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历史本体的探求与历史认识模式的构建 历史本体论,或历史哲学,究其根本所 关心的是历史有无“意志”的问题。或者把 历史看作超验性的神或绝对理念主宰的过程; 或者将历史解释为受自然主义的一般法则所 决定。对历史本体的探讨,构成以往历史学 学科存在的主要理由,但当今的史学界,却 大体上可以说摈弃了历史哲学,历史学家不 认为此与他们的工作有什么关联。当代世界 唯一能够自圆其说的历史哲学是马克思主义
第四讲 历史本体的探求与历史认识模式的构建 ◼ 历史本体论,或历史哲学,究其根本所 关心的是历史有无“意志”的问题。或者把 历史看作超验性的神或绝对理念主宰的过程; 或者将历史解释为受自然主义的一般法则所 决定。对历史本体的探讨,构成以往历史学 学科存在的主要理由,但当今的史学界,却 大体上可以说摈弃了历史哲学,历史学家不 认为此与他们的工作有什么关联。当代世界 唯一能够自圆其说的历史哲学是马克思主义
主要内容 关于历史的必然与偶然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异化理论以及对 历史发展的理解 当代对历史哲学的争论
主要内容 ◼ 一、关于历史的必然与偶然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异化理论以及对 历史发展的理解 ◼ 三、当代对历史哲学的争论
关于历史的必然与偶然 1、神学与史学一神学眼光下的历史 史学成为“神学的卑女” 2、经学与史学: 经学赋予历史演进一种说明,一种 解释,一种合法性的论证。 3、启蒙时代的历史哲学 4、中国纳入“普遍历史”的过程
一、关于历史的必然与偶然 ◼ 1、神学与史学—神学眼光下的历史 史学成为“神学的卑女” 2、经学与史学: 经学赋予历史演进一种说明,一种 解释,一种合法性的论证。 3、启蒙时代的历史哲学 4、中国纳入“普遍历史”的过程
中国历史上的“正统论” 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说,其理论之主 要根据有 为采用邹衍之五德运转 说,计其年次,以定正闰;另一为依据 《公羊传》加以推衍,所谓“大一统所 以正天下之位,一天下之心”,对后世 影响至大 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 统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中国历史上的“正统论” ◼ 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说,其理论之主 要根据有二:一为采用邹衍之五德运转 说,计其年次,以定正闰;另一为依据 《公羊传》加以推衍,所谓“大一统所 以正天下之位,一天下之心”,对后世 影响至大。 ◼ ——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 统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春秋公羊学对历史本质的阐释—“三世说” 元年.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 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 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 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 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 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 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 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 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 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 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 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 以母贵.母以子贵 《春秋公羊传》
一、春秋公羊学对历史本质的阐释——“三世说” ◼ 元年.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 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 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 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 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 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 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 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 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 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 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 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 以母贵.母以子贵.—— 《春秋公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