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法律问题案例讲解》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200002 课程名称:常见法律问题案例讲解 英文名称:Case Study of Common Legal Issue 课程类别:通识课 时:32 学 分:2 适用对象:全校非法学专业大三学生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无要求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选取在校大学生普遍关注和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案例分析,进而引入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内容涵盖实体法和程序法。包括了民法基础、物权法、侵权法、 大学生创业相关法律等内容。 This course selects and analysises the legal issues which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general concem and often meet,and then introduce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our country.It covers substantive and procedural laws.including Civil Law.Marriage Law. Law of Succession,Contract Law,Labor Law,Laws of University Students'innovative undertaking.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常见法律问题案例讲解》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做到遵纪守法, 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成 为合格的建设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并希望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 法律的基础知识:加强对我国现行的经济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法制观念 并使其初步具有运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案例 教学中渗透“法治、自由、诚信、友善”等理念,适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陶治学生的法律素养 2.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明确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1 《常见法律问题案例讲解》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200002 课程名称:常见法律问题案例讲解 英文名称:Case Study of Common Legal Issue 课程类别:通识课 学 时:32 学 分:2 适用对象: 全校非法学专业大三学生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无要求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选取在校大学生普遍关注和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案例分析,进而引入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内容涵盖实体法和程序法。包括了民法基础、物权法、侵权法、 大学生创业相关法律等内容。 This course selects and analysises the legal issues which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general concern and often meet, and then introduce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our country. It covers substantive and procedural laws, including Civil Law, Marriage Law, Law of Succession, Contract Law, Labor Law, Law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novative undertaking.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常见法律问题案例讲解》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做到遵纪守法, 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成 为合格的建设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并希望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 法律的基础知识;;加强对我国现行的经济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法制观念 并使其初步具有运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案例 教学中渗透“法治、自由、诚信、友善”等理念,适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 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陶冶学生的法律素养; 2.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明确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3。使得学生自觉而理性地树立崇尚的法律精神 4.拓宽学生对法律进行知识性及实务性了解的层面: 5.培养学生行事做人的法律素养和法律精神: 6.帮助学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懂法、知法、用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法律基础(开篇) 学时:4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法的产生、本质、特征、类型及其 发展规律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本质、特征、法律意识、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法的创制、实施和遵守,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第一节法律的起源和发展 一、法律的起源及其过程 二、奴隶制法律 三、封建制法律 四、资本主义法律 五、社会主义法律的产生 第二节法律的本质和特征 法律的本质 二、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三、法律的特征 第三节法律体系、法律制定与法律实施 一、法律体系 二、法律制定 三、法律实施 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一)课后思老 1、如何正确地认识法律的本质? 2、简述法律的特征。 3、简述我国的法律体系。 4、试述公民的法律意识与普遍守法的关系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2 3. 使得学生自觉而理性地树立崇尚的法律精神; 4. 拓宽学生对法律进行知识性及实务性了解的层面; 5. 培养学生行事做人的法律素养和法律精神; 6. 帮助学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懂法、知法、用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法律基础(开篇) 学时:4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法的产生、本质、特征、类型及其 发展规律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本质、特征、法律意识、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法的创制、实施和遵守,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第一节 法律的起源和发展 一、法律的起源及其过程 二、奴隶制法律 三、封建制法律 四、资本主义法律 五、社会主义法律的产生 第二节 法律的本质和特征 一、法律的本质 二、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三、法律的特征 第三节 法律体系、法律制定与法律实施 一、法律体系 二、法律制定 三、法律实施 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一)课后思考 1、如何正确地认识法律的本质? 2、简述法律的特征。 3、简述我国的法律体系。 4、试述公民的法律意识与普遍守法的关系。