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物流系统规划(2学时)6.1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内容6.2物流规划的系统分析方法6.3物流网络的规划6.4物流资源的整合6.5案例分析:百胜物流降低连锁餐饮企业运输成本之道教学目标掌握物流系统规划的内容和分析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物流规划系统的分析方法。深化和拓宽将六个学生分为一组,针对于物流规划系统的分析方法这个重点让学生在课上利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分析,然后在课上任意或指定小组成员回答相关问题教学手段以PowerPoint电子教案为主,结合板书,注意学生自我思考能力的培养。第一节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内容重点:物流系统规划的层次和内容
第六章 物流系统规划(2 学时) 6.1 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内容 6.2 物流规划的系统分析方法 6.3 物流网络的规划 6.4 物流资源的整合 6.5 案例分析:百胜物流降低连锁餐饮企业运输成本之道 教学目标 掌握物流系统规划的内容和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物流规划系统的分析方法。 深化和拓宽 将六个学生分为一组,针对于物流规划系统的分析方法这个重点让学生在课 上利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分析,然后在课上任意或指定小组成员回答相关问题。 教学手段 以 PowerPoint 电子教案为主,结合板书,注意学生自我思考能力的培养。 第一节 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内容 重点:物流系统规划的层次和内容
6.1.1物流系统规划的必要性进行物流系统规划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物流的涉及面非常广泛,需要有各方共同遵循的规划(2)物流过程本身存在“反”现象,需要有规划的协调。(3)物流领域容易出现更严重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现象,需要有规划的制约;(4)物流领域的建设投资,尤其是基础建设的投资规模巨大,需要有规划的引导;(5)实现我国物流跨越式的发展,需要有规划的指导:(6)生产企业运行方式改变,需要建立基于供应链的物流系统。6.1.2物流规划的系统要素(1)物流系统的范围和内部环境这是物流系统的输入条件。物流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内部各组成因素之间、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孤立地改善某一个环节(或子系统)不一定能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需要关注系统的范围和外部环境。(2)物流系统的目标任务1)提高物流系统的吞吐能力以适应产量增长的要求;2)建设一个柔性的物流系统,以适应产品经常变化的情况;3)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或随机变化做出及时响应,保持均衡生产;4)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5)对物流系统中的货物进行实时跟踪:6)对物流系统的货物进行分类或选配,为随后的处理(加工或包装)提供条件。对于物流系统中各种具体的目标和任务,还要根据物流系统在生产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
6.1.1 物流系统规划的必要性 进行物流系统规划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物流的涉及面非常广泛,需要有各方共同遵循的规划; (2)物流过程本身存在“悖反”现象,需要有规划的协调。 (3)物流领域容易出现更严重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现象,需要有规划的制 约; (4)物流领域的建设投资,尤其是基础建设的投资规模巨大,需要有规划 的引导; (5)实现我国物流跨越式的发展,需要有规划的指导; (6)生产企业运行方式改变,需要建立基于供应链的物流系统。 6.1.2 物流规划的系统要素 (1)物流系统的范围和内部环境 这是物流系统的输入条件。物流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内部各组成因素 之间、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孤立地改善某一个环 节(或子系统)不一定能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需要关注系 统的范围和外部环境。 (2)物流系统的目标任务 1)提高物流系统的吞吐能力以适应产量增长的要求; 2)建设一个柔性的物流系统,以适应产品经常变化的情况; 3)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或随机变化做出及时响应,保持 均衡生产; 4)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5)对物流系统中的货物进行实时跟踪; 6)对物流系统的货物进行分类或选配,为随后的处理(加工或包装)提供 条件。 对于物流系统中各种具体的目标和任务,还要根据物流系统在生产系统中的 地位和作用来确定
