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广东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新能源汽车技术 (560707) 智能交通技术运用 依托专业 (600201)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600209)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2019年12月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广东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2019 年 12 月 依托专业 新能源汽车技术 (560707) 智能交通技术运用 (600201)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600209)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目录 一、建设基础,… (一)专业群优势特色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组群逻辑 11 (一)专业群与产业(链)的对应性 (二)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 13 (三)群内专业的逻辑性 14 建设目标… 16 (一)总体目标 16 (二)具体目标 16 四、建设内容与举措 19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一流技术技能人才 二)深化课程改革,创建丰富优质信息化课程资源. (三)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教材及教法全新革命 (四)引培结合,打造高水平结构化师资团队 26 (五)校企融合,共创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 28 (六)多方协同,打造高水平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七)精准定位,充分发挥专业群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专业群国际影响力 九)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十)夯实特色产业学院建设,打造产教融合全国名片 五、预期成效……,……………………36 (一)项目建设预期成效 (二)标志性成果 六、建设进度 40 七、经费预算…,…………………41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目 录 一、建设基础..................................................................................................... 1 (一)专业群优势特色...............................................................................1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7 二、组群逻辑...................................................................................................11 (一)专业群与产业(链)的对应性.................................................... 11 (二)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13 (三)群内专业的逻辑性.........................................................................14 三、建设目标...................................................................................................16 (一)总体目标.........................................................................................16 (二)具体目标.........................................................................................16 四、建设内容与举措.......................................................................................19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一流技术技能人才............................ 20 (二)深化课程改革,创建丰富优质信息化课程资源........................ 23 (三)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教材及教法全新革命........................ 25 (四)引培结合,打造高水平结构化师资团队.................................... 26 (五)校企融合,共创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 28 (六)多方协同,打造高水平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29 (七)精准定位,充分发挥专业群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30 (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专业群国际影响力........................ 32 (九)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33 (十)夯实特色产业学院建设,打造产教融合全国名片....................34 五、预期成效...................................................................................................36 (一)项目建设预期成效.........................................................................36 (二)标志性成果.....................................................................................38 六、建设进度...................................................................................................40 七、经费预算...................................................................................................41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教育部、财政部联合 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 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 法(试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广东省高职院校高水 平专业群建设工作的通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世界一流职业院 校建设方案》,结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实际,制定并实施本方案。 建设基础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是适应当下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 化、网联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基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 展趋势的“车(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总成)、网(智能网 联)、服(新技术运用与服务)”产业链环节,由新能源汽车技 术专业(汽车电子专业)、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汽车运用与 维修技术专业等3个专业组成,其中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新能源 汽车技术原为该专业的方向之一)、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为广 东省二类品牌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为国家示范校重点 专业、广东省一流职业院校高水平建设专业、广东省示范性专业。 (一)专业群优势特色 1.依托区域优势,对接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教育部、财政部联合 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 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 法(试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广东省高职院校高水 平专业群建设工作的通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世界一流职业院 校建设方案》,结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实际,制定并实施本方案。 