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海海岛与海岸带生态系统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科学出版社,2004年。 2.约翰R克拉克海岸带管理手册,海洋出版社,2000年。 3.周成虎,苏奋振,王橄贵,李四海,海岸带及近海科学数据集成与共享研究,海洋 出版社,2005年。 4.郭院,海岛法律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 5.张宏声,全国海洋功能区划概要,海洋出版社,2003年。 6.真虹,港口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 7.裘江海,滩涂的可持续利用,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 8.关涛,海岸带利用中的法律问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 9.黄良民,中国海洋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第8卷),科学出版社, 2007年。 10.鹿守本,艾万铸海岸带综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海洋出版社,2001年。 主撰人:林全玲 审核人:唐议 分管教学院长:杨红 2011年10月10日
32 1.任海.海岛与海岸带生态系统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科学出版社,2004 年。 2.约翰 R.克拉克.海岸带管理手册,海洋出版社,2000 年。 3.周成虎,苏奋振,王敬贵,李四海,海岸带及近海科学数据集成与共享研究,海洋 出版社,2005 年。 4.郭院,海岛法律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年。 5.张宏声,全国海洋功能区划概要,海洋出版社,2003 年。 6.真虹,港口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年。 7.裘江海,滩涂的可持续利用,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年。 8.关涛,海岸带利用中的法律问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 9.黄良民,中国海洋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第 8 卷),科学出版社, 2007 年。 10.鹿守本,艾万铸`海岸带综合管理: 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海洋出版社, 2001 年。 主撰人:林全玲 审核人:唐议 分管教学院长:杨红 2011 年 10 月 10 日
《海洋调查方法》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海洋调查方法/Oceanographic Survey Technique 课程编号:1706002 学分:2 学时:总学时32 讲授学时20实验学时12 开设学期:5 授课对象: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环境工程专业 课程级别:专业教有课程 课程负责人:刘洪生 教学团队:刘洪生宋利明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海洋调查方法》为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教有选修课和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 方向课。海洋调查是用各种仪器设备直接或间接对海洋的物理、化学、生物、地质、气象及 其它海洋状况进行观测和研究。本课程以海洋水文调查为主线,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气 海洋调查的原理方法、仪器设备及其数据基本处理等,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课程知识的理解 和掌握,同时提高学生将来参加外业调查工作的动手能力。 二、课程简介 《海洋调查方法》主要讲述内容包括:海洋水文调查的主要原理方法、仪墨设备及数据 记录,海洋工程、气象、化学、生物、地质及声光等的调查,海洋调查数据的初步处理和分 析方法。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1学时) 1,1海洋调查简史 1,2全球海洋观测系统简述 1.3海洋调查的分类和内容 1.4海洋调查的重要性 重点:海洋调查的分类和内容。 第二章海洋深度测量(1学时) 2.1深度测量目的和意义 33
33 《海洋调查方法》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海洋调查方法/Oceanographic Survey Technique 课程编号:1706002 学 分:2 学 时:总学时 32 讲授学时 20 实验学时 12 开设学期:5 授课对象: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环境工程专业 课程级别:专业教育课程 课程负责人:刘洪生 教学团队:刘洪生 宋利明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海洋调查方法》为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教育选修课和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 方向课。海洋调查是用各种仪器设备直接或间接对海洋的物理、化学、生物、地质、气象及 其它海洋状况进行观测和研究。本课程以海洋水文调查为主线,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气 海洋调查的原理方法、仪器设备及其数据基本处理等,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课程知识的理解 和掌握,同时提高学生将来参加外业调查工作的动手能力。 二、课程简介 《海洋调查方法》主要讲述内容包括:海洋水文调查的主要原理方法、仪器设备及数据 记录,海洋工程、气象、化学、生物、地质及声光等的调查,海洋调查数据的初步处理和分 析方法。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1 学时) 1.1 海洋调查简史 1.2 全球海洋观测系统简述 1.3 海洋调查的分类和内容 1.4 海洋调查的重要性 重点:海洋调查的分类和内容。 第二章 海洋深度测量(1 学时) 2.1 深度测量目的和意义
