢老人安全现状令人担忧。具体体现在: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面临着外 在危险的威胁,由于年老体弱,老人在受到外力侵害时无力抵御和抗衡;另一方 面由于年老体弱而多陷“内在疾患”。调查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的患病率在 80% 以上,甚至有 50%以上的老人患有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 农村空巢老人安全问题主要发生在以下六个方面:自理能力下降,慢性疾病,消 防隐患,用药不当,不法分子诈骗、入室盗窃、抢劫,住房老旧。 下图是对农村空巢老人猝死家中的原因的调查统计分析。 (摘编自张晓琼、侯亚丽《晚年何以安度:农村空巢老人安全保障问题研究》) 材料四:
方面是老龄化社会的步步逼近,一方面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何把“互 联网+”和养老服务结合?南京市民政局目前正在进行这样一种有益尝试 这种基于“互联网+”的“一键呼叫式”养老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便 利,而便利也往往是老年人群体所最为期待的。通过“互联网+”把以上这些老 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各种资源、服务整合到一起,老人身边只要有 个电话或手机就可以轻松享受这些资源和服务。 养老服务网络等于是通过“互联网+”这种新的技术手段,在市场和老人之间建 立了一种直接而密切的联系,进而实现双方的共赢 但我们也要看到,老年人群体要想充分享受到这种服务的便利,就必须具备一定 的经济基础,那么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对那些被纳入养老服务网络的企业 商家在服务质量、服务价格上给予必要的引导,以避免有企业和商家哄抬服务价 格,导致老年人群体消费不起的情况;二则,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老年 人群体,政府应该加大养老补贴和救济的力度,以类似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 帮助他们享受养老服务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和各项服务。 (摘编自苑广阔《盼“互联网+”惠及更多空巢老人》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空巢老人的数字惊人,主要是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且是人口大国 B.虽然中国社会在不断进步,但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在当下已成为社会难题 C.因为年老体弱,农村空巢老人要面对来自外在危险和自身疾病的双重威胁。 D.把“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结合起来,是一种创新,能使市场和老人实现共赢。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表明,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的数量将接近老年人口总 数的一半,彻底解决空巢老人“不敢老”的问题仍存在许多困难。 B.中国经济、社会正在转型,出现了诸如地区发展不均衡等各种各样的矛盾, 直接造成了空巢老人问题。 C.根据材料二,有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诸如“医保”改革政策的落实,“空 巢”之痛势必短期内可以获得有效解决 D.根据材料三中相关数据可知,空巢老人患病率非常高,所以他们的“内在疾 患”是最应该引起社会关注的安全问题。 E.依据材料四,经过市民政局的积极努力,南京市的空巢老人已经能够享受到 便利的“一键呼叫式”养老模式 9.怎样才能让“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落到实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曾开字天游。少好学,善属文。崇宁间登进士第,调真州司户,累迁国子司业 擢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掖垣草制,多所论驳,忤时相意,左迁太常少卿,责 监大宁监盐井,匹马之官,不以自卑。建炎初,奉诏驻潮阳招捕处寇,讫事,乃 之镇。居二年,尽平群盗。复以中书舍人召,论:“车驾抚巡东南,重兵所聚 限以大江,敌未易遽犯,其所窥伺者全蜀也。一失其防,陛下不得高枕而卧矣 愿择重臣与吴玠协力固护全蜀。”尝言:“太祖惩五季尾大不掉之患,畿句屯营, 倍于天下,周庐宿卫,领以三衙。今禁旅单弱,愿参旧制增补之。”帝悉嘉纳。 时秦桧专主和议,开当草国书,辨视体制非是,论之,不听,遂请罢,改兼侍读
一方面是老龄化社会的步步逼近,一方面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何把“互 联网+”和养老服务结合?南京市民政局目前正在进行这样一种有益尝试。 这种基于“互联网+”的“一键呼叫式”养老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便 利,而便利也往往是老年人群体所最为期待的。通过“互联网+”把以上这些老 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各种资源、服务整合到一起,老人身边只要有一 个电话或手机就可以轻松享受这些资源和服务。 养老服务网络等于是通过“互联网+”这种新的技术手段,在市场和老人之间建 立了一种直接而密切的联系,进而实现双方的共赢。 但我们也要看到,老年人群体要想充分享受到这种服务的便利,就必须具备一定 的经济基础,那么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对那些被纳入养老服务网络的企业、 商家在服务质量、服务价格上给予必要的引导,以避免有企业和商家哄抬服务价 格,导致老年人群体消费不起的情况;二则,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老年 人群体,政府应该加大养老补贴和救济的力度,以类似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 帮助他们享受养老服务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和各项服务。 (摘编自苑广阔《盼“互联网+”惠及更多空巢老人》)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空巢老人的数字惊人,主要是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且是人口大国。 B.虽然中国社会在不断进步,但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在当下已成为社会难题。 C.因为年老体弱,农村空巢老人要面对来自外在危险和自身疾病的双重威胁。 D.把“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结合起来,是一种创新,能使市场和老人实现共赢。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材料一表明,到 2020 年我国 60 岁以上的空巢老人的数量将接近老年人口总 数的一半,彻底解决空巢老人“不敢老”的问题仍存在许多困难。 B.中国经济、社会正在转型,出现了诸如地区发展不均衡等各种各样的矛盾, 直接造成了空巢老人问题。 C.根据材料二,有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诸如“医保”改革政策的落实,“空 巢”之痛势必短期内可以获得有效解决。 D.根据材料三中相关数据可知,空巢老人患病率非常高,所以他们的“内在疾 患”是最应该引起社会关注的安全问题。 E.依据材料四,经过市民政局的积极努力,南京市的空巢老人已经能够享受到 便利的“一键呼叫式”养老模式。 9.怎样才能让“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落到实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曾开字天游。少好学,善属文。崇宁间登进士第,调真州司户,累迁国子司业, 擢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掖垣草制,多所论驳,忤时相意,左迁太常少卿,责 监大宁监盐井,匹马之官,不以自卑。建炎初,奉诏驻潮阳招捕处寇,讫事,乃 之镇。居二年,尽平群盗。复以中书舍人召,论:“车驾抚巡东南,重兵所聚, 限以大江,敌未易遽犯,其所窥伺者全蜀也。一失其防,陛下不得高枕而卧矣。 愿择重臣与吴玠协力固护全蜀。”尝言:“太祖惩五季尾大不掉之患,畿句屯营, 倍于天下,周庐宿卫,领以三衙。今禁旅单弱,愿参旧制增补之。”帝悉嘉纳。 时秦桧专主和议,开当草国书,辨视体制非是,论之,不听,遂请罢,改兼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