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使用) 复旦大学护理学院 O一八年九月 院系:护理学院日期:2018年6月1 程代码 NURS 130018 课程名称 急救护理学 英文名称 Emergency Nursing 学分数 周学时 4授课语言 中文 任课教师/ 葛向煜 开课院系 护理学院 课程负责人 预修课程 疾病机制、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 课程性质 请根据教学培养方案上的课程性质在以下4个栏目中选择 通识教育专项□核心课程口通识教育选修口大类基础口专业必修R专业选修口其他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明确急救护理学的概念、范畴、救治原则,了解急诊科的 设置与管理。熟悉临床常见急危重疾病如心搏骤停、创伤、急性中毒、昏迷等的病因、诱因、发病机 教学目标 制。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开展常见危重症的病情评估及有效急救护理,并在评估及护理过 程中,落实急救原则、做出正确决策及救护。 思政目标—一通过本课程学习,加强专业认同感,提升专业自信。 急救护理学是护理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以研究各类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监视、护理为主要内容的 门新兴的临床护理学科。本课程可分为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和重症监护三大部分。主要以临床常见的 教学内容简介 急危重疾病如心搏骤停、创伤、急性中毒、昏迷等及常用的急救技术为主要内容。本课程中重点讲授 的是急危重症的病情评估要点、急救原则及护理措施 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学科,急救护理学在教学中注重急救技能的训练与操作,同时注意学生急救 意识与应变能力的培养。 开课学期: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时间及地点:每周一下午(1:30开始)护理学院第四教室 答疑时间及地点:每周二下午,护理学院8号楼303 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不少于5种) 人民卫 急危重症护理学 生出版张波桂莉主编 2017年7月第四版 人民卫 急危重症医学进展 生出版李春盛主编 2017年9月第一版 生出版中华医学会主编 2017年4月第 人民卫 急救医学 生出版陈立国 2017年11月第一版 实用院前急救手册 人民卫涂汉军、刘菊英、肖敏主编 2013年2月第一版 生出版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 (供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使用) 复旦大学护理学院 二O一八年九月 院系:护理学院日期:2018年6月1日 课程代码 NURS130018 课程名称 急救护理学 英文名称 Emergency Nursing 学分数 2分 周学时 4 授课语言 中文 任课教师/ 课程负责人 葛向煜 开课院系 护理学院 预修课程 疾病机制、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 课程性质: 请根据教学培养方案上的课程性质在以下4个栏目中选择。 □通识教育专项□核心课程□通识教育选修□大类基础□专业必修R专业选修□其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明确急救护理学的概念、范畴、救治原则,了解急诊科的 设置与管理。熟悉临床常见急危重疾病如心搏骤停、创伤、急性中毒、昏迷等的病因、诱因、发病机 制。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开展常见危重症的病情评估及有效急救护理,并在评估及护理过 程中,落实急救原则、做出正确决策及救护。 思政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加强专业认同感,提升专业自信。 教学内容简介 急救护理学是护理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以研究各类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监视、护理为主要内容的一 门新兴的临床护理学科。本课程可分为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和重症监护三大部分。主要以临床常见的 急危重疾病如心搏骤停、创伤、急性中毒、昏迷等及常用的急救技术为主要内容。本课程中重点讲授 的是急危重症的病情评估要点、急救原则及护理措施。 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学科,急救护理学在教学中注重急救技能的训练与操作,同时注意学生急救 意识与应变能力的培养。 开课学期: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时间及地点:每周一下午(1:30开始)护理学院第四教室 答疑时间及地点:每周二下午,护理学院8号楼303 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不少于5种) 急危重症护理学 人民卫 生出版 社 张波,桂莉主编 2017年7月第四版 急危重症医学进展 人民卫 生出版 社 李春盛主编 2017年9月第一版 重症医学-2017 人民卫 生出版 社 中华医学会主编 2017年4月第一版 急救医学 人民卫 生出版 社 陈立国 2017年11月第一版 实用院前急救手册 人民卫 生出版 涂汉军、刘菊英、 肖敏主编 2013年2月第一版
