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汽车保险与理赔|13汽车保险与理赔 向客户解释汽车的险种,完成汽车承保手 续及理赔的相关手续的办理 对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等进行大修竣 (16)汽车性能检测与 评价 14汽车性能检测与评价工检验,对汽车发动机排放进行测试与调 整,能对汽车进行综合性能检测 辨识汽车零部件名称并确定其配件编号, (17)汽车配件采购与管 15.汽车配件采购与管理完成配件的采购、入库和发放,检查配件 的质量,制定配件的年度采购计划 (18)产品车辆性能与质量 对经过维修的车辆峻工后的维修质量检 16.维修质量检验 检验 査与评价,确认故障排除,准备交付 (七)专业的能力、素质、知识结构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职业能力要求 在新能源汽车的所有职业能力要求中,首要的是要有高压用电安全及其防护能力,要求新能源 汽车技术专业的学生,要具备高压用电有基本常识,用电的安全防护方法、高压防护工具的使用 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在这个大前提下,再提出以下职业能力要求 正确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从事本职业岗位所需的止确工作方法 力 查找中、外文技术资料,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学习汽车新技术的能力 汽车驾驶能力 般技术员 汽车维修工具及诊断设备使用 汽车一般维护与保养的能力 职 汽车机械总成拆装、检查、修理的能力 诊 汽车电气系统及电控装置检测、诊断、修理的能力 力 断 汽车基本故障分析、椒定维修计划的能力 服务顾 对汽车损伤进行鉴定评估的能力 简对汽车进行性能检测并评估检测结果的能力 对汽车雏修客户进行接待和定价谈判的能力 良好的职业道德 社 与客户沟通的能力与服务意识 与同事交流、协商、团队合作的能力 动保护和环境侏护意识
11 (15)汽车保险与理赔 13.汽车保险与理赔 向客户解释汽车的险种,完成汽车承保手 续及理赔的相关手续的办理 (16)汽车性能检测与 评价 14 汽车性能检测与评价 对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等进行大修竣 工检验,对汽车发动机排放进行测试与调 整,能对汽车进行综合性能检测 (17)汽车配件采购与管 理 15.汽车配件采购与管理 辨识汽车零部件名称并确定其配件编号, 完成配件的采购、入库和发放,检查配件 的质量,制定配件的年度采购计划 (18)产品车辆性能与质量 检验 16.维修质量检验 对经过维修的车辆峻工后的维修质量检 查与评价,确认故障排除,准备交付。 (七)专业的能力、素质、知识结构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职业能力要求 在新能源汽车的所有职业能力要求中,首要的是要有高压用电安全及其防护能力,要求新能源 汽车技术专业的学生,要具备高压用电有基本常识,用电的安全防护方法、高压防护工具的使用、 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在这个大前提下,再提出以下职业能力要求
在上述职业能力中,应突出以下体现高职层次的能力 (1)对汽车及其系统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能力; (2)汽车及其系统维修方案制定、生产组织、检查和质量控制的能力 (3)汽车及其系统技术状况、故障、损伤、事故的检测、鉴定、分析、评估的能力 (4)汽车及其维修新技术的学习、应用、转训的能力 (5)查找和利用资料的能力;逻辑分析的能力。 (6)具有质量意识、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素质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 理论的基础知识;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 创业;具有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扎根于群众的思想观点,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 思想作风,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不断追求知识、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具有从事本专业所必需的用电安全知识、文化基础知识、现代科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 知识,并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所必需的技术能力、工作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能胜任本专业岗位的工作,能在工作中讲求协作,对在竞争中 遭遇挫折 具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在艰苦的工作中不怕困难,奋力进取,不断激发创造热情。 具有热爱劳动的观念,善于和劳动人民进行情感沟通,了解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本领,有从事 艰苦工作的思想准备 具有爱国主义情操和“求是、自强、求实、创新”的船政精神。 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及勇于开拓精神 具有质量管理意识及追求卓越的精神 3.知识结构 (1)掌握从事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包括:政治理论、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 基础、体育运动理论和技能。 (2)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电安全知识和电子测量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知识 (3)掌握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液压液力传动的基本原理。 (4)掌握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驱动电机、高压配电及各系统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 (5)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原理、维修专业理论知识。 (6)掌握汽车电器设备构造、原理、维修专业理论知识。 (⑦)掌握轿车电控系统构造、原理、维修专业理论知识 8)掌握汽车网络与信息系统原理、整车控制原理与故障诊断知识。 (9)掌握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及检修的专业理论知识。 (8)掌握本专业必须的质量管理基本理论及质量管理基本方法。 4.体现高职层次的能力目标 通过社会调研得知,本专业高职层次的毕业生在职业岗位上的工作任务的内容及其复杂程度要 明显高于中职和技校毕业生。对其职业工作任务的内容和复杂程度进行分析后,确定了本专业培养
