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011年版)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模板分项工程 4.1一般规定 4.2模板安装一 4.3模板拆除 5钢筋分项工程 5.1一般规定 22233345556 5.2原材料 5.3钢筋加工 5.4钢筋连接 5.5钢筋安装一 6预应力分项工程 6.1一般规定 6.2原材料 6.3制作与安装 6.4张拉和放张 10 6.5灌浆及封锚 11 7混凝土分项工程 12 7.1一般规定 12 7.2原材料 2 7.3配合比设计 13 7.4混凝土施工 13 8现浇结构分项工程 14 8.1一般规定 8.2外观质量 8.3尺寸偏差 9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 44566 9.1一般规定 9.2预制构件 16 9.3结构性能检验 17 9.4装配式结构施工 10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 10.1结构实体检验 0.2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 附录A质量验收记录 附录B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 附录C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方法 附录D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检验 附录E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25 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25 共30页第1页
JJ 知 iii aao 识 ooDD 产 eeeXX 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iiiB 盗 Bii 版 i aa nn 必 ZZ h 究 h uu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011 年版) GGDDHWWJJDDXXBBZZ •共 30 页第 1 页• 目 次 1 总 则┈┈┈┈┈┈┈┈┈┈┈┈┈┈┈┈┈┈┈┈┈┈┈┈┈┈┈┈┈┈2 2 术 语┈┈┈┈┈┈┈┈┈┈┈┈┈┈┈┈┈┈┈┈┈┈┈┈┈┈┈┈┈┈2 3 基 本 规 定┈┈┈┈┈┈┈┈┈┈┈┈┈┈┈┈┈┈┈┈┈┈┈┈┈┈┈2 4 模板分项工程┈┈┈┈┈┈┈┈┈┈┈┈┈┈┈┈┈┈┈┈┈┈┈┈┈┈┈3 4.1 一般规定┈┈┈┈┈┈┈┈┈┈┈┈┈┈┈┈┈┈┈┈┈┈┈┈┈┈3 4.2 模板安装┈┈┈┈┈┈┈┈┈┈┈┈┈┈┈┈┈┈┈┈┈┈┈┈┈┈3 4.3 模板拆除┈┈┈┈┈┈┈┈┈┈┈┈┈┈┈┈┈┈┈┈┈┈┈┈┈┈4 5 钢筋分项工程┈┈┈┈┈┈┈┈┈┈┈┈┈┈┈┈┈┈┈┈┈┈┈┈┈┈5 5.1 一般规定┈┈┈┈┈┈┈┈┈┈┈┈┈┈┈┈┈┈┈┈┈┈┈┈┈5 5.2 原材料┈┈┈┈┈┈┈┈┈┈┈┈┈┈┈┈┈┈┈┈┈┈┈┈┈┈┈5 5.3 钢筋加工┈┈┈┈┈┈┈┈┈┈┈┈┈┈┈┈┈┈┈┈┈┈┈┈┈┈6 5.4 钢筋连接┈┈┈┈┈┈┈┈┈┈┈┈┈┈┈┈┈┈┈┈┈┈┈┈┈┈6 5.5 钢筋安装┈┈┈┈┈┈┈┈┈┈┈┈┈┈┈┈┈┈┈┈┈┈┈┈┈┈8 6 预应力分项工程┈┈┈┈┈┈┈┈┈┈┈┈┈┈┈┈┈┈┈┈┈┈┈┈┈8 6.1 一般规定┈┈┈┈┈┈┈┈┈┈┈┈┈┈┈┈┈┈┈┈┈┈┈┈┈┈8 6.2 原材料┈┈┈┈┈┈┈┈┈┈┈┈┈┈┈┈┈┈┈┈┈┈┈┈┈┈┈8 6.3 制作与安装┈┈┈┈┈┈┈┈┈┈┈┈┈┈┈┈┈┈┈┈┈┈┈┈┈┈9 6.4 张拉和放张┈┈┈┈┈┈┈┈┈┈┈┈┈┈┈┈┈┈┈┈┈┈┈┈┈10 6.5 灌浆及封锚┈┈┈┈┈┈┈┈┈┈┈┈┈┈┈┈┈┈┈┈┈┈┈┈┈11 7 混凝土分项工程┈┈┈┈┈┈┈┈┈┈┈┈┈┈┈┈┈┈┈┈┈┈┈┈12 7.1 一般规定┈┈┈┈┈┈┈┈┈┈┈┈┈┈┈┈┈┈┈┈┈┈┈┈┈┈12 7.2 原材料┈┈┈┈┈┈┈┈┈┈┈┈┈┈┈┈┈┈┈┈┈┈┈┈┈┈12 7.3 配合比设计┈┈┈┈┈┈┈┈┈┈┈┈┈┈┈┈┈┈┈┈┈┈┈┈13 7.4 混凝土施工┈┈┈┈┈┈┈┈┈┈┈┈┈┈┈┈┈┈┈┈┈┈┈┈13 8 现浇结构分项工程┈┈┈┈┈┈┈┈┈┈┈┈┈┈┈┈┈┈┈┈┈┈┈┈14 8.1 一般规定┈┈┈┈┈┈┈┈┈┈┈┈┈┈┈┈┈┈┈┈┈┈┈┈┈┈14 8.2 外观质量┈┈┈┈┈┈┈┈┈┈┈┈┈┈┈┈┈┈┈┈┈┈┈┈┈┈14 8.3 尺寸偏差┈┈┈┈┈┈┈┈┈┈┈┈┈┈┈┈┈┈┈┈┈┈┈┈┈┈15 9 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16 9.1 一般规定┈┈┈┈┈┈┈┈┈┈┈┈┈┈┈┈┈┈┈┈┈┈┈┈┈┈16 9.2 预制构件┈┈┈┈┈┈┈┈┈┈┈┈┈┈┈┈┈┈┈┈┈┈┈┈┈16 9.3 结构性能检验┈┈┈┈┈┈┈┈┈┈┈┈┈┈┈┈┈┈┈┈┈┈┈17 9.4 装配式结构施工┈┈┈┈┈┈┈┈┈┈┈┈┈┈┈┈┈┈┈┈┈┈19 10 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20 10.1 结构实体检验┈┈┈┈┈┈┈┈┈┈┈┈┈┈┈┈┈┈┈┈┈┈┈┈20 10.2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20 附录 A 质量验收记录┈┈┈┈┈┈┈┈┈┈┈┈┈┈┈┈┈┈┈┈┈┈┈┈┈21 附录 B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22 附录 C 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方法┈┈┈┈┈┈┈┈┈┈┈┈┈┈┈┈┈┈┈23 附录 D 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检验┈┈┈┈┈┈┈┈┈┈┈┈┈24 附录 E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25 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011年版) 1总则 1.0.1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验收,不适用于特种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验收 1.03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承包合同和工程技术文件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0.4本规范应与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配套使用 1.0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构 concrete structure 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 2.0.2现浇结构cast-in- .situ concrete structure 系现浇混凝土结构的简称,是在现场支模并整体浇筑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203装配式结构 prefabricated concrete structure 系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简称,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经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2.0.4缺陷 defect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中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项或检验点,按其程度可分为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 缺陷 serioue defect 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有决定性影响的缺陷。 2.0.6 缺陷 common defe 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无决定性影响的缺陷 20.7施工缝 construction Join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之间所形成的接缝 20.8结构性能检验 inspection of structural performance 针对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挠度、裂缝控制性能等各项指标所进行的检验 3基本规定 3.0.1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 制度 混凝土结构施工项目应有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并经审查批准 3.0.2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可根据结构的施工方法分为两类;现浇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和装配式混凝土结 构子分部工程;根据结构的分类,还可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等。