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五肿瘤(一)大体标本镜下标本直肠息肉乳头状瘤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腺瘤皮肤鳞癌食道鳞癌结肠腺癌结肠腺癌食道癌胃癌胃癌肠癌原发性肝癌(巨块型、结节型)【目的要求]1.掌握常见上皮来源的良、恶性肿瘤的肉眼、镜下形态及生长方式2.掌握消化系统肿瘤的类型和组织来源[大体标本]1:活检71-131号(总编号25)病历摘要:男性,11岁,反复发生无痛性血便3年余,时有腹痛或腹泻。肛镜检查直肠内有多数黄豆一蚕豆大息肉,有蒂、可活动、粉红色。临床诊断:直肠息肉病。观察要点:①标本为一段纵行切开的直肠和部分乙状结肠,粘膜面有多数息肉状突起,散在或数个群集,栗粒-蚕豆大,灰红色;小息肉突起似颗粒状,部分较大息肉的基底部有一蒂与粘膜面相连,少数息肉表面呈分叶状或颗粒状;②标本右上方有一已被剖开之脂肪瘤(淡黄色);③另一标本为一段纵行切开的结肠,其中部见一蚕豆大息肉突起,基底部有一蒂与粘膜面相连,另有数个绿豆大息肉似颗粒状散布(有二粒小息肉已经脱落于固定液内)。病理诊断:2:无号(总编号*25)病史不详观察要点:标本为一段纵行切开的结肠,粘膜面有多个息肉状突起,散在或数个群集,大小不一,灰红色,部分息肉的基底部有一蒂与粘膜面相连。病理诊断:3:活检3919号(总编号26)病历摘要:女性,28岁,右侧甲状腺肿块9月余,除近来有气闷感外无其他不适。临床诊断:甲状腺瘤。观察要点:标本为一结节状肿物的切面,可见肿瘤位于甲状腺内,有完整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肿物核桃大、椭圆形、实性、灰红或浅棕色胶样,其下方有暗红色出血区。病理诊断:4.活检4476号(总编号26)病历摘要:女性,25岁,左颈前部肿块9年余,吃海带后无明显增大,后在右颈前部也出现肿块,性情有些急躁。临床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观察要点:基本同活检3919号大体标本,但肿物切面见数个大小不一的囊腔,腔
实习五 肿 瘤(一) 大体标本 镜下标本 直肠息肉 乳头状瘤 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腺瘤 皮肤鳞癌 食道鳞癌 结肠腺癌 结肠腺癌 食道癌 胃癌 胃癌 肠癌 原发性肝癌(巨块型、结节型) [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上皮来源的良、恶性肿瘤的肉眼、镜下形态及生长方式 2.掌握消化系统肿瘤的类型和组织来源 [大体标本] 1.活检 71-131 号(总编号 25) 病历摘要:男性,11 岁,反复发生无痛性血便 3 年余,时有腹痛或腹泻。肛镜 检查直肠内有多数黄豆一蚕豆大息肉,有蒂、可活动、粉红色。临床诊断:直肠息 肉病。 观察要点:①标本为一段纵行切开的直肠和部分乙状结肠,粘膜面有多数息肉状 突起,散在或数个群集,粟粒-蚕豆大,灰红色;小息肉突起似颗粒状,部分较大 息肉的基底部有一蒂与粘膜面相连,少数息肉表面呈分叶状或颗粒状;②标本右 上方有一已被剖开之脂肪瘤(淡黄色);③另一标本为一段纵行切开的结肠,其中 部见一蚕豆大息肉突起,基底部有一蒂与粘膜面相连,另有数个绿豆大息肉似颗 粒状散布(有二粒小息肉已经脱落于固定液内)。 病理诊断: 2 . 