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植物学 2、课程英文名称: Botany 3、课程编码:011191 4、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5、课程性质:必修课 6、适用层次:汉族本科 7、适用专业:草业科学 8、开课学期:第一学期(汉) 9、学时:总学时48(理论课学时34,实验睑课学时14) 10、学分:3学分 课程教育目标 本课程是草业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使学生掌握植物个体发育中的外部形态和內部构造的基本知识, 使学生掌握植物个体生长发育和生殖规律,提高专业基础理论仑知识水 平和观察、实践的能力,为学习本专业其它相关课程和进行科学究 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理论课教学内容与要求 绪论 教学内容: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生物界的划分, 植物学的分支学科学习植物学的目的、要求以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植物学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 目的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重点: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一章植物细胞 教学内容细胞基本概念原生质化学组成、物理和生理特性), 原生质体,植物细胞的基本特征;植物细胞的形状大小,植物细胞的 基本结构(细胞壁和原生质体);后含物的概念、类型及其作用;植 物细胞的分裂,植物细胞生长、分化,植物细胞死亡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植物学 2、课程英文名称:Botany 3、课程编码:011191 4、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5、课程性质:必修课 6、适用层次:汉族本科 7、适用专业:草业科学 8、开课学期:第一学期(汉) 9、学时:总学时 48(理论课学时 34,实验课学时 14) 10、学分:3 学分 二、课程教育目标 本课程是草业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使学生掌握植物个体发育中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基本知识, 使学生掌握植物个体生长发育和生殖规律,提高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水 平和观察、实践的能力,为学习本专业其它相关课程和进行科学研究 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1、理论课教学内容与要求 绪论 教学内容: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生物界的划分, 植物学的分支学科,学习植物学的目的、要求以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植物学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 目的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重点: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一章 植物细胞 教学内容:细胞基本概念,原生质(化学组成、物理和生理特性), 原生质体,植物细胞的基本特征;植物细胞的形状大小,植物细胞的 基本结构(细胞壁和原生质体);后含物的概念、类型及其作用;植 物细胞的分裂,植物细胞生长、分化,植物细胞死亡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植物细胞死 亡;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特征,原生质,植物细胞生长、分化;掌握 真核细胞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及细胞的分裂。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器 教学难点: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及细胞的分化 第二章植物组织 教学内容:植物组织的概念,组织类型(分生组织,薄壁组织, 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及其功能;植物组织的 演化,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的类型。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分泌结构,复合组织,植物组织 的演化;理解组织系统;掌握植物组织的概念,分生组织、薄壁组织 保护组织、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教学重点:植物组织的类型和功能 教学难点:各组织的结构特征 第三章种子和幼苗 教学内容:种孑的基本结构(种皮,胚和胚乳),种子的基本类 型(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及休眠;子 叶出土幼苗,子叶留土幼苗。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种子的休眠和萌发,幼苗的类型 掌握被子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教学重点:种子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种子的休眠 第四章根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教学内容:根系的概念,根系类型及其在土壤中的生长、分布规 律,根的生理功能;根尖结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根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的概念,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单子叶植 物根的初生结构,侧根的形成;根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的概念,维管 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根瘤的产生及作用, 菌根的类型及功能;根的变态类型及功能。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根及根系类型,根的生理功能 理解根尖结构及其生长动态,侧根的形成,根与土壤微生物的共生关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植物细胞死 亡;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特征,原生质,植物细胞生长、分化;掌握 真核细胞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及细胞的分裂。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器 教学难点: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及细胞的分化 第二章 植物组织 教学内容:植物组织的概念,组织类型(分生组织,薄壁组织, 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及其功能;植物组织的 演化,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的类型。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分泌结构,复合组织,植物组织 的演化;理解组织系统;掌握植物组织的概念,分生组织、薄壁组织、 保护组织、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教学重点:植物组织的类型和功能 教学难点:各组织的结构特征 第三章 种子和幼苗 教学内容: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胚和胚乳),种子的基本类 型(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及休眠;子 叶出土幼苗,子叶留土幼苗。