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CPA》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73203 课程名称:经济法 英文名称:Economic Law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48 学分:3 适用对象:会计专业、审计专业、ACCA专业、金融专业等 考核方式:分散考试 先修课程:法律基础 一、课程简个 1.中文简介 《经济法CPA》课程是审计专业注册会计师方向和国际会计师方向本科生的 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主要讲授法律基本原理,包括法律基本概念、法律关系、市 场经济的法律调整与经济法律制度:基本民事法律制度,包括民事法律行为制度 代理制度、 诉讼时效 物权 度 包括物权法律市 度概 、物权变动 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合同法律制度,包括合同的基本理论、合同的订 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担保、合同的变更与转让、合同的终止、 违约责任、几类主要的有名合同:合伙企业法律制度,包括合伙企业法律制度概 述、普通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企业、 合伙企业的解散和清算: 公司法律制度,包 公司法 概念 制度 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财务会计、公 司重大变更、公司解散和清算。 2.英文简介 The curriculum is economic law CPA audit professional direction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This course mainly teaches basic principle of law, including law basic concept,legal relation and legal adjustment of market economy and economic law system;Basic civil law system,including the civil juristic act system,agent system,system of the statute of limitations:Real right law system,including the summary of real right legal system and the change of real right,ownership,usufructuary right. real rights for security:Contract law,including the basic theory of contract,the contract,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tract,contract of guarantee,contract performance,contract change and transfer,and termination of contract,liability for breach of contract,several types of the main famous contract:Partnership enterprise law system,including
《经济法 CPA》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73203 课程名称:经济法 英文名称:Economic Law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48 学分: 3 适用对象:会计专业、审计专业、ACCA 专业、金融专业等 考核方式:分散考试 先修课程:法律基础 二、课程简介 1.中文简介 《经济法 CPA》课程是审计专业注册会计师方向和国际会计师方向本科生的 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主要讲授法律基本原理,包括法律基本概念、法律关系、市 场经济的法律调整与经济法律制度;基本民事法律制度,包括民事法律行为制度、 代理制度、诉讼时效制度;物权法律制度,包括物权法律制度概述、物权变动、 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合同法律制度,包括合同的基本理论、合同的订 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担保、合同的变更与转让、合同的终止、 违约责任、几类主要的有名合同;合伙企业法律制度,包括合伙企业法律制度概 述、普通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企业的解散和清算;公司法律制度,包 括公司法基本概念与制度、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财务会计、公 司重大变更、公司解散和清算。 2.英文简介 The curriculum is economic law CPA audit professional direction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This course mainly teaches basic principle of law, including law basic concept, legal relation and legal adjustment of market economy and economic law system; Basic civil law system, including the civil juristic act system, agent system, system of the statute of limitations; Real right law system, including the summary of real right legal system and the change of real right, ownership, usufructuary right, real rights for security; Contract law, including the basic theory of contract, the contrac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tract, contract of guarantee, contract performance, contract change and transfer, and termination of contract, liability for breach of contract, several types of the main famous contract; Partnership enterprise law system, including
the partnership enterprise law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课程性质 《经济法CPA》课程是审计专业注册会计师方向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是成 为注册会计师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 2.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与经济相关基本法律制 度,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经济法律相关知识分析和处珥 实际问题。具体包括:(1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 理论。(2熟悉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的民商法、经济法等法律、 法规,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民商法、经济法的基本制度。(③)培 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商法和经济法律意识,增强经济法治观念,养成遵纪守 法、依法办事的习惯。(④)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方法和 技能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⑤)为学生以后参加注册会计师等执业资格考 试和职业活动,奠定坚实的民商法和经济法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法律基本概念: 2。了解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基本构成 3.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理念与逻辑。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法律基本概念 1,法的概念与特征 2.法律规范 3.法律渊源 4,法律体系 第二节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1.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3.建设中国特色补会主义法治体系 第三节法律关系 1.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2.法律关系的种类 3.法律关系的基本构成
the partnership enterprise law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课程性质 《经济法 CPA》课程是审计专业注册会计师方向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是成 为注册会计师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 2.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与经济相关基本法律制 度,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经济法律相关知识分析和处理 实际问题。具体包括:⑴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 理论。⑵熟悉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的民商法、经济法等法律、 法规,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民商法、经济法的基本制度。⑶培 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商法和经济法律意识,增强经济法治观念,养成遵纪守 法、依法办事的习惯。⑷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方法和 技能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⑸为学生以后参加注册会计师等执业资格考 试和职业活动,奠定坚实的民商法和经济法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法律基本原理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法律基本概念; 2.了解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基本构成; 3.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理念与逻辑。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法律基本概念 1.法的概念与特征 2.法律规范 3.法律渊源 4.法律体系 第二节 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1.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第三节 法律关系 1.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2.法律关系的种类 3.法律关系的基本构成
4.法律关系的变动原因 (三)思考与实践 1.什么是法律? 2.我围的法律渊源主要有哪些? 3.法律关系由哪些要素构成? 4.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如何划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展示。 第二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民事法律行为成立与生效的条件 2.掌握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和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 3.了解代理的概念,掌握滥用代理权、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的法律效力。 4.了解诉讼时效的种类与起算,掌握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证长的规定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制度 1.民事法律行为理论 2.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3.无效民事法律行为 4.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5.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第二节代理制度 1,代理的基本理论 2 代理权 3.无权代理 表见代理 第三节诉讼时效制度 1.诉讼时效基本理论 2.诉讼时效的种类与起筑 3.诉讼时效的中止 4.诉讼时效的中断 5.诉讼时效的延长 (三)思考与实践 1.无效民事法律行为有哪几种? 2.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 3.无权代理行为的法律效力如何认定
4.法律关系的变动原因 (三)思考与实践 1.什么是法律? 2.我国的法律渊源主要有哪些? 3.法律关系由哪些要素构成? 4.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如何划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展示。 第二章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民事法律行为成立与生效的条件; 2.掌握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和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 3.了解代理的概念,掌握滥用代理权、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的法律效力。 4.了解诉讼时效的种类与起算,掌握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制度 1. 民事法律行为理论 2.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3. 无效民事法律行为 4.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5. 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第二节 代理制度 1. 代理的基本理论 2. 代理权 3. 无权代理 4. 表见代理 第三节 诉讼时效制度 1. 诉讼时效基本理论 2. 诉讼时效的种类与起算 3. 诉讼时效的中止 4. 诉讼时效的中断 5. 诉讼时效的延长 (三)思考与实践 1.无效民事法律行为有哪几种? 2.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 3.无权代理行为的法律效力如何认定?
