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普通校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联考试卷 初三语文 命题校: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 2013 年11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 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 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扶掖(ye) 抽噎(ye) 成吉思汗(han) B.禁锢(gu) 嗤笑(chi) 抔黄土(pou) C.拮据(j) 陨落(y通n) 强聒不舍( qiang) D.留滞(zhi) 田圃(p) 媚上欺下(me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罔然 恣睢 言行相顾 涕泗横流 B.谀词 旁鹜 润如油膏 重蹈覆辙 C.灵柩 睿智 十拿九稳 怒不可遏 D.亵渎 阴晦 原弛蜡象 红装素裹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多看看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有点自知之明的态度,就会在前进道路上少跌跟头 B.他的演讲充满了激情,歇斯底里,赢得了听众热烈的掌声。 C.读书时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D.我国的民间刺绣,构思新奇,工艺精美,堪称无与伦比。 4.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四月春风里摇曳的青草嫩尖,柔软的扫帚草丛, ②。究竟是为 什么踏上了脚下这块沉默而坚硬的土地的呢? A.①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由阳光与清晨的雾气酿成的烈性美酒 ②让他深深地沉醉,又让他轻轻地漂浮 B.①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烈性美酒般的阳光与清晨的雾气 ②让他深深地沉醉,又让他轻轻地漂浮 C.①由阳光与清晨的雾气酿成的烈性美酒,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 ②让他深深地沉醉,又让他轻轻地漂浮 D.①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烈性美酒般的阳光与清晨的雾气
东城区普通校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联考试卷 初 三 语 文 命题校: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 2013 年11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 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扶掖(yè) 抽噎(yē) 成吉思汗(hàn) B.禁锢(gù) 嗤笑(chǐ) 一抔黄土(póu) C.拮据(jù) 陨落(yǔn) 强聒不舍(qiǎng) D.留滞(zhì) 田圃(pǔ) 媚上欺下(mè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罔然 恣睢 言行相顾 涕泗横流 B.谀词 旁鹜 润如油膏 重蹈覆辙 C.灵柩 睿智 十拿九稳 怒不可遏 D.亵渎 阴晦 原弛蜡象 红装素裹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多看看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有点自知之明的态度,就会在前进道路上少跌跟头。 B.他的演讲充满了激情,歇斯底里,赢得了听众热烈的掌声。 C.读书时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D.我国的民间刺绣,构思新奇,工艺精美,堪称无与伦比。 4.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四月春风里摇曳的青草嫩尖,柔软的扫帚草丛, ① , ② 。究竟是为 什么踏上了脚下这块沉默而坚硬的土地的呢? A.①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由阳光与清晨的雾气酿成的烈性美酒 ②让他深深地沉醉,又让他轻轻地漂浮 B.①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烈性美酒般的阳光与清晨的雾气 ②让他深深地沉醉,又让他轻轻地漂浮 C.①由阳光与清晨的雾气酿成的烈性美酒,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 ②让他深深地沉醉,又让他轻轻地漂浮 D.①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烈性美酒般的阳光与清晨的雾气
