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成分波谱解析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宋体五号)课程中文名称:中药化学成分波谱解析总学时:36理论学时:36总学分:2学分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开设学期及周学时分配:开设学期为第六学期,周学时2学时适用专业及层次:中药学专业、中药学(保健食品方向)相关课程:(先行课程、后继课程:宋体五号)先行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后继课程:中药药剂、中药鉴定、中药制剂分析、中药炮制、新药(保健食品)研制与开发教材:推荐参考书:1.《天然药物化学》,吴立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第6版2.《中药化学专论》,匡海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第1版3.《中药提取分离新技术》,周晶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版4.《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吴立军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 年第3版5.《中国药典》2010年版,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一、课程目的、内容及要求(空两格,说明课程目的、主要内容及课程学习要求,宋体五号课程目的:中药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是它的化学成分。中药化学成分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之一,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的重要途径就是利用各种先进的色谱分离技术将中药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分离出来并鉴定其结构。因此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解析便是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的核心问题与关键步骤。主要内容:在前期课程基础上,主要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波谱学基础知识,重点介绍核磁共振技术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在介绍波谱学基础知识时,侧重于介绍波谱信息如化学位移值、偶合常数、峰型等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以及结构解析的规律和过程,掌握这些内容即可解析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第二部分从各类化学成分中精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化合物,并附以各种图谱,讲解如何从图谱入手解析各类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并且对每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和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通过解析尚未优化的真实图谱,具有很强实用性。课程学习要求:基于课程特点,除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要注重实际解谱的能力的提高和训练
中药化学成分波谱解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宋体五号) 课程中文名称:中药化学成分波谱解析 总学时:36 理论学时:36 总学分:2 学分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设学期及周学时分配:开设学期为第六学期,周学时 2 学时 适用专业及层次:中药学专业、中药学(保健食品方向) 相关课程:(先行课程、后继课程:宋体五号) 先行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 后继课程:中药药剂、中药鉴定、中药制剂分析、中药炮制、新药(保健食品)研制与开发 教材: 推荐参考书: 1.《天然药物化学》,吴立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年第 6 版 2.《中药化学专论》,匡海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年第 1 版 3.《中药提取分离新技术》,周晶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 年第 1 版 4.《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吴立军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 年第 3 版 5.《中国药典》2010 年版,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一、课程目的、内容及要求(空两格,说明课程目的、主要内容及课程学习要求,宋 体五号) 课程目的:中药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是它的化学成分。中药化学成分研究是中药现代 化的关键之一,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的重要途径就是利用各种先进的色谱分离技术将中药中所 含的化学成分分离出来并鉴定其结构。因此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解析便是中药化学成分研究 的核心问题与关键步骤。 主要内容:在前期课程基础上,主要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波谱学基础知识, 重点介绍核磁共振技术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在介绍波谱学基础知识时,侧重于介绍波谱 信息如化学位移值、偶合常数、峰型等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以及结构解析的规律和过程, 掌握这些内容即可解析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第二部分从各类化学成分中精选出具有代表 性的化合物,并附以各种图谱,讲解如何从图谱入手解析各类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并且 对每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和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通过解析尚未优化的真实图谱,具有很 强实用性。 