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芜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测试2 2016.10 (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3题。 出青州城南五里,有一山名云门山。自山脚下遥望山顶,崖上隐隐有一寿字 这就是人们要来看的奇迹。一条石阶小路折转而上,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 撒满沟沟壑壑。树并不很粗,却坚劲挺拔,都生在石上。树根(缘/沿)石壁而行, 如闪电裂空;(1),如大旗迎风。偶有一两株树直挡路中,那是修路时不忍斫 损,特意留下的,(2)。环视四周,让人感到往日岁月的(细密/细致)。片刻 我们爬到半山望寿阁,在这里小憩,山顶石壁上的大红寿字已(历历在目/赫然 在目)。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寿字,是书法的精品、极品,日本的书道专家还常渡海西 来鼎礼膜拜呢。这是明代嘉靖三十九年,青州衡王为自己祝寿时所刻,距今已四 百多年。山上残雪未消,我在料峭春风中,细细端祥这个奇迹。这字高七点五米, 宽三点七米,也不知当初怎样写上去、刻出来,却又这样不失间架结构,点画笔 意。这衡王创造了奇迹,但他当时的目的并不为艺术。衡王刻字(希冀/期望) 自己长寿百岁,同时也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但是数代之后衡王府就被抄家, 命不能永存,威风也早风吹雨打去。倒是这个有艺术价值的寿字,寿到如今。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 A.枝枝蔓蔓(wn)料峭 B.砍斫(zhuo) 端祥 C.坚劲(jing 间架结构 D.小憩(qi) 鼎 礼膜拜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沿细密历历在目期望B.缘细密赫然在目希冀 C.缘细致赫然在目期望D.沿细密历历在目希冀 3.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A.树干破石而出 树皮已被游人摸得油光 B.破石而出的树千树皮已被游人摸得油光 C.树干破石而出 游人已把树皮摸得油光 D.破石而出的树干 游人已把树皮摸得油光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近期,美国与中国连发贸易战:3月19日,美国裁定中国的镀锌钢丝产 品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3月22日宣布,将对中国的不锈钢制品展开反倾销调 查 B.清明节期问,从南方到北方,从内地到边疆,广大军民纷纷米到烈士陵 园、纪念堂等……纪念设施前,以多种形式祭奠先烈。 C.有媒体称,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决定在伦敦奥运会期问以每天3万英 镑的租金(约合30万人民币)出租圣詹姆士宫正殿及部分奢华套问 D.深圳多项经济指标出现罕见的负增长,这对深圳今后的经济发展会产生 多大的影响?这只是一种“短期现象”,还是步入“下降通道”的开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农业部将“镰刀弯”地区中的非优势区作为玉米结构调整的重点,涉及 到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13个省份的部分地区
山东省莱芜市 2017 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测试 2 2016.10 一、(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 1-3 题。 出青州城南五里,有一山名云门山。自山脚下遥望山顶,崖上隐隐有一寿字, 这就是人们要来看的奇迹。一条石阶小路折转而上,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 撒满沟沟壑壑。树并不很粗,却坚劲挺拔,都生在石上。树根(缘/沿)石壁而行, 如闪电裂空; (1) ,如大旗迎风。偶有一两株树直挡路中,那是修路时不忍斫 损,特意留下的, (2) 。环视四周,让人感到往日岁月的(细密/细致)。片刻 我们爬到半山望寿阁,在这里小憩,山顶石壁上的大红寿字已(历历在目/赫然 在目)。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寿字,是书法的精品、极品,日本的书道专家还常渡海西 来鼎礼膜拜呢。