②让他轻轻地漂浮,又让他深深地沉醉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托他买两本书——《呐喊》和《彷徨》,他满口答应了 B.他感激地说:“谢谢你!如果没有你的帮助,我会一事无成 C.看到招生简章,他满怀希望地报名参加《暑期养生文化讲习班》。 D.中秋节的月饼种类很多,有枣泥的、五仁的、豆沙的、椰蓉的……等。 6.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当挂在树梢的冰凌组成神奇的连拱时,当地面的白雪像璀璨的钻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时,当刚钻出地面的麦苗躲在厚厚的雪层下面安适地微笑时,我们知道冬天来了!在冬季乡 村的漫漫长夜里,家人们亲切地聚集一堂,围炉而坐,有足够的时间聊天、看电视,从容地 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这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 A.选段中把“阳光”比喻成“璀璨的钴石”,形象地写出了阳光的明亮耀眼。 B.选段中把“麦苗”拟人化,用它们“躲在厚厚的雪层下面安适地微笑”一句,形象地写 出了麦苗在冬雪的保护下,安静而舒适地生长的样子 C.选段中运用“当……时”的排比句式,语气连贯地写出各种景物的变化,表明了冬天到 来时的美好情状 D.“这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一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语气强烈地写出了家人们 围炉而坐,欢度冬夜时那发自内心的快乐 第Ⅱ卷 二、填空。(共8分) 7.默写(共5分) (1)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秋思》)(1分 (2)持节云中 ?(《江城子·密州出猎》)(1分) (3) ,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1分)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辛弃疾以“ 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2分) 8.名著阅读(共3分) 《水浒传》生动描写了北宋末年以①为首的一百零八将聚义梁山的故事。武松 醉打蒋门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_②_,_③_……梁山好汉行侠仗义,除暴安良, 成为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综合性学习。(共9分) 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家长工作受阻,家庭收入降低。面对这些问题,某校初 (1)班的学生准备开一次讨论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你所在的小组要向同学们介绍在金融危机中我国政府是怎样关注百姓生活的,你的任务 是对下面的两则材料进行综合概括。(4分)
②让他轻轻地漂浮,又让他深深地沉醉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托他买两本书——《呐喊》和《彷徨》,他满口答应了。 B.他感激地说:“谢谢你!如果没有你的帮助,我会一事无成”。 C.看到招生简章,他满怀希望地报名参加《暑期养生文化讲习班》。 D.中秋节的月饼种类很多,有枣泥的、五仁的、豆沙的、椰蓉的……等。 6.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当挂在树梢的冰凌组成神奇的连拱时,当地面的白雪像璀璨的钻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时,当刚钻出地面的麦苗躲在厚厚的雪层下面安适地微笑时,我们知道冬天来了!在冬季乡 村的漫漫长夜里,家人们亲切地聚集一堂,围炉而坐,有足够的时间聊天、看电视,从容地 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这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 A.选段中把“阳光”比喻成“璀璨的钻石”,形象地写出了阳光的明亮耀眼。 B.选段中把“麦苗”拟人化,用它们“躲在厚厚的雪层下面安适地微笑”一句,形象地写 出了麦苗在冬雪的保护下,安静而舒适地生长的样子。 C.选段中运用“当……时”的排比句式,语气连贯地写出各种景物的变化,表明了冬天到 来时的美好情状。 D.“这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一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语气强烈地写出了家人们 围炉而坐,欢度冬夜时那发自内心的快乐。 第Ⅱ卷 二、填空。