12 在上述职业能力中,应突出以下体现高职层次的能力: (1)对汽车及其系统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能力; (2)汽车及其系统维修方案制定、生产组织、检查和质量控制的能力; (3)汽车及其系统技术状况、故障、损伤、事故的检测、鉴定、分析、评估的能力; (4)汽车及其维修新技术的学习、应用、转训的能力; (5)查找和利用资料的能力;逻辑分析的能力。 (6)具有质量意识、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素质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 理论的基础知识;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 创业;具有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扎根于群众的思想观点,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 思想作风,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不断追求知识、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具有从事本专业所必需的用电安全知识、文化基础知识、现代科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 知识,并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所必需的技术能力、工作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能胜任本专业岗位的工作,能在工作中讲求协作,对在竞争中 遭遇挫折。 具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在艰苦的工作中不怕困难,奋力进取,不断激发创造热情。 具有热爱劳动的观念,善于和劳动人民进行情感沟通,了解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本领,有从事 艰苦工作的思想准备。 具有爱国主义情操和“求是、自强、求实、创新”的船政精神。 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及勇于开拓精神。 具有质量管理意识及追求卓越的精神。 3.知识结构 (1) 掌握从事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包括:政治理论、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 基础、体育运动理论和技能。 (2)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电安全知识和电子测量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知识。 (3)掌握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液压液力传动的基本原理。 (4)掌握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驱动电机、高压配电及各系统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 (5)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原理、维修专业理论知识。 (6)掌握汽车电器设备构造、原理、维修专业理论知识。 (7) 掌握轿车电控系统构造、原理、维修专业理论知识。 (8)掌握汽车网络与信息系统原理、整车控制原理与故障诊断知识。 (9) 掌握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及检修的专业理论知识。 (8)掌握本专业必须的质量管理基本理论及质量管理基本方法。 4.体现高职层次的能力目标 通过社会调研得知,本专业高职层次的毕业生在职业岗位上的工作任务的内容及其复杂程度要 明显高于中职和技校毕业生。对其职业工作任务的内容和复杂程度进行分析后,确定了本专业培养
目标在体现高职层次的专业能力应包括以下内容 (1)体现对汽车及其系统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能力 (2)体现对汽车高压用电安全防护方案、维修方案制定、生产组织、检査和质量控制的能力 (3)体现对汽车售后服务的综合能力 (4)体现对汽车服务企业管理、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的能力 (5)体现对学习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查找和利用资料的能力:逻辑分析的能力。 5.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汽车维修企业和汽车售后服务企业新能源汽车机电维修、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岗位 培养具备新能源汽车机电维修、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检修、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等工作所必需的专业 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一定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熟悉国家机动车维修的政策和法规 能够胜仼新能源汽车机电维护、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及其技术管理等相关工作 能力的,具有质量意识、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八)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构建 1、人才培养模式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采用“任务驱动、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客户需求或客户委托 的企业生产实际中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完成相应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搭建 基本理论与素质和专业核心能力平台,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逐步深入,学习掌握主要的专业 知识与培养专业核心能力,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并为后续的职业岗位能力训练打下学生基础;进 步学习新能源汽车维修修所需要的系统知识及新技术特别、汽车网络等知识及基本技能,然后下企 业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 2、课程体系构建 (1)课程体系结构设计 本专业课程体系采取“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方法,按照由“典型工作任务”→“行 动领域”→“学习领域”的步骤,将典型工作任务组成的职业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化处理,根据职业成 长和认识递进规律进行重构,形成了行动体系的学习领域课程。