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武进高中 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应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伺机/伺候勉强/强词夺理解差/浑身解数 B.道行/修行薄饼/日薄西山扛枪/扛鼎之作 C.喧闹煊赫钟磬/罄竹难书偈语/残碑断碣 D.分娩/央浼苗圃惊魂甫定荟萃/心力交瘁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30个有特殊编号的“世博币”在上海结束了网络竞价,以总价25365万元成交,每 个纪念币的均价都超过了14万元。 B.尽管在刚过去的“十一”长假里己经使出浑身解数大搞促销活动,各商家在重阳节档 期里仍然力度不减,再次掀起促销波澜 C.植物营养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施肥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因此 植物营养不仅对粮食质量安全,而且对粮食数量安全至关重要。 D.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它 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3.依照下面的例句,另选两种花卉或事物,写两个有一定寓意的句子。(4分) 例句:玫瑰——你娇艳美丽的花朵下面,却有着锋利的芒刺,是不是你也懂得:既要展 示美丽,也要保护自己? 4.右图是2010上海世博会的会徽,它简约的线条,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合作”的理 念。请结合画面内容,展开想象,任选一个角度,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写一段话 不超过60字。(5分) EXPO SHANGHAI CHINA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渎,河南洛阳人也。渎之曾祖后唐天成中,以太子少傅致仕。祖延昭,殿中丞。父莹 字正白,广顺进土,蒲帅张铎辟为记室,因家河中。使江南,坐受李从善赂遗,责授右赞善 大夫,卒
江苏省武进高中 2011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语言文字应用(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 A.伺.机/伺.候 勉强./强.词夺理 解.差/浑身解.数 B.道行./修行. 薄.饼/日薄.西山 扛.枪/扛.鼎之作 C.喧.闹/煊.赫 钟磬./罄.竹难书 偈.语/残碑断碣. D.分娩./央浼. 苗圃./惊魂甫.定 荟萃./心力交瘁.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 A.30 个有特殊编号的“世博币”在上海结束了网络竞价,以总价 253.65 万元成交,每 个纪念币的均价都超过了 14 万元。 B.尽管在刚过去的“十一”长假里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大搞促销活动,各商家在重阳节档 期里仍然力度不减,再次掀起促销波澜。 C.植物营养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施肥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因此 植物营养不仅对粮食质量安全,而且对粮食数量安全至关重要。 D.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它 对 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3.依照下面的例句,另选两种花卉或事物,写两个有一定寓意的句子。(4 分) 例句:玫瑰——你娇艳美丽的花朵下面,却有着锋利的芒刺,是不是你也懂得:既要展 示美丽,也要保护自己? 答:① ② 4.右图是 2010 上海世博会的会徽,它简约的线条,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合作”的理 念。请结合画面内容,展开想象,任选一个角度,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写一段话, 不超过 60 字。(5 分)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李渎,河南洛阳人也。渎之曾祖后唐天成中,以太子少傅致仕..。祖延昭,殿中丞。父莹 字正白,广顺进士,蒲帅张铎辟为记室,因家河中。使江南,坐受李从善赂遗,责授右赞善 大夫,卒