一、建设基础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是适应当下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 化、网联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基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 展趋势的“车(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总成)、网(智能网 联)、服(新技术运用与服务)”产业链环节,由新能源汽车技 术专业(汽车电子专业)、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汽车运用与 维修技术专业等 3 个专业组成,其中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新能源 汽车技术原为该专业的方向之一)、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为广 东省二类品牌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为国家示范校重点 专业、广东省一流职业院校高水平建设专业、广东省示范性专业。 (一)专业群优势特色 1.依托区域优势,对接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中国汽车产业正在从传统汽车转向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 新增长点,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新能源汽车产 业发展的政策。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新能源 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推广应用城市新能源汽车 比例不低于30%。2016年12月19日国务院正式对外发布《“十 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67号) 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重点支持发展 到2020年,实现当年产销200万辆以上,累计产销超过500万 辆,整体技术水平保持与国际同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企业 汽车制造业是“十三五”时期广东省十大产值(或附加值) 超万亿元产业之一。与此同时,十三五期间,广东省珠三角区域 的主要城市包括深圳、广州、珠海、佛山、东莞、惠州等都把新 能源汽车产业列为了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在资金、技术以及政 策等方面都给予大力的支持 深圳是全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完善以及技术发 展最前沿的城市,产业基础好,技术创新能力强,由此而形成的 产业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 五年规划纲要》也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列为七大重点发展的战略新 兴产业,到2020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超千亿规模,并 正在打造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之都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中国也在加速以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2 中国汽车产业正在从传统汽车转向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 新增长点,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新能源汽车产 业发展的政策。2014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新能源 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推广应用城市新能源汽车 比例不低于 30%。2016 年 12 月 19 日国务院正式对外发布《“十 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67 号) 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重点支持发展。 到 2020 年,实现当年产销 200 万辆以上,累计产销超过 500 万 辆,整体技术水平保持与国际同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企业。 汽车制造业是“十三五”时期广东省十大产值(或附加值) 超万亿元产业之一。与此同时,十三五期间,广东省珠三角区域 的主要城市包括深圳、广州、珠海、佛山、东莞、惠州等都把新 能源汽车产业列为了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在资金、技术以及政 策等方面都给予大力的支持。 深圳是全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完善以及技术发 展最前沿的城市,产业基础好,技术创新能力强,由此而形成的 产业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 五年规划纲要》也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列为七大重点发展的战略新 兴产业,到 2020 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超千亿规模,并 正在打造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之都。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中国也在加速以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汽车为平台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开发及应用。“智能网联+新能 源汽车”将引领城市绿色智能出行。新能源汽车技术、计算机技 术、大数据、网络通讯技术等技术的跨界融合将成为汽车产业转 型升级发展的重要趋势。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将紧紧抓住国家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大战略选择以及广东省、深圳市新能源 汽车产业的区域发展优势,充分发挥专业群内各专业有机融合的 优势,把握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特点,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新能 源汽车产业发展对复合式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为地方经 济建设贡献力量 2.依托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改革 专业群对接产业的发展,积极筛选产业领域国内知名的企业 开展深度的战略合作,依托知名企业的产业及技术优势实施联合 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及社会影响力。近年来,专业群 与一汽奥迪、比亚迪等国内知名汽车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双主体协 同育人,建立了“奥迪机电维修师班”、“比亚迪助理工程师精 英班”等,探索精英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由企业开 展前期的学生选拔和后期的岗位录用工作,在人才培养中校企实 施四个共同“课程体系及标准共同制定、课程资源共同开发、实 训资源共同建设、师资共同使用”。通过校企的高度协同,优势 互补,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岗位契合度得到极大的提升。目前, 有30多名毕业生已成为了奥迪、比亚迪等知名车企的技术骨干 和部门管理者,企业对毕业生的质量也给予了高度肯定,人才培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3 汽车为平台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开发及应用。“智能网联+新能 源汽车”将引领城市绿色智能出行。新能源汽车技术、计算机技 术、大数据、网络通讯技术等技术的跨界融合将成为汽车产业转 型升级发展的重要趋势。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将紧紧抓住国家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大战略选择以及广东省、深圳市新能源 汽车产业的区域发展优势,充分发挥专业群内各专业有机融合的 优势,把握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特点,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新能 源汽车产业发展对复合式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为地方经 济建设贡献力量。 2.依托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改革 专业群对接产业的发展,积极筛选产业领域国内知名的企业 开展深度的战略合作,依托知名企业的产业及技术优势实施联合 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及社会影响力。近年来,专业群 与一汽奥迪、比亚迪等国内知名汽车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双主体协 同育人,建立了“奥迪机电维修师班”、“比亚迪助理工程师精 英班”等,探索精英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由企业开 展前期的学生选拔和后期的岗位录用工作,在人才培养中校企实 施四个共同“课程体系及标准共同制定、课程资源共同开发、实 训资源共同建设、师资共同使用”。通过校企的高度协同,优势 互补,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岗位契合度得到极大的提升。目前, 有 30 多名毕业生已成为了奥迪、比亚迪等知名车企的技术骨干 和部门管理者,企业对毕业生的质量也给予了高度肯定,人才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