(3)物流系统优劣的评价标准通常评价标准应包括:经济性、可靠性、可维护性、灵活性或柔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劳动强度、易操作性、服务水平、环境保护、敏感性。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对象系统,侧重点会有所不同。6.1.3物流系统规划的层次及内容按照物流范围的不同,物流系统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层次秩序,即国家级物流系统→省市级物流系统一→企业物流系统。高一级的物流系统包含低一级的物流系统,在进行物流规划时应该表现出这种层次性。(1)从物流系统的地位作用看可分为:物流战略层、策略层(战术层)、运作层。(2)从规划所涉及的行政级别和地理范围看可分为:国家物流规划、区域物流规划、行业物流规划、企业物流规划。1)国家级的物流规划:着重于以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基础网络为内容的物流基础平台规划。2)区域级的物流规划:着重于地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个层次的物流节点以及综合物流园区规模和布局的规划。3)经济运行部门的物流规划:在物流基础平台之上,将有大量的企业和经济事业单位进行运作,供应、分销、配送、供应链、连锁经营等等,要使这些运作做到合理化和谐调发展,需要有规划的指导。4)企业的物流规划:生产企业,尤其是大型生产企业,从“营销支持”和“流程再造”角度进行物流系统的建设规划,会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素质,增强企业的运营能力。6.1.4物流系统规划的步骤(1)确定物流系统的范围和外部环境:(2)确定物流系统的目标任务:(3)确定评价物流系统优劣的准则:(4)确定各项评价准则的加权值:
(3)物流系统优劣的评价标准 通常评价标准应包括:经济性、可靠性、可维护性、灵活性或柔性、可扩展 性、安全性、劳动强度、易操作性、服务水平、环境保护、敏感性。 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对象系统,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6.1.3 物流系统规划的层次及内容 按照物流范围的不同,物流系统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层次秩序,即国家级物 流系统→省市级物流系统→企业物流系统。高一级的物流系统包含低一级的物流 系统,在进行物流规划时应该表现出这种层次性。 (1)从物流系统的地位作用看可分为:物流战略层、策略层(战术层)、运 作层。 (2)从规划所涉及的行政级别和地理范围看可分为:国家物流规划、区域 物流规划、行业物流规划、企业物流规划。 1)国家级的物流规划:着重于以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基础网络为内容的物 流基础平台规划。 2)区域级的物流规划:着重于地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个层 次的物流节点以及综合物流园区规模和布局的规划。 3)经济运行部门的物流规划:在物流基础平台之上,将有大量的企业和经 济事业单位进行运作,供应、分销、配送、供应链、连锁经营等等,要使这些运 作做到合理化和谐调发展,需要有规划的指导。 4)企业的物流规划:生产企业,尤其是大型生产企业,从“营销支持”和 “流程再造”角度进行物流系统的建设规划,会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素质,增强企 业的运营能力。 6.1.4 物流系统规划的步骤 (1)确定物流系统的范围和外部环境; (2)确定物流系统的目标任务; (3)确定评价物流系统优劣的准则; (4)确定各项评价准则的加权值;
(5)收集物流系统的原始数据:(6)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7)明确方案中的可控变量和不可控因素;(8)调整可控变量以求最佳结果:(9)变动不可控因素以考察系统的敏感性:(10)进行方案比较并做出执择。第二节物流规划的分析方法重点: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方法。6.2.1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方法物流规划的系统分析方法:在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工作时,要按照系统工程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根据系统的概念、构成和性质,把对象作为系统进行了解和分析,将分析结果加以综合,使之最有效地实现系统的目标,物流系统规划中处理各种问题所用到的基本方法包括分析、综合和评价,关系如书中图6-1所示。