髙指导性和预见性,对海量学情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构建髙效反馈通道,使培 养环节构成闭环系统。学校实现了教学管理信息化和服务精准化,为师生提供智 能化、人性化、精准化服务,为教育教学提供技术支持。学分学绩制取得了效益 和成果最大化,促进了个性发展,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基于一体化平台和协同育人创新中心,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建校28年来,学校坚持依托青岛地区产业发展,主动服务地区经济的办学 宗旨,吸引高校、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等多元主体的优质教育资源,建立 “协同育人联盟”的组织载体,形成育人合力,通过建设校内“产学研一体化基 地”和校外“协同育人创新中心”的双平台,开展协同育人实践,实现协同办学、 协同育人、协同发展、协同就业,形成了适合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协同育人 模式。 校企合作形式推陈出新,校内“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有力推动教改,校外“协 同育人创新中心”人才培养成果凸显。 酒店管理学院充分利用一体化平台一一青岛西海岸珠山大饭店,学院院长兼 任大饭店总经理,教师兼任各部门管理干部,学生深入真实环境进行学习和实践, 开展省级教改重点课题“应用型大学酒店管理本科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教育学院院长兼任一体化平台—一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幼儿园的园长,师生不间断 开展轮训,进行省级教改课题“基于校地联盟的学前教育专业“院园一体、学岗 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机电工程学院基于一体化平台—一青岛滨大机电科 技有限公司开展省级教改课题“新常态下高校工科专业对接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 式探究”。建筑工程学院基于一体化平台一一青岛五岳建筑有限公司开展省级教 改课题“基于‘互联网+BIM'’的土建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总投资 30亿元人民币、占地226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的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青 岛军民融合医院,三甲标准)作为培养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 助产学、康复治疗学等医学类专业人才的有力支撑,将全面实现“医教研”一体 化教学,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平台,构建实习就业直通车 近年来学校承担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的市厅级以上研究项目31 项,并取得一批成果。其中,“德育为本,创新为翼,校企协作一一民办高校工
4 高指导性和预见性,对海量学情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构建高效反馈通道,使培 养环节构成闭环系统。学校实现了教学管理信息化和服务精准化,为师生提供智 能化、人性化、精准化服务,为教育教学提供技术支持。学分学绩制取得了效益 和成果最大化,促进了个性发展,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基于一体化平台和协同育人创新中心,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建校 28 年来,学校坚持依托青岛地区产业发展,主动服务地区经济的办学 宗旨,吸引高校、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等多元主体的优质教育资源,建立 “协同育人联盟”的组织载体,形成育人合力,通过建设校内“产学研一体化基 地”和校外“协同育人创新中心”的双平台,开展协同育人实践,实现协同办学、 协同育人、协同发展、协同就业,形成了适合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协同育人 模式。 校企合作形式推陈出新,校内“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有力推动教改,校外“协 同育人创新中心”人才培养成果凸显。 酒店管理学院充分利用一体化平台——青岛西海岸珠山大饭店,学院院长兼 任大饭店总经理,教师兼任各部门管理干部,学生深入真实环境进行学习和实践, 开展省级教改重点课题“应用型大学酒店管理本科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教育学院院长兼任一体化平台——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幼儿园的园长,师生不间断 开展轮训,进行省级教改课题“基于校地联盟的学前教育专业“院园一体、学岗 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机电工程学院基于一体化平台——青岛滨大机电科 技有限公司开展省级教改课题“新常态下高校工科专业对接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 式探究”。建筑工程学院基于一体化平台——青岛五岳建筑有限公司开展省级教 改课题“基于‘互联网+BIM’的土建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总投资 30 亿元人民币、占地 226 亩、建筑面积 37 万平方米的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青 岛军民融合医院,三甲标准)作为培养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 助产学、康复治疗学等医学类专业人才的有力支撑,将全面实现“医教研”一体 化教学,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平台,构建实习就业直通车。 近年来学校承担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的市厅级以上研究项目 31 项,并取得一批成果。其中,“德育为本,创新为翼,校企协作——民办高校工
科优势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基于企业全过程参与的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 体系研究与实践”“对接产业发展‘六双融合’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创建‘地球村’准自然语言环境,改革外语实践教学模式”“基于传统文化浸 入式传播的本科传媒人才素质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电子商务技能培养ROM 模式内化工程的探索与实践”等8项成果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奖。学校连续2 次被山东省经信委、教育厅、人社厅联合评为“山东省企校合作先进单位”。 四、体现青岛滨海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几个主要指标 1.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和好的就业质量 我校学生的就业率非常稳定,连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全省前列。2017 至2019年,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分别为98.31%、98.49%、96.83%。学生好的 就业质量和就业竞争力反映出学校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体现在就业地域方 面,许多学生受到一、二线城市的青睐。2019年学生在二线(包括青岛市)及 以上城市就业比例为80.92%,岗位待遇较前大幅度提高。2020年虽然受到新冠 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双重影响,但全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04% 保持较高水平 2毕业生首次就业的稳定率 我校学生第一次就业的稳定率较高,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学生能用长远眼光 看待就业,能适应社会就业格局变化。到用人单位工作后,能尽快认同用人单位 的经营理念,有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精神,从基层岗位做起,受得住单位规章制度 的约束,有诚信和契约精神,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3毕业生的持续发展能力和企业满意度 我校绝大多数毕业生后在企业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表现出较好的实践能 力、动手做事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主要得益于学校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专 业认知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得益于校企联合培养育人,学生能较好地确定企业 需求的专业方向,全程参与真实工程项目训练,达到“经验前置”,一毕业就能 上岗或顶岗,历年企业满意度都在95%以上。 4毕业生较高的考研深造率 多年来,学分学绩制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学习时空,学生自主学习的权 利发挥了良好的作用,考研深造率在不断攀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校已有
