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导论》教学大纲 I、课程概况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Nursing 先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基础护理学 总学时数:44学时 理论学时:38学时 实验学时:6学时 课外实践:0学时 学分:10学分(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学) 适用专业:护理学 Ⅱ、课程简介 1.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护理学导论》是引导学生明确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及学科框架,了解护理学 及其发展趋势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 系统而全面地领悟护理专业的独特理论体系及模式,并掌握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 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为使学生能在其专业实践中应用这些知识奠定雄厚的理论 基础,并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专业问 题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教学组织与方法: ①理论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交换式课堂教学方式,辅助现代教育 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核心内容以讲授为主,重点内容以介绍为主,一 般内容以自学为主。 ②辅导形式:辅导讲义、课堂答疑、网络查询等。 3.教学保障: 多媒体教学设备、形体训练教室。 4.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教学网站 ①选用教材:《护理学导论》(第3版),李小妹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②参考书目:《护理学导论》(第2版),李小妹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③教学网站:
《护理学基础》精品课程 http://jxzy.gdmc.edu.cn/hulixy/huji/jpkc/index.asp 《护理学基础》在线网络课程 http://202.192.112.108/webapps/portal/frameset.jsp?tab tab group id=2 1&url=%2Fwebapps%2Fblackboard%2Fexecute%2Flauncher%3Ftype%3 DCourse%26id%3D 174 1%26ur1%3D Ⅱ、课时分配安排 理论课 序号 讲课内容 课时分配 1 第一章概论 2 2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 2 3 第三章需要与文化 4 4 第四章成长与发展 5 第五章压力与适应 4 6 第六章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4 1 第七章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 2 8 第八章科学思维方法与临床护理决策 2 9 第九章护理程序 4 10 第十章护理理论及模式 4 11 第十一章希望、失望与丧失、悲哀 2 12 第十二章健康教育 2 13 第十三章护理与法律 4 合计 38 实验课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课时分配 1 实验一基础形体训练 综合型 2 2 实验二护士行为规范 综合型 4 合计 6
V、正文 理论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护理、护理学的概念、护士素质的基本内容。 (二)熟悉南丁格尔对护理工作的主要贡献、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 (三)了解护理学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专业的特征及护理专业。 二、教学内容 (一)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1西方护理学的发展及形成过程。 2中国护理的发展概况。 (二)护理学的概念及知识体系。 1护理的概念 2护理学的概念及知识体系。 3专业的特征及护理专业。 (三)护理专业。 1专业的特征及护理专业。 2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 3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 (四)护士角色及素质。 1护士的角色。 2护士的特征要求。 3护士的资历要求及分类。 4护士的心理素质要求 5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健康的概念、影响健康状况的因素、促进健康及提高生存质量的 护理活动、疾病的概念、预防疾病的措施。 (二)熟悉患病行为及心理、角色与病人角色、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三)了解健康的测量指标、生存质量、疾病对病人及家庭的影响、医疗卫 生方针及保健体系。 二、教学内容 (一)健康与健康促进。 1.健康及有关概念。 2.影响健康的因素。 3.健康的测量与评价。 4.生行质量。 5.健康促进的概念及策略。 6.促进健康的护理活动。 (二)疾病与预防保健。 1.疾病的概念 2.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3.角色与病人角色。 4.疾病对病人及家庭的影响。。 5.疾病的预防: (三)医疗卫生保健政策与体系。 1.世界卫生组织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 2.初级卫生保健。 3.中国医疗卫生中长期发展规划及的医疗卫生方针。 4.我国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 第三章需要与文化 一、 教学要求 (一)掌握需要的概念、分类及特征、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的内容 及各层次需要之间的关系、需要理论对护理实践的意义。 (二)熟悉住院病人可能出现的未满足的需要及满足途径、韩德森的病人需
要模式。 (三)了解卡利什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社区护理服务对象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 (一)人类需要的基本概念。 1.需要的概念。 2.需要的分类及特征 (二)人类基本需要的有关理论。 1.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2.卡利什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3.韩德森的病人需要模式。 (三)护士在满足人类基本需要中的作用。 1.需要理论对护理的意义。 2.应用需要理论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基本需要。 (四)文化的基本概念。 1.文化概述。 2.文化休克。 (五)跨文化护理理论。 1.莱宁格跨文化理论。 2.其他文化护理理论。 (六)护理在满足人文化需要中的作用。 1.文化背景对健康的影响。 2.满足病人文化需求的护理策略。 3.帮助服务对象适应医院文化环境的策略。 第四章成长与发展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概念、成长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弗洛伊德的性 心理发展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护理中 的应用。 (二)熟悉成长与发展的规律、成长与发展的影响因素、艾瑞克森心理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