这是明代嘉靖三十九年,青州衡王为自己祝寿时所刻,距今已四 百多年。山上残雪未消,我在料峭春风中,细细端祥这个奇迹。这字高七点五米, 宽三点七米,也不知当初怎样写上去、刻出来,却又这样不失间架结构,点画笔 意。这衡王创造了奇迹,但他当时的目的并不为艺术。衡王刻字(希冀/期望) 自己长寿百岁,同时也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但是数代之后衡王府就被抄家, 命不能永存,威风也早风吹雨打去。倒是这个有艺术价值的寿字,寿到如今。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 A.枝枝蔓蔓(wàn) 料峭 B.砍斫(zhuó) 端祥 C.坚劲(jìng) 间架结构 D.小憩(qì) 鼎 礼膜拜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沿 细密 历历在目 期望 B. 缘 细密 赫然在目 希冀 C.缘 细致 赫然在目 期望 D.沿 细密 历历在目 希冀 3.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A.树干破石而出 树皮已被游人摸得油光 B.破石而出的树干 树皮已被游人摸得油光 C.树干破石而出 游人已把树皮摸得油光 D.破石而出的树干 游人已把树皮摸得油光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近期,美国与中国连发贸易战:3 月 19 日,美国裁定中国的镀锌钢丝产 品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3 月 22 日宣布,将对中国的不锈钢制品展开反倾销调 查。 B.清明节期问,从南方到北方,从内地到边疆,广大军民纷纷米到烈士陵 园、纪念堂等……纪念设施前,以多种形式祭奠先烈。 C.有媒体称,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决定在伦敦奥运会期问以每天 3 万英 镑的租金(约合 30 万人民币)出租圣詹姆士宫正殿及部分奢华套问。 D.深圳多项经济指标出现罕见的负增长,这对深圳今后的经济发展会产生 多大的影响?这只是一种“短期现象”,还是步入“下降通道”的开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农业部将“镰刀弯”地区中的非优势区作为玉米结构调整的重点,涉及 到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 13 个省份的部分地区
B.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工商总局决定自2016年4 月至10月在全国范围内集中整治公用企业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专项执法行动 C.很多地方的建筑垃圾的资源化、产业化不理想,就是因为在其运输、处 置、产生和利用等环节上,有不同程度的机制滞后或政策缺位 D.当年的金沙江流域,很多林场都面临着变成荒山的危险,由于缺乏足够的森林 涵养水源,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唐代中叶,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财富的占有日益分化,富民阶层的产生和崛起 即是这一分化的结果。富民阶层的崛起对唐代土地私有化产生了重要作用,马端 临曾指出:“自汉以来,民得以自买卖田土矣。盖自秦开阡陌之后,田即为庶人 所擅,然亦惟富者贵者可得之。富者有资可以买田,贵者有力可以占田,而耕田 之夫率属役于富贵者也。”自秦汉以来,土地兼并者一般为马端临所说的贵者, 这一现象于魏晋南北朝时达到极盛。唐代均田制抑制了豪族对土地的兼并,然而, 另一种土地兼并形式兴起,即“富者有资可以买田”,这一兼并主体非“贵”者, 而是“富”者。唐中叶后,富民阶层的崛起加剧了这一土地私有化过程。我国自 秦汉以来,土地兼并历代皆有,但贵者以势占田,并不具有合法性,正如叶适所 说,“虽当时天下之田,既不在官,然亦终不在民以券”。至唐代,法律较为完 备,均田制限制豪强以“贵”占田,但又允许土地买卖。富者以“资”购买土地 得到政府认可,法律承认,因此,这一兼并形式在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史上具有革 命性意义。这一时期的土地买卖以契约文书的形式出现,不仅在法律上具有合法 性,而且也得到了民间的认可。如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中许多土地买卖约均为注 明:“官有政法,人从私契”。