(共8分) 7.默写(共5分) (1)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秋思》)(1分) (2)持节云中, ?(《江城子·密州出猎》)(1分) (3) ,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1分)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辛弃疾以“ , 。” 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2分) 8.名著阅读(共3分) 《水浒传》生动描写了北宋末年以 ① 为首的一百零八将聚义梁山的故事。武松 醉打蒋门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② , ③ ……梁山好汉行侠仗义,除暴安良, 成为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① ② ③ 三、综合性学习。(共9分) 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家长工作受阻,家庭收入降低。面对这些问题,某校初三 (1)班的学生准备开一次讨论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你所在的小组要向同学们介绍在金融危机中我国政府是怎样关注百姓生活的,你的任务 是对下面的两则材料进行综合概括。(4分)
【材料一】 2008-2009年中央财政支出情况 医疗卫生支出教育支的社会保障支 安排就业资金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1598.5 2008年 854.45 2491.51 252.08 2009年 1180.56 1980.0 2930.49 420.2 【材料二】 根据中央财政预算草案安排,预计2009年将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包括减 轻企业税负;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继续执行2008年已实施的一系列税费减免 政策 答 10.你所在的小组搜集到了两则材料,请你从中提取信息,向同学们简要介绍当经济危机影 响家庭时家长的心理。(3分) 【材料一】 调查显示,86%的家长在家庭遭遇经济变故时会讲给孩子听,他们认为,孩子长大也会 遇到各种问题,应该让他们早些了解,孩子知道后会更理解爸爸妈妈。而14%的家长则不会 告诉孩子,他们担心这会影响孩子的情绪,或觉得告诉他们也没有意义 【材料二】 经济危机,我们的收入也直接受到影响。一次,全家一起看一部美国电影,讲的是一个 中产阶级家庭面对经济危机的故事。我们趁机对儿子说了目前家里的情况,可能是电影对儿 子有了点影响,儿子居然说:“妈妈,我知道了,经济危机了,以后我不乱买东西了。”我 夸他懂事。只是隐约觉得难过,经济危机又不是孩子的错。(曹美娜,外贸公司职员,33岁 5岁男孩的妈妈) (材料来源:2009年4月13日《新京报》) 答 11.请你给家庭受到经济危机影响的同学提两条具体的建议。(2分) (1) (2)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 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 也,岂直五百里哉?”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材料一】 2008-2009年中央财政支出情况 项目 年份 医疗卫生支出 (亿元) 教育支出 (亿元) 社会保障支 出 (亿元) 安排就业资金 (亿元) 2008年 854.45 1598.5 4 2491.51 252.08 2009年 1180.56 1980.0 2 2930.49 420.2 【材料二】 根据中央财政预算草案安排,预计2009年将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包括减 轻企业税负;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继续执行2008年已实施的一系列税费减免 政策。 答: 10. 你所在的小组搜集到了两则材料,请你从中提取信息,向同学们简要介绍当经济危机影 响家庭时家长的心理。(3分) 【材料一】 调查显示,86%的家长在家庭遭遇经济变故时会讲给孩子听,他们认为,孩子长大也会 遇到各种问题,应该让他们早些了解,孩子知道后会更理解爸爸妈妈。而14%的家长则不会 告诉孩子,他们担心这会影响孩子的情绪,或觉得告诉他们也没有意义。 【材料二】 经济危机,我们的收入也直接受到影响。一次,全家一起看一部美国电影,讲的是一个 中产阶级家庭面对经济危机的故事。我们趁机对儿子说了目前家里的情况,可能是电影对儿 子有了点影响,儿子居然说:“妈妈,我知道了,经济危机了,以后我不乱买东西了。”我 夸他懂事。只是隐约觉得难过,经济危机又不是孩子的错。(曹美娜,外贸公司职员,33岁, 5岁男孩的妈妈) (材料来源:2009年4月13日《新京报》) 答: 11. 请你给家庭受到经济危机影响的同学提两条具体的建议。