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科目余额变动的主 要原因是:(1) 本公司执行新收 入准则,将“预收 账款”科目重分类 至本科目:(2) 合同负债 3,686,647 本公司属下全资 1,61.386712835子公司王老吉大 健康公司因春 提前而预收货款 增加所致:(3) 本公司其他属下 企业预收货款增 该科目余额变动的主 要原因 因医药公司本年 内纳入本公司合 年内到期的非 并范围,致使该报 流动负债 204,024 31,3070.11 551.68表项目余额增加 (2)本公司属下 企业归还了一年 内到期的长期借 款致使该科目余 额减少。 该科目余额变动的主 要原因是:因医药 长期借款 413,554 0.80 0 公司本年内纳入 本公司合并范围 致使该报表项目 余额增加。 该科目余额变动的主 要原因是:因医药 长期应付款 135,796 0.26 35,1270.12 86.59 公司本年内纳入 本公司合并范围, 致使该报表项目 余额增加。 科目余额变动的主 要原因是:(1) 因医药公司、王老 吉药业本年内纳 入本公司合并范 递延所得税负债249,7620.49 114780.41117.59围,致使该报表项 余额增加;(2) 本公司属下企业 由于所得税率调 整引起企业所得 税时间性差异增 加所致 该科目余额变动的主 其他综合收益 (477)(0.00) (6,819)(0.02)9300要原因是:本公司 属下企业外币汇 率折算变动所致
合同负债 3,686,647 7.16 1,614,438 5.70 128.35 该科目余额变动的主 要原因是:( 1 ) 本公司执行新收 入准则,将“预收 账款”科目重分类 至本科目;( 2 ) 本公司属下全资 子公司王老吉大 健康公司因春节 提前而预收货款 增加所致;( 3 ) 本公司其他属下 企业预收货款增 加。 一年内到期的非 流动负债 204,024 0.40 31,307 0.11 551.68 该科目余额变动的主 要原因是:( 1 ) 因医药公司本年 内纳入本公司合 并范围,致使该报 表项目余额增加; (2)本公司属下 企业归还了一年 内到期的长期借 款致使该科目余 额减少。 长期借款 413,554 0.80 0 0.00 / 该科目余额变动的主 要原因是:因医药 公司本年内纳入 本公司合并范围, 致使该报表项目 余额增加。 长期应付款 135,796 0.26 35,127 0.12 286.59 该科目余额变动的主 要原因是:因医药 公司本年内纳入 本公司合并范围, 致使该报表项目 余额增加。 递延所得税负 债 249,762 0.49 114,788 0.41 117.59 该科目余额变动的主 要原因是:( 1 ) 因医药公司、王老 吉药业本年内纳 入本公司合并范 围,致使该报表项 目余额增加;( 2 ) 本公司属下企业 由于所得税率调 整引起企业所得 税时间性差异增 加所致。 其他综合收益 (477) (0.00 ) (6,819) (0.02) 93.00 该科目余额变动的主 要原因是:本公司 属下企业外币汇 率折算变动所致
该科目余额变动的主 要原因是:(1) 因医药公司、王老 吉药业本年内纳 入本公司合并范 未分配利润 8,825,77617.146,218,19521.96 41.93围,未分配利润项 目并表增加人民 币6.13亿元;(2) 本公司及属下企 业本年度实现的 净利润增加。 该科目余额变动的主 要原因是:因医药 公司、王老吉药业 少数股东权益 1,458,8242.83 391,6331.38272.50本年内纳入本公 该报表项目余额 增加。 6、外汇风险 本集团大部分收入、支出、资产及负债均为人民币或以人民币结算,所 以并无重大的外汇风险 7、主要现金来源与运用项目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本集团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 15,071,612千元,比年初增加人民币3,576,077千元;经营活动之现金流量 净额为人民币5,216,888千元,同比增加人民币3,383,197千元,主要原因 是:(1)医药公司、王老吉药业本年内纳入本公司合并范围所致;(2)本 报告期内,本集团由于预收货款及产品回款增加,致使日常经营性活动现金 流增加。 8、或有负债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本集团并无重大的或有负债。 9、本集团资产抵押详情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本公司下属子公司广药白云山香港公司以 固定资产房屋及建筑物原值港币8,893千元、净值港币6,293千元,及投资 性房地产原值港币6,843千元、净值港币3,647千元作为抵押,取得中国银
未分配利润 8,825,776 17.14 6,218,195 21.96 41.93 该科目余额变动的主 要原因是:(1) 因医药公司、王老 吉药业本年内纳 入本公司合并范 围,未分配利润项 目并表增加人民 币 6.13 亿元;(2) 本公司及属下企 业本年度实现的 净利润增加。 少数股东权益 1,458,824 2.83 391,633 1.38 272.50 该科目余额变动的主 要原因是:因医药 公司、王老吉药业 本年内纳入本公 司合并范围,致使 该报表项目余额 增加。 6、外汇风险 本集团大部分收入、支出、资产及负债均为人民币或以人民币结算,所 以并无重大的外汇风险。 7、主要现金来源与运用项目 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止,本集团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 15,071,612 千元,比年初增加人民币 3,576,077 千元;经营活动之现金流量 净额为人民币 5,216,888 千元,同比增加人民币 3,383,197 千元,主要原因 是:(1)医药公司、王老吉药业本年内纳入本公司合并范围所致;(2)本 报告期内, 本集团由于预收货款及产品回款增加,致使日常经营性活动现金 流增加。 8、或有负债 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止,本集团并无重大的或有负债。 9、本集团资产抵押详情 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止,本公司下属子公司广药白云山香港公司以 固定资产房屋及建筑物原值港币 8,893 千元、净值港币 6,293 千元,及投资 性房地产原值港币 6,843 千元、净值港币 3,647 千元作为抵押,取得中国银