新的课程体系由基础学习领域(对应 于原课程体系中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学习领域(对应于原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必修课和部分专业方向 选修课程)和拓展学习领域(对应于原课程体系中的专业任修课)组成,各个学习领域与本专业的典 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13 目标在体现高职层次的专业能力应包括以下内容: (1)体现对汽车及其系统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能力; (2)体现对汽车高压用电安全防护方案、维修方案制定、生产组织、检查和质量控制的能力; (3)体现对汽车售后服务的综合能力 (4)体现对汽车服务企业管理、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的能力; (5)体现对学习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查找和利用资料的能力;逻辑分析的能力。 5.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汽车维修企业和汽车售后服务企业新能源汽车机电维修、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岗位, 培养具备新能源汽车机电维修、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检修、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等工作所必需的专业 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一定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熟悉国家机动车维修的政策和法规, 能够胜任新能源汽车机电维护、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及其技术管理等相关工作 能力的,具有质量意识、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八)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构建 1、人才培养模式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采用“任务驱动、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客户需求或客户委托 的企业生产实际中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完成相应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搭建 基本理论与素质和专业核心能力平台,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逐步深入,学习掌握主要的专业 知识与培养专业核心能力,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并为后续的职业岗位能力训练打下学生基础;进一 步学习新能源汽车维修修所需要的系统知识及新技术特别、汽车网络等知识及基本技能,然后下企 业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 2、课程体系构建 (1)课程体系结构设计 本专业课程体系采取“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方法,按照由“典型工作任务”→“行 动领域”→“学习领域”的步骤,将典型工作任务组成的职业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化处理,根据职业成 长和认识递进规律进行重构,形成了行动体系的学习领域课程。新的课程体系由基础学习领域(对应 于原课程体系中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学习领域(对应于原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必修课和部分专业方向 选修课程)和拓展学习领域(对应于原课程体系中的专业任修课)组成,各个学习领域与本专业的典 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学习领域 行动领域 基础学习领域 思想政治理论、数学、英语 计算机应用等 1.汽车维修客户的接待与生产任务安排 专业学习领域 2.新能源汽车检修中的高压安全与防护 3.新能源汽车及其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1汽车机械基础 3.新能源汽车及其系统的故障诊断 2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4.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拆装与修复 3高压用电安全 5.汽车底盘机械系统的拆装与修复 4新能源汽车使用及维护 6.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检测诊断与修复 动力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原理及其 7.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检测诊断与修复 维护 8.汽车电气系统的检测诊断与修复 6、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结构原理及其 9.汽车舒适和安全系统的检测诊断与修复 检修 10.新能源汽车车内局域网系统的检测诊 7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断与修复 8汽车底盘机构造与维修 11.新能源汽车性能检测与评价 汽车电器系统诊断与修复 12.汽车保险与理赔 10汽车舒适与安全系统诊断与检修 13.事故车辆勘查与损失评估 l1汽车车内网络系统诊断与修复 14汽车配件采购与管理 2新能源汽车性能检测与评价 15汽车运用与管理 13新能源汽车的故障诊断与修复 拓展学习领域: 汽车技术服务与创新创业、汽车配件管 理、汽车维修企业管理、事故车辆勘查 与车损评估、汽车保险与理赔 为了便于教学管理,将上述新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按公共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含专业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专业辅助课程、专业方向限选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含专业任选课程)、实训项目 等进行划分,形成本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其中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对应于培养目标中的专业核心能力 部分。公共课之外的课程体系框架如下图所示 新能源汽车概论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汽车机械基 职业技能鉴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定实习 动力电池及电池管理系 统结构、原理及检修 电工电子学 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 新能源汽车 结构、原理及检修 维护 毕业顶岗实习 汽车电气系统检修 汽车舒适与安全系统检 新能源汽车 高压用电 综合性故障 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