(2分) (1) (2)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 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 也,岂直五百里哉?” 1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故不错意也 错意: (2)轻寡人与 与: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翻译: (2)请广于君 翻译: 14.用原文回答以下问题。(4分) (1)段中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是? (2)唐雎维护领土立场坚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 五、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阅读记叙文《雪地里的红棉袄》,完成第15-17题。(共14分) 雪地里的红棉袄 高吉波 (1)30年前,我8岁。 (2)母亲不在了,一群孩子挤在父亲的脊梁上,讨吃求穿,日子十分凄惶。 (3)一个好心的媒人看着可怜,说家里没个女人,日子少光彩。于是,在那个黄青不接 的春天,我大哥牵着一头瘦毛驴拖回了我的嫂子。她年长我15岁,嫁来时,穿着大红的棉袄, 头上戴着大红的花,脸上虽有显而易见的菜色,但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接亲的驴屁股上绑 着两袋玉米,哥说是嫂子用彩礼钱换的。 (4)大约那年冬天吧,嫂子生了孩子。家里又多了张嘴,日子显得更加地拮据。我正在 长身子的时候,对米饭有一种本能的渴求,但是,每次盛饭,我都悄悄地拖到最后。我知道 大哥是一家的主劳力,嫂嫂一张嘴管着两个人,只有我是一个闲人,所以,能少吃我尽量地 少吃 (5)大哥牵挂着我,有一回,大哥趁嫂子不在,悄悄端给我一碗小米粥。嫂子回来时, 我已添净了留在碗边和嘴角的米粒。嫂子似乎察觉出了什么,眼圈儿红红的。晚上,嫂子借 故支走大哥,说锅里有碗米粥,是留给我的,我揭开锅,却发现里面还掩着两个鸡蛋 (6)我没喝,也没吃。 (7)我跑到河里,破冰给侄女洗尿布 (8)“阿九,你太小,洗不净。”嫂子赶来,抱我到河边。她把我红肿的小手拉到她的 怀里暖和,然后摸出两个鸡蛋,硬塞到我手里,“还热,吃吧 (9)那天,风大,雪大。嫂子仍然穿着那件红棉袄,在雪地里像一团火焰,我的心,也 随着这团火焰火热火热的。 (10)20年前,我18岁。 (11)嫂子给我剃了个新头,然后背着行李送我到小镇的车站上 (12)“阿九,咱家你最有出息,外出读书要学会自己疼自己。”她说。临开车的时候 她塞给我一袋东西,我打开一看,是六个鸡蛋。为了给我凑学费,嫂子卖掉了所有的鸡和鸡
(1)故不错意也 错意: (2)轻寡人与 与: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翻译: (2)请广于君 翻译: 14.用原文回答以下问题。(4分) (1)段中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是? 答: (2)唐雎维护领土立场坚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 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阅读记叙文《雪地里的红棉袄》,完成第15-17题。(共14分) 雪地里的红棉袄 高吉波 (1)30年前,我8岁。 (2)母亲不在了,一群孩子挤在父亲的脊梁上,讨吃求穿,日子十分凄惶。 (3)一个好心的媒人看着可怜,说家里没个女人,日子少光彩。于是,在那个黄青不接 的春天,我大哥牵着一头瘦毛驴拖回了我的嫂子。她年长我15岁,嫁来时,穿着大红的棉袄, 头上戴着大红的花,脸上虽有显而易见的菜色,但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接亲的驴屁股上绑 着两袋玉米,哥说是嫂子用彩礼钱换的。 (4)大约那年冬天吧,嫂子生了孩子。家里又多了张嘴,日子显得更加地拮据。我正在 长身子的时候,对米饭有一种本能的渴求,但是,每次盛饭,我都悄悄地拖到最后。我知道, 大哥是一家的主劳力,嫂嫂一张嘴管着两个人,只有我是一个闲人,所以,能少吃我尽量地 少吃。 (5)大哥牵挂着我,有一回,大哥趁嫂子不在,悄悄端给我一碗小米粥。嫂子回来时, 我已添净了留在碗边和嘴角的米粒。嫂子似乎察觉出了什么,眼圈儿红红的。晚上,嫂子借 故支走大哥,说锅里有碗米粥,是留给我的,我揭开锅,却发现里面还掩着两个鸡蛋。 (6)我没喝,也没吃。 (7)我跑到河里,破冰给侄女洗尿布。 (8)“阿九,你太小,洗不净。”嫂子赶来,抱我到河边。她把我红肿的小手拉到她的 怀里暖和,然后摸出两个鸡蛋,硬塞到我手里,“还热,吃吧。” (9)那天,风大,雪大。嫂子仍然穿着那件红棉袄,在雪地里像一团火焰,我的心,也 随着这团火焰火热火热的。 (10)20年前,我18岁。 (11)嫂子给我剃了个新头,然后背着行李送我到小镇的车站上。 (12)“阿九,咱家你最有出息,外出读书要学会自己疼自己。”她说。临开车的时候, 她塞给我一袋东西,我打开一看,是六个鸡蛋。为了给我凑学费,嫂子卖掉了所有的鸡和鸡
