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智能化基础》一会计信息系统 教学大纲 开课单位(系、教研室、实验室):智能财会管理学院智能财务管理系 学分:3 总学时:481(理论教学16学时,实践教学32学时) 课程类别:必修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负责人:杨澄 课程编码:21020033 基本面向: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 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及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基 本原理,掌握财务业务一体化下会计软件的总体功能结构,掌握各个会计信息子系统的 业务流程和功能结构,能够熟练使用会计软件完成相关的业务处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信息化环境下的基本理论和会计业务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 识、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家国情怀,教育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 和保密规定(课程思政目标),能够胜任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审计及企业管理工作。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能够学握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会计信息化的基本内容、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 会计信息系统的模式、会计信息化下的会计核算方法,了解会计软件的开发方法,掌握 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基本要求、商品化会计软件的选择、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会计信息 化的组织及岗位、会计信息化后的使用管理、会计信息化后的维护管理、会计信息化档 案管理。 剖析会计软件各子系统的业务流程和功能结构,并在功能描述的同时介绍软件相 应功能的使用方法,即学会了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通过一个完整的实验案例,贯穿系 统初始设置、账务处理、出纳管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进销存管理、报表管理 等多个业务处理,使学生全面掌握各类业务处理方法。 能够掌握各项参数设置的意义、深入理解系统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等知识,有 助于更好地进行会计软件操作应用及系统维护,培养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科学精神
《会计智能化基础》—会计信息系统 教学大纲 开课单位(系、教研室、实验室):智能财会管理学院智能财务管理系 学分:3 总学时:48H(理论教学 16 学时,实践教学 32 学时) 课程类别:必修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负责人:杨澄 课程编码:21020033 基本面向: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 等专业 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及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基 本原理,掌握财务业务一体化下会计软件的总体功能结构,掌握各个会计信息子系统的 业务流程和功能结构,能够熟练使用会计软件完成相关的业务处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信息化环境下的基本理论和会计业务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 识、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家国情怀,教育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 和保密规定(课程思政目标),能够胜任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审计及企业管理工作。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能够掌握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会计信息化的基本内容、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 会计信息系统的模式、会计信息化下的会计核算方法,了解会计软件的开发方法,掌握 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基本要求、商品化会计软件的选择、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会计信息 化的组织及岗位、会计信息化后的使用管理、会计信息化后的维护管理、会计信息化档 案管理。 剖析会计软件各子系统的业务流程和功能结构,并在功能描述的同时介绍软件相 应功能的使用方法,即学会了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通过一个完整的实验案例,贯穿系 统初始设置、账务处理、出纳管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进销存管理、报表管理 等多个业务处理,使学生全面掌握各类业务处理方法。 能够掌握各项参数设置的意义、深入理解系统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等知识,有 助于更好地进行会计软件操作应用及系统维护,培养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科学精神
创新精神和家国情怀,教育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和保密规定(课 程思政要求)。因此,讲授的过程应更加细致。如需要进行某一参数设置时,在讲授了 “如何设置”的同时,还要告知学生“为什么这样设置,是否还要其他设置方法,不同 的设置方法有何不同”。通过语言讲授、PPT展示、软件演示相结合,图文并茂,有助 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老师的授课效果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1、本课程的先修课程 ()会计学基础:掌握会计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基本的会计业务处理能力。 (2)计算机文化基础: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具备基本的文字处理和表格 处理能力。 2、本课程的后续课程 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各模块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对账务 处理系统进行分析、设计与开发,对大数据、人工智能会计等知识结合应用。 