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总体上分为四部分,即概述、科学理论发现的逻辑、科学理论检验 的逻辑和科学理论发展的逻辑。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 绪论科学逻辑学概述 【目的要求】 通过概念的讲解和历史的简述使学生了解科学逻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熟悉科学逻辑 学发展简史:掌握各种模式所蕴含的精神实质以及医学逻辑学发展的概况。 【教学内容】 科学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科学逻辑学发展的简单历史和科学逻辑学历史上关于 科学发现的各种模式、医学逻辑学发展的概况。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一章科学理论发现的逻辑一科学问题 【目的要求】 了解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提出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掌握科研选题的一般 程序和原则。 【教学内容】 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问题:提出科学问题的意义:科学问题的生长点:常规问题与 反常问题:科学问题的选择以及选题的一般程序和原则。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二章科学理论发现的逻辑一科学事实 【目的要求】 认识什么是科学事实以及在科学认识中的重要地位:掌握获取科学事实的主要方法一 一观察和实验方法的基本原则、思考观察和实验中的认识论问题。 【教学内容】 科学事实,观察和实验方法,科学观察应遵循的原则,科学观察的理论负荷论及观察 实验中的机遇问题。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和课堂提问 第三章科学理论发现的逻辑一科学思维 【目的要求】 ·21·
·21·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总体上分为四部分,即概述、科学理论发现的逻辑、科学理论检验 的逻辑和科学理论发展的逻辑。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 绪论 科学逻辑学概述 【目的要求】 通过概念的讲解和历史的简述使学生了解科学逻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熟悉科学逻辑 学发展简史;掌握各种模式所蕴含的精神实质以及医学逻辑学发展的概况。 【教学内容】 科学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科学逻辑学发展的简单历史和科学逻辑学历史上关于 科学发现的各种模式、医学逻辑学发展的概况。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一章 科学理论发现的逻辑——科学问题 【目的要求】 了解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提出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掌握科研选题的一般 程序和原则。 【教学内容】 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问题;提出科学问题的意义;科学问题的生长点;常规问题与 反常问题;科学问题的选择以及选题的一般程序和原则。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二章 科学理论发现的逻辑——科学事实 【目的要求】 认识什么是科学事实以及在科学认识中的重要地位;掌握获取科学事实的主要方法— —观察和实验方法的基本原则、思考观察和实验中的认识论问题。 【教学内容】 科学事实,观察和实验方法,科学观察应遵循的原则,科学观察的理论负荷论及观察 实验中的机遇问题。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和课堂提问 第三章 科学理论发现的逻辑——科学思维 【目的要求】
了解科学思维的基本形式,各种逻辑方法和非逻辑方法以及创造性思维在科学认识中 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在科学研究中正确应用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科学抽象、科学概念、思想模型和理想实验:比较、分类和类比方法:归纳方法和探 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演绎方法和直言三段论、归纳与演绎的特性及其关系:形象思维 和直觉思维:临床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和课堂提问讨论 第四章科学理论发现的逻辑一科学理论 【目的要求】 了解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含义、基本特征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建立 假说的方法论原则、科学理论的基本功能和建立科学理论的方法。 【教学内容】 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建立科学假说的方法论原则:公理化方法:逻辑与 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和课堂提问讨论 第五章科学理论检验的逻辑 【目的要求】 了解科学检验的方法、内容:掌握实践检验中证实、确证和证伪的含义及关系:了解 判决性实验在科学认识中的地位。 【教学内容】 科学检验的内容:逻辑检验和实践检验:证实、确证和证伪:证伪的复杂性:判决性 实验的含义及其意义。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和课堂提问讨论 第六章科学理论发展的逻辑 【目的要求】 了解关于科学理论发展的方式。科学理论的评价。科学理论的演变。理论的先验评价 和后验评价。科学理论演变的三种方式。 【教学内容】 科学理论发展的若干模式。 ·22·
·22· 了解科学思维的基本形式,各种逻辑方法和非逻辑方法以及创造性思维在科学认识中 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在科学研究中正确应用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科学抽象、科学概念、思想模型和理想实验;比较、分类和类比方法;归纳方法和探 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演绎方法和直言三段论、归纳与演绎的特性及其关系;形象思维 和直觉思维;临床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和课堂提问讨论 第四章 科学理论发现的逻辑——科学理论 【目的要求】 了解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含义、基本特征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建立 假说的方法论原则、科学理论的基本功能和建立科学理论的方法。 【教学内容】 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建立科学假说的方法论原则;公理化方法;逻辑与 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和课堂提问讨论 第五章 科学理论检验的逻辑 【目的要求】 了解科学检验的方法、内容;掌握实践检验中证实、确证和证伪的含义及关系;了解 判决性实验在科学认识中的地位。 【教学内容】 科学检验的内容;逻辑检验和实践检验;证实、确证和证伪;证伪的复杂性;判决性 实验的含义及其意义。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和课堂提问讨论 第六章 科学理论发展的逻辑 【目的要求】 了解关于科学理论发展的方式。科学理论的评价。科学理论的演变。理论的先验评价 和后验评价。科学理论演变的三种方式。 【教学内容】 科学理论发展的若干模式