无号(总编号 *25) 病史不详 观察要点:标本为一段纵行切开的结肠,粘膜面有多个息肉状突起,散在或数个 群集,大小不一,灰红色,部分息肉的基底部有一蒂与粘膜面相连。 病理诊断: 3 .活检 3919 号(总编号 26) 病历摘要:女性,28 岁,右侧甲状腺肿块 9 月余,除近来有气闷感外无其他不适。 临床诊断:甲状腺瘤。 观察要点:标本为一结节状肿物的切面,可见肿瘤位于甲状腺内,有完整包膜, 与 周围组织分界清楚,肿物核桃大、椭圆形、实性、灰红或浅棕色胶样,其下方有 暗红色出血区。 病理诊断: 4.活检 4476 号(总编号 26) 病历摘要:女性,25 岁,左颈前部肿块 9 年余,吃海带后无明显增大,后在右颈 前部也出现肿块,性情有些急躁。临床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 观察要点:基本同活检 3919 号大体标本,但肿物切面见数个大小不一的囊腔,腔
内容物已流出。病理诊断:5.活检:81-1165号(总编号*26)病历摘要:女性,35岁,右颈部包块10年余,渐增大,伴心慌、胸问、气短、多汗、乏力。临床诊断:右甲状腺瘤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观察要点:①标本为甲状腺,切面见大小为7.4×6.8×5.8cm肿物一个,中心灰白棕黄色相间,部分浅棕色,胶样感,部分区出血,包膜完整:②一端少量甲状腺组织内有米粒大结节一个,色粉白,界清。病理诊断:6.活检81-1248号(总编号29)病历摘要:女性,65岁,10年前发现左腰部有一小创面,无不适,未被重视。以后创面遂渐扩大,经中医药治疗无效,近月来创面迅速扩大,并有痛感,来院就诊。临床诊断:皮肤癌。观察要点:①标本为皮肤肿瘤之左(或右)半侧,有一10X10cm大的菜花状肿块高出皮肤,表面有出血、坏死,与周围皮肤境界尚清,但无包膜;②切面瘤组织呈灰白色,粗糙,已侵入皮下脂肪组织达筋膜(镜下瘤组织已侵及肌肉),近中央区瘤组织坏死脱落,形成不规则溃疡。病理诊断:7.活检86-2680号(总编号*29)病历摘要:男性,56岁,8年前发现背部有一米粒大隆起物,无不适感,近几年隆起物渐增大,伴疼痛。临床诊断:皮肤癌。观察要点:标本为皮肤肿瘤,大小为8×9×2.5cm,呈菜花状突出皮肤,表面有出血、坏死,与周围皮肤界线尚清,但无包膜;②切面瘤组织呈灰白色,粗糙,侵及筋膜,近中央区瘤组织坏死脱落,形成不规则溃疡。病理诊断:8.活检77-1701号(总编号30)病历摘要:女性,39岁,左下腹肿块年余,近二月腹痛,反复黑便。临床诊断:结肠癌。观察要点:①标本为一段纵行切开的结肠,浆膜面灰红、有粘连,肠壁向中心部呈收缩状,伴有片状出血;②粘膜面有一不规则形较大肿块,明显突入肠腔,表面出血坏死,左上方坏死瘤组织大片脱落,底部粗糙不平,部分区与周围肠粘膜分界不清。病理诊断:9.活检1834号(总编号30)病历摘要:女性,9岁,右下腹包块3月,因阵发性腹痛入院,剖腹探查发现回盲部肿块而手术切除。临床诊断:肿瘤,类型待定。观察要点:从标本两端之回肠、阑尾及结肠可知为纵行剖开之回盲部肠管,在盲肠部有一鸡蛋大不规则肿块明显突入肠腔,几乎充塞整个盲肠;肿块呈灰红色,表面有坏死及出血(已褪色),部分区粘膜增生、粗糙,与周围肠粘膜境界不清。病理诊断:10.活检77-1326号(总编号31)病历摘要:女性,34岁,反复柏油样便,上腹痛,腹中部及鸡蛋大肿块。临床诊断:结肠癌。观察要点:①标本为一段纵行切开的结肠,从浆膜面看肠壁中段呈一结节状隆起