社
社
教学进度安排 总共40学时。 急诊科设置与管理 …2学时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3学时 除颤及球囊面罩通气… 心肺复苏术 …3学时 心搏骤停高仿真模拟病例练习……2学时 …4学时 急救四大技术… ……4学时 创伤高仿真模拟病例练习…2学时 中暑溺水电击 …3学时 4学时 昏迷 2学时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3学时 重症监护… …4学时 考核方式 在线作业:10%(有创血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有机磷农药中毒 期末技能考核:30% 期末理论考核:60%。 课程网络资源 http://fdjpkc.fudan.edu.cn/201622/main.psp课程网站 http://www.heart.org 教师教学、科研情况简介 葛向煜,护理学院讲师,从事外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康复护理学教学,主要硏究方向急救护理,护理教育。联系方式: gexiangyu@fudan.edu.cn 李铮,护理学院副教授,从事外科护理学、康复护理学及急救护理学教学,主要研究方冋为康复专科专病护理。联系方式: leez@fudan.edu.cn 刘华晔,华山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主要研究方向临床护理。联系方式: liuhua2004@ hotmailcom 倪洁,华山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护士长,副主任护师,主要研究方向危重症护理。联系方式:pie30@ hotmailcom 朱晓玲,中山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护士长,副主任护师,主要研究方向危重症护理
教学进度安排: 总共40学时。 绪论…………………………………2学时 急诊科设置与管理…………………2学时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3学时 除颤及球囊面罩通气………………2学时 心肺复苏术…………………………3学时 心搏骤停高仿真模拟病例练习……2学时 创伤…………………………………4学时 急救四大技术………………………4学时 创伤高仿真模拟病例练习…………2学时 中暑溺水电击………………………3学时 中毒…………………………………4学时 昏迷…………………………………2学时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3学时 重症监护……………………………4学时 考核方式: 在线作业:10%(有创血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有机磷农药中毒) 期末技能考核:30%, 期末理论考核:60%。 课程网络资源: http://fdjpkc.fudan.edu.cn/201622/main.psp课程网站 http://www.heart.org 教师教学、科研情况简介: 葛向煜,护理学院讲师,从事外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康复护理学教学,主要研究方向急救护理,护理教育。联系方式: gexiangyu@fudan.edu.cn 李铮,护理学院副教授,从事外科护理学、康复护理学及急救护理学教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康复专科专病护理。联系方式: leez@fudan.edu.cn 刘华晔,华山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主要研究方向临床护理。联系方式:liuhuaye2004@hotmail.com 倪洁,华山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护士长,副主任护师,主要研究方向危重症护理。联系方式:nijie30@hotmail.com 朱晓玲,中山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护士长,副主任护师,主要研究方向危重症护理
教学内容 绪论 学习目的和要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了解我国急救护理学的发展:熟悉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内容,院前急救的特点和任务,我国院前急救的组织 形式:掌握急救护理学的范畴,院前急救的原则 、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一)概述 领会 急救护理学的范畴。 (二)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识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念、主要参与人员 (三)院前急救 1.院前急救的原则 2.急救半径和急救反应时间的概念 1.院前急救的任务。 2.院前急救的内容。 3.院前急救中心设置原则 4.