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现有粘稠沥青(A料)与渣油(B料)欲掺配成C“=45s表面处治用渣油,用不同比例, 测其粘度如表2-1,请用图解法求C60=45s的掺配比例。 表21 粘度C560 A料用量(%B料用量% 粘度C560 A料用量(%B料用量(% 100 50 50 35 20 80 70 40 60 25 10 90 50 30 70 5.表2-2两种沥青材料(C与B料)不同比例时的针入度值(温度25℃,荷载100g, 时间5s),用图解法求出当针入度值为100(1/100mm)时的掺配比例 表2-2 针入度 C料用量(%)B料用量(%)针入度C料用量(%)B料用量(%) 180 100 0 85 30 70 160 80 20 50 15 85 135 60 40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使用教材: 李立寒道路建筑材料.北京:交通人民出版社,2006. 主要参资料: [山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0T052-2006.人 民交通出版社,2006. [2]沈金安沥青及浙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课后小结: 1.石油沥青的元素组成:不同产地沥青性质差异非常大,但元素组成相近。元素的数 量组成与沥青性质关系不明确。 2,石油沥青的化学组成:为研究组成,将混合物一一沥青进行分离。将沥青按物理、 化学性质接近的化合物集中为一个组分的分离方法。 3.沥青的胶体结构:根据胶团粒子大小、数量及其在连续相中的分散状态,沥青的胶 体结构可分为三种类型。 4.沥青的路用性能:粘滞性:沥青的低温性能:沥青的感温性
4.现有粘稠沥青(A 料)与渣油(B 料)欲掺配成 C 5 60 =45s 表面处治用渣油,用不同比例, 测其粘度如表 2-1,请用图解法求 C 5 60 =45s 的掺配比例。 表 2-1 粘度 C 5 60 A 料用量(%) B 料用量(%) 粘度 C 5 60 A 料用量(%) B 料用量(%) 100 50 50 35 20 80 70 40 60 25 10 90 50 30 70 5.表 2-2 两种沥青材料(C 与 B 料)不同比例时的针入度值(温度 250C,荷载 100g, 时间 5s),用图解法求出当针入度值为 100(1/100mm)时的掺配比例。 表 2-2 针入度 C 料用量(%) B 料用量(%) 针入度 C 料用量(%) B 料用量(%) 180 100 0 85 30 70 160 80 20 50 15 85 135 60 40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使用教材: 李立寒.道路建筑材料.北京:交通人民出版社,2006. 主要参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6).人 民交通出版社,2006. [2]沈金安.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课后小结: 1.石油沥青的元素组成:不同产地沥青性质差异非常大,但元素组成相近。元素的数 量组成与沥青性质关系不明确。 2.石油沥青的化学组成:为研究组成,将混合物——沥青进行分离。将沥青按物理、 化学性质接近的化合物集中为一个组分的分离方法。 3. 沥青的胶体结构:根据胶团粒子大小、数量及其在连续相中的分散状态,沥青的胶 体结构可分为三种类型。 4. 沥青的路用性能:粘滞性;沥青的低温性能;沥青的感温性
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教案 课次 6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口讨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口其他口 正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沥青材料(改性沥青:乳化沥青:煤沥青)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了解聚合物改性沥青和乳化沥青的技术性质及技术标准。 二、学习要求 改性沥青的分类与技术要求:常用聚合物改性沥青:乳化沥青的组成材料。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1.改性沥青的分类与技术要求: 1,课堂讲授(多 2,常用聚合物改性沥青: 媒体教学)。 3.乳化沥青的组成材料。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使用教材: 李立寒道路建筑材料.北京:交通人民出版社,2006 主要参资料 [山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0T052-2006.人 民交通出版社,2006. [2]沈金安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B)于滢硅藻土作沥青改性剂的研究)矿产保护与利用,2006,(01) 课后小结:1.改性沥青的分类与技术要求:2.常用聚合物改性沥青:3.乳化沥青的组 成材料
道路建筑材料 课程教案 课次 6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1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 沥青材料(改性沥青;乳化沥青;煤沥青)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了解聚合物改性沥青和乳化沥青的技术性质及技术标准。 二、学习要求 改性沥青的分类与技术要求;常用聚合物改性沥青;乳化沥青的组成材料。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1.改性沥青的分类与技术要求; 2.常用聚合物改性沥青; 3.乳化沥青的组成材料。 1.课堂讲授(多 媒体教学)。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使用教材: 李立寒.道路建筑材料.北京:交通人民出版社,2006 主要参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6).人 民交通出版社,2006. [2]沈金安.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 于漧. 硅藻土作沥青改性剂的研究[J]矿产保护与利用 , 2006,(01) . 课后小结:1.改性沥青的分类与技术要求;2.常用聚合物改性沥青;3.乳化沥青的组 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