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和掌握大气概况,气象要素概念、时空分布和变化等,天气系统等概念、发展 及其天气特征等: 2。了解和掌握气象要素观测基本仪器和方法,天气图类型、制作和分析预报等。 五、教学方法 PPT,结合课堂讨论、天气图案例分析、习题及其讲解等:成绩评定:学习出勤、平日 作业和期中测验各占10%,期终考试占7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1.气象学与气候学教程,葛朝霞、曹丽青,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陈家辉,大连海事大学出板社。 3.天气学原理和方法,朱乾根,气象出版社。 4.气象学与气候学,周淑贞等,高等教有出版社 5.气象学,南方本,中国农业出版社。 6.应用气候学,高绍风等:气象出版社。 7.现代天气学,伍荣生,高等教有出版社。 8.http://ww2010.atmos uiuc.edu/(Gh)/guides/mtr/home rxml.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流体力学,后修课程海洋学概论或海洋科学导论。 主撰人:刘洪生 审核人:杨红 分管教学院长:杨红 2011年10月26日
27 1.理解和掌握大气概况,气象要素概念、时空分布和变化等,天气系统等概念、发展 及其天气特征等; 2.了解和掌握气象要素观测基本仪器和方法,天气图类型、制作和分析预报等。 五、教学方法 PPT,结合课堂讨论、天气图案例分析、习题及其讲解等;成绩评定:学习出勤、平日 作业和期中测验各占 10%,期终考试占 7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1.气象学与气候学教程,葛朝霞、曹丽青,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 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陈家辉,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3.天气学原理和方法,朱乾根,气象出版社。 4.气象学与气候学,周淑贞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5.气象学,南方本,中国农业出版社。 6.应用气候学,高绍风等;气象出版社。 7.现代天气学,伍荣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8.http://ww2010.atmos.uiuc.edu/(Gh)/guides/mtr/home.rxml。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流体力学,后修课程海洋学概论或海洋科学导论。 主撰人:刘洪生 审核人:杨红 分管教学院长:杨红 2011 年 10 月 26 日
《海岸带开发与管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海岸带开发与管理/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the coasta zone 课程编号:1706001 学分:2学分 学时:总学时32讲授学时32 开设学期:第5-6学期 授课对象:海洋管理专业、海洋科学(海洋生物资源)专业等 课程级别:专业选修课 课程负责人:林全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为海洋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教有选修课,在海洋管理专业本科生四年的 学习中,起着促进学生对海岸带资源利用及其管理认识的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 教与学,使学生了解和熟悉海岸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我国海岸带利用与管理 的状况,掌握基本的海岸带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 步具有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海岸带开发与管理基本理论,通过对海岸带的基本概念、各类海岸带资 源(如滩涂、海岛、生物资源、湿地等、海岸带开发活动的经济评价方法以及海岸带综合管 理的理论法律框架与实践,使学生了解我国海岸带资源的基本状况、我国海岸带开发与管理 的现状、国际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实践与趋势,掌握海岸带开发经济评价的各种方法与海岸带 综合管理的基本法律框架与理论基础,为我国培养相关海洋开发及管理人才。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导论(4学时) 主要内容:海岸、海岸线、海岸带、滩涂等基本概念,我国海岸带基本类型、基本状况,海 岸带管 理的基本概念,我国海岸带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28 《海岸带开发与管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 海岸带开发与管理/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the coastal zone 课程编号:1706001 学 分:2 学分 学 时:总学时 32 讲授学时 32 开设学期: 第 5-6 学期 授课对象:海洋管理专业、海洋科学(海洋生物资源)专业等 课程级别:专业选修课 课程负责人:林全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为海洋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教育选修课,在海洋管理专业本科生四年的 学习中,起着促进学生对海岸带资源利用及其管理认识的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 教与学,使学生了解和熟悉海岸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我国海岸带利用与管理 的状况,掌握基本的海岸带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 步具有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海岸带开发与管理基本理论,通过对海岸带的基本概念、各类海岸带资 源(如滩涂、海岛、生物资源、湿地等)、海岸带开发活动的经济评价方法以及海岸带综合管 理的理论法律框架与实践,使学生了解我国海岸带资源的基本状况、我国海岸带开发与管理 的现状、国际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实践与趋势,掌握海岸带开发经济评价的各种方法与海岸带 综合管理的基本法律框架与理论基础,为我国培养相关海洋开发及管理人才。