5 科优势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基于企业全过程参与的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 体系研究与实践”“对接产业发展‘六双融合’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创建‘地球村’准自然语言环境,改革外语实践教学模式”“基于传统文化浸 入式传播的本科传媒人才素质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电子商务技能培养 ROM 模式内化工程的探索与实践”等 8 项成果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奖。学校连续 2 次被山东省经信委、教育厅、人社厅联合评为“山东省企校合作先进单位”。 四、体现青岛滨海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几个主要指标 1.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和好的就业质量 我校学生的就业率非常稳定,连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全省前列。2017 至 2019 年,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分别为 98.31%、98.49%、96.83%。学生好的 就业质量和就业竞争力反映出学校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体现在就业地域方 面,许多学生受到一、二线城市的青睐。2019 年学生在二线(包括青岛市)及 以上城市就业比例为 80.92%,岗位待遇较前大幅度提高。 2020 年虽然受到新冠 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双重影响,但全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 95.04%, 保持较高水平。 2.毕业生首次就业的稳定率 我校学生第一次就业的稳定率较高,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学生能用长远眼光 看待就业,能适应社会就业格局变化。到用人单位工作后,能尽快认同用人单位 的经营理念,有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精神,从基层岗位做起,受得住单位规章制度 的约束,有诚信和契约精神,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3.毕业生的持续发展能力和企业满意度 我校绝大多数毕业生后在企业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表现出较好的实践能 力、动手做事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主要得益于学校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专 业认知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得益于校企联合培养育人,学生能较好地确定企业 需求的专业方向,全程参与真实工程项目训练,达到“经验前置”,一毕业就能 上岗或顶岗,历年企业满意度都在 95%以上。 4.毕业生较高的考研深造率 多年来,学分学绩制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学习时空,学生自主学习的权 利发挥了良好的作用,考研深造率在不断攀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校已有
1472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名列山东省同类高校前茅。 5应用型人才培养见成效,“1+X”结硕果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1+X”证书制度,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 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培训内容与专业教学内容、技能考核与 课程考试统筹评价,及时将新技术、新规范、新要求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体现应 用型本科教育所具有的教育需求与产业需求结合、学校育人与企业育人协同、个 体个性化发展与职业化发展统一的“跨界性”特征,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 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在全国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中取得了突出成绩:护理 学专业2017年护士资格证通过率达98.6%(当年全国平均通过率40%)、2018 年护士资格证通过率94%(当年全国平均通过率36%)、2019年护士资格证通过 率92.2%(当年全国平均通过率51.4%)、2020年护士资格证书通过率95.6% 学前教育专业2017∽2020年教师资格证通过率分别为91.6%、96.3%、97%、94.2% (全国教师资格证笔试通过率大概在30%,面试通过率大概在70%),为学生高 质量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学校办学定位 学校始终坚持“以师生为本,以兴教育才为己任,以利民报国为目的,走内 涵发展之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的办学指导思想。根据青岛滨海学院现实条件和优势,结合青岛区位特点,统筹 考虑学校近、中期及长远发展来定位。 发展目标定位:将学校建成办学条件优越,办学特色鲜明,办学规模适度, 广受社会赞许,省内领先,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办学类型定位: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科性、应用型普通本科院 校 办学层次定位:近期定位,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兼顾高职专科教育;中长期 目标,以本科教育为主,加速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6 1472 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名列山东省同类高校前茅。 5.应用型人才培养见成效,“1+X”结硕果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1+X”证书制度,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 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培训内容与专业教学内容、技能考核与 课程考试统筹评价,及时将新技术、新规范、新要求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体现应 用型本科教育所具有的教育需求与产业需求结合、学校育人与企业育人协同、个 体个性化发展与职业化发展统一的“跨界性”特征,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 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在全国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中取得了突出成绩:护理 学专业 2017 年护士资格证通过率达 98.6%(当年全国平均通过率 40%)、2018 年护士资格证通过率 94%(当年全国平均通过率 36%)、2019 年护士资格证通过 率 92.2%(当年全国平均通过率 51.4%)、2020 年护士资格证书通过率 95.6%; 学前教育专业 2017∽2020 年教师资格证通过率分别为 91.6%、96.3%、97%、94.2% (全国教师资格证笔试通过率大概在 30%,面试通过率大概在 70%),为学生高 质量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学校办学定位 学校始终坚持“以师生为本,以兴教育才为己任,以利民报国为目的,走内 涵发展之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的办学指导思想。