(1)系统分析一一提出方案概念:为研制系统搜集必要而足够的信息,针对拟出的几种备选方案,用各种手段分析对象系统的要求、结构及功能等,弄清系统的特性,取得系统内外的有关信息,并考虑到环境、资源、状态等约束条件,根据评价准则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价,以得到若干较为满意的解。目的:系统分析以系统整体效益为目标,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为重点,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给决策者以价值判断的依据,作出决策,步骤详见书中图6-2所示。(2)系统综合一一规范方案概念:充分研究系统分析的结果,根据特定解和评价结果,把系统的组成和行为方式组合起来,拟定系统的规范的过程。工作步骤:详见书中图6-3所示。(3)系统评价一一优化选择
(5)收集物流系统的原始数据; (6)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7)明确方案中的可控变量和不可控因素; (8)调整可控变量以求最佳结果; (9)变动不可控因素以考察系统的敏感性; (10)进行方案比较并做出抉择。 第二节 物流规划的分析方法 重点: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方法。 6.2.1 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方法 物流规划的系统分析方法:在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工作时,要按照系统工程 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根据系统的概念、构成和性质,把对象作为系统进行了解 和分析,将分析结果加以综合,使之最有效地实现系统的目标。 物流系统规划中处理各种问题所用到的基本方法包括分析、综合和评价,关 系如书中图 6-1 所示。 (1)系统分析——提出方案 概念:为研制系统搜集必要而足够的信息,针对拟出的几种备选方案,用各 种手段分析对象系统的要求、结构及功能等,弄清系统的特性,取得系统内外的 有关信息,并考虑到环境、资源、状态等约束条件,根据评价准则对分析结果进 行评价,以得到若干较为满意的解。 目的:系统分析以系统整体效益为目标,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为重点, 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给决策者以价值判断的依据,作出决策。 步骤详见书中图 6-2 所示。 (2)系统综合——规范方案 概念:充分研究系统分析的结果,根据特定解和评价结果,把系统的组成和 行为方式组合起来,拟定系统的规范的过程。 工作步骤:详见书中图 6-3 所示。 (3)系统评价——优化选择
概念:对设计出来的可供选择的方案,用技术、环境和经济的观点综合地评价,审查系统设计的合理性与实现系统设计的风险性,从而选择适当的可能实现的方案。系统评价一般是按照性能、费用、时间三个因素来进行,通常会把时间换成费用来考虑。工作步骤:详见书中图6-4。6.2.2物流系统规划的三维结构物流系统规划的总体模型和技术路线的具体内容,详见书中表6-1。6.2.3物流系统规划的总体模型概念:物流规划过程的总体模型。以工作的时间维为主线,可把物流系统规划工作分为:筹备、系统诊断与分析、战略研究与设计、总体规划与优化、决策制定与实施”五个阶段。具体内容见书中表6-1。总体规划与优化的工作步骤,见书中图6-6。第三节物流网络的规划重点:线路和节点。6.3.1物流网络及其规划特点(1)物流网络及其基本要素物流网络:由执行运动使命的线路和执行停顿使命的节点组成的物流网络。两个基本要数:线路和节点。物流网络水平的高低、功能的强弱,取决于这两个基本元素的性能及其配置方式。(2)物流网络中的节点概念:是完成物流活动的场所,也是对运输活动进行调度的地方。功能:衔接功能、信息功能和管理功能
概念:对设计出来的可供选择的方案,用技术、环境和经济的观点综合地评 价,审查系统设计的合理性与实现系统设计的风险性,从而选择适当的可能实现 的方案。系统评价一般是按照性能、费用、时间三个因素来进行,通常会把时间 换成费用来考虑。 工作步骤:详见书中图 6-4。 6.2.2 物流系统规划的三维结构 物流系统规划的总体模型和技术路线的具体内容,详见书中表 6-1。 6.2.3 物流系统规划的总体模型 概念:物流规划过程的总体模型。 以工作的时间维为主线,可把物流系统规划工作分为:筹备、系统诊断与分 析、战略研究与设计、总体规划与优化、决策制定与实施”五个阶段。 具体内容见书中表 6-1。 总体规划与优化的工作步骤,见书中图 6-6。 第三节 物流网络的规划 重点:线路和节点。 6.3.1 物流网络及其规划特点 (1)物流网络及其基本要素 物流网络:由执行运动使命的线路和执行停顿使命的节点组成的物流网络。 两个基本要数:线路和节点。 物流网络水平的高低、功能的强弱,取决于这两个基本元素的性能及其配置 方式。 (2)物流网络中的节点 概念:是完成物流活动的场所,也是对运输活动进行调度的地方。 功能:衔接功能、信息功能和管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