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种子的休眠和萌发,幼苗的类型; 掌握被子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教学重点:种子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种子的休眠 第四章 根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教学内容:根系的概念,根系类型及其在土壤中的生长、分布规 律,根的生理功能;根尖结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根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的概念,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单子叶植 物根的初生结构,侧根的形成;根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的概念,维管 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根瘤的产生及作用, 菌根的类型及功能;根的变态类型及功能。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根及根系类型,根的生理功能; 理解根尖结构及其生长动态,侧根的形成,根与土壤微生物的共生关
系,根的变态;掌握根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 结构。 教学重点: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 教学难点:维管形成层、木栓形成层的产生、活动及根次生结构 的形成 第五章茎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教学內容:茎的形态特征,芽的结构和类型,茎的分棫方式,茎 的生理功能;苗端分生组织,叶原基和芽原基,茎尖分区;茎初生生 长和初生结构的概念,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单子叶植物茎的初 生结构茎次欠生生长和次生结构的概念,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木 栓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茎的变态类型及功能,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茎的形态和生理功能;理解茎尖 结构及其生长动态,茎的变态;掌握茎的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茎 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教学重点: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 教学难点:维管形成层、木栓形成层的产生、活动及茎次生结构 的形成 第六章叶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教学内容:叶的组成、形态与生理功能;双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 单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叶的变态;旱生植物,水生植物,阳地植物, 阴地植物和盐生植物叶片的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叶的衰老和脱 落;根,茎,叶之间的维管系统联系,营养器官之间主要生理功能联 系,影响营养器官形态结构的环境璄因素。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叶的生理功能叶的衰老和脱落 理解叶片的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营养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 影响;掌握叶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教学重点:双子叶、单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 教学难点:双子叶、单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根,茎,叶之间的 维管系统联系 第七章被子植物花的构造与发育
系,根的变态;掌握根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 结构。 教学重点: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 教学难点:维管形成层、木栓形成层的产生、活动及根次生结构 的形成 第五章 茎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教学内容:茎的形态特征,芽的结构和类型,茎的分枝方式,茎 的生理功能;苗端分生组织,叶原基和芽原基,茎尖分区;茎初生生 长和初生结构的概念,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单子叶植物茎的初 生结构茎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的概念,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木 栓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茎的变态类型及功能,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茎的形态和生理功能;理解茎尖 结构及其生长动态,茎的变态;掌握茎的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茎 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教学重点: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 教学难点:维管形成层、木栓形成层的产生、活动及茎次生结构 的形成 第六章 叶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教学内容:叶的组成、形态与生理功能;双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 单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叶的变态;旱生植物,水生植物,阳地植物, 阴地植物和盐生植物叶片的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叶的衰老和脱 落;根,茎,叶之间的维管系统联系,营养器官之间主要生理功能联 系,影响营养器官形态结构的环境因素。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叶的生理功能,叶的衰老和脱落; 理解叶片的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营养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 影响;掌握叶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教学重点:双子叶、单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 教学难点:双子叶、单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根,茎,叶之间的 维管系统联系 第七章 被子植物花的构造与发育
