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学院车辆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工程图学(一) 课程代码 0611335 202 口诵识课口学科平台和专业核心,因 课程类型 口专业方向☑专业任选口其他 授课教师 武带 修读方式 ☑必修口选修 学分 3.5 开课学期 第一学期总学时 其中实践学时 混合式 课程网址 非必填,根据实际填写 A 先修及后续 《汽车CAD/CA》、《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 工程图学是工科院校中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对机械类车辆工程学 科来说,它是培养获得工程师初步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一门主要技 术基础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正投影法来分析、表述机械工程问题 B 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同时、它又是学生后继课程和完成 课程描述 课程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构思能力:图示空间形 体的能力: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初步能力: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对 计算机绘图原理与方法的初步了解及其使用。 (一)知识 L.理解平行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2.归纳学习贯彻制图国家标准技能,绘制平面图形,三视图,零件图和装 配图等。 (二)能力 3.培养较强的绘图和读图能力,以及计算机绘图的初步能力。 课程目标 4.培养空间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独立 开发的意识。 (三)素养 5.重视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6.养成学生具有主动参与、积极进取、崇尚科学、探究科学的学习态度和 思想意识
7 三明学院车辆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工程图学(一) 课程代码 0611335 202 课程类型 通识课 学科平台和专业核心课 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其他 授课教师 武蕾 修读方式 必修 选修 学 分 3.5 开课学期 第一学期 总学时 56 其中实践学时 混合式 课程网址 非必填,根据实际填写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汽车CAD/CAM》、《机械设计基础》 B 课程描述 工程图学是工科院校中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对机械类车辆工程学 科来说,它是培养获得工程师初步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一门主要技 术基础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正投影法来分析、表述机械工程问题、 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同时、它又是学生后继课程和完成 课程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构思能力;图示空间形 体的能力;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初步能力;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对 计算机绘图原理与方法的初步了解及其使用。 C 课程目标 (一)知识 1.理解平行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2.归纳学习贯彻制图国家标准技能,绘制平面图形,三视图,零件图和装 配图等。 (二)能力 3.培养较强的绘图和读图能力,以及计算机绘图的初步能力。 4.培养空间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独立 开发的意识。 (三)素养 5.重视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6.养成学生具有主动参与、积极进取、崇尚科学、探究科学的学习态度和 思想意识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Q1-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 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 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 1.思想品德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课程目标5、6 Q1-2: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 工程职业素养、社会贵任感和积 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K2-2:掌握制图的基础知识,能 够用于机械工程问题的分析与 设计。 课程目标与 2-5:掌握互换性、标准化概念 毕业要求的2.工程知识 及机械零部件精度设计的基本棵程目标1、2、3、4 对应关系 原理和方法,用于解决机械工程 问题。 2-3:具有应用制图知识求解复 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能力。 3-2:能够运用机械工程基础理 论识别、表达和分析复杂机械工 3.问题分析 程问题 课程目标3、4 A3-4:具有机械制图分析能力。 4-1:具有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 的技能。 ,设计解决方案 A4-6:能够用图纸、报告或实物课程目标3、4 等形式,呈现设计成果。 章节内容 学时分配 理论 实践 合计 绪论 1 教学内容 第一学期第一章工程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 3 第三章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12 12