初,莹祷河祠而生渎,故名渎字河神,后改字长源。淳澹好古,博览经史。十六丁外艰 服阙,杜门不复仕进。家世多聚书画,颇有奇妙。王佑典河中,深加礼待,自是多闻于时 往来中条山中,不亲产业,所居木石幽胜。谈唐室已来衣冠人物,历历可听。罕著文。前后 州将皆厚遇之。王旦、李宗谔与之世旧,每劝其仕,渎皆不答。所乘马,尝为宗人借,憩于 廛间。人有见者以语渎,渎即鬻之,其恶囂如此。州闾化其俭德。[来源 Zxxk Con 真宗祀汾阴,直史馆孙冕言其隐操,请加搜采,陈尧叟复荐之。命使召见,辞足疾不起。 遣内侍劳问,令长吏岁时存抚。明年,又遣使存问,渎自陈世本儒墨习静避世之意。素嗜酒 人或勉之,答曰:“扶羸养疾,舍此莫可。从吾所好,以尽余年,不亦乐乎!”尝语诸子曰 “山水足以娱情,苟遇醉而卒,吾之愿也。吾将与尔永诀,尔辈当常在左右。'即设外寝,与 诸子同处。一日,忽曰:“适有人至床下,诵诗云:行到水穷处,未知天尽时。言讫不见, 吾当逝矣。亟取莹集七十编洎书画付诸子,促家人置酒。顷之,卒。时夭禧三十年十二月 三日也,年六十三 四年春,诏曰:故河中府处士李渎,惟蓬阎阁之司文,乃儒林之美秩。岂独旌于泉壤 亦足厚于民风。可特赠秘书省著作佐郎,赐其家帛二十匹,米三十斛,州县常加存恤,二税 外蠲其差役。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六》,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太子少傅致仕 致仕:退休 B.王佑典河中 典:主持,掌管 C.其恶嚣如此 嚣:嚣张 D.二税外蠲其差役 蠲:免除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李渎“淳澹好古”的一组是(3分)() ①杜门不复仕进 ②往来中条山中,不亲产业 ③渎即鬻之 ④直史馆孙冕言其隐操 ⑤辞足疾不起 ⑥素嗜酒 A.①④⑤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初,莹祷河祠而生渎,故名渎字河神,后改字长源。淳澹好古,博览经史。十六丁外艰, 服阙,杜门不复仕进。家世多聚书画,颇有奇妙。王佑典.河中,深加礼待,自是多闻于时。 往来中条山中,不亲产业,所居木石幽胜。谈唐室已来衣冠人物,历历可听。罕著文。前后 州将皆厚遇之。王旦、李宗谔与之世旧,每劝其仕,渎皆不答。所乘马,尝为宗人借,憩于 廛间。人有见者以语渎,渎即鬻之,其恶嚣.如此。州闾化其俭德。[来源:Zxxk.Com] 真宗祀汾阴,直史馆孙冕言其隐操,请加搜采,陈尧叟复荐之。命使召见,辞足疾不起。 遣内侍劳问,令长吏岁时存抚。明年,又遣使存问,渎自陈世本儒墨习静避世之意。素嗜酒, 人或勉之,答曰:“扶羸养疾,舍此莫可。从吾所好,以尽余年,不亦乐乎!”尝语诸子曰: “山水足以娱情,苟遇醉而卒,吾之愿也。吾将与尔永诀,尔辈当常在左右。”即设外寝,与 诸子同处。一日,忽曰:“适有人至床下,诵诗云:‘行到水穷处,未知天尽时。’言讫不见, 吾当逝矣。”亟取莹集七十编洎书画付诸子,促家人置酒。顷之,卒。时天禧三十年十二月 三日也,年六十三。 四年春,诏曰:“故河中府处士李渎,惟蓬阁之司文,乃儒林之美秩。岂独旌于泉壤, 亦足厚于民风。可特赠秘书省著作佐郎,赐其家帛二十匹,米三十斛,州县常加存恤,二税 外蠲.其差役。”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六》,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以太子少傅致仕.. 致仕:退休 B.王佑典.河中 典:主持,掌管 C.其恶嚣如此 嚣:嚣张 D.二税外蠲.其差役 蠲:免除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李渎“淳澹好古”的一组是(3 分) ( ) ①杜门不复仕进 ②往来中条山中,不亲产业 ③渎即鬻之 ④直史馆孙冕言其隐操 ⑤辞足疾不起 ⑥素嗜酒 A.①④⑤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渎是宋时著名的处士,出身于书香门第,自父以上三代为官,这样的家庭环境对 他的成长深有影响,他也因此深得官府的重视优待。 B.李渎的名字与他父亲的一次祭祀活动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父亲在他十六岁那样不幸 去世,守孝期满,李渎从此绝意于仕途 C.李渎的住所环境优雅,有山有林,风景优美。他谈论唐以来的衣冠教化人物, 清楚生动。可惜他很少写文章 D.李渎去世前对几个儿子说有人在他床下念诗,并预言自己生命将尽,果然很快他就 离世。他的去世很有文学色彩,但这段记载也有点迷信鬼神的意味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使江南,坐受李从善赂遗,责授右赞善大夫,卒。(3分) 译文: (2)王旦、李宗谔与之世旧,每劝其仕,渎皆不答。(3分) 译文: (3山水足以娱情,苟遇醉而卒,吾之愿也。(4分) 译文: 、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王硅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洪培欣语文网 (2)概括这首诗中间两联的内容,并说说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4分) 3)作者在诗中是怎样表达“凄凉”的心境的?