四、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会计信息化概论 (一)目的与要求 认识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目标,了解会计信息化的基本内容、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 会计信息系统的模式、会计信息化下的会计核算方法,对学生进行网络信息安全意识、 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家国情怀教育,教育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 和保密规定。 (二)教学内容 1、会计信息系统基础 (1)会计信息系统 (2)会计信息系统与会计信息化 (3)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目标 程思政:培养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遵守职业道德和保密规定) (4)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5)对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正确认识 (课程思政: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6)我国会计1 息化的发展过程 (课程思政: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7)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创新精神和家国情怀,教育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和保密规定(课 程思政要求)。因此,讲授的过程应更加细致。如需要进行某一参数设置时,在讲授了 “如何设置”的同时,还要告知学生“为什么这样设置,是否还要其他设置方法,不同 的设置方法有何不同”。通过语言讲授、PPT 展示、软件演示相结合,图文并茂,有助 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老师的授课效果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1、本课程的先修课程 (1)会计学基础:掌握会计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基本的会计业务处理能力。 (2)计算机文化基础: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具备基本的文字处理和表格 处理能力。 2、本课程的后续课程 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各模块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对账务 处理系统进行分析、设计与开发,对大数据、人工智能会计等知识结合应用。 四、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会计信息化概论 (一)目的与要求 认识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目标,了解会计信息化的基本内容、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 会计信息系统的模式、会计信息化下的会计核算方法,对学生进行网络信息安全意识、 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家国情怀教育,教育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 和保密规定。 (二)教学内容 1、会计信息系统基础 (1)会计信息系统 (2)会计信息系统与会计信息化 (3)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目标 (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遵守职业道德和保密规定) (4)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5)对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正确认识 (课程思政: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6)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 (课程思政: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7)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课程思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②)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基本内容 3、会计信息系统的梅成 (1)会计信息系统概述 (2)按单位类型划分会计信息系统 (3)会计信息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功能 (4)会计信息系统各 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4、会计信息系统的模式 (1)会计信息系统在组织上的差别 (2)实施会计信息系统的几个层次 (3)会计信息系统的物理组织模式 (6)集团会计信息系统模式 (7).ER即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关系 5、会计信息化下的会计核算方污 (1)建立账套 (课程思政:职业道德敕育〉 (2)基础设置 (3)业务初始化 (4)填制凭证与登记账簿 (5)期末结账 (6)编制会计报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计算机实验 第二章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与运行管理 (一)教学目的要求 堂握会计歡件的开发方法、会计信息系统实施,会计信息化后的使用、维护、管理 归档。了解会计 信息化组织及岗位,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基本要求、商品化会计软件的选 择。对学生网络信心安全教育,树立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责任担当。 (二)教学内容 1、会计软件的开发方法 (1)会计软件开发的一般方法 (2)会计信息系统的总体分析与设计 (3)会计信息系统软件设 的通用技术 (课程思政:科学精神教育) 2、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1)规范的会计信息化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保证 (课程思政:规范化教育,责任心培养)
