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论:世界文字的鸟做 及斯里兰卡、孟加拉、尼泊尔、不丹、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中 国的西藏文字也属于印度字母系统。 一 国独用字母有:希腊字母、希伯来字母(以色列)、阿姆哈 拉字母(埃塞俄比亚)、谚文字母(朝鲜全用,韩国夹用)、假名字 母(日本,跟汉字混合使用)。民族独用字母有中国的蒙文、四川 规范彝文等。 图表错-0上 世界文字分布示意统让图 a.按人口数目比较 b.按土地面积比较 母 入 拉 人 必 母 拉 字 阿拉伯字母 斯 阿拉伯宇母 斯 其 印度字母 拉 汉 f印 其 字 它 母 它 母 世界文字的分布现状,是不同文字系统在历史上的传播和 变化所形成的。汉字传播到越南、朝鲜和日本,后来越南改用拉 丁字母。印度系统字母传播到中亚、南亚和东南亚,后来许多地 区被阿拉伯字母所代替。阿拉伯字母从中东传播到北非、中非、 南亚、中亚、东南亚,后来大部分地区被拉丁字母所代替。斯拉夫 字母从俄罗斯扩大到中亚许多民族,代替了阿拉伯字母。拉丁字 母占领了原来没有文字的美洲和大洋洲,又代替许多阿拉伯字 母和印度字母系统的地区,以及原来使用汉字的越南。文字的分 布区域,因文化的消长而不断伸缩
绪论:世界文字的鸟散 二 原始文字 世界文字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原始文字时期,2古 典文字时期,3.字母文字时期。 文字起源于图画。原始图画向两方面发展,一方面成为图画 艺术,另一方面成为文字技术。原始的文字资料可以分为:刻符、 岩画、文字画和图画字。 刻符,包括陶文和木石上的刻画符号。岩画,包括岩洞、山 崖、石壁和其他处所的事物素描,刻符和岩画都是分散的单个符 号,没有上下文可以连续成词,一般不认为是文字。但是,刻符有 “指事”性质,岩画有“象形”性质,它们具有文字胚芽的性质。 文字画(文字性的图画)使图画开始走向原始文字。图画字 (图画性的文字)是最初表达长段信息的符号系列。从单幅的文 字画到连环画式的图画字,书面符号和声音语言逐步接近了。 世界各地在历史上创造过许多原始文字,大都不能完备地 按照语词次序书写语言。有的只有零散的几个符号。有的是一 幅无法分成符号单位的图画。有的只画出简单的事物,不能连接 成为句子。有的只写出实词,不写出虚词,不写出的部分要由读 者自已去补充。 原始文字一般兼用表形和表意两种表达方法,称为“形意文 字”。例如:画一只小船,船上画九条短线,表示九个人在划船。小 船是表形符号,九条短线是表意符号。又如画一只貂和一头熊, 他们的心脏之间画一条线连接着,表示貂氏族和熊氏族有同盟 关系。貂和熊是表形符号,心脏之间的线条是表意符号。原始文 字大都有表示数目的符号,这是表意符号。 在教育发达的地区,今天很难找到原始文字的痕迹,因为原 来资料就不多,书写材料很容易湮灭,人们学习了现代文字之
绪论:世界文字的鸟瞰 后,不再注意保留原始文字。只有在文化尚待发展的地区,有原 始文字遗留下来,有的还在使用或者重新创造。非洲和美洲的原 住民族有遗留的资料。中国的少数民族遗留了不少资料,这是新 发现的原始文字史料的宝库。 氏族社会以巫术宗教为决策向导,原始巫术以图画文字为 符咒记录。中国尔苏(Esu)人的沙巴文和水族的水书是巫术文 字的典型例子,中国纳西族的东巴文,本身正在从形意文字变为 音节文字,同时又有从它本身脱胎出来的哥巴音节字。这些活着 的文字化石,使我们能够看到原始文字的演变过程。 从公元前8000年前出现刻符和岩画,到公元前3500年前 两河流域的钉头字成熟,这4500年时间是人类的“原始文字”时 期。 三古典文字 公元前3500年以前,西亚的两河流域(在现在的伊拉克)的 苏美尔(Sumer)人创造了最早的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文字。起初 主要是象形符号,后来以软泥板为纸、以小枝干为笔,“压刻”成 一头粗、一头细的笔画,称为“钉头字”。钉头字传播成为许多民 族的文字,曾经在西亚和北非作为国际文字通用3000多年。 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人创造的“圣书字”(hiero- glyphics),路晚于苏美尔文字,起初也是象形符号,后来变成草 书笔画形式。圣书字也使用了3000多年,传播到南面的邻国。它 所包含的标声符号成为后来创造字母的主要源泉。 这两种代表人类早期文化的重要文字,在公元初期先后消 亡了,两河流域和埃及的现代主人是阿拉伯人,跟古代原住民的 宗族和文化完全不同。在漫长的历史沉睡时代,人们把古代的灿 烂文化遗忘了1500年。直到19世纪,语文考古学者对这两种古