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可划分为模板、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结构和装配式结构等分项工程。 可根据与施工方式相一致且便于控制施工质量的原则,按工作班、楼层结构、施工缝或施工段划分为若干检 3.03对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钢筋、预应力、混凝 结构或装配式结构等相关分项工 程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质量控制资料检査及观感质量验收,并应对涉及结构安全的材料、试件、施工工艺 和结构的重要部位进行见证检测或实体检验 3.0.4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所含检验批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质量验收记录检査 1实物检查按下列方式进行 1)对原材料、构配件和器具等产品的进场复验,应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执行 2)对混凝土强度、预制枃件结构性能等,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本规范规定的抽样检验方案执行 3)对本规范中采用计数检验的项目,应按抽查总点数的合格点率进行检查 2资料检査,包括原材料、构配件和器具等的产品合格证(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 报告等)及进场复验报告、施工过程中重要工序的自检和交接检记录、抽样检验报告、见证检测报告、隐蔽工程 验收记录等 3.0.6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 2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当釆用计数检验时,除有专门要求外,一般项目的合格点率应达到80% 及以上,且不得有严重缺陷 3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 对验收合格的检验批,宜作出合格标志。 3.0.7检验批、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可按本规范附录A记录,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应 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的规定
JJ 知 iii aao 识 ooDD 产 eeeXX 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iiiB 盗 Bii 版 i aa nn 必 ZZ h 究 h uu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011 年版) •2• 1 总 则 1.0.1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验收,不适用于特种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验收。 1.0.3 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承包合同和工程技术文件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0.4 本规范应与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配套使用。 1.0.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混凝土结构concrete structure 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 2.0.2 现浇结构cast-in-situ concrete structure 系现浇混凝土结构的简称,是在现场支模并整体浇筑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2.0.3 装配式结构prefabricated concrete structure 系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简称,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经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2.0.4 缺陷defect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中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项或检验点,按其程度可分为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 2.0.5 严重缺陷serioue defect 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有决定性影响的缺陷。 2.0.6 一般缺陷common defect 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无决定性影响的缺陷。 2.0.7 施工缝construction joint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之间所形成的接缝。 2.0.8 结构性能检验inspection of structural performance 针对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挠度、裂缝控制性能等各项指标所进行的检验。 3 基 本 规 定 3.0.1 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 制度。 混凝土结构施工项目应有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并经审查批准。 3.0.2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可根据结构的施工方法分为两类;:现浇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和装配式混凝土结 构子分部工程;根据结构的分类,还可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等。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可划分为模板、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结构和装配式结构等分项工程。 可根据与施工方式相一致且便于控制施工质量的原则,按工作班、楼层结构、施工缝或施工段划分为若干检 验批。 3.0.3 对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结构或装配式结构等相关分项工 程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质量控制资料检查及观感质量验收,并应对涉及结构安全的材料、试件、施工工艺 和结构的重要部位进行见证检测或实体检验。 3.0.4 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所含检验批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质量验收记录检查。 3.0.5 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应包括如下内容: 1 实物检查按下列方式进行: 1) 对原材料、构配件和器具等产品的进场复验,应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执行; 2) 对混凝土强度、预制构件结构性能等,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本规范规定的抽样检验方案执行; 3) 对本规范中采用计数检验的项目,应按抽查总点数的合格点率进行检查。 2 资料检查,包括原材料、构配件和器具等的产品合格证(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 报告等)及进场复验报告、施工过程中重要工序的自检和交接检记录、抽样检验报告、见证检测报告、隐蔽工程 验收记录等。 3.0.6 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 2 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除有专门要求外,一般项目的合格点率应达到80% 及以上,且不得有严重缺陷; 3 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 对验收合格的检验批,宜作出合格标志。 3.0.7 检验批、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可按本规范附录A 记录,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应 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011年版) 4模板分项工程 4.1 般规定 41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 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4.1,2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 进行处理。 