积累观模式。不断革命论模式。科学革命论模式。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库恩的历 史主义模式。拉卡托斯的精致证伪主义模式。费耶阿本德的多元主义模式。 科学理论的评价。科学理论的演变。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和放映相关电教片《世纪钟一一20世纪的科学革命》 三、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 讲授时数 讨论时数 总时数 绪论科学逻辑学概述 7 7 第一章科刊学理发现的逻辑一科学问题 7 7 第二章科学理论发现的逻辑一科学事实 7 7 第三章科学理论发现的逻辑—科学潍 6 1 > 第四章科学理仑发现的逻辑一科学理仑 6 1 7 第五章科学理论检验的逻辑 6 1 7 第六章科学理论发展的逻辑 3 4(电教片) 7 合计 42 7 49 四、大纲使用说明 1.本大纲供中医(五年制和七年制)、中基、针灸、推拿、卫管各专业使用,亦适 用于其它专业选修或辅修本课程的学生。1。本大纲供中医(五年制和七年制)、中基、 针灸、推拿各专业使用,亦适用于其它专业选修或辅修本课程的学生。 2.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进行适当调整,但不应影响课程的基本体系。 3.本大纲内容将随着教学改革和课程内容的发展而有所变动。 4.本大纲的适用教材为《科学逻辑学纲要》。 五、主要参考书目 《科学逻辑》,张巨青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第二版: 《科学哲学历史导论》,【美】约翰·洛西著,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9月第一版: 《科学定律的发现》,郁慕铺著,浙江科技出版社,1990年8月第一版: 《科学理论模型的建构》,张琼等著,浙江科技出版社,1990年10月第一版: 《科学方法和科学动力学》,邱仁宗编著,知识出版社,1984年9月第一版: 《自然辩证法概论》,国家教委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年5月修订版: ·23·
·23· 积累观模式。不断革命论模式。科学革命论模式。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库恩的历 史主义模式。拉卡托斯的精致证伪主义模式。费耶阿本德的多元主义模式。 科学理论的评价。科学理论的演变。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和放映相关电教片《世纪钟——20 世纪的科学革命》 三、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 讲授时数 讨论时数 总时数 绪论 科学逻辑学概述 第一章 科学理论发现的逻辑——科学问题 第二章 科学理论发现的逻辑——科学事实 第三章 科学理论发现的逻辑——科学思维 第四章 科学理论发现的逻辑——科学理论 第五章 科学理论检验的逻辑 第六章 科学理论发展的逻辑 7 7 7 6 6 6 3 1 1 1 4(电教片) 7 7 7 7 7 7 7 合计 42 7 49 四、大纲使用说明 1.本大纲供中医(五年制和七年制)、中基、针灸、推拿、卫管各专业使用,亦适 用于其它专业选修或辅修本课程的学生。1。本大纲供中医(五年制和七年制)、中基、 针灸、推拿各专业使用,亦适用于其它专业选修或辅修本课程的学生。 2.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进行适当调整,但不应影响课程的基本体系。 3.本大纲内容将随着教学改革和课程内容的发展而有所变动。 4.本大纲的适用教材为《科学逻辑学纲要》。 五、主要参考书目 《科学逻辑》,张巨青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 年 8 月第二版; 《科学哲学历史导论》,【美】约翰·洛西著,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 年 9 月第一版; 《科学定律的发现》,郁慕镛著,浙江科技出版社,1990 年 8 月第一版; 《科学理论模型的建构》,张琼等著,浙江科技出版社,1990 年 10 月第一版; 《科学方法和科学动力学》,邱仁宗编著,知识出版社,1984 年 9 月第一版; 《自然辩证法概论》,国家教委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年 5 月修订版;
《医疗问题与逻辑思维》,苏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第一版: 《科学逻辑导论》,【英】R·哈雷著,浙江科技出版社,1990年8月第一版: 《医学方法概论》,常青等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1990年1月第一版: 《实验医学研究导论》,【法】克劳德·贝尔纳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医学伦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031.0.1 课程名称:医学伦理学 Medical Ethics 开课(二级)学院:社会科学部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1.5学分 学时:21学时 前期课程:中医学基础、解剖、生理、病理、诊断 ·24·
·24· 《医疗问题与逻辑思维》,苏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年 6 月第一版; 《科学逻辑导论》,【英】R·哈雷著,浙江科技出版社,1990 年 8 月第一版; 《医学方法概论》,常青等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1990 年 1 月第一版; 《实验医学研究导论》,【法】克劳德·贝尔纳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年。 《医学伦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031.0.1 课程名称:医学伦理学 Medical Ethics 开课(二级)学院:社会科学部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1.5 学分 学时:21 学时 前期课程:中医学基础、解剖、生理、病理、诊断