行(香港)有限公司透资额度港币300千元,信用证和90天期信用额总额 度港币100,000千元,已开具未到期信用证欧元48千元及美元412千元 10、银行贷款、透支及其他借款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本集团借款为人民币6,523,281千元(2017 年12月31日:人民币42,807千元),较年初增加人民币6,480,474千元, 以上借款包括短期借款人民币5,905,703千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人 民币204,024千元和长期借款人民币413,554千元。上述指标变动主要是医 药公司于本年内纳入本公司合并范围所致 11、资产负债率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本集团的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100%)为55.05%(2017年12月31日:31.97%)。上述指标变动主要是 医药公司于本年内纳入本公司合并范围所致 12、重大投资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除本年度报告第三节“公司业务概要”第 二项所披露外,本集团并无任何其他重大额外投资。 13、截至本报告期末主要资产受限情况 口适用√不适用 (四)行业经营性信息分析 1、行业和主要药(产)品基本情况 (1)行业基本情况 √适用口不适用 本集团医药制造产品主要涵盖中成药和化学药等细分行业。细分行业基 本情况如下 ①中成药
行(香港)有限公司透资额度港币 300 千元,信用证和 90 天期信用额总额 度港币 100,000 千元,已开具未到期信用证欧元 48 千元及美元 412 千元。 10、银行贷款、透支及其他借款 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止,本集团借款为人民币 6,523,281 千元(2017 年 12 月 31 日:人民币 42,807 千元),较年初增加人民币 6,480,474 千元, 以上借款包括短期借款人民币 5,905,703 千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人 民币 204,024 千元和长期借款人民币 413,554 千元。上述指标变动主要是医 药公司于本年内纳入本公司合并范围所致。 11、资产负债率 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止,本集团的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100%)为 55.05%(2017 年 12 月 31 日:31.97%)。上述指标变动主要是 医药公司于本年内纳入本公司合并范围所致。 12、重大投资 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止,除本年度报告第三节“公司业务概要”第 二项所披露外,本集团并无任何其他重大额外投资。 13、截至本报告期末主要资产受限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四)行业经营性信息分析 1、行业和主要药(产)品基本情况 (1)行业基本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本集团医药制造产品主要涵盖中成药和化学药等细分行业。细分行业基 本情况如下: ①中成药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2016-2030年)》、《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医药“一带一 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健康中国规划纲要(2016-2030年)》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等一系列的战略政策颁布为医药产业持续发 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018年,我国中医药行业政策以促进中医药发展、推动 中医药现代化与标准化等为主。根据《关于加强中医药健康服务科技创新的 指导意见》,到2030年,要建立以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的全生命周期健 康服务链为核心的中医药健康服务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 力与水平,助推健康中国建设。总体上来说,中医药产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机 遇与挑战。 本集团是南派中药的集大成者,在华南地区乃至全国都拥有明显的中成 药品牌、品种等资源优势。 ②化学药 201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医疗保障局 机构调整完成,医药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制药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持续 推进,药品注册审评审批政策进一步鼓励药品创新;一致性评价稳步开展, 仿制药相关政策加快推进原研药替代;药品监管日趋严格,信息化追溯体系 逐渐完善;基本药物、医保支付、药品集中采购等制度的改革,加快行业集 中度的提升。以上政策法规将会影响化学药行业收入和利润,众多同质化严 重的生产企业将面临行业洗牌,而创新药、高质量的仿制药将迎来国家政策 扶持,成为制药企业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 本集团拥有从原料药到制剂的抗生素完整产业链,产品群涵盖抗菌消炎 类常用品种,并以驰名商标“抗之霸”整合打造国内口服抗菌消炎药第一品 牌的市场形象。 (2)行业政策变化及影响 1)研发、质量控制等方面政策法规的变化、影响及应对措施 ①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 201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实施办法(暂行)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2016-2030 年)》、《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医药“一带一 路”发展规划(2016—2020 年)》、《健康中国规划纲要(2016-2030 年)》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等一系列的战略政策颁布为医药产业持续发 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018 年,我国中医药行业政策以促进中医药发展、推动 中医药现代化与标准化等为主。根据《关于加强中医药健康服务科技创新的 指导意见》,到 2030 年,要建立以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的全生命周期健 康服务链为核心的中医药健康服务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 力与水平,助推健康中国建设。