8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思想品德 Q1-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 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 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Q1-2: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 工程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积 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课程目标 5、6 2.工程知识 K2-2:掌握制图的基础知识,能 够用于机械工程问题的分析与 设计。 K2-5:掌握互换性、标准化概念 及机械零部件精度设计的基本 原理和方法,用于解决机械工程 问题。 A2-3:具有应用制图知识求解复 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 1、2、3、4 3.问题分析 A3-2:能够运用机械工程基础理 论识别、表达和分析复杂机械工 程问题。 A3-4:具有机械制图分析能力。 课程目标3、4 4.设计解决方案 A4-1:具有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 的技能。 A4-6:能够用图纸、报告或实物 等形式,呈现设计成果。 课程目标3、4 E 教学内容 章节内容 学时分配 理论 实践 合计 第一学期 绪论 1 1 第一章 工程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 3 3 第三章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12 12
第四章基本体的投影 14 第五章组合体 12 12 第六章轴测图 6 6 第七章图样画法 合计 56 ☑课堂讲授▣讨论座谈 ☑问题导向学习 口分组合作学习 教学方式 口专题学习 口实作学习 ☑探究式学习 ☑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其他 课程思政融入 授课 教学内容 支撑课程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填写3次) 教学方式 次别 目标 思政元素 思政目标 与手段 初步形成严谨 绪论 细致工作作风, 具备责任感:初 第1意机械制图 的基本知识 步养成遵守国 1 1、2、5、6 工程图纸中国家 1.1-S1.2国家 标淮的重要性 家标准和生产 讲授 标准和手工制客 规范的习惯:形 方法与技能 成规矩意识、质 量意识、工程意 识。 6 §1.3平面图形 2 分析及作图 2、3、4 讲授 教学安排 法 篇3意投影基叫 S3.1投影法 1、3、4、5、 §3.2点的投影 6 讲授 S3.3直线的投影 §3.3直线的投 1、3、4、5、 圆影:S3.4平面的 6 讲授 投影 §3.4平面的投、3、4、5、 讲授
9 第四章 基本体的投影 14 14 第五章 组合体 12 12 第六章 轴测图 6 6 第七章 图样画法 8 8 合 计 56 56 F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讨论座谈 问题导向学习 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 实作学习 探究式学习 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其他 G 教学安排 授课 次别 教学内容 支撑课程 目标 课程思政融入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填写 3 次) 教学方式 与手段 思政元素 思政目标 1 绪论 第 1 章 机械制图 的基本知识 §1.1-§1.2国家 标准和手工制图 方法与技能 1、2、5、6 工程图纸中国家 标准的重要性 初 步 形成 严谨 细致工作作风, 具备责任感;初 步 养 成遵 守国 家 标 准和 生产 规范的习惯;形 成规矩意识、质 量意识、工程意 识。 讲授 2 §1.3 平面图形 的分析及作图方 法 2、3、4 讲授 3 第 3 章投影基础 §3.1 投影法 §3.2 点的投影 §3.3 直线的投影 1、3、4、5、 6 讲授 4 §3.3 直线的投 影;§3.4 平面的 投影 1、3、4、5、 6 讲授 5 §3.4 平面的投 影 1、3、4、5、 6 讲授
几何元素间相对 位置关系 6 、3、45 s3.5 平行以 6 讲授 相交关系 3.5垂直关系 综合问题解题分 > 1、3、4、5、 析 讲授 提交综合题的习 6 投影变换:S3.61、3、4、5、 讲授 换面法 6 第4章基本体 注重学习方法 其表面交线的投 的掌握:初步形 成辩证的思 54.1平面立体的 3、4,5、空间立体感的培观、认识观、方 投影 6 法论 逐步形成 讲授 §4.2曲面立 注重细节、追求 (基本回转体)的 完美的工匠精 投影 神。 平面及直线与 体相交 4.3平面与立p、3、4、5 10 体表面的交线 讲授 6 平面立体的截 线 §4.3平面与立体 11 表面的交线一回 、3、4、5、 讲授 转体的截交线 6 立体与立体相交 S4.4回钴体号 12 回转体相交 3、4、5、 6 讲授 表面取点法求相 贯线 §4.4回转体与 回转体相交 2、3、4、5 辅助平面法求相 6 讲授 惯线
10 6 几何元素间相对 位置关系 §3.5 平行以及 相交关系 1、3、4、5、 6 讲授 7 §3.5 垂直关系; 综合问题解题分 析 提交综合题的习 题 1、3、4、5、 6 讲授 8 投影变换;§3.6 换面法 1、3、4、5、 6 讲授 9 第 4 章 基本体及 其表面交线的投 影 §4.1 平面立体的 投影 §4.2 曲面立体 (基本回转体)的 投影 2、3、4、5、 6 空间立体感的培 养 注 重 学习 方法 的掌握;初步形 成 辩 证的 思维 观、认识观、方 法论;逐步形成 注重细节、追求 完 美 的工 匠精 神。 讲授 10 平面及直线与立 体相交 §4.3 平面与立 体表面的交线— 平面立体的截交 线 2、3、4、5、 6 讲授 11 §4.3 平面与立体 表面的交线—回 转体的截交线 2、3、4、5、 6 讲授 12 立体与立体相交 §4.4 回转体与 回转体相交 表面取点法求相 贯线 2、3、4、5、 6 讲授 13 §4.4 回转体与 回转体相交 辅助平面法求相 贯线 2、3、4、5、 6 讲授
习题课:问题答疑 3、4、5、 分组讨论 6 第5音轴图 5 5.1轴测图基础 3、45 6 讲授 35.2正等轴测客 筐6章组合体§ 6.1组合体形体分 6 析及组合形式 3、4、5 6.2组合体视 6 讲授 图的画法 §6.2组合体视 图的画法 、3、4、5 形体分析法和线 6 讲授 面分析法 §6.3组合体的、3、4、5、 讲授 尺寸标注 6 §6.4读组合体 19 视图 2、3、4、5 形体分析法和线 讲授 6 面分析法读图 第7章机件图样 的表达方法 2、3、4、5 脸立合理选择不是升发现问愿 20 s7.1视图§7. 同的剖视图并准分析向恩、解洗 问题能力:形成 讲授 6 剖视图 确画出 创新意识。 §7.2剖视图(全 剖,半剖,局部剖2、3、4、5、 §7.3断面图(移 讲授 6 出断面图) §7.3断面图(重 合断面图) 74其他表达、4、5 讲授 6 方法,局部放大图 评价项目及配分 评价项目说明 支撑课程目标
11 14 习题课;问题答疑 3、4、5、 6 分组讨论 15 第 5 章 轴测图§ 5.1 轴测图基础 §5.2 正等轴测图 2、3、4、5、 6 讲授 16 第 6 章 组合体§ 6.1组合体形体分 析及组合形式 §6.2 组合体视 图的画法 2、3、4、5、 6 讲授 17 §6.2 组合体视 图的画法 形体分析法和线 面分析法 2、3、4、5、 6 讲授 18 §6.3 组合体的 尺寸标注 2、3、4、5、 6 讲授 19 §6.4 读组合体 视图 形体分析法和线 面分析法读图 2、3、4、5、 6 讲授 20 第 7 章机件图样 的表达方法 §7.1 视图§7.2 剖视图 2、3、4、5、 6 独立合理选择不 同的剖视图并准 确画出 提升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能力;形成 创新意识。 讲授 21 §7.2 剖视图(全 剖,半剖,局部剖) §7.3 断面图(移 出断面图) 2、3、4、5、 6 讲授 22 §7.3 断面图(重 合断面图) §7.4 其他表达 方法,局部放大图 等 2、3、4、5、 6 讲授 H 评价项目及配分 评价项目说明 支撑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