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题:五、六章综合题 第三题:七、八章综合题 「课堂表现1分/次 (4)表现加分了查阅资料1~10分/次 课程负责人5~10分/人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马文蔚.《物理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 (2)主要参考书: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 余虹.《大学物理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2月. 刘克哲.《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 金仲辉.《大学物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 梁绍荣.《基础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 赵凯华等.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电磁学》、《量子物理》,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8年1月. 向义和.《大学物理导论》(上、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撰写人:安宏 审核人:栾玲 课程负责人:安宏
26 第二题:五、六章 综合题 第三题:七、八章 综合题 课堂表现 1 分/ 次 (4)表现加分 .查阅资料 1~10 分/ 次 课程负责人 5~10 分/ 人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马文蔚.《物理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4 月. (2)主要参考书: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 1 月. 余虹.《大学物理学》.科学出版社,2001 年 2 月. 刘克哲.《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1 月. 金仲辉.《大学物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 年. 梁绍荣.《基础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 1 月. 赵凯华等.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电磁学》、《量子物理》.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8 年 1 月. 向义和.《大学物理导论》(上、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年 11 月. 撰写人:安宏 审核人:栾玲 课程负责人:安宏
《物理实验B》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英文名称:Physics Experiment B 课程性质:必修 是否独立设课:是 总学时:48 其中实验学时:42 总学分:1.5 其中实验学分:1.5 适用专业:非物理类理工学科部分专业 开课单位: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验项目数:13 必做项目数:8 选作项目数:4 研究、设计性项目数:1 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物理实验课是理工科类专业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基础课程, 是本科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 物理实验课覆盖面广,具有丰富的实验思想、方法、手段,同时能提供综合 性很强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基 础。它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适应科技 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实践类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将为学生终生 学习和继续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一)本课程的具体任务: 1.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基本素质,使学生 初步掌握实验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 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1)通过阅读实验教材,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仪器说明书,正确使用常规仪器。 (3)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 2。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爱护公共财 产的优良品德。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基本能力。 (1)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能逐步学会用不确定度对直接测量和 间接测量的结果进行评估。 (2)处理实验数据的一些常用方法,包括列表法、作图法和逐差法等。还包 括用计算机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的基本方法。 2.堂握基木物理量的侧量方法。 例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电流、电压、电阻、磁感应强度、折射等 常用物理量、物性参数的测量,以及数字化测量技术和计算技术的应用。 3。了解常用的物理实验方法,并逐步学会其使用
