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过程 氧化反应(脱氢脱碳) 非氧化反应(基团转移) 6磷酸葡萄糖 NADP 糖 SNADPH+H+ C5+C4 6-磷酸葡萄糖酸 酵解 NADP 5-磷酸核糖7-磷酸景天糖 6磷酸果糖 C02 NADPH+H 5-磷酸核酮糖 5-磷酸木酮糖3-磷酸甘油醛4-磷酸赤藓糖 5-磷酸木酮糖 3-磷酸甘油醛 6-磷酸果糖 3X(G-6-P)+6NADP+ 2×(F-6-P)+3-磷酸甘油醛+ 6NADPH+6H++3CO2
反应过程 5-磷酸核糖 5-磷酸木酮糖 6-磷酸葡萄糖 糖 酵 解 6-磷酸葡萄糖酸 NADP+ NADPH+H+ 5-磷酸核酮糖 NADP+ NADPH+H+ CO2 7-磷酸景天糖 3-磷酸甘油醛 6-磷酸果糖 4-磷酸赤藓糖 氧化反应(脱氢脱碳) 非氧化反应(基团转移) C5 C5 C3 C7 C6 C4 C6 + C3 + + + + C3 C7 + C5 C4 3×(G-6-P)+6NADP+ 2×(F-6-P)+3-磷酸甘油醛+ 6NADPH+ 6H+ +3CO2 3-磷酸甘油醛 6-磷酸果糖 5-磷酸木酮糖
磷酸戊糖途径的特点 (1)脱氢反应以NADP+为受氢体,生成NADPH+H。 (2)反应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酮基和醛基转移反应, 经过了3、4、5、6、7碳糖的演变过程。 (3)反应中生成了重要的中间代谢物—5-磷酸核糖。 (4)一分子G-6-P经过反应,只能发生一次脱羧和二次 脱氢反应,生成一分子CO2和2分子NADPH+H
磷酸戊糖途径的特点 ⑴ 脱氢反应以NADP+为受氢体,生成NADPH+H+ 。 ⑵ 反应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酮基和醛基转移反应, 经过了3、4、5、6、7碳糖的演变过程。 ⑶ 反应中生成了重要的中间代谢物——5-磷酸核糖。 ⑷ 一分子G-6-P经过反应,只能发生一次脱羧和二次 脱氢反应,生成一分子CO2和2分子NADPH+H+
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 。限速酶: 6-磷酸葡萄糖脱氯酶(G-6-PD) ·NADPH/NADP+
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 • 限速酶: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 • NADPH / NADP+
生理意义 (一)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核糖 鳞酸核糖用于ONA.RNA的合成; (二)提供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 体内多种合成代谢的供氢体 参与体内羟化反应 维持谷胧甘肽(GSH)的还原状态
生理意义 (一)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核糖 磷酸核糖用于DNA、RNA的合成; (二)提供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 • 体内多种合成代谢的供氢体 • 参与体内羟化反应 • 维持谷胱甘肽(GSH)的还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