(3分)洪培欣语文网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李渎是宋时著名的处士,出身于书香门第,自父以上三代为官,这样的家庭环境对 他的成长深有影响,他也因此深得官府的重视优待。 B.李渎的名字与他父亲的一次祭祀活动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父亲在他十六岁那样不幸 去世,守孝期满,李渎从此绝意于仕途。 C.李渎的住所环境优雅,有山有林,风景优美。他谈论唐以来的衣冠教化人物,一一 清楚生动。可惜他很少写文章。 D.李渎去世前对几个儿子说有人在他床下念诗,并预言自己生命将尽,果然很快他就 离世。他的去世很有文学色彩,但这段记载也有点迷信鬼神的意味。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使江南,坐受李从善赂遗,责授右赞善大夫,卒。(3 分) 译文: (2)王旦、李宗谔与之世旧,每劝其仕,渎皆不答。(3 分) 译文: (3 山水足以娱情,苟遇醉而卒,吾之愿也。(4 分) 译文: 三、古诗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 王硅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3 分)洪培欣语文网 (2)概括这首诗中间两联的内容,并说说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4 分) (3)作者在诗中是怎样表达“凄凉”的心境的?(3 分)洪培欣语文网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无以至千里: 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万里悲秋常作客,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3)乘骐骥以驰骋兮 (屈原《离骚》)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6)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尽心上》) 五、现代文阅读(38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野花为谁而开 曾纪鑫 ①行人走在初秋寂寞而蜿蜒的天柱山山道上,没有风声、虫声、鸟叫,静谧笼罩山野。 我们也沉默着,静静地感受着周围的_切。空谷足音清晰地回荡袅绕,别有一番情趣与韵味 ②突然,我见到了道旁的一朵野花,不觉一声惊叫,赶忙跑了过去,蹲下身子认真地观 赏起来。这是一朵叫不上名字的深蓝色小花,它开在一根长长的细茎顶端。四周是草丛、树 木、藤蔓,就只有这么一朵盛开的野花卓然独立,是那么热烈蓬勃、生动可爱,充分展示着 生命的灿烂。特别是它的深蓝色彩,恰如头顶湛蓝的秋空,髙远而深邃,神秘而肃穆,令人 心旌摇荡,神思翩跹 ③这时,一声叫喊将我从欣赏与陶醉中拉回现实,挚友邓君正站在前面向我招手。抬眼 望去,大家已然走岀好远。我瞧瞧野花,舍不得就此撇开离去,便狠狠心,将那细茎掐断, 如获至宝般地拿在手中,跑步赶上前行的队伍 ④邓君见了野花,情不自禁地赞叹它的艳丽,同时惋惜它的就此夭折,声讨我对它的专 政ˆ与暴行”。我分辩说,野花得感谢我才是,它寂寞地开着,又将寂寞地凋谢,是我发现 了它的美丽,其生命之价值才得以实现。说着,猛然想起陆游词作《卜算子咏梅》,不觉 吟诵道: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 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又将野花凑近鼻端,深深地吸了一口。一股淡雅的 馨香顿时充盈胸腹,于是,不由得反问自己,难道没有我的发现,野花的存在便真的失去意
(1) ,无以至千里; ,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万里悲秋常作客, 。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3)乘骐骥以驰骋兮, 。(屈原《离骚》) (4)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5)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6)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尽心上》) 五、现代文阅读(38 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23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野花为谁而开 曾纪鑫 ①一行人走在初秋寂寞而蜿蜒的天柱山山道上,没有风声、虫声、鸟叫,静谧笼罩山野。 我们也沉默着,静静地感受着周围的一切。空谷足音清晰地回荡袅绕,别有一番情趣与韵味。 ②突然,我见到了道旁的一朵野花,不觉一声惊叫,赶忙跑了过去,蹲下身子认真地观 赏起来。这是一朵叫不上名字的深蓝色小花,它开在一根长长的细茎顶端。四周是草丛、树 木、藤蔓,就只有这么一朵盛开的野花卓然独立,是那么热烈蓬勃、生动可爱,充分展示着 生命的灿烂。特别是它的深蓝色彩,恰如头顶湛蓝的秋空,高远而深邃,神秘而肃穆,令人 心旌摇荡,神思翩跹…… ③这时,一声叫喊将我从欣赏与陶醉中拉回现实,挚友邓君正站在前面向我招手。抬眼 望去,大家已然走出好远。我瞧瞧野花,舍不得就此撇开离去,便狠狠心,将那细茎掐断, 如获至宝般地拿在手中,跑步赶上前行的队伍。 ④邓君见了野花,情不自禁地赞叹它的艳丽,同时惋惜它的就此夭折,声讨我对它的“专 政”与“暴行”。我分辩说,野花得感谢我才是,它寂寞地开着,又将寂寞地凋谢,是我发现 了它的美丽,其生命之价值才得以实现。说着,猛然想起陆游词作《卜算子·咏梅》,不觉 吟诵道:“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 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又将野花凑近鼻端,深深地吸了一口。一股淡雅的 馨香顿时充盈胸腹,于是,不由得反问自己,难道没有我的发现,野花的存在便真的失去意
义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我没有见到之前,它已经展开花瓣存在着,显示出生命的圆 满;我的发现反使它惨遭心厄运”,只落得个身首异地ˆ旳的下场。从这一角度来看,是我斩断 了它的生命之源,使它的价值化为乌有 ⑤就这么一朵野花,不觉使我心思烦乱,理不出个明晰的头绪来。它开在深山野地,没 有同伴,没有竟争,自然也就没了嫉妒与恭维。那么,它到底为谁而开放呢?既不为人类, 也不为同伴,难道为那些野花树木、藤蔓岩石、秋虫小鸟、野兔猴子,抑或秋云、风雨吗? 显然都不是!它盛开着,孤孤单单、寂寂寞寞,却又旺盛饱满、热热闹闹,真可谓蓬蓬勃勃、 轰轰烈烈了。不在乎环境,不在乎观众,不在乎对象,作为一种生命,它曾经生存过,怒放 过,辉煌过,既不为别人,也不为自己。没有强迫,没有诱惑,自自然然孕育,自自然然盛 开,又将自自然然凋零。一切顺乎自然,圆融而完满。这,难道不是种天地之大道,一种 永恒的呈示么?由此观之,生命的意义,正在于生命本身,在于生命那展开的过程之中。 ⑥于是,不禁想到了一则佛教故事。传说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时,一言不发,只用 一只手拈起一朵鲜花微笑。弟子们顿时寂然,用心揣摩他的用意,但都不甚明了,只有弟子 迦叶心领神会,突然破颜微笑。于是,释迦牟尼便将心印法门传给了迦叶。这一法门,有别 于正统佛教,它微妙无相,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传至我国,后来发展蔓延为影 响深远的中华禅宗,演奏出无数缤纷灿烂的干古绝唱 ⑦谁说释迦牟尼当时拈着的那朵鲜花不就是-朵艳丽无比的野花呢?不就是那释迦牟 尼和迦叶的微笑呢? 11.第一自然段写出了天柱山山野什么特征?作者是怎样来描写的?(5分) 12.如何理解作者引用陆游词作《卜算子·咏梅》的作用。(6分)
义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我没有见到之前,它已经展开花瓣存在着,显示出生命的圆 满;我的发现反使它惨遭“厄运”,只落得个“身首异地”的下场。从这一角度来看,是我斩断 了它的生命之源,使它的价值化为乌有…… ⑤就这么一朵野花,不觉使我心思烦乱,理不出个明晰的头绪来。它开在深山野地,没 有同伴,没有竞争,自然也就没了嫉妒与恭维。那么,它到底为谁而开放呢?既不为人类, 也不为同伴,难道为那些野花树木、藤蔓岩石、秋虫小鸟、野兔猴子,抑或秋云、风雨吗? 显然都不是!它盛开着,孤孤单单、寂寂寞寞,却又旺盛饱满、热热闹闹,真可谓蓬蓬勃勃、 轰轰烈烈了。不在乎环境,不在乎观众,不在乎对象,作为一种生命,它曾经生存过,怒放 过,辉煌过,既不为别人,也不为自己。没有强迫,没有诱惑,自自然然孕育,自自然然盛 开,又将自自然然凋零。一切顺乎自然,圆融而完满。这,难道不是一种天地之大道,一种 永恒的呈示么?由此观之,生命的意义,正在于生命本身,在于生命那展开的过程之中。 ⑥于是,不禁想到了一则佛教故事。传说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时,一言不发,只用 一只手拈起一朵鲜花微笑。弟子们顿时寂然,用心揣摩他的用意,但都不甚明了,只有弟子 迦叶心领神会,突然破颜微笑。于是,释迦牟尼便将心印法门传给了迦叶。这一法门,有别 于正统佛教,它微妙无相,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传至我国,后来发展蔓延为影 响深远的中华禅宗,演奏出无数缤纷灿烂的千古绝唱。 ⑦谁说释迦牟尼当时拈着的那朵鲜花,不就是一朵艳丽无比的野花呢?不就是那释迦牟 尼和迦叶的微笑呢? 11.第一自然段写出了天柱山山野什么特征?作者是怎样来描写的?(5 分) 12.如何理解作者引用陆游词作《卜算子·咏梅》的作用。(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