27 《物理实验 B》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英文名称:Physics Experiment B 课程性质:必修 是否独立设课:是 总 学 时:48 其中实验学时:42 总 学 分:1.5 其中实验学分:1.5 适用专业:非物理类理工学科部分专业 开课单位: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验项目数:13 必做项目数:8 选作项目数:4 研究、设计性项目数:1 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物理实验课是理工科类专业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基础课程, 是本科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 物理实验课覆盖面广,具有丰富的实验思想、方法、手段,同时能提供综合 性很强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基 础。它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适应科技 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实践类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将为学生终生 学习和继续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一)本课程的具体任务: 1. 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基本素质,使学生 初步掌握实验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 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1)通过阅读实验教材,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仪器说明书,正确使用常规仪器。 (3)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 2.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爱护公共财 产的优良品德。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 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基本能力。 (1)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能逐步学会用不确定度对直接测量和 间接测量的结果进行评估。 (2)处理实验数据的一些常用方法,包括列表法、作图法和逐差法等。还包 括用计算机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的基本方法。 2. 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例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电流、电压、电阻、磁感应强度、折射等 常用物理量、物性参数的测量,以及数字化测量技术和计算技术的应用。 3. 了解常用的物理实验方法,并逐步学会其使用
例如:比较法、放大法、模拟法、转换法、平衡法、补偿法、干涉法等,以 及在近代科研和工程技术中应用的其他方法。 4.掌握实验室常用仪器的性能,并能够正确使用。 例如:长度测量仪器、计时仪器、电脑通用计数器、变阻器、电表、直流电 桥、通用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干涉仪、传感器,常用电源和光源等。 5.掌握常用的实验操作技术。 例如:零位调整、水平/铅直调整、光路的共轴调整、消视差调整、逐次逼 近调整、按电路图正确接线、简单的电路故障检查与排除,以及在近代科研和工 程技术中应用的仪器调节。 6.简介物理实验史料和物理实验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知识。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工具 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工业天平、物理天平、烧杯、电桥板、直流指针式 检流计、保护开关组、直流电阻、滑线变阻器、多盘十进电阻器、旋转式电阻箱、 三线摆、转动惯量测试仪、水平仪、钢直尺、直流稳压电源、数字式温度计、读 数显微镜、牛顿环、钠光灯、钠光灯电源、分光计、光具座、凸透镜、凹透镜 平面镜、热敏电阻、微机监控多用途智能辐射式加热器、静电场测试仪、示波器、 信号发生器、表面张力系数测试仪、杨氏弹性模量仪、光杠杆、声速测量仪、居 甲点测试仪、球-球碰格实验仪、交流由桥、申感、由容、磁性液体表观密度仪、 热敏电阻温度计实验仪、脉冲激光器、衍射光栅、电子计算机等。