可见,当时人们对私契极为重视,这也是产权观 念深化的一种表现。正是由于富民以“资”购买这一土地兼并形式不同于以往豪 族的以“贵”占田,因此,唐中叶的土地私有化是在一个合法性外衣下进行的, “不抑兼并”“田制不立”遂成为后世不易之法。 乡村社会贫富日益分化,土地日趋集中,按丁计征的租庸调制越来越不适应 社会的发展,“历代口赋,皆视丁中以为厚薄,然人之贫富不齐由来久矣。今有 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 者,乃厚赋之,岂不背缪。”因此,以资产为宗的户税、地税逐渐占据主导。建 中元年(780年),杨炎实施两税法,以丁身为本的租庸调制遂完成了其历史使 命。当时,富民阶层控制着大部分财富,国家在财政收入上不得不倚重富户,如 大历四年(769年)定天下百姓及王公已下每年税钱,分为九等:“上上户四千 文、上中户三千五百文、上下户三千文;中上户二千五百文、中中户二千文、中 下户一千五百文;下上户一千文、下中户七百文、下下户五百文。”上户和中户 是富民阶层,从赋税承担数额可看出,唐代财政收入已开始向富民阶层倾斜。富 民阶层作为“民”与门阀士族有质的区别,富民无权将其他贫民沦为其控制下的 依附民,而只能依靠财富的力量,在签订契约的基础上,将土地租佃给无地和少 地的农民,利用其劳动力而获取财富。均田制的崩溃意味着国家配置土地资源的 失败,“田制不立”,“不抑兼并”成为不易之势。在市场配置土地为主的时期 以势占田的现象衰落,土地产权兴起,因而无需国家政权依靠“权”与地方豪族 的“势”来抗衡,国家政权遂淡出乡村基层 6.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秦汉到魏晋南北朝,富者有资可以买田,但土地兼并者一般是贵者。 他们以势占田,实际上并不具有合法性
B.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工商总局决定自 2016 年 4 月至 10 月在全国范围内集中整治公用企业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专项执法行动。 C.很多地方的建筑垃圾的资源化、产业化不理想,就是因为在其运输、处 置、产生和利用等环节上,有不同程度的机制滞后或政策缺位。 D.当年的金沙江流域,很多林场都面临着变成荒山的危险,由于缺乏足够的森林 涵养水源,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唐代中叶,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财富的占有日益分化,富民阶层的产生和崛起 即是这一分化的结果。富民阶层的崛起对唐代土地私有化产生了重要作用,马端 临曾指出:“自汉以来,民得以自买卖田土矣。盖自秦开阡陌之后,田即为庶人 所擅,然亦惟富者贵者可得之。富者有资可以买田,贵者有力可以占田,而耕田 之夫率属役于富贵者也。”自秦汉以来,土地兼并者一般为马端临所说的贵者, 这一现象于魏晋南北朝时达到极盛。唐代均田制抑制了豪族对土地的兼并,然而, 另一种土地兼并形式兴起,即“富者有资可以买田”,这一兼并主体非“贵”者, 而是“富”者。唐中叶后,富民阶层的崛起加剧了这一土地私有化过程。我国自 秦汉以来,土地兼并历代皆有,但贵者以势占田,并不具有合法性,正如叶适所 说,“虽当时天下之田,既不在官,然亦终不在民以券”。至唐代,法律较为完 备,均田制限制豪强以“贵”占田,但又允许土地买卖。富者以“资”购买土地 得到政府认可,法律承认,因此,这一兼并形式在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史上具有革 命性意义。这一时期的土地买卖以契约文书的形式出现,不仅在法律上具有合法 性,而且也得到了民间的认可。如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中许多土地买卖约均为注 明:“官有政法,人从私契”。可见,当时人们对私契极为重视,这也是产权观 念深化的一种表现。正是由于富民以“资”购买这一土地兼并形式不同于以往豪 族的以“贵”占田,因此,唐中叶的土地私有化是在一个合法性外衣下进行的, “不抑兼并”“田制不立”遂成为后世不易之法。 乡村社会贫富日益分化,土地日趋集中,按丁计征的租庸调制越来越不适应 社会的发展,“历代口赋,皆视丁中以为厚薄,然人之贫富不齐由来久矣。今有 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 者,乃厚赋之,岂不背缪。”因此,以资产为宗的户税、地税逐渐占据主导。建 中元年(780 年),杨炎实施两税法,以丁身为本的租庸调制遂完成了其历史使 命。