14 拓展学习领域: 汽车技术服务与创新创业、汽车配件管 理、汽车维修企业管理、事故车辆勘查 与车损评估、汽车保险与理赔······ 1.汽车维修客户的接待与生产任务安排 2.新能源汽车检修中的高压安全与防护 3.新能源汽车及其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3.新能源汽车及其系统的故障诊断 4.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拆装与修复 5.汽车底盘机械系统的拆装与修复 6.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检测诊断与修复 7.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检测诊断与修复 8.汽车电气系统的检测诊断与修复 9.汽车舒适和安全系统的检测诊断与修复 10.新能源汽车车内局域网系统的检测诊 断与修复 11.新能源汽车性能检测与评价 12.汽车保险与理赔 13.事故车辆勘查与损失评估 14.汽车配件采购与管理 15.汽车运用与管理 基础学习领域: 思想政治理论、数学、英语、 计算机应用等 专业学习领域: 1.汽车机械基础 2.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3.高压用电安全 4.新能源汽车使用及维护 5.动力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原理及其 维护 6、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结构原理及其 检修 7.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8.汽车底盘机构造与维修 9.汽车电器系统诊断与修复 10.汽车舒适与安全系统诊断与检修 11.汽车车内网络系统诊断与修复 12.新能源汽车性能检测与评价 13.新能源汽车的故障诊断与修复 行动领域 学习领域 为了便于教学管理,将上述新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按公共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含专业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专业辅助课程、专业方向限选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含专业任选课程)、实训项目 等进行划分,形成本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其中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对应于培养目标中的专业核心能力 部分。公共课之外的课程体系框架如下图所示: 毕 业 顶 岗 实 习 汽车机械基 础 电工电子学 汽车电气系统检修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汽车舒适与安全系统检 修 职业技能鉴 定实习 高 压 用 电 安全 新能源汽车 维护 新能源汽车概论 新能源汽车 综合性故障 诊断 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 断 动力电池及电池管理系 统结构、原理及检修 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 结构、原理及检修
(2)课程设置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课 开设学期及学时 序程 学学考核 课程名称 号类 时分方式 别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241.5考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241.5考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32 考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2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 考查 体育1 考查26 公体育2 0002 考查 共体育3 考查 8必[体育4 考查 9修创新创业教育基础理论 2考查 10课高等数学(模块A) 3.5考试|60 高职英语1 3.5考试|60 高职英语2 603.5考试 汽车应用英语 2考试 计算机应用基础 2.5考试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导论 考查 职业语文B 2考查 17|「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有322考查 822 小计 60033 14626411862 汽车机械基础(模块B)724考试72 电工电子技术 1166.5考试116 专新能源汽车使用与高压安362考试 4业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原理 2考试 5必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905考试 6|修|动力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 考试 2 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 2考试 汽车底盘机构造与维修 905考试
15 (2)课程设置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序 号 课 程 类 别 课程名称 学 时 学 分 考核 方式 开设学期及学时 1 2 3 4 5 6 1 公 共 必 修 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 24 1.5 考查 24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24 1.5 考查 24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 32 2 考查 32 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 32 2 考查 32 5 体育 1 26 1 考查 26 6 体育 2 30 1 考查 30 7 体育 3 30 1 考查 30 8 体育 4 30 1 考查 30 9 创新创业教育基础理论 32 2 考查 32 10 高等数学(模块 A) 60 3.5 考试 60 11 高职英语 1 60 3.5 考试 60 12 高职英语 2 60 3.5 考试 60 13 汽车应用英语 32 2 考试 32 14 计算机应用基础 46 2.5 考试 36 15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导论 18 1 考查 18 16 职业语文 B 32 2 考查 32 1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2 2 考查 32 小计 600 33 146 264 118 62 0 0 1 专 业 必 修 课 汽车机械基础(模块 B) 72 4 考试 72 2 电工电子技术 116 6.5 考试 116 3 新能源汽车使用与高压安 全 36 2 考试 36 4 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原理 36 2 考试 36 5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90 5 考试 90 6 动力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 32 2 考试 32 7 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 32 2 考试 32 8 汽车底盘机构造与维修 90 5 考试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