总体上来说,中医药产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机 遇与挑战。 本集团是南派中药的集大成者,在华南地区乃至全国都拥有明显的中成 药品牌、品种等资源优势。 ②化学药 2018 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医疗保障局 机构调整完成,医药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制药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持续 推进,药品注册审评审批政策进一步鼓励药品创新;一致性评价稳步开展, 仿制药相关政策加快推进原研药替代;药品监管日趋严格,信息化追溯体系 逐渐完善;基本药物、医保支付、药品集中采购等制度的改革,加快行业集 中度的提升。以上政策法规将会影响化学药行业收入和利润,众多同质化严 重的生产企业将面临行业洗牌,而创新药、高质量的仿制药将迎来国家政策 扶持,成为制药企业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 本集团拥有从原料药到制剂的抗生素完整产业链,产品群涵盖抗菌消炎 类常用品种,并以驰名商标“抗之霸”整合打造国内口服抗菌消炎药第一品 牌的市场形象。 (2)行业政策变化及影响 1)研发、质量控制等方面政策法规的变化、影响及应对措施 ①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 2018 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实施办法(暂行)
(征求意见稿)》,提出对于创新药、罕见病和儿童专用药给予一定期限的 数据保护期,突破性地拓展了创新药和专用药的数据保护时间和范围;为鼓 励创新,加快新药创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关于调整药物临床试 验审评审批程序的公告》,对药物临床试验审评审批的有关事项作出调整: 药物临床试验申请60日内未收到药审中心否定或质疑意见的,可按照提交 的方案开展临床试验。上述政策进一步激发了制药企业对创新药、罕见病和 儿童专用药的研发积极性。 2018年,《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和《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 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的公告》发布,对来源于国家公布目录中的古代 经典名方且无上市品种的中药复方制剂申请上市,实施简化审批。这一政策 将激发中药企业对古代经典名方的开发,加快中药新品种的上市。 应对措:本集团将继续密切关注审评审批改革的相关政策,发挥创新 主体作用,加强新产品研发,提升创新能力。此外,本集团加强了对古代经 典名方的研究与开发,目前本公司属下部分企业已开展相关工作,以加快中 药新品种的上市。 ②质量管理工作体系化升级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修正草案)》(“《草案》”) 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草案》围绕实施药品 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和推进审批制度改革等进行修改,坚持重典治乱,强化 全过程监管,同时改革完善药品审评审批制度,鼓励药品创新,加强事中事 后监管。以促进药品研发和创新,激发药企新药研发的积极性。 应对措施:本集团将持续关注相关实施办法的发布,提早做好战略部署 及相关工作;严格按相关政策药品质量管理要求,以奇星药业和星群药业成 为上市许可持有人的经验,继续推动生产资源整合工作;加强新产品研发, 不断推进科研创新项目落地、产学研结合工作。 ③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改革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 的意见》,提出要围绕仿制药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促进仿制药研发,提升
(征求意见稿)》,提出对于创新药、罕见病和儿童专用药给予一定期限的 数据保护期,突破性地拓展了创新药和专用药的数据保护时间和范围;为鼓 励创新,加快新药创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关于调整药物临床试 验审评审批程序的公告》,对药物临床试验审评审批的有关事项作出调整: 药物临床试验申请 60 日内未收到药审中心否定或质疑意见的,可按照提交 的方案开展临床试验。上述政策进一步激发了制药企业对创新药、罕见病和 儿童专用药的研发积极性。 2018 年,《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和《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 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的公告》发布,对来源于国家公布目录中的古代 经典名方且无上市品种的中药复方制剂申请上市,实施简化审批。这一政策 将激发中药企业对古代经典名方的开发,加快中药新品种的上市。 应对措施:本集团将继续密切关注审评审批改革的相关政策,发挥创新 主体作用,加强新产品研发,提升创新能力。此外,本集团加强了对古代经 典名方的研究与开发,目前本公司属下部分企业已开展相关工作,以加快中 药新品种的上市。 ②质量管理工作体系化升级 201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修正草案)》(“《草案》”) 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草案》围绕实施药品 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和推进审批制度改革等进行修改,坚持重典治乱,强化 全过程监管,同时改革完善药品审评审批制度,鼓励药品创新,加强事中事 后监管。以促进药品研发和创新,激发药企新药研发的积极性。 应对措施:本集团将持续关注相关实施办法的发布,提早做好战略部署 及相关工作;严格按相关政策药品质量管理要求,以奇星药业和星群药业成 为上市许可持有人的经验,继续推动生产资源整合工作;加强新产品研发, 不断推进科研创新项目落地、产学研结合工作。 ③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改革 2018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 的意见》,提出要围绕仿制药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促进仿制药研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