内容物已流出。 病理诊断: 5. 活检:81-1165 号(总编号 *26) 病历摘要:女性,35 岁,右颈部包块 10 年余,渐增大,伴心慌、胸闷、气短、多 汗、乏力。临床诊断:右甲状腺瘤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 观察要点:①标本为甲状腺,切面见大小为 7.4×6.8×5.8cm3•肿物一个,中心灰 白棕黄色相间,部分浅棕色,胶样感,部分区出血,包膜完整;②一端少量甲状 腺组织内有米粒大结节一个,色粉白,界清。 病理诊断: 6.活检 81-1248 号(总编号 29) 病历摘要:女性,65 岁,10 年前发现左腰部有一小创面,无不适,未被重视。以 后创面逐渐扩大,经中医药治疗无效,近月来创面迅速扩大,并有痛感,来院就 诊。临床诊断:皮肤癌。 观察要点:①标本为皮肤肿瘤之左(或右)半侧,有一 10•×10cm2大的菜花状肿块 高出皮肤,表面有出血、坏死,与周围皮肤境界尚清,但无包膜;②切面瘤组织 呈灰白色,粗糙,已侵入皮下脂肪组织达筋膜(镜下瘤组织已侵及肌肉),近中央 区瘤组织坏死脱落,形成不规则溃疡。 病理诊断: 7.活检 86-2680 号(总编号 *29) 病历摘要:男性,56 岁,8 年前发现背部有一米粒大隆起物,无不适感,近几年 隆起物渐增大,伴疼痛。临床诊断:皮肤癌。 观察要点:①标本为皮肤肿瘤,大小为 8×9×2.5cm3,呈菜花状突出皮肤,表面 有出血、坏死,与周围皮肤界线尚清,但无包膜;②切面瘤组织呈灰白色,粗糙, 侵及筋膜,近中央区瘤组织坏死脱落,形成不规则溃疡。 病理诊断: 8. 活检 77-1701 号(总编号 30) 病历摘要:女性,39 岁,左下腹肿块年余,近二月腹痛,反复黑便。临床诊断: 结肠癌。 观察要点:①标本为一段纵行切开的结肠,浆膜面灰红、有粘连,肠壁向中心部 呈收缩状,伴有片状出血;②粘膜面有一不规则形较大肿块,明显突入肠腔,表 面出血坏死,左上方坏死瘤组织大片脱落,底部粗糙不平,部分区与周围肠粘膜 分界不清。 病理诊断: 9.活检 1834 号(总编号 30) 病历摘要:女性,9 岁,右下腹包块 3 月,因阵发性腹痛入院,剖腹探查发现 回盲部肿块而手术切除。临床诊断:肿瘤,类型待定。 观察要点:从标本两端之回肠、阑尾及结肠可知为纵行剖开之回盲部肠管,在盲 肠部有一鸡蛋大不规则肿块明显突入肠腔,几乎充塞整个盲肠;肿块呈灰红色, 表面有坏死及出血(已褪色),部分区粘膜增生、粗糙,与周围肠粘膜境界不清。 病理诊断: 10.活检 77-1326 号(总编号 31) 病历摘要:女性,34 岁,反复柏油样便,上腹痛,腹中部扪及鸡蛋大肿块。临 床诊断:结肠癌。 观察要点:①标本为一段纵行切开的结肠,从浆膜面看肠壁中段呈一结节状隆起
肠壁收缩,并有三个黄豆至蚕豆大结节,剖面灰白,粗糙,有完整包膜,可能为有癌组织转移的肿大淋巴结:②与该处相应之粘膜面有一核桃大肿块,其边缘隆起,伴有坏死出血,中央部为一溃疡,溃疡底部粗糙不平,附有环死组织,肿块周围肠粘膜略呈收缩状,与癌组织分界不清;③肿块处肠腔狭窄,上端肠腔扩张。病理诊断:11,活检80-1517号(总编号31病历摘要:女性,48岁,脓血便半年不愈,近2月加重,消瘦、腹痛,乙状结肠镜检有肿物。临床诊断:直肠癌。观察要点:见标本下端肛门部粘膜可知为一段被纵行剖开的直肠,在粘膜距齿状线上2cm处有一7×5cm的碟状肿块,边缘隆起,有出血,中间凹陷成溃疡,底部粗糙不平,有坏死组织附着。病理诊断:12.活检81-1293号(总编号*32)病历摘要:女性,32岁,脓血便年余,腹痛,肛镜检查直肠内有肿物。