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物流系统规划物流系统规划,是指确定物流系统发展目标和设计达到目标的策略与行动的过程,实际就是对整个物流系统的计划。6.1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内容6.1.1物流系统规划的必要性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它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交通运输、货运代理、仓储管理、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营销策划等。规划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1)物流系统涉及面非常广泛,需要有各方共同遵循的规划:(2)物流过程本身存在“背反”现象,需要有规划的协调:(3)物流领域容易出现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需要有规划加以引导;(4)物流领域的建设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巨大,需要有规划以避免造成经济损失:(5)实现我国物流跨越式发展,需要有规划的指导:(6)生产企业运行方式改变,需要建立基于供应链的物流系统6.1.2物流规划的系统要素物流系统规划一般考虑以下4个方面:(1)确定物流系统的范围和外部环境:(2)明确物流系统的目标任务;(3)评价物流系统的优劣:(4)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提出各种备选方案(即2.2.2中的方案综合)。这些便是物流规划中的4个系统要素。1.物流系统的范围和外部环境物流系统的范围及外部环境也就是物流系统的输入条件。物流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内部各组成因素之间、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孤立地改善某一个环节(或子系统)不一定能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需要关注系统的范围和外部环境。2.物流系统的目标任务物流系统的自标任务可以看作是物流系统的输出结果。对于任何工程问题,都可能找到1
1 第六章 物流系统规划 物流系统规划,是指确定物流系统发展目标和设计达到目标的策略与行动的过程,实际就 是对整个物流系统的计划。 6.1 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内容 6.1.1 物流系统规划的必要性 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它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交通运输、货运代理、仓 储管理、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营销策划等。规划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 6 个方面。 (1)物流系统涉及面非常广泛,需要有各方共同遵循的规划; (2)物流过程本身存在“背反”现象,需要有规划的协调; (3)物流领域容易出现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需要有规划加以引导; (4)物流领域的建设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巨大,需要有规划以避免造 成经济损失; (5)实现我国物流跨越式发展,需要有规划的指导; (6)生产企业运行方式改变,需要建立基于供应链的物流系统。 6.1.2 物流规划的系统要素 物流系统规划一般考虑以下 4 个方面: (1)确定物流系统的范围和外部环境; (2)明确物流系统的目标任务; (3)评价物流系统的优劣; (4)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提出各种备选方案(即 2.2.2 中的方案综合) 。 这些便是物流规划中的 4 个系统要素。 1. 物流系统的范围和外部环境 物流系统的范围及外部环境也就是物流系统的输入条件。 物流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内部各组成因素之间、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孤立地改善某一 个环节(或子系统)不一定能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需要关注系统的范 围和外部环境。 2. 物流系统的目标任务 物流系统的目标任务可以看作是物流系统的输出结果。对于任何工程问题,都可能找到
多种解决途径,但是它的前提条件(输入)和所需达到的自的(输出)必须明确。物流系统的目标任务通常包括:(1)提高物流系统的吞吐能力以适应产量增长的要求:(2)建设一个柔性的物流系统,以适应产品经常变化的情况:(3)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或随机变化做出及时响应,保持均衡生产:(4)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5)对物流系统中的货物进行实时跟踪:(6)对物流系统的货物进行分类或选配,为随后的处理(加工或包装)提供条件。对于物流系统中各种具体的目标和任务,还要根据物流系统在生产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3.物流系统优劣的评价标准对物流系统优劣的评价是物流系统决策不可缺少的一步。为了对各种可行的方案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应该在提出任何方案之前就制订出评价的标准。物流系统的优劣评价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来进行。通常评价标准应包括:(1)经济性:(2)可靠性:(3)可维护性;(4)灵活性或柔性:(5)可扩展性:(6)安全性:(7)劳动强度;(8)易操作性:(9)服务水平:(10)环境保护:(11)敏感性。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对象系统,侧重点会有所不同。6.1.3物流系统规划的层次及内容按照物流范围的不同,物流系统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层次秩序,即国家级物流系统一→省市级物流系统→企业物流系统。高一级的物流系统包含低一级的物流系统,在进行物流规划时应该表现出这种层次性。从物流系统的作用地位看,可分物流战略层、战术层和运作层的规划:从规划所涉及的行政级别和地理范围看,又可分为国家级物流规划、区域物流规划、行业物流规划、企业物流规划等。不管哪一级别的物流规划,都有战略层、战术层和运作层的规划问题。物流战略2