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导论(4 学时) 主要内容:海岸、海岸线、海岸带、滩涂等基本概念,我国海岸带基本类型、基本状况,海 岸带管 理的基本概念,我国海岸带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学习要求:理解海岸带的概念,海岸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了解有关国家对海 岸带的 分类、海洋区域划分;熟悉我国海岸带的基本状况。 自学:我国各地沿海产业发展概况。 第二章海岸带湿地(4学时) 主要内容:湿地的定义、分类,湿地生态结构,湿地的功能与效益:我国海岸带湿地的类型 与概况、 主要特点;我国海岸带湿地立法、管理机构、管理方法与利用:我国海岸带湿地 保护存 在问题与原因:我国海岸带湿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途径。 学习要求:了解湿地的定义与相关国际公约、湿地的功能与效益、我国海岸带湿地的类型与 概况: 正确认识我国海岸带湿地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理解我国海岸带湿地可持续发展 的必要 性与途径。 自学:湿地公约、查阅我国某个海岸带湿地管理与保护 课堂讨论:我国海岸带湿地管理存在的问题 作业:案例分析报告 第三章滩涂(4学时) 主要内容:海岸带滩涂定义、类型,国外滩涂开发利用趋势;我国海岸带滩涂分布、开发利 用状况:沿海滩涂开发战略及对策。 学习要求:了解我国海岸带滩涂的类型,开发利用状况,掌握滩涂开发利用的战略及对策。 案例分析:我国滩涂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及个案分析 阅读:有关滩涂开发最新研究论文 第四章港口(4学时) 主要内容:港口概念、基本特征、现代港口的发展趋势:我国港口管理体制与国民经济的 关系、我国港口管理体制沿革及现状:国外政府对港口的定位、港口管理模式、 管理体制:港口规划。 学习要求:理解港口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港口规划以及国外港口管理发展趋势。 案例讨论:我国港口管理典型案例 作业:上海港口发展
29 学习要求:理解海岸带的概念,海岸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了解有关国家对海 岸带的 分类、海洋区域划分;熟悉我国海岸带的基本状况。 自 学:我国各地沿海产业发展概况。 第二章 海岸带湿地(4 学时) 主要内容:湿地的定义、分类,湿地生态结构,湿地的功能与效益;我国海岸带湿地的类型 与概况、 主要特点;我国海岸带湿地立法、管理机构、管理方法与利用;我国海岸带湿地 保护存 在问题与原因;我国海岸带湿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途径。 学习要求:了解湿地的定义与相关国际公约、湿地的功能与效益、我国海岸带湿地的类型与 概况; 正确认识我国海岸带湿地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理解我国海岸带湿地可持续发展 的必要 性与途径。 自 学:湿地公约、查阅我国某个海岸带湿地管理与保护。 课堂讨论:我国海岸带湿地管理存在的问题 作 业:案例分析报告 第三章 滩涂(4 学时) 主要内容:海岸带滩涂定义、类型,国外滩涂开发利用趋势;我国海岸带滩涂分布、开发利 用状况;沿海滩涂开发战略及对策。 学习要求:了解我国海岸带滩涂的类型,开发利用状况,掌握滩涂开发利用的战略及对策。 案例分析:我国滩涂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及个案分析 阅 读:有关滩涂开发最新研究论文 第四章 港口(4 学时) 主要内容:港口概念、基本特征、现代港口的发展趋势; 我国港口管理体制与国民经济的 关系、我国港口管理体制沿革及现状;国外政府对港口的定位、港口管理模式、 管理体制;港口规划。 学习要求:理解港口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港口规划以及国外港口管理发展趋势。 案例讨论:我国港口管理典型案例 作 业:上海港口发展
第五章人工渔礁与海洋牧场(2学时) 主要内容:人工渔礁与海洋牧场的概念:国外人工渔礁的发展、人工渔礁起源、作用、种类、 设计要求、管理:海洋牧场的技术、目前存在问题。 学习要求:理解人工渔礁及海洋牧场概念,了解人工渔礁作用和类型,掌握人工渔礁的技术 要求,了解海洋牧场发展技术。 阅读:我国各地在海洋生物增殖放流方面所做的工作 第六章海岛(4学时) 主要内容:海岛的概念,海岛的法律制度,中国海岛概况及其战备地位:国外海岛管理法律 制度:国外海岛管理制度、生态环境保护:。 学习要求:了解海岛的概念,理解我国海岛的战备地位,掌握国外海岛管理模式。 案例分析:我国海岛管理实我 第七章海岸带开发经济分析(2学时) 主要内容:海岸带资源的价值核算基本理论,海岸带区域的综合经济效应及其基本矛盾,海 岸带开发经济分析基本方法。 学习要求:了解海岸带区域的综合经济效应及其基本矛盾:了解海岸带资源的价值核算基本 理论:堂握海岸带开发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案例分析:厦门海岸带开发经济分析。 自学:自然资本论 第八章海岸带综合管理(4学时) 主要内容: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概念、内涵、功能: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形成、发展及相关国际 法律制度: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矛盾体系、问题分类等。 学习要求:了解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概念、功能,掌握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国际法律制度、海岸 带综合管理的矛盾体系与问题分类。 自学:《21世纪议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关内容,国外海岸带综合管理案例 第九章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实施(2学时) 主要内容:海岸带综合实施的要素与障碍,海岸带综合实施的步骤:海岸带综合管理效果评 价基本内涵、方法及存在困难。 学习要求:拳握海岸带综合实施的要素与障碍、实施步骤、缘合管理效果评价基本方法: 作业:1、海岸带缘合管理效果基本方法之间优劣