当时,富民阶层控制着大部分财富,国家在财政收入上不得不倚重富户,如 大历四年(769 年)定天下百姓及王公已下每年税钱,分为九等:“上上户四千 文、上中户三千五百文、上下户三千文;中上户二千五百文、中中户二千文、中 下户一千五百文;下上户一千文、下中户七百文、下下户五百文。”上户和中户 是富民阶层,从赋税承担数额可看出,唐代财政收入已开始向富民阶层倾斜。富 民阶层作为“民”与门阀士族有质的区别,富民无权将其他贫民沦为其控制下的 依附民,而只能依靠财富的力量,在签订契约的基础上,将土地租佃给无地和少 地的农民,利用其劳动力而获取财富。均田制的崩溃意味着国家配置土地资源的 失败,“田制不立”,“不抑兼并”成为不易之势。在市场配置土地为主的时期, 以势占田的现象衰落,土地产权兴起,因而无需国家政权依靠“权”与地方豪族 的“势”来抗衡,国家政权遂淡出乡村基层。 6.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秦汉到魏晋南北朝,富者有资可以买田,但土地兼并者一般是贵者。 他们以势占田,实际上并不具有合法性
B.在唐代,土地买卖以契约文书的形式出现,富者以“资”购买土地得到 政府认可,不仅具有合法性,也得到了民间的认可 C.随着贫富日益分化,土地日趋集中,富民阶层承担起国家大部分的赋税, 从此,唐代财政收入开始向富民阶层倾斜 D.在唐代,靠将兼并的土地租佃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利用其劳动力而获 取财富所形成的富民阶层,无权将这些农民变为依附民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财富的占有日益分化,促进了富民阶层的产生和 崛起,而富民阶层的崛起又加剧了土地私有化过程 B.唐代均田制抑制了秦汉以来豪族对土地的兼并,但政府允许土地买卖的 政策却推动了富者买田另一种土地兼并形式的进一步发展 C.大历年间把每年税钱分为九等,并加大富民阶层赋税承担的数额,说明 当时朝廷已经认识到大部分财富控制在富民阶层手里。 唐代政府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富民以“资”购买这一土地兼并形式具有 合法性,“不抑兼并”“田制不立”成为后世不易之法。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秦汉到唐以前,贵者虽然可以凭借势力占有土地,但是他们由此所获 得的土地并不具有政府承认的合法性。 B.土地买卖文书约注明“官有政法,人从私契”,说明当时的土地买卖在 法律上具有合法性,且对民间具有约束力。 C.由于富民阶层控制着大量的土地,按丁计征的租庸调制越来越不适应社 会的发展,实行以财产多少为征税标准成为一种必然。 D.唐代土地买卖市场的活跃,以及土地产权兴起,尤其是富民阶层的崛起, 使国家逐渐失去了对乡村基层政权的控制 、(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陈夷行,字周道,其先江左诸陈也,世客颍川。由进士第,擢累起居郎、史 馆修撰。以劳迁司封员外郎,凡再岁,以吏部郎中为翰林学士。太子在东宫,夷 行兼侍读,五日一谒,为太子讲说。数迁至工部侍郎 开成二年,夷行进平章事。杨嗣复、李珏相次辅政,夷行介特,雅不与合, 每议论天子前,往往语相侵短。夷行不能堪,辄引疾求去,文宗遣使者慰劳起之 会以王彦成为忠武节度使,史孝章为邪宁节度使,议皆出嗣复。及夷行对延英殿 帝问:“除二镇当否?”对曰:“苟自圣择。无不当者。”嗣复曰:“若用人尽 出上意而当固善如小不称下安得嘿然①?”夷行曰:“比奸臣数干权,愿陛下无 倒持太阿②,以柄授人。”嗣复曰:“古者任则不疑,齐桓公器管仲于仇虏,岂 有倒持虑邪?”帝以其面相触,颇不悦。乐工尉迟璋授王府率,右拾遗窦洵直当 衙论奏,杨嗣复嫌以细故,谓洵直近名。夷行曰:“谏官当衙,正须论宰相得失, 彼乐工安足言口?然亦不可置不用。”帝即徙璋光州长史,以百缣赐洵直。 帝常怪天宝政事不善,问:“姚崇、宋碌二贤口时在否?”李珏曰:“姚亡 而宋罢。”珏因推言:“玄宗自谓未尝杀一无辜,而任李林甫,种夷数十族,不 亦惑乎?”夷行曰:“陛下今亦宜戒以权属人。”嗣复曰:“夷行失言,太宗易 暴乱为仁义,用房玄龄十有六年,任魏征十有五年,未尝失道。人主用忠良久益 治,用邪佞一日多矣。”时用郭荣为坊州刺史,右拾遗宋邢论不可,荣果坐赃败 帝欲赏那,夷行曰:“谏官论事是其职,若一事善辄进官,恐后不免有私:”夷