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以案例为主,采用讲授与课堂讨论结合的方法。 第二章民法基础 学时:4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民法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我国民法的基本制度 和主要原则,弄清民法在经济生活、日常生活以及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正确行使民事权利。 第一节民事主体 第二节监护制度 第三节人身权 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一)课后思考 1、什么是民事行为能力 2、简述代理的特征。 3、简述监护制度法律规定。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以案例为主,采用讲授与课堂讨论结合的方法。 第三章物权法基础 学时时:4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物权法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我国物权法法的基 本制度和主要原则,弄清民物权法的一些特殊规定和要求 第一节财产权概述 第二节善意取得制度 第三节动产与不动产区分 第四节留置权 第五节抵押权 第六节质权 第七节小区物业费 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一)课后思考 1、什么是动产和不动产? 2、简述孳息的法律规定
3 本章教学以案例为主,采用讲授与课堂讨论结合的方法。 第二章 民法基础 学时:4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民法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我国民法的基本制度 和主要原则,弄清民法在经济生活、日常生活以及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正确行使民事权利。 第一节 民事主体 第二节 监护制度 第三节 人身权 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一)课后思考 1、什么是民事行为能力 2、简述代理的特征。 3、简述监护制度法律规定。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以案例为主,采用讲授与课堂讨论结合的方法。 第三章 物权法基础 学时时:4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物权法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我国物权法法的基 本制度和主要原则,弄清民物权法的一些特殊规定和要求 第一节 财产权概述 第二节 善意取得制度 第三节 动产与不动产区分 第四节 留置权 第五节 抵押权 第六节 质权 第七节 小区物业费 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一)课后思考 1、什么是动产和不动产? 2、简述孳息的法律规定
3、区分留置权、抵押权和质权制度法律规定。 4、小区物业费该如何管理?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以案例为主,采用讲授与课堂讨论结合的方法。 第四章侵权法基础 学时:4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侵权法概念,掌握民法典侵权编基 本原则。同时,使学生了解侵权责任主体、侵权规则、特殊情形下的侵权认定等。 (一)未成年人的监护 (二)劳务派遣的侵权 (三)民法典增加的内容 (四)共同侵权的责任 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一)课后思考 1、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2、侵权责任的形式有哪些? 3、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有哪些?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以案例为主,采用讲授与课堂讨论结合的方法。 第五章大学生兼职相关法律 学时:6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从 在校生的企共建学开始,到毕业、就业环节,建立劳动关系,之后再到履行劳动关系, 对这些过程中的一些列问题进行讲解。 第一节在校生的勤工俭学 一、学校统一组织的勤工俭学 二、非学校统一组织的勤工俭学 第二节大学生的校外实习与毕业生的见习 一、大学生校外实习 二、毕业生见习 第三节大学生劳动就业的政策与流程 4
4 3、区分留置权、抵押权和质权制度法律规定。 4、小区物业费该如何管理?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以案例为主,采用讲授与课堂讨论结合的方法。 第四章 侵权法基础 学时:4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侵权法概念,掌握民法典侵权编基 本原则。同时,使学生了解侵权责任主体、侵权规则、特殊情形下的侵权认定等。 (一)未成年人的监护 (二)劳务派遣的侵权 (三)民法典增加的内容 (四)共同侵权的责任 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一)课后思考 1、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2、侵权责任的形式有哪些? 3、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有哪些?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以案例为主,采用讲授与课堂讨论结合的方法。 第五章 大学生兼职相关法律 学时:6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从 在校生的企共建学开始,到毕业、就业环节,建立劳动关系,之后再到履行劳动关系, 对这些过程中的一些列问题进行讲解。 第一节 在校生的勤工俭学 一、学校统一组织的勤工俭学 二、非学校统一组织的勤工俭学 第二节 大学生的校外实习与毕业生的见习 一、大学生校外实习 二、毕业生见习 第三节 大学生劳动就业的政策与流程
一、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 二、大学生劳动就业服务 三、大学生毕业流程与要点 第四节大学生劳动就业与用工形式 一、签订劳动合同的风险防范 二、试用期的权益保护 三、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 第五节 劳动关系的履行 一、工作时间与劳动报酬 二、社会保险 三、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 第六节劳动争议的法律救济 一、劳动仲裁 二、劳动争议诉讼 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一)课后思考 1、如何鉴别劳动信息? 2、如何了解用人单位信息? 3、如何防范三方就业协议的法风险 4、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包括哪些 5、用人单位承担哪些举证责任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以案例为主,采用讲授与课堂讨论结合的方法。 第六章大学生创业有关法律 学时:4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与创业相关的法律知识、熟悉 依法创业的整个流程、尽可能远离创业的违法陷阱、尽可能降低创业的法律风险、提 高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创业成果的能力 第一节企业创办筹备法律实务 一、例业项目的选择 二、确定企业的法律形式 三、企业章程设计
5 一、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 二、大学生劳动就业服务 三、大学生毕业流程与要点 第四节 大学生劳动就业与用工形式 一 、签订劳动合同的风险防范 二、试用期的权益保护 三、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 第五节 劳动关系的履行 一、工作时间与劳动报酬 二、社会保险 三、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 第六节 劳动争议的法律救济 一、劳动仲裁 二、劳动争议诉讼 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一)课后思考 1、如何鉴别劳动信息? 2、如何了解用人单位信息? 3、如何防范三方就业协议的法风险 4、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包括哪些 5、用人单位承担哪些举证责任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以案例为主,采用讲授与课堂讨论结合的方法。 第六章 大学生创业有关法律 学时:4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与创业相关的法律知识、熟悉 依法创业的整个流程、尽可能远离创业的违法陷阱、尽可能降低创业的法律风险、提 高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创业成果的能力 第一节 企业创办筹备法律实务 一、创业项目的选择 二、确定企业的法律形式 三、企业章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