课程学习要求:基于课程特点,除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要注重实 际解谱的能力的提高和训练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空两格,以“章节”为单位说明本章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体五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0学时) 第一章绪论 3学时 第一节波谱技术简介 1 第二节中药化学成分结构研究的一般方法 2 第二章核磁共振波谱法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4学时 第一节核磁共振的基础理论 1 第二节氢核磁共振谱 第三节碳核磁共振谱 1 第四节二维核磁共振技积 第三章其它波谱法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3学时 第一节紫外光谱 0.5 第一节红外光诺 0.5 第三节质谱 1 第四节旋光光谱、圆二色光谱和x射线衍射法 1 第二部分各类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26学时 第一章糖苷类化合物 第一节结构解析实例 第二节糖苷类化合物的波谱规律 第二章小分子酚酸类化合物 第一节结构解析实例 第二节酚酸类化合物的波谱规律 第三章简单笨丙素类化合物 第一节结构解析实例 第二节简单苯丙素类化合物的波谱规律 第四章香豆素类化合物 第一节结构解析实例 第二节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被谱规律 第五章木脂素类化合物 第一节结构解析实例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空两格,以“章节”为单位说明本章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宋体五号)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10 学时) 第一章绪论 3 学时 第一节波谱技术简介 1 第二节 中药化学成分结构研究的一般方法 2 第二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4 学时 第一节核磁共振的基础理论 1 第二节 氢核磁共振谱 1 第三节 碳核磁共振谱 1 第四节 二维核磁共振技术 1 第三章其它波谱法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3 学时 第一节紫外光谱 0.5 第二节红外光谱 0.5 第三节质谱 1 第四节旋光光谱、圆二色光谱和 x 射线衍射法 1 第二部分 各类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26 学时 第一章糖苷类化合物 第一节结构解析实例 第二节糖苷类化合物的波谱规律 第二章小分子酚酸类化合物 第一节结构解析实例 第二节 酚酸类化合物的波谱规律 第三章简单苯丙素类化合物 第一节结构解析实例 第二节简单苯丙素类化合物的波谱规律 第四章香豆素类化合物 第一节结构解析实例 第二节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波谱规律 第五章木脂素类化合物 第一节结构解析实例
第二节木脂素类化合物的波谱规律 第六章黄酮类化合物 第一节黄酮和黄酮醇类化合物结构解析实例 第二节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结构解析实例 第三节查耳酮类化合物结构解析实例 第四节异黄酮和二氢异黄酮类化合物结构解析实例 第五节双黄酮和双苯吡酮类化合物结构解析实例 第六节黄酮类化合物的波谱规律 第七章苯乙醇苷类化合物 第一节结构解析实例 第二节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波谱规律 第八章色原酮类化合物 第一节结构解析实例 第二节色原酮类化合物的波谱规律 第九章二苯乙烯类化合物 第一节结构解析实例 第二节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波谱规律 第十章单萜和二萜类化合物 第一节单蓓类化合物结构解析实例 第二节二萜类化合物结构解析实例 第三节单萜和二类化合物的波谱规律 第十一章三菇类化合物 第一节三蒂类化合物结构解析实例 第二节三菇类化合物的波进规律 第十二章留体类化合物 第一节结构解析实例 第二节甾体类化合物的被谱规律 第十三章含氨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结构解析实例 第二节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波谱规律
第二节木脂素类化合物的波谱规律 第六章黄酮类化合物 第一节黄酮和黄酮醇类化合物结构解析实例 第二节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结构解析实例 第三节查耳酮类化合物结构解析实例 第四节异黄酮和二氢异黄酮类化合物结构解析实例 第五节 双黄酮和双苯吡酮类化合物结构解析实例 第六节黄酮类化合物的波谱规律 第七章苯乙醇苷类化合物 第一节结构解析实例 第二节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波谱规律 第八章色原酮类化合物 第一节结构解析实例 第二节色原酮类化合物的波谱规律 第九章二苯乙烯类化合物 第一节结构解析实例 第二节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波谱规律 第十章单萜和二萜类化合物 第一节单萜类化合物结构解析实例 第二节二萜类化合物结构解析实例 第三节单萜和二萜类化合物的波谱规律 第十一章三萜类化合物 第一节三萜类化合物结构解析实例 第二节三萜类化合物的波谱规律 第十二章甾体类化合物 第一节结构解析实例 第二节甾体类化合物的波谱规律 第十三章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结构解析实例 第二节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波谱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空两格,以“章”为单位说明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宋体五号)教学难点:1.中药复方有效部位概念2.中药复方血清靶成分四、主要教学方式本课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基础知识及原理以课堂讲授为主,实例以讨论式为主,采用以PBL等教学形式为主。讲授方式以板书、多媒体及面对面讨论等方式相结合进行教学。五、典型作业练习1.按照每章节重点及难点内容设置练习题,基础训练题型为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2.加强知识的应用训练,以案例形式或结合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六、课程考核方式撰写人:审核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空两格,以“章”为单位说明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宋体五号) 教学难点: 1.中药复方有效部位概念 2.中药复方血清靶成分 四、主要教学方式 本课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基础知识及原理以课堂讲授为主,实 例以讨论式为主,采用以 PBL 等教学形式为主。讲授方式以板书、多媒体及面对面讨论等 方式相结合进行教学。 五、典型作业练习 1.按照每章节重点及难点内容设置练习题,基础训练题型为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 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加强知识的应用训练,以案例形式或结合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讨论。 六、课程考核方式 撰写人: 审核人:
xX课程教学大纲(宋体加粗3号居中,如古代汉语教学学大纲)课程编号:(宋体五号)课程中文名称:(黑体四号。如化工原理)总学时:(宋体五号)理论学时:(宋体五号)实验学时:(宋体五号)总学分:(宋体五号)课程性质:(如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宋体五号)开设学期及周学时分配:(宋体五号)适用专业及层次:(宋体五号)相关课程:(先行课程、后继课程:宋体五号)教材:(《》,Xx编著,xx出版社,年,宋体五号)
XX 课程教学大纲 (宋体加粗 3 号居中,如古代汉语教学学大纲) 课程编号:(宋体五号) 课程中文名称:(黑体四号。如化工原理) 总学时:(宋体五号) 理论学时:(宋体五号) 实验学时:(宋体五号) 总学分:(宋体五号) 课程性质:(如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宋体五号) 开设学期及周学时分配:(宋体五号) 适用专业及层次:(宋体五号) 相关课程:(先行课程、后继课程:宋体五号) 教材:(《 》,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宋体五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