蛋,这六个鸡蛋,是我硬坚持着留下来给小侄女的。抱着鸡蛋,我无语而泣 (13)那天,风大,雪大。隔着车窗,嫂子跑着向我招手。我觉得是一团火焰在雪地里 跳跃,尽管她穿的棉袄是蓝色的。 (14)现在,我38岁,号称作家。 (15)父亲和大哥已相继随我母亲去了。他们留下的最后一句话都是说给嫂子的:“真 有来世,我变把椅子,让你坐着歇歇。” (16)我与嫂子最末的相见,是去年春节携妻带小回老家去。那次,我特意到店里买了 最好的蛋糕。嫂子养了一辈子鸡,收了一辈子的鸡蛋,自己,却没有正儿八经地尝过鸡蛋的 味道 (17)嫂子捧着蛋糕,眼里有若隐若现的泪花。她没有吃,全给了我那贪吃的儿子 18)那天,风很大,雪很大。透过玻璃窗,我看见嫂子从屋外抱着柴草进来给我烧炕 我觉得雪地里有一团火焰永不熄灭。虽然她穿的棉袄是黑色的。 (19)晚上,嫂子坐在床上纳鞋底,一双鞋底可以到镇上换上两元钱。嫂子不断地纳鞋 底,她纳好的鞋底可以摆满好几个炕。“阿九,你腰疼是不是熬夜坐的时间太长?”她说: 都这岁数了,还不会疼自己。 (20)我没说话。我盯着嫂子久看,我突然发现她的眼睛已经深陷下去,像一眼枯井, 而且头发竟也全白。但那一刻我跟30年前一样想:嫂子其实是最美的 (21)后来,我在日记里写过这样的话:嫂子是弓,我们是箭,弓因箭而 (22)“我们”,自然也含着我的侄女,她现在在美国攻读博士。 (略有删改)15.文章通过哪几件事情写出了嫂子对我的关 心?(4分) 答 16.文中画线的句子“嫂子是弓,我们是箭,弓因箭而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包含了哪 些含义?(3分) 答 17.这篇文章表现了哪几种情感?在表现这些情感时,作者采用了寄情于景、环境烘托、细 节描写等写作手法,请你结合原文,选择其中的一种作具体赏析。(不超过150字)(7分) 答: (二)阅读说明文《话说唐装》,完成第18-20题。(共9分) 话说唐装 ①2001年在上海APEC峰会上,到会的各国领导人集体亮相,他们穿的都是大红色或宝蓝 色的中式对襟唐装,这一情景通过电视瞬间传遍全球,唐装迅速流行。这种韵味十足的唐装, 使穿惯了现代时装的人们产生了亲切感和新鲜感。 ②“唐裝”的称谓,其实源于海外。盛世唐朝,声誉远播海外,影响深远,因此,以后 海外各国就称中国人为“唐人”。《明史·外国真腊传》云:“唐人者,诸番(外国人)呼 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美国、东南亚乃至欧洲的华人居住区被称为“唐人街 唐人街华人穿的中国传统服装也就被称为“唐装” ③传统的唐装并非唐代的服装,它基本上是由清代的马褂演变而来的。其款式结构有四
蛋,这六个鸡蛋,是我硬坚持着留下来给小侄女的。抱着鸡蛋,我无语而泣。 (13)那天,风大,雪大。隔着车窗,嫂子跑着向我招手。我觉得是一团火焰在雪地里 跳跃,尽管她穿的棉袄是蓝色的。 (14)现在,我38岁,号称作家。 (15)父亲和大哥已相继随我母亲去了。他们留下的最后一句话都是说给嫂子的:“真 有来世,我变把椅子,让你坐着歇歇。” (16)我与嫂子最末的相见,是去年春节携妻带小回老家去。那次,我特意到店里买了 最好的蛋糕。嫂子养了一辈子鸡,收了一辈子的鸡蛋,自己,却没有正儿八经地尝过鸡蛋的 味道。 (17)嫂子捧着蛋糕,眼里有若隐若现的泪花。她没有吃,全给了我那贪吃的儿子。 (18)那天,风很大,雪很大。透过玻璃窗,我看见嫂子从屋外抱着柴草进来给我烧炕, 我觉得雪地里有一团火焰永不熄灭。虽然她穿的棉袄是黑色的。 (19)晚上,嫂子坐在床上纳鞋底,一双鞋底可以到镇上换上两元钱。嫂子不断地纳鞋 底,她纳好的鞋底可以摆满好几个炕。“阿九,你腰疼是不是熬夜坐的时间太长?”她说: “都这岁数了,还不会疼自己。” (20)我没说话。我盯着嫂子久看,我突然发现她的眼睛已经深陷下去,像一眼枯井, 而且头发竟也全白。但那一刻我跟30年前一样想:嫂子其实是最美的。 (21)后来,我在日记里写过这样的话:嫂子是弓,我们是箭,弓因箭而弯。 (22)“我们”,自然也含着我的侄女,她现在在美国攻读博士。 (略有删改)15. 文章通过哪几件事情写出了嫂子对我的关 心?(4分) 答: 16. 文中画线的句子“嫂子是弓,我们是箭,弓因箭而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包含了哪 些含义?(3分) 答: 17. 这篇文章表现了哪几种情感?在表现这些情感时,作者采用了寄情于景、环境烘托、细 节描写等写作手法,请你结合原文,选择其中的一种作具体赏析。(不超过150字)(7分) 答: (二)阅读说明文《话说唐装》,完成第18-20题。(共9分) 话说唐装 ①2001年在上海 APEC 峰会上,到会的各国领导人集体亮相,他们穿的都是大红色或宝蓝 色的中式对襟唐装,这一情景通过电视瞬间传遍全球,唐装迅速流行。这种韵味十足的唐装, 使穿惯了现代时装的人们产生了亲切感和新鲜感。 ②“唐装”的称谓,其实源于海外。盛世唐朝,声誉远播海外,影响深远,因此,以后 海外各国就称中国人为“唐人”。《明史·外国真腊传》云:“唐人者,诸番(外国人)呼 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美国、东南亚乃至欧洲的华人居住区被称为“唐人街”, 唐人街华人穿的中国传统服装也就被称为“唐装”。 ③传统的唐装并非唐代的服装,它基本上是由清代的马褂演变而来的。其款式结构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