临床诊断:直肠癌。观察要点:①标本为直肠纵切开,粘膜面有一10cm长的肿块,环绕肠壁浸润生长,致肠壁明显增厚,肠腔狭窄(周径4cm),肿块表面坏环死脱落,形成不规则浅小溃疡:切面粉白色胶样,浸润肠壁肌层及浆膜层,并浸透肠壁形成一7×5cm隆起肿块:②肿块上端肠腔扩张(周径8.5cm):③左上方见二个肿大淋巴结并排,切面灰白色、粗糙(肿瘤转移)。病理诊断:13,活检79-1293号(总编号32)病历摘要:男,42岁,慢性肠梗阻半年余,锁透乙状结肠处狭窄,手术见乙状结肠上段肿块,肠腔狭窄。临床诊断:结肠癌。观察要点:①标本为乙状结肠纵切开,粘膜面可见一5cm长肿块,环绕肠壁浸润生长致肠壁明显增厚(最厚处达2.5cm)、肠腔狭窄(最窄处周径约2cm)。肿块切面粉白胶样,浸润整个肠壁至周围组织,使浆膜面呈高低不平结节状,表面坏死脱落形成不规则浅小溃疡。病理诊断:
肠壁收缩,并有三个黄豆至蚕豆大结节,剖面灰白,粗糙,有完整包膜,可能为 有癌组织转移的肿大淋巴结;②与该处相应之粘膜面有一核桃大肿块,其边缘隆 起,伴有坏死出血,中央部为一溃疡,溃疡底部粗糙不平,附有坏死组织,肿块 周围肠粘膜略呈收缩状,与癌组织分界不清;③肿块处肠腔狭窄,上端肠腔扩张。 病理诊断: 11.活检 80-1517 号(总编号 31) 病历摘要:女性,48 岁,脓血便半年不愈,近 2 月加重,消瘦、腹痛,乙状结 肠镜检有肿物。临床诊断:直肠癌。 观察要点:见标本下端肛门部粘膜可知为一段被纵行剖开的直肠,在粘膜距齿状 线上 2cm 处有一 7×5cm2 的碟状肿块,边缘隆起,有出血,中间凹陷成溃疡,底 部粗糙不平,有坏死组织附着。 病理诊断: 12.活检 81-1293 号(总编号 *32) 病历摘要:女性,32 岁,脓血便年余,腹痛,肛镜检查直肠内有肿物。临床诊 断:直肠癌。 观察要点:①标本为直肠纵切开,粘膜面有一 10cm 长的肿块,环绕肠壁浸润生长, 致肠壁明显增厚,肠腔狭窄(周径 4cm),肿块表面坏死脱落,形成不规则浅小溃 疡;切面粉白色胶样,浸润肠壁肌层及浆膜层,并浸透肠壁形成一 7•×5cm2 隆起 肿块;②肿块上端肠腔扩张(周径 8.5cm);③左上方见二个肿大淋巴结并排,切面 灰白色、粗糙(肿瘤转移)。 病理诊断 : 13.活检 79-1293 号(总编号 32) 病历摘要:男,42 岁,慢性肠梗阻半年余,钡透乙状结肠处狭窄,手术见乙状 结肠上段肿块,肠腔狭窄。临床诊断:结肠癌。 观察要点:①标本为乙状结肠纵切开,粘膜面可见一 5cm 长肿块,环绕肠壁浸润 生长致肠壁明显增厚(最厚处达 2.5cm)、肠腔狭窄(最窄处周径约 2cm)。肿块切面 粉白胶样,浸润整个肠壁至周围组织,使浆膜面呈高低不平结节状,表面坏死脱 落形成不规则浅小溃疡。 病理诊断:
14.活检83-2464号(总编号*30)病历摘要:男性,62岁,右下腹包块1年余,无便血及发热,锁灌肠示回盲部充盈缺损。临床诊断:回盲部肿瘤?观察要点:①肠管一段,距一侧切缘8cm处可见一8×5.5×4.5cm大小肿物肿瘤环绕肠管,边缘隆起,底部不平,中央有坏死,伴浅溃疡形成;②切面:瘤体灰白、灰黄色,部分区略有胶样感。病理诊断:15.活检4885号病历摘要:女性,46岁,大便带血二年,加重二月,有里急后重,肛诊查直肠9cm处有一硬块,表面高低不平,有压痛。临床诊断:直肠癌。观察要点:直肠剖面距肛门5cm处,见一溃疡状肿块,大小约5×5cm,边缘隆起,底部不平,有出血坏死。病理诊断:16.15号(总编号67)病史不详观察要点:标本为剖开的一段食管,其一端见一灰白色肿块向食道腔内突起,并向食道壁浸润达外膜层。