现场检伤分类的目的和方法 简单应用 能根据呼吸、脉搏、意识等指标快速判断病人伤情的严重程度 三、教学方法 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了解急诊科的主要任务:熟悉急诊科的设置(主要包括预检分诊处、诊查室、抢救室、监护室、观察室及辅 检查室等六个部门):掌握急诊科的主要制度 (一)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 急诊科环境布置的基本原则。 急诊科环境布局的要求。 (二)急诊科的管理 识记 1.急诊科的预检分诊流程。 2.各种抢救药品和物品管理的基本制度。 1.首诊负责制和急诊科预检护士的职责 2.执行口头医嘱的注意事项 3.急救绿色通道的范围 4.急诊急症的常见类型 应用:能分辨出常见的急诊急症 、教学方法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熟悉心搏骤停的病因:掌握心搏骤停的概念、类型、诊断、临床表现、心肺脑复苏的方法与步骤及护理。提高 急救意识,明确护理工作者在心肺脑复苏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心搏骤停 1.心搏骤停的定义、类型、临床表现及诊断 2.猝死的概念 1.心搏骤停的病因、病理机制 (二)心肺脑复苏 记: 1.心肺脑复苏的步骤 2.基础生命支持、延续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的概念。 复苏药物的使用途径 4.判断心肺复苏效果的方法。 5.心肺复苏终止的指标 1.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2.判断气管插管位置是否正确的方法。 3.保持气道通畅的方法 4.监测二氧化碳波形图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绪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了解我国急救护理学的发展;熟悉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内容,院前急救的特点和任务,我国院前急救的组织 形式;掌握急救护理学的范畴,院前急救的原则。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一)概述。 领会: 急救护理学的范畴。 (二)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识记: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念、主要参与人员。 (三)院前急救 识记: 1.院前急救的原则。 2.急救半径和急救反应时间的概念。 领会: 1.院前急救的任务。 2.院前急救的内容。 3.院前急救中心设置原则。 4.现场检伤分类的目的和方法。 简单应用: 能运用红、黄、绿、黑不同颜色的伤情标记对病人进行分类标记。 能根据呼吸、脉搏、意识等指标快速判断病人伤情的严重程度。 三、教学方法 讲授。 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了解急诊科的主要任务;熟悉急诊科的设置(主要包括预检分诊处、诊查室、抢救室、监护室、观察室及辅 助检查室等六个部门);掌握急诊科的主要制度。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一) 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 识记: 急诊科环境布置的基本原则。 领会: 急诊科环境布局的要求。 (二)急诊科的管理 识记: 1.急诊科的预检分诊流程。 2.各种抢救药品和物品管理的基本制度。 领会: 1.首诊负责制和急诊科预检护士的职责。 2.执行口头医嘱的注意事项。 3.急救绿色通道的范围。 4.急诊急症的常见类型。 应用:能分辨出常见的急诊急症。 三、教学方法 讲授。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熟悉心搏骤停的病因;掌握心搏骤停的概念、类型、诊断、临床表现、心肺脑复苏的方法与步骤及护理。提高 急救意识,明确护理工作者在心肺脑复苏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一)心搏骤停 识记: 1.心搏骤停的定义、类型、临床表现及诊断。 2.猝死的概念。 领会: 1.心搏骤停的病因、病理机制。 (二)心肺脑复苏 识记: 1.心肺脑复苏的步骤。 2.基础生命支持、延续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的概念。 3.复苏药物的使用途径。 4.判断心肺复苏效果的方法。 5.心肺复苏终止的指标。 领会: 1.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2.判断气管插管位置是否正确的方法。 3.保持气道通畅的方法。 4.监测二氧化碳波形图的临床意义
5.球囊面罩通气的注意事项 6.复苏药物使用的目的及使用原则。 7.除颤对于心搏骤停患者的意义。 8.脑完全性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 9.脑复苏的主要措施 10.亚低温疗法的机理及注意事项 11.复苏后的监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1.现场心肺复苏的步骤及方法 2.心肺脑复苏过程中的护理。 三、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与模拟操作训练相结合 创伤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创伤分类、主要病理与病生变化:熟悉创伤评分法、复合伤的特点及急救护理:掌握创伤的概念、骨关节 损伤与颅脑和胸腹部损伤的伤情评估及急救护理:多发伤的病情评估及急救护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一)创伤概述 创伤的定义 领会 1.