30 第五章 人工渔礁与海洋牧场(2 学时) 主要内容:人工渔礁与海洋牧场的概念;国外人工渔礁的发展、人工渔礁起源、作用、种类、 设计要求、管理;海洋牧场的技术、目前存在问题。 学习要求:理解人工渔礁及海洋牧场概念,了解人工渔礁作用和类型,掌握人工渔礁的技术 要求,了解海洋牧场发展技术。 阅 读:我国各地在海洋生物增殖放流方面所做的工作 第六章 海岛(4 学时) 主要内容:海岛的概念,海岛的法律制度,中国海岛概况及其战备地位;国外海岛管理法律 制度;国外海岛管理制度、生态环境保护;。 学习要求:了解海岛的概念,理解我国海岛的战备地位,掌握国外海岛管理模式。 案例分析:我国海岛管理实践 第七章 海岸带开发经济分析(2 学时) 主要内容:海岸带资源的价值核算基本理论,海岸带区域的综合经济效应及其基本矛盾,海 岸带开发经济分析基本方法。 学习要求:了解海岸带区域的综合经济效应及其基本矛盾;了解海岸带资源的价值核算基本 理论;掌握海岸带开发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案例分析:厦门海岸带开发经济分析。 自 学:自然资本论 第八章 海岸带综合管理(4 学时) 主要内容: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概念、内涵、功能;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形成、发展及相关国际 法律制度;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矛盾体系、问题分类等。 学习要求:了解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概念、功能,掌握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国际法律制度、海岸 带综合管理的矛盾体系与问题分类。 自 学:《21 世纪议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关内容,国外海岸带综合管理案例 第九章 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实施(2 学时) 主要内容:海岸带综合实施的要素与障碍,海岸带综合实施的步骤;海岸带综合管理效果评 价基本内涵、方法及存在困难。 学习要求:掌握海岸带综合实施的要素与障碍、实施步骤、综合管理效果评价基本方法。 作 业:1、海岸带综合管理效果基本方法之间优劣
第十章我国海岸带管理(2学时) 主要内容:我国海岸带管理基本法律制度及管理机构概况,管理措施,存在问题。 学习要求:了解我国海岸带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掌握《海域管理使用法》的基本内容。 案例分析:《海域使用法》与《渔业法》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海岸带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 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展示、讨 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重要术语用英文单词标注。 案例讨论课的次数应不少5次,进行案例讨论之前,教师事先对案例讨论的具体过程进 行充分的设计,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并向学生下发有关案例:案例讨论中,教师应把 握讨论的进度及方向,进行必要的提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管理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 题:案例讨论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 本课程自学内容的量应不少于理论教学时数的20%,主要安排在各章节中有关背景资料 和易于理解的内容上,自学不占上课学时:学生进行自学前,教师应下发自学提纲或有关思 考题,并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提问。 五、教学方法 实行模块式教学,即将整个课程按照上述内容结构划分为九个单元,每个单元再由理论 授课、案例分析、研讨、自学、作业等方式构成。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音像教材(磁 带、光盘)、课件(包括主讲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还有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与电子教学 幻灯片)以及树上辅导(主要采用E-MAL、BBS等形式)。 考试主要采用论文方式,要求根据所学理论,选择某一国家的海岸带开发与管理进行解 析。 总评成绩:平时作业占10%、课堂讨论和出勤占20%、论文成绩占7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恽才兴,蒋兴伟海岸带可持续发展与综合管理,海洋出版社,2002年。 阅读书目: 31
31 第十章 我国海岸带管理(2 学时) 主要内容:我国海岸带管理基本法律制度及管理机构概况,管理措施,存在问题。 学习要求:了解我国海岸带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掌握《海域管理使用法》的基本内容。 案例分析:《海域使用法》与《渔业法》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海岸带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 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展示、讨 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重要术语用英文单词标注。 案例讨论课的次数应不少 5 次,进行案例讨论之前,教师事先对案例讨论的具体过程进 行充分的设计,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并向学生下发有关案例;案例讨论中,教师应把 握讨论的进度及方向,进行必要的提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管理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 题;案例讨论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 本课程自学内容的量应不少于理论教学时数的 20%,主要安排在各章节中有关背景资料 和易于理解的内容上,自学不占上课学时;学生进行自学前,教师应下发自学提纲或有关思 考题,并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提问。 五、教学方法 实行模块式教学,即将整个课程按照上述内容结构划分为九个单元,每个单元再由理论 授课、案例分析、研讨、自学、作业等方式构成。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音像教材(磁 带、光盘)、课件(包括主讲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还有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与电子教学 幻灯片)以及网上辅导(主要采用 E-MAIL、BBS 等形式)。 考试主要采用论文方式,要求根据所学理论,选择某一国家的海岸带开发与管理进行解 析。 总评成绩:平时作业占 10%、课堂讨论和出勤占 20%、论文成绩占 7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恽才兴,蒋兴伟.海岸带可持续发展与综合管理,海洋出版社,2002 年。 阅读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