2.2深度测量基本要求 2.3深度测量方法和资料订正 重点:深度测量方法和资料订正 第三章水温观测(2学时) 3.1水温观测的基本要求 3.2各种测温计简述 3.3表层水温测量 3.4深层水温测量 35温深盐仪(CTD)测温 3.6遥感测温 重点:表温计和颠倒温度计使用,温深盐仪(CTD)测温方法、数据处理。 第四章盐度测量(2学时) 4.1盐度定义和演变 42盐度测量 4.3实验室海水盐度计操作 4.4温深盐仪(CTD)测盐 重点:实验室海水盐度计操作,现场温深盐仪(CTD)测量海水盐度。 第五章透明度、水色及海发光观测(2学时) 51透明度观测 5.2水色观测 5,3海发光观测 重点:透明度和水色观测 第六章海流观测(2学时) 6.1海流观测方法 6.2海流计简介 6.3海流时间及误差分析 6.4直读式海流计使用 6.5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使用 6.6海流观测资料处理 6.7余流分析 重点:直读式海流计使用,声学多普勒海流剂面仪使用,海流观测资料处理。 第七章海浪观测(2学时) 7.1海浪基本要素 7.2测波方法简述
34 2.2 深度测量基本要求 2.3 深度测量方法和资料订正 重点:深度测量方法和资料订正。 第三章 水温观测(2 学时) 3.1 水温观测的基本要求 3.2 各种测温计简述 3.3 表层水温测量 3.4 深层水温测量 3.5 温深盐仪(CTD)测温 3.6 遥感测温 重点:表温计和颠倒温度计使用,温深盐仪(CTD)测温方法、数据处理。 第四章 盐度测量(2 学时) 4.1 盐度定义和演变 4.2 盐度测量 4.3 实验室海水盐度计操作 4.4 温深盐仪(CTD)测盐 重点:实验室海水盐度计操作,现场温深盐仪(CTD)测量海水盐度。 第五章 透明度、水色及海发光观测(2 学时) 5.1 透明度观测 5.2 水色观测 5.3 海发光观测 重点:透明度和水色观测。 第六章 海流观测(2 学时) 6.1 海流观测方法 6.2 海流计简介 6.3 海流时间及误差分析 6.4 直读式海流计使用 6.5 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使用 6.6 海流观测资料处理 6.7 余流分析 重点:直读式海流计使用,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使用,海流观测资料处理。 第七章 海浪观测(2 学时) 7.1 海浪基本要素 7.2 测波方法简述
7.3目测海浪 7,4光学测波仪 7.5其它测波仪 重点:目测海浪,光学测波仪 第八章潮位观测(2学时) 8.1基本概念 8,2测站设置 8,3水准联测 8.4水尺观测潮位 85浮洞式水位仪 8.6其它验潮仪 重点:测站设置,水准联测,水尺观测潮位。 第九章海洋气象、化学、生物、地质及声光调查介绍(3学时) 9.1海洋气象观测 9.2海洋化学调查 9.3海洋生物调查 9.4海洋地质调查 9.5海洋声光调查 重点:海洋气象观测 第十章海洋调查数据分析处理(3学时) 10.1海洋要素分布图 10.2海洋观测中的误差及其处理 10.3海洋资料的平滑和滤波 10.4常用的插值方法 重点:空间分布图 实验一深度观测实验(2学时) 实验二水温观测实验(2学时) 实验三盐度观测实验(2学时) 实验四海流观测实验(2学时) 实验五透明度和水色观测实验(2学时) 实验六多参数水质监测仪实验(2学时) 四、教学基本要求
35 7.3 目测海浪 7.4 光学测波仪 7.5 其它测波仪 重点:目测海浪,光学测波仪。 第八章 潮位观测(2 学时) 8.1 基本概念 8.2 测站设置 8.3 水准联测 8.4 水尺观测潮位 8.5 浮洞式水位仪 8.6 其它验潮仪 重点:测站设置,水准联测,水尺观测潮位。 第九章 海洋气象、化学、生物、地质及声光调查介绍(3 学时) 9.1 海洋气象观测 9.2 海洋化学调查 9.3 海洋生物调查 9.4 海洋地质调查 9.5 海洋声光调查 重点:海洋气象观测 第十章 海洋调查数据分析处理(3 学时) 10.1 海洋要素分布图 10.2 海洋观测中的误差及其处理 10.3 海洋资料的平滑和滤波 10.4 常用的插值方法 重点:空间分布图 实验一 深度观测实验(2 学时) 实验二 水温观测实验(2 学时) 实验三 盐度观测实验(2 学时) 实验四 海流观测实验(2 学时) 实验五 透明度和水色观测实验(2 学时) 实验六 多参数水质监测仪实验(2 学时) 四、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和掌握气海洋水文和气象调查的原理方法、仪器设备、现场操作及其数据记录 等: 2.了解和掌握海洋调查数据基本处理方法等。 五、教学方法 PPT讲解,演示操作、案例分析、习题等:成绩评定:学习出勤、平日作业和实习操 作各占109%,期终考核占7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1.海洋调查方法,侍茂崇等,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海弹科学导论,冯士筰等,高等教有出本社。 3.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陈家辉,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4.海洋水文气象调查技术规程,国家海洋局908专项办公室编,海洋出版社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气象学、海洋学概论或海洋科学导论。 主撰人:刘洪生 审核人:邹晓荣 分管教学院长:杨红 2011年10月3日
36 1.了解和掌握气海洋水文和气象调查的原理方法、仪器设备、现场操作及其数据记录 等; 2.了解和掌握海洋调查数据基本处理方法等。 五、教学方法 PPT 讲解,演示操作、案例分析、习题等;成绩评定:学习出勤、平日作业和实习操 作各占 10%,期终考核占 7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1.海洋调查方法,侍茂崇等,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筰等,高等教育出本社。 3.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陈家辉,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4.海洋水文气象调查技术规程,国家海洋局 908 专项办公室编,海洋出版社。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气象学、海洋学概论或海洋科学导论。 主撰人:刘洪生 审核人:邹晓荣 分管教学院长 :杨红 2011 年 10 月 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