病理诊断:17.活检70-707号病历摘要:女性,48岁,吃于食咽下困难,稀食无影响已三年,近三月来咽下困难加重,饮水亦感到痛。临床诊断:食道癌。观察要点:标本为纵行剖开的食管中下段,食管中一侧壁见一5×2c㎡大小、卵圆形的肿块突向管腔,致管腔狭窄闭塞,肿块呈灰白色,其中有出血、坏死区,癌组织已侵入肌层达浆膜层,癌组织与周围食管之境界尚清楚。病理诊断:18.活检72-138号(总编号66)病历摘要:男性,42岁,进行性春咽困难四个月。临床诊断:食管癌。观察要点:标本为纵行部开的食管,食管下端有一6×4cm大小的圆形呈蝶盘状溃疡,其边缘隆起,底部破碎不平,呈灰白色,部分呈暗红色。病理诊断:19.活检989号(总编号*65)病历摘要:男性,50岁,吞咽困难一年半。临床诊断:食管癌。观察要点:标本为纵行部开的食管,食管下端有一6×4cm大小的圆形呈蝶盘状溃疡,溃疡外形不整,其边缘隆起,基底部破碎不平,呈灰白色质脆,左下方可见一穿孔,在食管的纵切面上瘤组织呈灰白色,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病理诊断:20.活检88-2875号(总编号66)病史不详
14. 活检 83-2464 号(总编号 *30) 病历摘要:男性,62 岁,右下腹包块 1 年余,无便血及发热,钡灌肠示回盲 部充盈缺损。临床诊断:回盲部肿瘤? 观察要点:①肠管一段,距一侧切缘 8cm 处可见一 8×5.5×4.5cm3大小肿物, 肿瘤环绕肠管,边缘隆起,底部不平,中央有坏死,伴浅溃疡形成;②切面: 瘤体灰白、灰黄色,部分区略有胶样感。 病理诊断: 15. 活检 4885 号 病历摘要:女性,46 岁,大便带血二年,加重二月,有里急后重,肛诊查直肠 9cm 处有一硬块,表面高低不平,有压痛。临床诊断:直肠癌。 观察要点:直肠剖面距肛门 5cm 处,见一溃疡状肿块,大小约 5×5cm2,边缘 隆起,底部不平,有出血坏死。 • 病理诊断: 16.15 号(总编号 67) 病史不详 观察要点:标本为剖开的一段食管,其一端见一灰白色肿块向食道腔内突起, 并 向食道壁浸润达外膜层。 病理诊断: 17.活检 70-707 号 病历摘要:女性,48 岁,吃干食咽下困难,稀食无影响已三年,近三月来咽下 困难加重,饮水亦感到痛。临床诊断:食道癌。 观察要点:标本为纵行剖开的食管中下段,食管中一侧壁见一 5×2cm2大小、卵 圆形的肿块突向管腔,致管腔狭窄闭塞,肿块呈灰白色,其中有出血、坏死区, 癌组织已侵入肌层达浆膜层,癌组织与周围食管之境界尚清楚。 病理诊断: 18.活检 72-138 号(总编号 66) 病历摘要;男性,42 岁,进行性吞咽困难四个月。临床诊断:食管癌。 观察要点:标本为纵行剖开的食管,食管下端有一 6×4cm2大小的圆形呈蝶盘 状溃疡,其边缘隆起,底部破碎不平,呈灰白色,部分呈暗红色。 病理诊断: 19.活检 989 号(总编号 *65) 病历摘要:男性,50 岁,吞咽困难一年半。临床诊断:食管癌。 观察要点:标本为纵行剖开的食管,食管下端有一 6×4cm2大小的圆形呈蝶盘状 溃疡,溃疡外形不整,其边缘隆起,基底部破碎不平,呈灰白色质脆,左下方 可见一穿孔,在食管的纵切面上瘤组织呈灰白色,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病理诊断: 20. 活检 88-2875 号(总编号 66) 病史不详