2 多种解决途径,但是它的前提条件(输入)和所需达到的目的(输出)必须明确。物流系统 的目标任务通常包括: (1)提高物流系统的吞吐能力以适应产量增长的要求; (2)建设一个柔性的物流系统,以适应产品经常变化的情况; (3)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或随机变化做出及时响应,保持均衡生产; (4)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5)对物流系统中的货物进行实时跟踪; (6)对物流系统的货物进行分类或选配,为随后的处理(加工或包装)提供条件。 对于物流系统中各种具体的目标和任务,还要根据物流系统在生产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来确定。 3. 物流系统优劣的评价标准 对物流系统优劣的评价是物流系统决策不可缺少的一步。为了对各种可行的方案作出客 观公正的评价,应该在提出任何方案之前就制订出评价的标准。 物流系统的优劣评价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来进行。通常评价标准应包括: (1)经济性; (2)可靠性; (3)可维护性; (4)灵活性或柔性; (5)可扩展性; (6)安全性; (7)劳动强度; (8)易操作性; (9)服务水平; (10)环境保护; (11)敏感性。 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对象系统,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6.1.3 物流系统规划的层次及内容 按照物流范围的不同,物流系统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层次秩序,即国家级物流系统→省 市级物流系统→企业物流系统。高一级的物流系统包含低一级的物流系统,在进行物流规划 时应该表现出这种层次性。 从物流系统的作用地位看,可分物流战略层、战术层和运作层的规划;从规划所涉及的 行政级别和地理范围看,又可分为国家级物流规划、区域物流规划、行业物流规划、企业物 流规划等。不管哪一级别的物流规划,都有战略层、战术层和运作层的规划问题。物流战略
问题涉及部门或企业的长远规划,战术问题涉及管理层的中期自标制订,运作问题涉及各个具体环节的高效运行问题。下面按行政级别介绍物流系统规划的内容。1.国家级的物流规划国家级的物流规划,应看重以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基础网络为内容的物流基础平台规划应当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国策相吻合。国家级的物流规划看重于以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基础网络为内容的物流基础平台规划。这个物流基础平台的规划,应当从现代物流综合的角度进行全面的规划,组建综合的网络,其中包括铁路、公路的线路规划、不同运输方式、不同线路的合理布局、使网络发挥更大效用的综合物流节点一一物流基地,以及相应的综合信息网络的规划2.区域级的物流规划区域级的物流规划,应当看重手地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个层次的物流节点,以及综合的物流园区规模和布局的规划。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个层次的物流节点是省、市物流外结内连的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物流设施,也是较大规模的投资项目。这三个层次物流节点的规划是省、市物流运行合理化的重要基础。物流系统的网络由点和线这两个基本要素组成。物流的点主要包括单一功能点、复合功能点和枢纽点,它们在功能上不断完善,在物流网络结构中的辐射范围也不断扩大,规划、设计和管理的难度也逐渐加大。连接物流网络中的节点的路线就构成线,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都属于物流网络的线: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都属于物流的点。3.经济运行部门的物流规划在物流基础平台之上,将有大量的企业和经济事业单位进行运作,包括供应、分销、配送、供应链、连锁经营等,要使这些运作做到合理化和协调发展,需要有规划地指导,例如重要企业、重要产品的供应链规划、以现代物流及配送支持的分销及连锁规划等。经济运行部门的规划应着重于现代物流和本部门运行的特点。4.企业的物流规划生产企业,尤其是大型生产企业,从“营销支持”和“流程再造”角度进行物流系统的建设规划,会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素质,增强企业的运营能力。贯穿手生产和流通全过程的物流,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创造第三利润源泉的同时,也在全球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物流成为企业经营主角的时代已经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发展物流的潜力,要获得高水平的物流绩效,创造顾客的买方价值和企业的战略价值,必须解企业物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如何协调运转与整合,在此基础上制定物流战略规划与设计。3
3 问题涉及部门或企业的长远规划,战术问题涉及管理层的中期目标制订,运作问题则涉及各 个具体环节的高效运行问题。下面按行政级别介绍物流系统规划的内容。 1. 国家级的物流规划 国家级的物流规划, 应着重以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基础网络为内容的物流基础平台规划, 应当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国策相吻合。 国家级的物流规划着重于以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基础网络为内容的物流基础平台规划。 这个物流基础平台的规划,应当从现代物流综合的角度进行全面的规划,组建综合的网络, 其中包括铁路、公路的线路规划、不同运输方式、不同线路的合理布局、使网络发挥更大效 用的综合物流节点——物流基地,以及相应的综合信息网络的规划。 2. 区域级的物流规划 区域级的物流规划,应当着重于地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个层次的物流节 点,以及综合的物流园区规模和布局的规划。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个层次的物 流节点是省、市物流外结内连的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物流设施,也是较大规模的投资项目。 这三个层次物流节点的规划是省、市物流运行合理化的重要基础。 物流系统的网络由点和线这两个基本要素组成。物流的点主要包括单一功能点、复合功 能点和枢纽点,它们在功能上不断完善,在物流网络结构中的辐射范围也不断扩大,规划、 设计和管理的难度也逐渐加大。连接物流网络中的节点的路线就构成了线,铁路、公路、水 路和航空都属于物流网络的线;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都属于物流的点。 