猪论:世界文字的鸟做 代文字释读成功,使人类的早期文化重放光明。 东亚产生文字比西亚和北非晚2000年。公元前1300年以 前,中国黄河流域的殷商帝国创造了“甲骨文”,这是汉字的祖 先。后来汉字流传到四周邻国,成为越南、朝鲜和日本的文字。在 钉头字和圣书字消亡之后,汉字岿然独存。 甲骨文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它一定有更早的祖先,如果 把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符作为甲骨文的祖先,汉字的历史可 能有6000年。钉头字和圣书字也是相当成熟的文字,用同样的 追湖方法,它们的历史可能有8000年。 文字学者用比较方法研究上述三种古代文字,发现它们虽 然面貌迥然不同,可是内在结构惊人地相像。它们的符号表示语 词和音节,都是“语词·音节文字”(logosyllabary),简称“词符 文字”(logogram)。它们的表达法是表意兼表音,称为“意音文 字”。这三种重要文字被称为“三大古典文字”。 一向认为没有自创文字的美洲,也有它的文化摇篮。在中美 洲的尤卡坦半岛(Yucatan,在现在的墨西哥),马亚(Maya)人创 造了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称为“马亚字”。16世纪西班牙人侵 入中美洲,把马亚字书籍付之一炬,除石碑无法烧毁外,只留下 三个写本。马亚字从此被遗忘350年。直到20世纪50年代,学 者们释读成功,揭开了古代美洲文化的面纱。最早的马亚字石碑 属于公元后328年。推算创始文字的时期大约在公元前最后几 个世纪。这种文字应用了1500年。它的外貌非常古朴,每一个 符号像是一幅微型的镜框图画,可是它的内在结构同样是表意 兼表音的“语词·音节文字”,而且有比较发达的音节符号。 中国的彝族有古老的彝文,跟汉字的关系是“异源同型”。一 般认为创始于唐代而发展于明代,有明代的金石铭文和多种写 本遗留下来。各地的彝文很不一致,但是都达到了初步成熟的 “意音文字”水平.晚近在云南整理成为规范化的“意音彝文”,有
绪论:世界文宇的鸟嫩 7 表意字和表音字:在四整理成为规范化的“音节彝文”,书写集 族最大聚居区(大凉山)的彝语。它是今天唯一有法定地位的中 国少数民族“自源”创造的传统文字。 “古典文字”都有基本符号(“文”)和由基本符号组合的复合 符号(“字”)。用较少的基本符号可以组成大量的复合符号。钉 头字的基本符号原来很多,到巴比伦时代只用640个,到亚述时 代又减少到570个。马亚字有基本符号270个。汉字的基本符 号有多少?《广韵声系》(沈兼士编)中有“第一主谐字”(基本声 旁)947个,《康照字典》中有部首214个,共计1161个,这是古 代汉字的基本字符。《新华字典》(1971)中有部首189个,有基本 声旁545个,共计734个,这是现代汉字的基本符号。基本符号 的逐步减少,是意音文字的共同趋向。 从公元前3500年前两河流域“意音文字”的成熟,到公元前 11世纪地中海东岸出现“音节·辅音字母”,这2400年是人类 的“古典文字”时期。 但是,文字系统不同,这个时期的长短也就不同。钉头字从 本身成熟,到公元前6世纪产生“新埃兰”钉头音节字,是2900 年。圣书字从本身成熟,到公元前2世纪产生“麦罗埃”音节圣书 字,是3300年。汉字从公元前1300年甲骨文的成熟,到公元后 9世纪日本假名的形成,是2200年。三大古典文字都是传播到 别的民族中间去之后,才从表意变为表音,产生音节文字。这好 比鱼类有到异地产卵的习性。马亚字本身含有音节字符,没有另 外产生音节文字。彝文大致成熟于?世纪的唐代,到1980年制 订规范音节彝文,是1300年,彝文从意音文字变为音节文字,是 在本地区和本民族中间发展形成,不是异地产卵。这跟三大古典 3 文字大不相同。彝文的变化发生在音节文字早已多处存在的时 内 代,不是自我作古。时期长短和演变方式各有不同,可是从“意音 文字”向“音节文字”发展的规律是共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