B.在唐代,土地买卖以契约文书的形式出现,富者以“资”购买土地得到 政府认可,不仅具有合法性,也得到了民间的认可。 C.随着贫富日益分化,土地日趋集中,富民阶层承担起国家大部分的赋税, 从此,唐代财政收入开始向富民阶层倾斜。 D.在唐代,靠将兼并的土地租佃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利用其劳动力而获 取财富所形成的富民阶层,无权将这些农民变为依附民。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财富的占有日益分化,促进了富民阶层的产生和 崛起,而富民阶层的崛起又加剧了土地私有化过程。 B.唐代均田制抑制了秦汉以来豪族对土地的兼并,但政府允许土地买卖的 政策却推动了富者买田另一种土地兼并形式的进一步发展。 C.大历年间把每年税钱分为九等,并加大富民阶层赋税承担的数额,说明 当时朝廷已经认识到大部分财富控制在富民阶层手里。 D.唐代政府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富民以“资”购买这一土地兼并形式具有 合法性,“不抑兼并”“田制不立”成为后世不易之法。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秦汉到唐以前,贵者虽然可以凭借势力占有土地,但是他们由此所获 得的土地并不具有政府承认的合法性。 B.土地买卖文书约注明“官有政法,人从私契”,说明当时的土地买卖在 法律上具有合法性,且对民间具有约束力。 C.由于富民阶层控制着大量的土地,按丁计征的租庸调制越来越不适应社 会的发展,实行以财产多少为征税标准成为一种必然。 D.唐代土地买卖市场的活跃,以及土地产权兴起,尤其是富民阶层的崛起, 使国家逐渐失去了对乡村基层政权的控制。 三、(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陈夷行,字周道,其先江左诸陈也,世客颍川。由进士第,擢累起居郎、史 馆修撰。以劳迁司封员外郎,凡再岁,以吏部郎中为翰林学士。太子在东宫,夷 行兼侍读,五日一谒,为太子讲说。数迁至工部侍郎。 开成二年,夷行进平章事。杨嗣复、李珏相次辅政,夷行介特,雅不与合, 每议论天子前,往往语相侵短。夷行不能堪,辄引疾求去,文宗遣使者慰劳起之。 会以王彦成为忠武节度使,史孝章为邪宁节度使,议皆出嗣复。及夷行对延英殿, 帝问:“除二镇当否?”对曰:“苟自圣择。无不当者。”嗣复曰:“若用人尽 出上意而当固善如小不称下安得嘿然①?”夷行曰:“比奸臣数干权,愿陛下无 倒持太阿②,以柄授人。”嗣复曰:“古者任则不疑,齐桓公器管仲于仇虏,岂 有倒持虑邪?”帝以其面相触,颇不悦。乐工尉迟璋授王府率,右拾遗窦洵直当 衙论奏,杨嗣复嫌以细故,谓洵直近名。夷行曰:“谏官当衙,正须论宰相得失, 彼乐工安足言□?然亦不可置不用。”帝即徙璋光州长史,以百缣赐洵直。 帝常怪天宝政事不善,问:“姚崇、宋碌二贤□时在否?”李珏曰:“姚亡 而宋罢。”珏因推言:“玄宗自谓未尝杀一无辜,而任李林甫,种夷数十族,不 亦惑乎?”夷行曰:“陛下今亦宜戒以权属人。”嗣复曰:“夷行失言,太宗易 暴乱为仁义,用房玄龄十有六年,任魏征十有五年,未尝失道。人主用忠良久益 治,用邪佞一日多矣。”时用郭荣为坊州刺史,右拾遗宋邧论不可,荣果坐赃败。 帝欲赏邧,夷行曰:“谏官论事是其职,若一事善辄进官,恐后不免有私:”夷
行盖专诋嗣复。又素善郑覃,阴助其力,以排折朋党。……后口足疾乞身,罢为 太子太保。卒,赠为司徒。(《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六》,有删改) 【注】①嘿然:沉默无言的样子。②太阿:古宝剑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其先江左诸陈也,世客颍川 客:寄居,客居 夷行介特,雅不与合 雅:文雅 C.比奸臣数干权 干:干预,十涉 D.又素善郑覃,阴助其力 阴:暗地里 10.填人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彼乐工安足言口 ②姚崇、宋臻二贤口时在否 ③后口足疾乞身 A.①者②于③以 B.①矣②于③则 C.①者②也③则 D.①矣②也③以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若用人尽/出上意/而当固善/如小不称下/安得嘿然 B.若用人尽出上意/而当固善/如小不称/下安得嘿然 C.若用人尽出上意而当/固善/如小不称/下安得嘿然 D.若用人/尽出上意/而当固/善如小不称/下安得嘿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夷行中进士后,经过多次提拔,后来兼任了太子的侍读,每五天去拜 见太子一次,为其授书讲学 B.陈夷行性情孤髙,与杨嗣复、李珏两人不合,议政时常常相互揭短,陈 夷行受不了。就称病请求离职。 C.对于提拔任用的尉迟璋和窦洵直,陈夷行力主进一步提拔尉迟璋,最终 皇帝提拔尉迟璋为光州长史。 D.皇上任用郭荣为坊州刺史,有拾遗宋邱上奏认为不合适,后来郭荣获罪, 皇帝打算赏赐宋郦,陈夷行不赞成。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古者任则不疑,齐桓公器管仲于仇虏,岂有倒持虑邪?