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序 学时实验实验每组 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分配类型要求人数 基太概今、不确定度理论、有效 误差理论讲座 数字相关规则、实验数据处理方 4 (一)、(二) 千分尺、天平的使用,固体密度 2 密度的测量 的测量,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 3 验证必做 数据处理 惠斯通电桥测 自组电桥、测中值电阻、测电桥 3 电阻 灵敏度、用不确定度理论处理数 3 验证必做 据 用读数显微镜测平凸透镜的曲 牛顿环实验 率半径,用逐差法进行实验数据 验证 必做 处理 用三线摆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 检验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学 5 转动惯量的测 3 验证 必做 量 握游标卡尺、转动惯量测试仪的 使用方法 8
28 例如:比较法、放大法、模拟法、转换法、平衡法、补偿法、干涉法等,以 及在近代科研和工程技术中应用的其他方法。 4. 掌握实验室常用仪器的性能,并能够正确使用。 例如:长度测量仪器、计时仪器、电脑通用计数器、变阻器、电表、直流电 桥、通用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干涉仪、传感器,常用电源和光源等。 5. 掌握常用的实验操作技术。 例如:零位调整、水平/铅直调整、光路的共轴调整、消视差调整、逐次逼 近调整、按电路图正确接线、简单的电路故障检查与排除,以及在近代科研和工 程技术中应用的仪器调节。 6. 简介物理实验史料和物理实验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知识。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工具 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工业天平、物理天平、烧杯、电桥板、直流指针式 检流计、保护开关组、直流电阻、滑线变阻器、多盘十进电阻器、旋转式电阻箱、 三线摆、转动惯量测试仪、水平仪、钢直尺、直流稳压电源、数字式温度计、读 数显微镜、牛顿环、钠光灯、钠光灯电源、分光计、光具座、凸透镜、凹透镜、 平面镜、热敏电阻、微机监控多用途智能辐射式加热器、静电场测试仪、示波器、 信号发生器、表面张力系数测试仪、杨氏弹性模量仪、光杠杆、声速测量仪、居 里点测试仪、球-球碰撞实验仪、交流电桥、电感、电容、磁性液体表观密度仪、 热敏电阻温度计实验仪、脉冲激光器、衍射光栅、电子计算机等。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序 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学时 分配 实验 类型 实验 要求 每组 人数 1 误差理论讲座 (一)、(二) 基本概念、不确定度理论、有效 数字相关规则、实验数据处理方 法 4 2 密度的测量 千分尺、天平的使用,固体密度 的测量,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 数据处理 3 验证 必做 1 3 惠斯通电桥测 电阻 自组电桥、测中值电阻、测电桥 灵敏度、用不确定度理论处理数 据 3 验证 必做 1 4 牛顿环实验 用读数显微镜测平凸透镜的曲 率半径,用逐差法进行实验数据 处理 3 验证 必做 1 5 转动惯量的测 量 用三线摆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 检验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掌 握游标卡尺、转动惯量测试仪的 使用方法 3 验证 必做 1
6 透镜焦距的测 光学系统的等高共轴调节,测凸 验证必做 透镜、凹透镜的焦距 用模拟法测绘 用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用模 、 验证 静电场 拟法测绘静电场 必做 液体表面张力 用拉脱法测量不同液体的表面 系数的测量 张力系数 综合 必做 9 电子示波器的 观测交流信号及整流电压波形、 使用 3 验证必做 测由压和频率 10操作若试 随机抽测一个实验项目 2 用分光计测光 调解分光计并测量光学玻璃打 11 3 综合 选做 学破璃折射率 射率 铜电阻和热敏 测金属铜电阻及负温度系数、热 12 电阻的温度特 敏电阻的温度特性 综合选做 性 气垫导轨的电脑通用计数器的 13 牛顿第二定律 调节与使用,通过测量、绘曲线 的研究 验证 选做 来验证a∝F、a∝l/m 用分光计测光 使用分光计来测量光栅的常数、 14 栅参数 综合选做 角色散率和分辨本领 液体粘度的测 用落针法测量蓖麻油的粘滞系 15 数、分析系统误差(落针法) 验证 选做 用相位法、驻波法测量空气中的 16 声速的测量 声速 3 综合 选做 迈克尔逊干涉 17 仪的调节和使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测钠光 综合 选做 灯光波波长 田 掌握电磁感应法测磁以场的原 玄相霍被线园 18 理,测量亥姆霍兹线圈的磁感应 验证 选做 的磁场测量 强度分布 气垫导轨、电脑通用计数器的调 简谐振动的研 19 节与使用,测出弹簧振子的等效 3 验证选做 质量和弹簧的等效倔强系数 拉伸法测金属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弹 20 杨氏模量 性模量、用光杠杆测微小伸长量 3 综合 选做 铁磁材料居里 用示波器配合居里点测试仪完 21 点的测量 成几种铁磁材料居里点的测定。 3 综合 选做