创伤的分类。 2.创伤后死亡的三个峰值分布 3.创伤评分的目的、分类和常用指标。 简单应用 创伤的评分方法(修正的创伤计分、ASSS编码)。 (二)多发伤 1.多发伤的定义 2.多发伤的临床特点 1.多发伤评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合应用 多发伤的现场急救 2.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三)颅脑损伤 1.头皮损伤的类型及临床特点 2.颅骨骨折的类型及临床特点 3.脑损伤的类型及临床特点 领会 1.严重颅脑损伤的评估方法。 2.头皮损伤、头皮撕裂伤、头皮撕脱伤、脑脊液漏及脑损伤的急救护理措施 宗合应用: 能运用所学知识对颅脑损伤病人实施正确评估及急救护理 (四)胸部损伤 1.严重胸部损伤的临床表现。 2.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病理特点及临床表现。 1.胸部损伤的诊断方法 2.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血胸及心包填塞的急救处理原则 合应用: 能运用所学知识对胸部损伤病人实施正确评估及急救护理 (五)腹部损伤 识记 1.腹部损伤的分类。 2.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临床表现 1.腹部损伤的诊断方法。 2.剖腹探查的指征。 3.腹部损伤的急救处理原则 合应用: 能运用所学知识对腹部损伤病人实施正确评估及急救护理 三、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中暑、淹溺与触电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暑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触电的原因和方式及病理生理:熟悉淹溺的病理生理:掌握中暑、淹溺及触 电的病情评估、救治原则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一)中暑
5.球囊面罩通气的注意事项。 6.复苏药物使用的目的及使用原则。 7.除颤对于心搏骤停患者的意义。 8.脑完全性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 9.脑复苏的主要措施。 10.亚低温疗法的机理及注意事项。 11.复苏后的监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综合应用: 1.现场心肺复苏的步骤及方法。 2.心肺脑复苏过程中的护理。 三、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与模拟操作训练相结合。 创伤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创伤分类、主要病理与病生变化;熟悉创伤评分法、复合伤的特点及急救护理;掌握创伤的概念、骨关节 损伤与颅脑和胸腹部损伤的伤情评估及急救护理;多发伤的病情评估及急救护理。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一)创伤概述 识记: 创伤的定义。 领会: 1.创伤的分类。 2.创伤后死亡的三个峰值分布。 3.创伤评分的目的、分类和常用指标。 简单应用: 创伤的评分方法(修正的创伤计分、AIS-ISS编码)。 (二)多发伤 识记: 1.多发伤的定义。 2.多发伤的临床特点。 领会: 1.多发伤评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综合应用: 1.多发伤的现场急救。 2.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三)颅脑损伤 识记: 1.头皮损伤的类型及临床特点。 2.颅骨骨折的类型及临床特点。 3.脑损伤的类型及临床特点。 领会: 1.严重颅脑损伤的评估方法。 2.头皮损伤、头皮撕裂伤、头皮撕脱伤、脑脊液漏及脑损伤的急救护理措施 综合应用: 能运用所学知识对颅脑损伤病人实施正确评估及急救护理。 (四)胸部损伤 识记: 1.严重胸部损伤的临床表现。 2.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病理特点及临床表现。 领会: 1.胸部损伤的诊断方法。 2.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血胸及心包填塞的急救处理原则。 综合应用: 能运用所学知识对胸部损伤病人实施正确评估及急救护理。 (五)腹部损伤 识记: 1.腹部损伤的分类。 2.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临床表现。 领会: 1.腹部损伤的诊断方法。 2.剖腹探查的指征。 3.腹部损伤的急救处理原则。 综合应用: 能运用所学知识对腹部损伤病人实施正确评估及急救护理。 三、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中暑、淹溺与触电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暑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触电的原因和方式及病理生理;熟悉淹溺的病理生理;掌握中暑、淹溺及触 电的病情评估、救治原则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一)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