4.什么是表见代理? 5.诉讼时效的中断和中止的原因及其法律后果有什么不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展示。 第三章物权法律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物的概念和种类: 2.理解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3.掌握物权变动的原因及其公示方式: 4.掌握所有权、用益物权记担保物权的主要法律规定。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物权法律制度概述 1.物权法律制度概况 2.物的概念与种类 3.物权的概念与种类 除私人享有合法的物权之外,社会主义国家强调物的国家所有权、集体所 有权:如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 4.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物权变动 1.物权变动的含义与型态 2.物权变动的原因 3.物权行为 4.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 第三节所有权 1.所有权的概念 2.所有权的类型 3.善意取得制度 4.动产所有权的特殊取得方式 第四节用益物权 1.用益物权概述 2.建设用地使用权 第五节担保物权 1.相保物权概袜 2.抵押权 3.质权 4.留置权
4.什么是表见代理? 5.诉讼时效的中断和中止的原因及其法律后果有什么不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展示。 第三章 物权法律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物的概念和种类; 2.理解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3.掌握物权变动的原因及其公示方式; 4.掌握所有权、用益物权记担保物权的主要法律规定。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物权法律制度概述 1. 物权法律制度概况 2. 物的概念与种类 3. 物权的概念与种类 除私人享有合法的物权之外,社会主义国家强调物的国家所有权、集体所 有权:如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 4.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物权变动 1. 物权变动的含义与型态 2. 物权变动的原因 3. 物权行为 4. 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 第三节 所有权 1. 所有权的概念 2. 所有权的类型 3. 善意取得制度 4. 动产所有权的特殊取得方式 第四节 用益物权 1. 用益物权概述 2. 建设用地使用权 第五节 担保物权 1. 担保物权概述 2. 抵押权 3. 质权 4. 留置权
(三)思考与实践 1.物权变动的原因有那几种? 2.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有哪些要求? 3.什么是共有?共有分为那几种? 4.善意取得制度的主要规定是什么? 5.抵押权合同的生效与抵押权的设立有何联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展示。 第四章合同法律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合同的订立程序 2.理解效力待定合同的规定 3.掌握合同当事人的抗辩权、代位权和撒销权的规定 4.掌握合同的担保措施: 5.理解合同终止的基本规定 6.堂据承相违约青任的方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合同的基本理论 1.合同与合同法 2.合同的分类 3.合同的相对性 第二节合同的订立 1.合同订立程序 要约与承诺 2.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 3.枚式条款 4声条数 5.缔约过失责任 第三节合同的效力 1.合同的生效 2.效力待定的合同 第四合同的厢 1.合同的履行规则 2.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3.代位权 4.撤销权 第五节合同的相保 1.合同担保的基本理论 2.保证 3.定金
(三)思考与实践 1.物权变动的原因有哪几种? 2.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有哪些要求? 3.什么是共有?共有分为哪几种? 4.善意取得制度的主要规定是什么? 5.抵押权合同的生效与抵押权的设立有何联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展示。 第四章 合同法律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合同的订立程序; 2.理解效力待定合同的规定; 3.掌握合同当事人的抗辩权、代位权和撤销权的规定; 4.掌握合同的担保措施; 5.理解合同终止的基本规定; 6.掌握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合同的基本理论 1.合同与合同法 2.合同的分类 3.合同的相对性 第二节 合同的订立 1.合同订立程序——要约与承诺 2.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 3.格式条款 4.免责条款 5.缔约过失责任 第三节 合同的效力 1.合同的生效 2.效力待定的合同 第四节 合同的履行 1.合同的履行规则 2.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3.代位权 4.撤销权 第五节 合同的担保 1.合同担保的基本理论 2.保证 3.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