教学内容:花的概念和组成,花芽分化;雄蕊的发育,花药的发 育和结构,花粉粒的形成与发育,成熟花粉粒的形态与结构,花粉败 育和雄性不育;雌蕊的发育与结构,胚珠的发育与结构,胚囊的发育 与结构;开花与传粉,受精及生物学意叉,外界环垟条件刈受精的影 响,自交不亲和性。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理解花芽 分化,雄蕊、雌蕊的发育过程,开花与传粉;掌握被子植物花的组成, 雄蕊、雌蕊的结构,被子植物双受精作用 教学重点:雄蕊、雌蕊的发育与结构,,开花与传粉,被孑植物 双受精作用 教学难点:雄蕊、雌蕊的发育与结构 第八章果实和种子 教学內容:胚胚乳、种皮的发育,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果 实的发育和结构,单性结实,果实和种孑的传播;植物个体发育和被 子植物的生活史。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个体发育,果实和种子的传 播;理解被子植物的生活史;掌握被子植物种子的发育,果实的形成 及结构。 教学重点:种子的发育,果实的形成 教学难点:种子的发育 2、实验课教学内容与要求 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实验方式:教师讲授实验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由学生独立操 作完成实验。 基本要求 (1)观察、动手、描绘、绘图。熟练使用显微镜,掌握徒手切片、 制片、观察等方法,学习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并迸行绘图。 (2)印证、分析、综合、检索、推理。通过观察,印证课程知识, 能根据实验指导书完成实验过程,并通过分析、综合、回答实验 指导书的有关问题
教学内容:花的概念和组成,花芽分化;雄蕊的发育,花药的发 育和结构,花粉粒的形成与发育,成熟花粉粒的形态与结构,花粉败 育和雄性不育;雌蕊的发育与结构,胚珠的发育与结构,胚囊的发育 与结构;开花与传粉,受精及生物学意义,外界环境条件对受精的影 响,自交不亲和性。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理解花芽 分化,雄蕊、雌蕊的发育过程,开花与传粉;掌握被子植物花的组成, 雄蕊、雌蕊的结构,被子植物双受精作用。 教学重点:雄蕊、雌蕊的发育与结构,,开花与传粉,被子植物 双受精作用 教学难点:雄蕊、雌蕊的发育与结构 第八章 果实和种子 教学内容:胚、胚乳、种皮的发育,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果 实的发育和结构,单性结实,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植物个体发育和被 子植物的生活史。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个体发育,果实和种子的传 播;理解被子植物的生活史;掌握被子植物种子的发育,果实的形成 及结构。 教学重点:种子的发育,果实的形成 教学难点:种子的发育 2、实验课教学内容与要求 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实验方式:教师讲授实验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由学生独立操 作完成实验。 基本要求: (1)观察、动手、描绘、绘图。熟练使用显微镜,掌握徒手切片、 制片、观察等方法,学习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并进行绘图。 (2)印证、分析、综合、检索、推理。通过观察,印证课程知识, 能根据实验指导书完成实验过程,并通过分析、综合、回答实验 指导书的有关问题
(3)识别一定数量的植物种类;掌握常见植物学概念;能开展一 般植物学实验研究。 (4)实验1人1组,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 解决问题 (5)任课教喊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实验前清点学生人数,实验 中按要求做好学生实验情况及结果记录,实验后认真填写实验记 录 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 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掌握 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掌握植物学绘图方法。 实验内容: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临时装片的制作 方法;植物学绘图方法。 实验二植物组织(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植物体各种组织分布及其特点;理解植物 组织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实验内容:植物体各种组织分布及其特点;观察各种植物组织的 永久制片,并动手制作部分组织的临时装片。 实验三根的解剖结构(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根尖的分区及各区特点;掌握单、双子叶 植物根的初生结构;掌握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 实验内容:根尖的分区及各区特点;单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 构;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 实验四茎的解剖结构(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单、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掌握双子 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实验内容:单、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 结构;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特点。 实验五叶的解剖结构(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双子叶植物叶的构造;掌握单子叶楂物叶 的构造;理解结构同生理功能的关系
(3)识别一定数量的植物种类;掌握常见植物学概念;能开展一 般植物学实验研究。 (4)实验 1 人 1 组,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 解决问题。 (5)任课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实验前清点学生人数,实验 中按要求做好学生实验情况及结果记录,实验后认真填写实验记 录。 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 实验一 显微镜的构造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掌握 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掌握植物学绘图方法。 实验内容: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临时装片的制作 方法;植物学绘图方法。 实验二 植物组织(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植物体各种组织分布及其特点;理解植物 组织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实验内容:植物体各种组织分布及其特点;观察各种植物组织的 永久制片,并动手制作部分组织的临时装片。 实验三 根的解剖结构(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根尖的分区及各区特点;掌握单、双子叶 植物根的初生结构;掌握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 实验内容:根尖的分区及各区特点;单、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 构;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 实验四 茎的解剖结构(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单、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掌握双子 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实验内容:单、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 结构;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特点。 实验五 叶的解剖结构(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双子叶植物叶的构造;掌握单子叶植物叶 的构造;理解结构同生理功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