(5分) (2)玄宗自谓未尝杀一无辜,而任李林甫,种夷数十族,不亦惑乎?(5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夜雨 黄景仁【注】 潇潇冷雨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 旱久喜滋栽麦陇,泥深恐阻寄书人。 希声或变中宵雪,贵价先愁来日薪。 岁暮柴门寒较甚,可堪此夜倍思亲。 【注】黄景仁:清代诗人,文学家,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三年(1768)为 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
行盖专诋嗣复。又素善郑覃,阴助其力,以排折朋党。……后□足疾乞身,罢为 太子太保。卒,赠为司徒。(《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六》,有删改) 【注】①嘿然:沉默无言的样子。②太阿:古宝剑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先江左诸陈也,世客颍川 客:寄居,客居 B.夷行介特,雅不与合 雅:文雅 C.比奸臣数干权 干:干预,十涉 D.又素善郑覃,阴助其力 阴:暗地里 10.填人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彼乐工安足言□ ②姚崇、宋臻二贤□时在否 ③后□足疾乞身 A.①者 ②于 ③以 B.①矣 ②于 ③则 C.①者 ②也 ③则 D.①矣 ②也 ③以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若用人尽/出上意/而当固善/如小不称下/安得嘿然 B.若用人尽出上意/而当固善/如小不称/下安得嘿然 C.若用人尽出上意而当/固善/如小不称/下安得嘿然 D.若用人/尽出上意/而当固/善如小不称/下安得嘿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夷行中进士后,经过多次提拔,后来兼任了太子的侍读,每五天去拜 见太子一次,为其授书讲学。 B.陈夷行性情孤高,与杨嗣复、李珏两人不合,议政时常常相互揭短,陈 夷行受不了。 就称病请求离职。 C.对于提拔任用的尉迟璋和窦洵直,陈夷行力主进一步提拔尉迟璋,最终 皇帝提拔尉 迟璋为光州长史。 D.皇上任用郭荣为坊州刺史,有拾遗宋邱上奏认为不合适,后来郭荣获罪, 皇帝打算 赏赐宋郦,陈夷行不赞成。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古者任则不疑,齐桓公器管仲于仇虏,岂有倒持虑邪?(5 分) (2)玄宗自谓未尝杀一无辜,而任李林甫,种夷数十族,不亦惑乎?(5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夜雨 黄景仁【注】 潇潇冷雨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 旱久喜滋栽麦陇,泥深恐阻寄书人。 希声或变中宵雪,贵价先愁来日薪。 岁暮柴门寒较甚,可堪此夜倍思亲。 【注】黄景仁:清代诗人,文学家,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三年(1768)为 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
(1)诗歌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离骚》中以违背标准而歪曲苟合于人为法度的两句 是 (2)《蜀道难》中把神话和夸张融为一体,写山之高及回川之险的两句 是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既写出琵琶女的矜持、腼腆,又写出作者急于与琵 琶女相见的心情的句子是“ 五、语言运用(12分)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4分) 任何一种工作,必需要锲而不舍地从事多年,才能够有点成就。兼有几种长 处,所谓业余嗜好成就胜过本行专业的,自然有人。① 。特殊天 才虽可以超越那个限度,用极少精力,极少时间,作成发明创造的奇迹 ,无可希望。一般人对于某种专门事业,无具体了解难说创 造;无较深认识,决不能产生奇迹。不只严谨的科学是这样, ③ 17、有不少名人的名字来源于古代诗文,请仿照示例,从“刘海粟(国画大师)、 王朝闻(著名美学家)、李行健(著名语言学家)”三个名人的名字中任选一个 写出相关的名句并对名字加以合理阐释。不要求句式及阐释角度完全一致,不超 过80字。