413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4.2模板安装 主控项目 42.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 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4.2.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玷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般项目 423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淸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2.4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25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 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检査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査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 间抽査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査面,抽査10%,且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4_2.6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表4.2.6的规定。 表42.6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目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插筋 中心线位置 +10,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外露长度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0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 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 可按纵、橫轴线划分检査面,抽査10%,且均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钢尺检査
JJ 知 iii aao 识 ooDD 产 eeeXX 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iiiB 盗 Bii 版 i aa nn 必 ZZ h 究 h uu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011 年版) •3• 4 模板分项工程 4.1 一 般 规 定 4.1.1 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 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4.1.2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 进行处理。 4.1.3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4.2 模 板 安 装 主 控 项 目 4.2.1 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 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4.2.2 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玷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一 般 项 目 4.2.3 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 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2.4 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2.5 对跨度不小于4m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 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 ,且不少于3 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 间抽查10% ,且不少于3 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 且不少于3 面。 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4.2.6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表4.2.6 的规定。 表4.2.6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中心线位置 5 插筋 外露长度 +10,0 中心线位置 2 预埋螺栓 外露长度 +10,0 中心线位置 10 预留洞 尺寸 +10,0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 ,且不少于3 件;对墙和板, 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 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 左右划分检查面,板 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 面。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011年版) 42.7现浇结构模板允许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4.2.7的规定 检査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 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 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査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表4.2.7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成面内部尺寸 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钢尺检查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4.28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4.2.8的规定 检査数量:首次使用及大修后的模板应全数检査:使用中的模板应定期检査,并根据使用情况不定期抽査。 表428 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长度 薄腹梁、桁架 10 钢尺量两角边,取其中较大值 墙板 0,-5 梁、薄腹梁、桁架 钢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较大值 高(厚)度 钢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较大值 梁、薄腹梁、桁架、柱 L/1000且≤15 侧向弯曲、顾、/0H≤B 拉线、钢尺量最大弯曲处 板的表面平整度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钢尺检查 对角线差 钢尺量两对角线 L/1500 调平尺在两端量测 薄腹梁、桁架、梁 拉线、钢尺量跨中 注:L为构件长度(mm) 4.3模板拆除 主控项目 4.3.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43.1的 表43.1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达到设计的混凝十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自分率(%) 板 ≥100 悬臂构件 ≥100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査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JJ 知 iii aao 识 ooDD 产 eeeXX 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iiiB 盗 Bii 版 i aa nn 必 ZZ h 究 h uu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011 年版) •4• 4.2.7 现浇结构模板允许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4.2.7 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 ,且不少于3 件;对墙和板, 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 且不少于3 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 左右划分检查面, 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 ,且均不少于3 面。 