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砷的排泄途径 经肾脏排泄,故尿砷测定可灵敏的反映机 体砷负荷水平。 排泄途径 经胆汁排泄,由于肝肠循环,致使生物半 衰期延长。 部分砷可经皮肤、汗腺、唾液腺、泌乳、 毛发、指甲的脱落等途径排出。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11
11 经肾脏排泄,故尿砷测定可灵敏的反映机 体砷负荷水平。 经胆汁排泄,由于肝肠循环,致使生物半 衰期延长。 部分砷可经皮肤、汗腺、唾液腺、泌乳、 毛发、指甲的脱落等途径排出。 排 泄 途 径 (四)砷的排泄途径
砷的有益生物学作用 除了具有多种毒性作用外,还具有一定的药 理学作用和营养作用。 >作为微量元素,砷尚能促进生血、细胞生长和 繁殖。近来,临床上运用三氧化二砷制剂治疗急 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取得了良好疗效,其机制 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雄黄是中国传统中药材,具杀菌、杀虫、解毒 功效 2025华大学医学院颜防医学系 12
12 砷的有益生物学作用 ➢砷除了具有多种毒性作用外,还具有一定的药 理学作用和营养作用。 ➢作为微量元素,砷尚能促进生血、细胞生长和 繁殖。近来,临床上运用三氧化二砷制剂治疗急 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取得了良好疗效,其机制 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雄黄是中国传统中药材,具杀菌、杀虫、解毒 功效。2025/2/12
三、地方性砷中毒的发病机制 砷是一种细胞原浆毒,与组织中某些物质 有较强的亲和力,从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影响 机体正常代谢,从而产生不良生物学效应。 (一)抑制酶的活性 (二) 导致细胞凋亡 (三) 砷的致癌机制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颜防医学系 13
13 三、地方性砷中毒的发病机制 砷是一种细胞原浆毒,与组织中某些物质 有较强的亲和力,从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影响 机体正常代谢,从而产生不良生物学效应。 (一)抑制酶的活性 (二)导致细胞凋亡 (三)砷的致癌机制
(一)抑制酶的活性 上价砷与酶蛋白分子上的双巯基或羧基结合, 形成较稳定的络合物或环状化合物,从而使酶活 性受到抑制。 >五价砷能抑制a一甘油磷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 化酶,取代稳定的磷酰基,阻断肝细胞线粒体中 的氧化磷酸化过程,从而抑制ATP的合成。 >对皮肤中的酪氨酸酶呈双向作用。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颜防医学系 14
14 (一)抑制酶的活性 ➢三价砷与酶蛋白分子上的双巯基或羧基结合, 形成较稳定的络合物或环状化合物,从而使酶活 性受到抑制。 ➢五价砷能抑制a-甘油磷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 化酶,取代稳定的磷酰基,阻断肝细胞线粒体中 的氧化磷酸化过程,从而抑制ATP的合成。 ➢对皮肤中的酪氨酸酶呈双向作用
(二)导致细胞凋亡 调亡:由死亡信号诱发的细胞死亡过程,是 细胞生理性死亡的普遍形式。凋亡过程中DNA发 生片段化,细胞皱缩分解成调亡小体,被邻近细 胞或巨噬细胞吞噬,不发生炎症。 砷及其化合物诱导的细胞凋亡可发生在许多 细胞如胚胎细胞、神经细胞、甲状腺细胞、淋巴 细胞、HL60细胞。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15
15 (二)导致细胞凋亡 凋亡:由死亡信号诱发的细胞死亡过程, 是 细胞生理性死亡的普遍形式。凋亡过程中DNA发 生片段化,细胞皱缩分解成凋亡小体,被邻近细 胞或巨噬细胞吞噬,不发生炎症。 砷及其化合物诱导的细胞凋亡可发生在许多 细胞如胚胎细胞、神经细胞、甲状腺细胞、淋巴 细胞、HL60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