(4分) 示例:“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著名科学家屠呦呦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 个名字让我们可以联想到这位科学家为中医药研究而生的诗意人生 18、据《新闻晨报》报道,上海交通大学为适应社会发展,为学生创业开“绿灯” 8月11日,上海交大党委书记姜斯宪公开表示,学校鼓励学生及早投身创新创 业行列,明确本科生和研究生可自行申请,选择休学创业两年或一年,休学创业 期间,还可享受学校创业教育资源和支持服务,学校为其保留学籍 对上海交大的做法你如何看?请写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六、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2题 寂寞 梁实秋 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 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 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 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 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这时节,我感到
(1)诗歌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 分) (2)这首诗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4 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离骚》中以违背标准而歪曲苟合于人为法度的两句 是: , 。 (2)《蜀道难》中把神话和夸张融为一体,写山之高及回川之险的两句 是: , 。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既写出琵琶女的矜持、腼腆,又写出作者急于与琵 琶女相见的心情的句子是“ , ”。 五、语言运用(12 分)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字)(4 分) 任何一种工作,必需要锲而不舍地从事多年,才能够有点成就。兼有几种长 处,所谓业余嗜好成就胜过本行专业的,自然有人。 ① 。特殊天 才虽可以超越那个限度,用极少精力,极少时间,作成发明创造的奇迹。 ② ,无可希望。一般人对于某种专门事业,无具体了解难说创 造;无较深认识,决不能产生奇迹。不只严谨的科学是这样, ③ 。 17、有不少名人的名字来源于古代诗文,请仿照示例,从“刘海粟(国画大师)、 王朝闻(著名美学家)、李行健(著名语言学家)”三个名人的名字中任选一个, 写出相关的名句并对名字加以合理阐释。不要求句式及阐释角度完全一致,不超 过 80 字。(4 分) 示例:“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著名科学家屠呦呦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 个名字让我们可以联想到这位科学家为中医药研究而生的诗意人生。 18、据《新闻晨报》报道,上海交通大学为适应社会发展,为学生创业开“绿灯”。 8 月 11 日,上海交大党委书记姜斯宪公开表示,学校鼓励学生及早投身创新创 业行列,明确本科生和研究生可自行申请,选择休学创业两年或一年,休学创业 期间,还可享受学校创业教育资源和支持服务,学校为其保留学籍。 对上海交大的做法你如何看?请写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六、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9——22 题。 寂 寞 梁实秋 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 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 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 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 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这时节,我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