表4.2.7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柱、墙、梁 +4,-5 钢尺检查 不大于 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 大于 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2m 靠尺和塞尺检查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4.2.8 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4.2.8的规定。 检查数量:首次使用及大修后的模板应全数检查;使用中的模板应定期检查,并根据使用情况不定期抽查。 表4.2.8 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梁、板 ±5 薄腹梁、桁架 ±10 柱 0,-10 长度 墙板 0,-5 钢尺量两角边,取其中较大值 板、墙板 0,-5 宽度 梁、薄腹梁、桁架 +2,-5 钢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较大值 板 +2,-3 高(厚)度 墙板 0,-5 梁、薄腹梁、桁架、柱 +2,-5 钢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较大值 梁、板、柱 L/1000 且≤15 侧向弯曲 墙板、薄腹梁、桁架 L/1500 且≤15 拉线、钢尺量最大弯曲处 板的表面平整度 3 2m 靠尺和塞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1 钢尺检查 板 7 对角线差 墙板 5 钢尺量两对角线 翘曲 板、墙板 L/1500 调平尺在两端量测 设计 薄腹梁、桁架、梁 ±3 拉线、钢尺量跨中 注:L为构件长度(mm)。 4.3 模 板 拆 除 主 控 项 目 4.3.1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4.3.1 的 规定。 表4.3.1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板 >2,≤8 ≥75 >8 ≥100 ≤8 ≥75 梁、拱、壳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011年版) 43.2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支架的拆除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当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拆除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3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般项目 43.4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3.5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淸运。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5钢筋分项工程 般规定 511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5.1.2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 1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3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5.2原材料 主控项目 .2.1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 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52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 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级)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 HRBF400E或HRBF500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3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523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 专项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报告。 般项目 52.4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检查数量: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53钢筋加工 主控项目
JJ 知 iii aao 识 ooDD 产 eeeXX 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iiiB 盗 Bii 版 i aa nn 必 ZZ h 究 h uu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011 年版) •5• 4.3.2 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支架的拆除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当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拆除。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3.3 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一 般 项 目 4.3.4 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3.5 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5 钢筋分项工程 5.1 一 般 规 定 5.1.1 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5.1.2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 1 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2 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3 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4 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5.2 原 材 料 主 控 项 目 5.2.1 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 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5.2.2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 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级)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 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3 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5.2.3 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 专项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报告。 一 般 项 目 5.2.4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检查数量: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5.3 钢 筋 加 工 主 控 项 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