3. 经济运行部门的物流规划 在物流基础平台之上,将有大量的企业和经济事业单位进行运作,包括供应、分销、配 送、供应链、连锁经营等,要使这些运作做到合理化和协调发展,需要有规划地指导,例如 重要企业、重要产品的供应链规划、以现代物流及配送支持的分销及连锁规划等。经济运行 部门的规划应着重于现代物流和本部门运行的特点。 4. 企业的物流规划 生产企业,尤其是大型生产企业,从“营销支持”和“流程再造”角度进行物流系统的 建设规划,会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素质,增强企业的运营能力。 贯穿于生产和流通全过程的物流,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创造第三利润源泉的同时,也 在全球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物流成为企业经营主角的时代已经到来。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发展物流的潜力,要获得高水平的物流绩效,创造顾客的买方价值和 企业的战略价值,必须了解企业物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如何协调运转与整合,在此基础上制 定物流战略规划与设计
6.1.4物流系统规划的步骤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步骤为:(1)确定物流系统的范围和外部环境:(2)确定物流系统的目标任务;(3)确定评价物流系统优劣的准则:(4)确定各项评价准则的加权值:(5)收集物流系统的原始数据:(6)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7)明确方案中的可控变量和不可控因素:(8)调整可控变量以求最佳结果;(9)变动不可控因素以考察系统的敏感性:(10)进行方案比较并做出扶择。6.2物流规划的系统分析方法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去指导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时,要注意3个方面:(1)要把握全局观一一从总体协调的需要来确定最佳方案:(2)要坚持系统动态性原则一一在动态变化中求得系统整体优化:(3)要坚持系统创造性思维原则一一借鉴别人的经验,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提出自已的规划方案。6.21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方法物流规划的系统分析方法,指的是在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工作时,要按照系统工程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根据系统的概念、构成和性质,把对象作为系统进行了解和分析,将分析结果加以综合,使之最有效地实现系统的目标。物流系统规划中处理各种问题所用到的基本方法包括分析、综合和评价,其关系如图6-1所示。对系统的要求对系统的规范厂分析综合2上评价图6-1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方法在规划工作过程中,分析、综合、评价的方法是同时综合运用的,无明显的界限划分。(1)系统分析—提出方案4
4 6.1.4 物流系统规划的步骤 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步骤为: (1)确定物流系统的范围和外部环境; (2)确定物流系统的目标任务; (3)确定评价物流系统优劣的准则; (4)确定各项评价准则的加权值; (5)收集物流系统的原始数据; (6)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7)明确方案中的可控变量和不可控因素; (8)调整可控变量以求最佳结果; (9)变动不可控因素以考察系统的敏感性; (10)进行方案比较并做出抉择。 6.2 物流规划的系统分析方法 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去指导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时,要注意 3 个方面: (1)要把握全局观——从总体协调的需要来确定最佳方案; (2)要坚持系统动态性原则——在动态变化中求得系统整体优化; (3)要坚持系统创造性思维原则——借鉴别人的经验,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 规划方案。 6.2.1 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方法 物流规划的系统分析方法,指的是在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工作时,要按照系统工程处理 问题的基本方法,根据系统的概念、构成和性质,把对象作为系统进行了解和分析,将分析 结果加以综合,使之最有效地实现系统的目标。 物流系统规划中处理各种问题所用到的基本方法包括分析、综合和评价,其关系如图 61 所示。 图 61 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方法 在规划工作过程中,分析、综合、评价的方法是同时综合运用的,无明显的界限划分。 (1)系统分析——提出方案
系统分析的步骤如图6-2所示。G建议可行方案香合分是满意香析评价范围方案效果图6-2系统分析的工作步骤(2)系统综合一规范方案系统综合的工作步骤如图6-3所示。选设计方案实现方案计0AN纯线计规范与方法数据告范果图 6-3系统综合的工作步骤(3)系统评价一优化选择系统综合的工作步骤如图6-4设定评价方法方案风险方案方案综合分选择可行方案费效1果评估析评价应性分析用评估图6-4系统评价的工作步骤6.2.2物流系统规划的三维结构总体模型和技术路线的具体内容列于表6-1中。(见课本)6.2.3物流系统规划的总体模型物流系统规划总体模型是对物流规划过程的总体描述。以工作的时间维为主线,可把物流系统规划工作分为图6-5所示的“筹备、系统诊断与分析、战略研究与设计、总体规划与优化、决策制定与实施”五个阶段。对应的具体内容列于表6-1中。(见课本)图6-6表示的是总体规划与优化的工作步骤。(见课本)5
5 系统分析的步骤如图 62 所示。 图 62 系统分析的工作步骤 (2)系统综合——规范方案 系统综合的工作步骤如图 63 所示。 图 63 系统综合的工作步骤 (3)系统评价——优化选择 系统综合的工作步骤如图 64。 图 64 系统评价的工作步骤 6.2.2 物流系统规划的三维结构 总体模型和技术路线的具体内容列于表 61 中。 (见课本) 6.2.3 物流系统规划的总体模型 物流系统规划总体模型是对物流规划过程的总体描述。以工作的时间维为主线,可把物 流系统规划工作分为图 65 所示的“筹备、系统诊断与分析、战略研究与设计、总体规划与 优化、决策制定与实施”五个阶段。对应的具体内容列于表 61 中。 (见课本) 图 66 表示的是总体规划与优化的工作步骤。 (见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