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国国 、1958 一、红外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二、红外分光光度计 ◆三、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四、红外谱图解析般步骤
内 容 一、红外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二、红外分光光度计 三、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四、红外谱图解析一般步骤
红外光谱的概述 红外光谱:系指2.5-25um之间的吸收光谱,分子中基团的振动 和转动能级跃迁产生的:振-转光谱。 光辐射→分子振动能级跃迁红外吸收光谱官能团→分子结构 频率V 能量 低 化学锭断裂 电子跃迁 据动旺迁 性动氏年原子饺自特青轻 无线 x射线 紫外 红外 微波 电波 区 IR R 紫外 可见 振动红外 核磁共振 400036003200280024002000180016001t0012001000800600 200nm 400nm 800nm2.5l 15μ ()仲丁醇的红外光 短 波长入 长 光波谱区及能量跃迁相关图
红外光谱:系指2.5-25 um之间的吸收光谱,分子中基团的振动 和转动能级跃迁产生的:振-转光谱。 光辐射→分子振动能级跃迁→红外吸收光谱→官能团→分子结构 红外光谱的概述
双原子分子的能级跃迁示意图 1 V"=0 E2 3 纯电子 跃迁 ”=0 6 4 纯转动 纯振动 2 低迁 跃迁 V=0 双原子分子的三种能级跃迁示意图 =0 谐振子()及非谐振子(b)的势能曲线
双原子分子的能级跃迁示意图
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图:当用一束具有连续波长红外光照射物质时,该物质的分子 就会吸收一定波长的红外光的光能,并转化为分子的振动能量和转动能 量。以波长或波数为为横坐标,以百分透过率或吸收率为纵坐标,记录 其吸收曲线,即得到该物质的红外吸收光谱。 红外光谱图:纵坐标为吸收强度或透过率,横坐标为波长(2u)或 波数1/2单位:cm,波长和波数的关系: ◆v(cm-)=104nμm, ◆红外光谱图可以用峰数,峰位,峰形,蜂强来描述。 40003000.2500 2400 15001301100100090e800 70650 60 40 680 2.5 101112131415
红 外 光 谱 红外光谱图:当用一束具有连续波长红外光照射物质时,该物质的分子 就会吸收一定波长的红外光的光能,并转化为分子的振动能量和转动能 量。以波长或波数为为横坐标,以百分透过率或吸收率为纵坐标,记录 其吸收曲线,即得到该物质的红外吸收光谱。 红外光谱图: 纵坐标为吸收强度或透过率,横坐标为波长(λ μm )或 波数1/λ单位:cm-1,波长和波数的关系: υ (cm-1) =104 /λ(μm), 红外光谱图可以用峰数,峰位,峰形,峰强来描述
红外光谱法的划分及特点 红外区的划分 区域 入/um o/cm-1 能级跃迁类型 近红外区 0.752.5 133004000 主要用于研究O一H、N一H、C H键的的倍频和组合频吸收 中红外区 2.525 4000400 振动的基频 远红外区 25~1000 400~10 骨架振动和转动,晶格振动 红外光谱的特点: 1可以鉴定未知物分子结构或确定其化学基团 2固体、气体、液体样品都可以直接测定。对一些表面涂层和不溶 、不熔融的弹性体也可直接测得其红外光谱 3样品用量少,不破坏试样,分析速度快,操作方便
红外光谱法的划分及特点 区域 /um σ/cm-1 能级跃迁类型 近红外区 0.75~2.5 13300~4000 主要用于研究O-H、N-H、C- H键的的倍频和组合频吸收 中红外区 2.5~25 4000~400 振动的基频 远红外区 25~1000 400~10 骨架振动和转动,晶格振动 红外区的划分 红外光谱的特点: 1可以鉴定未知物分子结构或确定其化学基团 2固体、气体、液体样品都可以直接测定。对一些表面涂层和不溶 、不熔融的弹性体也可直接测得其红外光谱 3样品用量少,不破坏试样,分析速度快,操作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