根据青岛滨海学院现实条件和优势,结合青岛区位特点,统筹 考虑学校近、中期及长远发展来定位。 发展目标定位:将学校建成办学条件优越,办学特色鲜明,办学规模适度, 广受社会赞许,省内领先,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办学类型定位: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科性、应用型普通本科院 校。 办学层次定位:近期定位,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兼顾高职专科教育;中长期 目标,以本科教育为主,加速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学科专业定位:以工科为优势,以医学、学前教育、管理、艺术学科为特色, 文、工、医、管、经济、教育、艺术等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学 科专业结构布局。 二、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满足生 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服务面向:立足青岛市,面向全国,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面向新 代信息技术、髙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文化创意、精品旅游。 三、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学校2005年升为普通本科高校,按照学校的办学定位,本科专业设置主动 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需要,遵循 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使所设专业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经过 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科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结构较为合理的学科专业体 系,学校办学特色日趋凸显,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2020年当年本科招生专 业总数为48个,涵盖文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医学等 7大学科门类。 四、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 截至2020年9月30日,学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为23584人,其中普 通本科生12432人,占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的比例为52.7%。 五、本科生源质量情况 学校坚持规范办学,诚信招生,坚持口碑相传的工作思路。坚持走内涵发展 之路,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以特色促发展,全面提高教育 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满意度,让学生在滨海真正学到 有用的知识,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成为受企业欢迎并重用的人才
7 学科专业定位:以工科为优势,以医学、学前教育、管理、艺术学科为特色, 文、工、医、管、经济、教育、艺术等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学 科专业结构布局。 二、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满足生 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服务面向:立足青岛市,面向全国,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面向新 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文化创意、精品旅游。 三、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学校 2005 年升为普通本科高校,按照学校的办学定位,本科专业设置主动 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需要,遵循 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使所设专业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经过 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科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结构较为合理的学科专业体 系,学校办学特色日趋凸显,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2020 年当年本科招生专 业总数为 48 个,涵盖文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医学等 7 大学科门类。 四、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 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学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为 23584 人,其中普 通本科生 12432 人,占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的比例为 52.7%。 五、本科生源质量情况 学校坚持规范办学,诚信招生,坚持口碑相传的工作思路。坚持走内涵发展 之路,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以特色促发展,全面提高教育 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满意度,让学生在滨海真正学到 有用的知识,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成为受企业欢迎并重用的人才
近几年学校的本科招生计划稳中有增,在全国招生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 学校保质保量完成了招生录取工作,达到预期目标。2020年,我校48个本科专 业及大类面向2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从录取分数看,学校在全国21个省份 的普通文、理科录取平均分,均超过当地录取控制线10分以上。其中黑龙江、 辽宁、河北3省的普通文、理科录取平均分,均超过当地录取控制线50分以上 河南、吉林、山西、陕西等10个省、市、自治区的普通文、理科录取平均分 均超过当地录取控制线20分以上。报到率、生源质量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均位居 前列
8 近几年学校的本科招生计划稳中有增,在全国招生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 学校保质保量完成了招生录取工作,达到预期目标。2020 年,我校 48 个本科专 业及大类面向 21 个省、市、自治区招生,从录取分数看,学校在全国 21 个省份 的普通文、理科录取平均分,均超过当地录取控制线 10 分以上。其中黑龙江、 辽宁、河北 3 省的普通文、理科录取平均分,均超过当地录取控制线 50 分以上; 河南、吉林、山西、陕西等 10 个省、市、自治区的普通文、理科录取平均分, 均超过当地录取控制线 20 分以上。报到率、生源质量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均位居 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