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色谱利用吸附剂对被分离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吸附能力不同进行分离常用吸附剂硅胶(应用广泛)化合物结构氧化铝(碱性氧化铝)R-COOH聚酰胺 (酚类/醌类/黄酮类)Ar-OHR-OH活性炭(水溶性、氨基酸、糖类、苷类)R-NH2, R-NH-R'展开剂(洗脱剂):常用亲脂性或中等极性展开剂R-CHOR-CO-R'R-COO-R'检视:用显色剂或紫外光灯R-O-R'R-X化合物极性与Rf值一般规律:R-H化合物极性越大,Rf值越小
6 吸附色谱 常用吸附剂 硅胶(应用广泛) 氧化铝(碱性氧化铝) 聚酰胺(酚类/醌类/黄酮类) 活性炭(水溶性、氨基酸、糖类、苷类) 化合物结构 R-COOH Ar-OH R-OH R-NH2 , R-NH-R' R-CHO R-CO-R' R-COO-R' R-O-R' R-X R-H 利用吸附剂对被分离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吸附能力不同进行分离 化合物极性与Rf值一般规律: 化合物极性越大,Rf值越小 展开剂(洗脱剂):常用亲脂性或中等极性展开剂 检视:用显色剂或紫外光灯
吸附原理解读吸附剂固液吸附三要素组成溶质溶剂吸附一解吸附过程影响因素溶剂吸附剂的极性溶质1吸附剂溶剂的极性不溶质2化合物极性溶质3极性大小是影响吸附主要因素7
7 吸附原理解读 固液吸附三要素组成 吸附剂 溶质 溶剂 吸附剂 溶质1 溶质2 溶质3 溶剂 吸附-解吸附过程 影响因素 吸附剂的极性 溶剂的极性 化合物极性 极性大小是影响吸附主要因素
C.H硅胶C.H无机硅胶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用硅酸钠和硫酸反应,并经老化、酸泡等一系列后处理过程而制得,硅胶属非晶态物质,其化学分子式为mSi02.nH20;难溶于水常用于分离的种类:硅胶G;硅胶GF254;硅胶Hthin layerchromatographysilica gel粒度:具有不同粒度(200~300目或100目)columnchromatogrpahysilica gel应用范围广泛,但分离生物碱易产生拖尾现象
硅胶 无机硅胶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用硅酸钠和硫酸反应,并经老化、酸泡 等一系列后处理过程而制得,硅胶属非晶态物质,其化学分子式为 mSiO2 .nH2O;难溶于水 常用于分离的种类:硅胶G;硅胶GF254 ;硅胶H 粒度:具有不同粒度(200~300目或100目) 应用范围广泛,但分离生物碱易产生拖尾现象
白色晶状粉末氧化铝AlO3分类:中性氧化铝和碱性氧化铝常用碱性氧化铝:适于分离生物碱或中性亲脂性成分(笛、类)不适用于酸性成分(含酚羟基或羧基)(为什么)吸附剂与被吸附成分发生死吸附而难以解吸附
氧化铝 Al2O3 白色晶状粉末 分类:中性氧化铝和碱性氧化铝 常用碱性氧化铝: 适于分离生物碱或中性亲脂性成分(甾、萜类) 不适用于酸性成分(含酚羟基或羧基)(为什么) 吸附剂与被吸附成分发生死吸附而难以解吸附
硅胶与氧化铝吸附特点·均为极性吸附剂·对极性物质具有较强的亲和能力。故同为溶质,极性强者将被优先吸附·溶剂极性越弱,则吸附剂对溶质将表现出超强的吸附能力溶剂极性增强则吸附剂对溶质的吸附能力即随之减弱、溶质即使被硅胶、氧化铝吸附但一旦加入极性较强的溶剂时以可被后者置换洗脱下来
◆ 均为极性吸附剂 硅胶与氧化铝吸附特点 ◆对极性物质具有较强的亲和能力。 故同为溶质,极性强者将被优先吸附 ◆溶剂极性越弱,则吸附剂对溶质将表现出超强的吸附能力 溶剂极性增强则吸附剂对溶质的吸附能力即随之减弱 ◆ 溶质即使被硅胶、氧化铝吸附 但一旦加入极性较强的溶剂时以可被后者置换洗脱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