29 6 透镜焦距的测 量 光学系统的等高共轴调节,测凸 透镜、凹透镜的焦距 3 验证 必做 1 7 用模拟法测绘 静电场 用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用模 拟法测绘静电场 3 验证 必做 1 8 液体表面张力 系数的测量 用拉脱法测量不同液体的表面 张力系数 3 综合 必做 1 9 电子示波器的 使用 观测交流信号及整流电压波形、 测电压和频率 3 验证 必做 1 10 操作考试 随机抽测一个实验项目 2 1 11 用分光计测光 学玻璃折射率 调解分光计并测量光学玻璃折 射率 3 综合 选做 1 12 铜电阻和热敏 电阻的温度特 性 测金属铜电阻及负温度系数、热 敏电阻的温度特性 3 综合 选做 1 13 牛顿第二定律 的研究 气垫导轨的电脑通用计数器的 调节与使用,通过测量、绘曲线 来验证 a ∝ F 、 a ∝ 1/m 3 验证 选做 1 14 用分光计测光 栅参数 使用分光计来测量光栅的常数、 角色散率和分辨本领。 3 综合 选做 1 15 液体粘度的测 量 用落针法测量蓖麻油的粘滞系 数、分析系统误差(落针法) 3 验证 选做 1 16 声速的测量 用相位法、驻波法测量空气中的 声速 3 综合 选做 1 17 迈克尔逊干涉 仪的调节和使 用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测钠光 灯光波波长 3 综合 选做 1 18 亥姆霍兹线圈 的磁场测量 掌握电磁感应法测磁以场的原 理,测量亥姆霍兹线圈的磁感应 强度分布 3 验证 选做 1 19 简谐振动的研 究 气垫导轨、电脑通用计数器的调 节与使用,测出弹簧振子的等 效 质量和弹簧的等效倔强系数 3 验证 选做 1 20 拉伸法测金属 杨氏模量 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弹 性模量、用光杠杆测微小伸长量 3 综合 选做 1 21 铁磁材料居里 点的测量 用示波器配合居里点测试仪完 成几种铁磁材料居里点的测定。 3 综合 选做 1
动力学共振法 22 测金属杨氏模 用声学方法测棒状样片用细线 3 综合 悬挂时作弯曲振动的共振频率 选做 23 球-球碰撞实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研究不同材 验研究 料的小球碰撞能量损失等内容。 综合 选做 伏安法测电阻根据给定的误差要求选择测量 24 3 方法和测量仪器 综合 选做 及电表的选择 堂据衣流由桥的基木原理和 25 交流电桥 量方法,通过几种常用交流电桥 3 综合 选做 电路来测量电感、电容等参数。 RCL电路暂 RCL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稳态 26 态、稳态过程 过程的Ut一t波形等研究 6 验证 选似 1 的研究 磁性液体表观 掌握液体功能材料磁性液体纳 米颗粒处于磁场中的空间分布 27 密度的实验研 规律,研究磁流体表观密度随外 6 设计 选做 究 磁场变化规律 磁性液体密封 研究磁流体密封压力与磁场变 28 容器泄放压的 化的规律 设计 选做 实验研究 设计、安装一台能测交直流电 万用表电路的 压、直流电流和电阻的万用表, 29 6 设计选做 设计与组装 设计检测电路,通过与标准万用 申表作定量对比来评定结果 电饭锅温度控 掌握电饭锅温度控制电路的原 30 制电路的设计 理,设计、组装电饭锅的温度控 6 设计选做 与组装 制电路 “闭合法”实验方案设计、电子 31 黑箱实验 元器件的检测、实际电路检测、 6 设计 选做 参救测定、处理数据鉴 热敏电阻温度 利用负温度系数的热政电阻器, 32 计的设计安结 结合交流电桥的应用。设计组装 6 设计 选做 和使用 一台温度计 了解低温等离子体产生的基本 低温等离子体 33 6 产生及应用 条件,掌握低温等离子体基本特 设计 选做 性的测量方法
30 22 动力学共振法 测金属杨氏模 量 用声学方法测棒状样片用细线 悬挂时作弯曲振动的共振频率 3 综合 选做 1 23 球 - 球碰撞实 验研究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研究不同材 料的小球碰撞能量损失等内容。 3 综合 选做 1 24 伏安法测电阻 及电表的选择 根据给定的误差要求选择测量 方法和测量仪器 3 综合 选做 1 25 交流电桥 掌握交流电桥的基本原理和测 量方法,通过几种常用交流电桥 电路来测量电感、电容等参数。 3 综合 选做 1 26 R C L 电路暂 态、稳态过程 的研究 RCL 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稳态 过程的 Ut—t 波形等研究 6 验证 选做 1 27 磁性液体表观 密度的实验研 究 掌握液体功能材料磁性液体纳 米颗粒处于磁场中的空间分布 规律,研究磁流体表观密度随外 磁场变化规律 6 设计 选做 1 28 磁性液体密封 容器泄放压的 实验研究 研究磁流体密封压力与磁场变 化的规律 6 设计 选做 1 29 万用表电路的 设计与组装 设计、安装一台能测交直流电 压、直流电流和电阻的万用表, 设计检测电路,通过与标准万用 电表作定量对比来评定结果 6 设计 选做 1 30 电饭锅温度控 制电路的设计 与组装 掌握电饭锅温度控制电路的原 理,设计、组装电饭锅的温度控 制电路 6 设计 选做 1 31 黑箱实验 “闭合法”实验方案设计、电子 元器件的检测、实际电路检测、 参数测定、处理数据等。 6 设计 选做 1 32 热敏电阻温度 计的设计安装 和使用 利用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器, 结合交流电桥的应用。设计组装 一台温度计 6 设计 选做 1 33 低温等离子体 产生及应用 了解低温等离子体产生的基本 条件,掌握低温等离子体基本特 性的测量方法 6 设计 选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