(课程思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2、会计信息化的基本内容 (1)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基本条件 (2)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基本内容 3、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 (1)会计信息系统概述 (2)按单位类型划分会计信息系统 (3)会计信息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功能 (4)会计信息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4、会计信息系统的模式 (1)会计信息系统在组织上的差别 (2)实施会计信息系统的几个层次 (3)会计信息系统的物理组织模式 (4)网络体系架构 (5)软件层次结构 (6)集团会计信息系统模式 (7).ERP 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关系 5、会计信息化下的会计核算方法 (1)建立账套 (课程思政:职业道德教育) (2)基础设置 (3)业务初始化 (4)填制凭证与登记账簿 (5)期末结账 (6)编制会计报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计算机实验 第二章 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与运行管理 (一)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会计软件的开发方法、会计信息系统实施,会计信息化后的使用、维护、管理、 归档。了解会计信息化组织及岗位,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基本要求、商品化会计软件的选 择。对学生网络信心安全教育,树立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责任担当。 (二)教学内容 1、会计软件的开发方法 (1)会计软件开发的一般方法 (2)会计信息系统的总体分析与设计 (3)会计信息系统软件设计的通用技术 (课程思政:科学精神教育) 2、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1)规范的会计信息化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保证 (课程思政:规范化教育,责任心培养)
(2)会计软件和服务 (3)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管理 (4)会计信息化工作监督 (课程 政:网络信心安全教育,遵纪守法教育) 3、商品化会计软件的选择 (1)实现会计信息系统的途径 (2)商品化会计软件选择的步骤 (3)商品化会计软件的评价 会计信息系统实施 (1)实施方法论 (2)项目实施前 (3)项目实施中 (4)项目实施后 5)实施控制 5 会计信息化组织及岗位 1)会计信息化工作组织的要求 (2)会计信息化后会计部门的组织形式 (3)会计信息化人员管理 6、会计信息化后的使用管理 (1)会计信息化后使用管理的意义 (2)机房管理 (3)操作管理 (4)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 7、会计信息化后的维护管理 (1)会计信息化后维护管理的意义 (2)会计信 的维 护官理 8、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 (1)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意义 (2)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任务 (3)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计算机实验 第三章系统管理与基础设置 (一)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数据库、应用软件的安装方法,财务信心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教育学生诚实守 信、遵守职业操守 )教学内窄 1、会计信息系统应用前的准备工作 (1)确定会计核算规则 (2)会计基础数据的准备
(2)会计软件和服务 (3)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管理 (4)会计信息化工作监督 (课程思政:网络信心安全教育,遵纪守法教育) 3、商品化会计软件的选择 (1)实现会计信息系统的途径 (2)商品化会计软件选择的步骤 (3)商品化会计软件的评价 4、会计信息系统实施 (1)实施方法论 (2)项目实施前 (3)项目实施中 (4)项目实施后 (5)实施控制 5、会计信息化组织及岗位 (1)会计信息化工作组织的要求 (2)会计信息化后会计部门的组织形式 (3)会计信息化人员管理 6、会计信息化后的使用管理 (1)会计信息化后使用管理的意义 (2)机房管理 (3)操作管理 (4)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 7、会计信息化后的维护管理 (1)会计信息化后维护管理的意义 (2)会计信息化后的维护管理 8、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 (1)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意义 (2)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任务 (3)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计算机实验 第三章 系统管理与基础设置 (一)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数据库、应用软件的安装方法,财务信心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教育学生诚实守 信、遵守职业操守。 (二)教学内容 1、会计信息系统应用前的准备工作 (1)确定会计核算规则 (2)会计基础数据的准备
(3)准备软件应用环境 (4)安装的 一般方法 (5)用友ERP-U8介绍 2、安装 (1)安装注意事项 (2)安装环境的准备 (3)安装数据库 (4)用友U8安装 3、系统管理 (1)系统管理功能概述 (2)建账 (课程思政:职业道德教育) (3)账套备份方法 (4)恢复实验账套的方法 (5)财务分工、账套信息修改 4、基础设置 (1)基础设置概述 (2)系统启用 (3)系统出错处理方法 (4)部门和人员档案设置 (5)客户和供应商档案设置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计算机实验 第四章总账业务 (一)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会计日常总账业务处理流程,总账设置、出纳管理。 一3 教学内容 1、总账业务处理 (1)总账的处理流程 (2)总账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关系 (3)日常总账处理 2、总账设置 (1)设置总账参数 (2)外币设置 (3)设置会计科目 (4)设置凭证类别 (5)设结算方 (6)设置项目目录 (7)录入会计科目期初余额 3、日常总账业务处理 4、出纳管理 (1)出纳管理概述
(3)准备软件应用环境 (4)安装的一般方法 (5)用友 ERP-U8 介绍 2、安装 (1)安装注意事项 (2)安装环境的准备 (3)安装数据库 (4)用友 U8 安装 3、系统管理 (1)系统管理功能概述 (2)建账 (课程思政:职业道德教育) (3)账套备份方法 (4)恢复实验账套的方法 (5)财务分工、账套信息修改 4、基础设置 (1)基础设置概述 (2)系统启用 (3)系统出错处理方法 (4)部门和人员档案设置 (5)客户和供应商档案设置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计算机实验 第四章 总账业务 (一)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会计日常总账业务处理流程,总账设置、出纳管理。 (二)教学内容 1、总账业务处理 (1)总账的处理流程 (2)总账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关系 (3)日常总账处理 2、总账设置 (1)设置总账参数 (2)外币设置 (3)设置会计科目 (4)设置凭证类别 (5)设置结算方式 (6)设置项目目录 (7)录入会计科目期初余额 3、日常总账业务处理 4、出纳管理 (1)出纳管理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