授课对象:全校各专业本科和七年制 考核方式:考试,论文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医学伦理学是医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之一,是一个合格的医务工作者知识结构的重要组 成部分。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学道德的一门科学。学习和研究医学伦理学,对于培养医务 人员高尚的道德情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于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 意义。 One of the general compulsory courses for medical students,Medical Ethic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a qualified medical practitioner.Medical Ethics searches for the relationship and phenomenon between medicine and ethics.By revealing the origin,nature, effect and development rules,it emphasizes the principle,standard and category of medical ethics. It seeks for the standard and way of evaluating medical ethics,and it provides solutions to the ethical problems raised in modern medical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so as to ensur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edicine. Ever since the ancient times,doctors have been required to satisfy the strict standard established by the society.They should not only master medical skills but also show noble medical ethics.The study of Medical Ethics aims to improve students'moral standard to meet the need of cultivating good quality for their future career.On the other hand,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is related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cause of health protection of our country. 大纲内容: 一、前言 【课程目的】 医学伦理学的学习目的是理解医学的科学和人文双重性质及要求,提高学生的专业思 想,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各个时代的医德关系和医德现象,揭示医 德的起源、本质、作用和发展规律:着重研究医德的原则、规范和范畴:研究医德评价的 标准和方法:同时也要回答现代医疗实践和医学发展中提出的伦理难题,以保证医学的发 展方向。 【教学要求】 自古以来,社会对医生就有很高的要求。要求医生不仅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而且必需具 备高尚的医德。医学伦理学的学习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思想,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的需要, 另一方面也关系到我国整个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医学伦理学的教材内容共十九章,受课 时的限制,不能每章都讲,重点讲八讲,分别是绪论:医德的原则、规范和范畴:医患关 ·25·
·25· 授课对象:全校各专业本科和七年制 考核方式:考试,论文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医学伦理学是医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之一,是一个合格的医务工作者知识结构的重要组 成部分。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学道德的一门科学。学习和研究医学伦理学,对于培养医务 人员高尚的道德情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于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 意义。 One of the general compulsory courses for medical students, Medical Ethic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a qualified medical practitioner. Medical Ethics searches for the relationship and phenomenon between medicine and ethics. By revealing the origin, nature, effect and development rules, it emphasizes the principle, standard and category of medical ethics. It seeks for the standard and way of evaluating medical ethics, and it provides solutions to the ethical problems raised in modern medical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so as to ensur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edicine. Ever since the ancient times, doctors have been required to satisfy the strict standard established by the society. They should not only master medical skills but also show noble medical ethics. The study of Medical Ethics aims to improve students’ moral standard to meet the need of cultivating good quality for their future career. On the other hand,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is related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cause of health protection of our country. 大纲内容: 一、前言 【课程目的】 医学伦理学的学习目的是理解医学的科学和人文双重性质及要求,提高学生的专业思 想,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各个时代的医德关系和医德现象,揭示医 德的起源、本质、作用和发展规律;着重研究医德的原则、规范和范畴;研究医德评价的 标准和方法;同时也要回答现代医疗实践和医学发展中提出的伦理难题,以保证医学的发 展方向。 【教学要求】 自古以来,社会对医生就有很高的要求。要求医生不仅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而且必需具 备高尚的医德。医学伦理学的学习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思想,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的需要, 另一方面也关系到我国整个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医学伦理学的教材内容共十九章,受课 时的限制,不能每章都讲,重点讲八讲,分别是绪论;医德的原则、规范和范畴;医患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