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 套用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理论是灰色 的,生命之树常青。”在进入这一讲时,首先提 醒大家不要迷信方法,尽管有些不那么协调,然 或许是必要的。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总期盼着 能够掌握某种方法,以获取进入这个学科的“敲 门砖”。但我想说明的是,这样的方法,大概是 没有的。准确地说,离开具体问题的方法,即便 有,也难以抽离出来。因此,这里所讲的方法, 主要是指出面对历史问题,有哪些处理方式。在 我看来,重要的是通过具体的研究例证,去考虑 将来面对类似的问题,应该如何去处理
第三讲 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 套用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理论是灰色 的,生命之树常青。”在进入这一讲时,首先提 醒大家不要迷信方法,尽管有些不那么协调,然 或许是必要的。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总期盼着 能够掌握某种方法,以获取进入这个学科的“敲 门砖”。但我想说明的是,这样的方法,大概是 没有的。准确地说,离开具体问题的方法,即便 有,也难以抽离出来。因此,这里所讲的方法, 主要是指出面对历史问题,有哪些处理方式。在 我看来,重要的是通过具体的研究例证,去考虑 将来面对类似的问题,应该如何去处理
主要内容 确定性的探求:计量史学 二、把握历史的深层原因:心理史学 三、全球视野下的史学眼光:比较史学 四、整体历史的书写:法国年鉴学派 五、“后现代”与后现代史学 六、“口述历史”:留住历史的声
主要内容 ◼ 一、确定性的探求:计量史学 ◼ 二、把握历史的深层原因:心理史学 ◼ 三、全球视野下的史学眼光:比较史学 ◼ 四、整体历史的书写:法国年鉴学派 ◼ 五、 “后现代”与后现代史学 ◼ 六、 “口述历史”:留住历史的声音
确定性的探求:计量史学 当代史学的突出特征,可以毫不夸 张地说是所谓的“计量革命”。提到 “量”的问题,当然就是指向某种“确 定性”。它显示的是,当代历史学希望 用更确定的数据来揭示历史的某些特征
一、确定性的探求:计量史学 ◼ 当代史学的突出特征,可以毫不夸 张地说是所谓的“计量革命”。提到 “量”的问题,当然就是指向某种“确 定性”。它显示的是,当代历史学希望 用更确定的数据来揭示历史的某些特征
(一)历史上的数据 二)如何让数据呈现历史 (三)获取数据的技术要求
◼ (一)历史上的数据 ◼ (二)如何让数据呈现历史 ◼ (三)获取数据的技术要求
中国经济史上的数目和单位 《国史探微》/《中国制度史》 杨联陞著 所收论文大多是专题通 论的性质,从中既可以看出 作者在中国文史领域的深厚 史探微 素养,也可以窥见作者所受 的经济学及经济史的学科训 练。这本小书所收的9篇论 文都堪称典范之作,欧美的 后辈学者已从中受益良多。 教育出版社一
中国经济史上的数目和单位 《国史探微》/《中国制度史》 所收论文大多是专题通 论的性质,从中既可以看出 作者在中国文史领域的深厚 素养,也可以窥见作者所受 的经济学及经济史的学科训 练。这本小书所收的9篇论 文都堪称典范之作,欧美的 后辈学者已从中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