观察要点:标本为纵切面部开之食道,中央区见一6×4cm椭圆形溃疡,边缘隆起,底部不平,伴出血。病理诊断:21.活检77-1757号(总编号65)病历摘要:男性,43岁,进行性吞咽困难三月余。临床诊断:食管癌。观察要点:标本为纵行剖开的食管,可见食管有一环形狭窄,该处管壁增厚,灰白色,瘤组织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病理诊断:22.活检79-1561号(总编号65)病历摘要:男性,56岁,进行性吞咽困难八月余,术前仅能进食少量开水。临床诊断:食管中段癌。观察要点:标本为纵行剖开的食管。中央处一约2.4×2.1cm灰白色肿块,局部食管腔变窄,表面有浅溃疡形成,纵切面上见灰白色组织向肌层呈条索状浸润直达外膜层。病理诊断:23.活检81-236号(总编号*65)病历摘要:女性,47岁,近来吞咽困难,伴剑突下不适,体质消瘦。临床诊断:食道癌。观察要点:标本为纵行部开的食道一段,长8cm,外膜粘连,下端见一大小为5×3.5cm椭圆形溃疡,边缘隆起,底部不平,灰白色,部分区出血,暗红色,切面肿瘤侵及肌层。病理诊断:24.活检96-2536号(总编号*66)病历摘要:女性,59岁,上腹胀痛1月余,食管吞锁提示食道中段癌。临床诊断:食道癌。观察要点:标本为纵行剖开食道一段,长9cm,中段略粗,外膜粗糙,切面见近中部有一隆起肿物,2×0.8cm大小,灰白色,并向管壁周围组织浸润。病理诊断:25活检60-989号病历摘要:男性,45岁,吞咽困难一年余。临床诊断:食道癌。观察要点:标本为食道剖面,距一端见一7×5cm大小溃疡,边缘隆起,底部不平,有较多坏死组织。病理诊断:
观察要点:标本为纵切面剖开之食道,中央区见一 6×4cm2椭圆形溃疡,边缘 隆起,底部不平,伴出血。 病理诊断: 21.活检 77-1757 号(总编号 65) 病历摘要:男性,43 岁,进行性吞咽困难三月余。临床诊断:食管癌。 观察要点:标本为纵行剖开的食管,可见食管有一环形狭窄,该处管壁增厚, 灰白色,瘤组织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病理诊断: 22.活检 79-1561 号(总编号 65) 病历摘要:男性,56 岁,进行性吞咽困难八月余,术前仅能进食少量开水。临 床诊断:食管中段癌。 观察要点:标本为纵行剖开的食管。中央处一约 2.4×2.1cm2灰白色肿块,局 部食管腔变窄,表面有浅溃疡形成,纵切面上见灰白色组织向肌层呈条索状浸 润直达外膜层。 病理诊断: 23. 活检 81-236 号(总编号 *65) 病历摘要:女性,47 岁,近来吞咽困难,伴剑突下不适,体质消瘦。临床诊断: 食道癌。 观察要点:标本为纵行剖开的食道一段,长 8cm,外膜粘连,下端见一大小为 5×3.5cm2 椭圆形溃疡,边缘隆起,底部不平,灰白色,部分区出血,暗红色, 切面肿瘤侵及肌层。 病理诊断: 24. 活检 96-2536 号(总编号 *66) 病历摘要:女性,59 岁,上腹胀痛 1 月余,食管吞钡提示食道中段癌。临床诊 断:食道癌。 观察要点:标本为纵行剖开食道一段,长 9cm,中段略粗,外膜粗糙,切面见 近中部有一隆起肿物,2×0.8cm2 大小,灰白色,并向管壁周围组织浸润。 病理诊断: 25. 活检 60-989 号 病历摘要:男性,45 岁,吞咽困难一年余。临床诊断:食道癌。 观察要点:标本为食道剖面,距一端见一 7×5cm2大小溃疡,边缘隆起,底部 不平,有较多坏死组织。 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