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阳江市田畔中学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 1.本次模拟考试用时120分钟,满分150分 2.本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 后得分不得超过150分 3.考试结束时,将答卷交回,试卷自己带走 基础(36分) 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12分) 回路转不见君,□□囗囗。(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 分) (2)为报倾城随太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2分)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吴均《与朱元思书》)(2分) (4)为了闯出一片天地,他南下深圳,蹉跎多年,可事业上毫无起色,这使他常有“ 的感慨。(用范仲淹渔家傲的句子填 空)(2分) (5)默写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4分)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孰与城北徐公美/孰是孰非 B.不能名其一处/莫名其妙 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挑拨离间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若金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至5题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 chi tong()的热爱。我无时无刻听见她呼唤 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 跳动的 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 fan lan()着一种热情。当我躺在 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 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 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髙粱,金黄的 豆黑色的士地的或秒多()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的词语。(2分) chi tong 4.文段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5.仿照画线的句子写一段话,描绘自己家乡的自然风光和风俗习惯。(4分) 按要求完成第6至第8题
2010 年阳江市田畔中学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 1.本次模拟考试用时 120 分钟,满分 150 分。 2.本卷设有附加题,共 10 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 后得分不得超过 150 分。 3.考试结束时,将答卷交回,试卷自己带走。 一、基础(36 分) 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12 分) ⑴山回路转不见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 分) ⑵为报倾城随太守,□□□,□□□。(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2 分) ⑶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 (吴均《与朱元思书》)(2 分) ⑷为了闯出一片天地,他南下深圳,蹉跎多年,可事业上毫无起色,这使他常有“□□ □□□□□,□□□□□□□”的感慨。(用范仲淹渔家傲的句子填 空)(2 分) ⑸默写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4 分)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孰.与城北徐公美/孰.是孰非 B.不能名.其一处/莫名.其妙 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挑拨离间. 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若金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3 至 5 题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 chìtòng( )的热爱。我无时无刻听见她呼唤 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 跳动的, 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 fàn làn( )着一种热情。当我躺在 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 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 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 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的词语。(2 分)chìtòng( ) fànlàn( ) 4.文段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 分) 5.仿照画线的句子写一段话,描绘自己家乡的自然风光和风俗习惯。(4 分) 按要求完成第 6 至第 8 题
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从今年9月1日起,全国所有中小学生都必须跳校园集体舞, 其中男女生手拉手共跳的华尔兹将成为中学生的指定舞蹈。此消息一发布,立即引来社会各 方的争议。 对此,班上以“该不该在校园内跳交谊舞”为话题组织了一次辩论会。反方同学认为 中学生正值青春期,易产生好奇心理,男女学生每天手拉手,很可能会引发早恋问题。 6.若你作为正方辩手,该怎样进行反驳?(4分)正方: 7.如果由你负责邀请体育老师作为评委来参加辩论会,见到老师后,你会说:(4分) 8.作为学校小记者,你将分别采访学校校长和某一位学生家长,你设计的问题分别是: 对校长: 对学生家长: (2分) 二、阅读(54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9至20题 (一)(12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 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 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译文: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 10.请简要分析作者描写小石谭的顺序。(4分) 11.文中两次写“乐”,这和文章哀伤凄凉的感情基调矛盾吗?为什么?(4分) (二)(14分 “祥云”登顶珠峰奥运圣火首次点亮世界第三极 中新网珠穆朗玛峰五月八日电(记者宋方灿)北京时间八日上午九时十七分,北京奥运 火炬、接力珠峰传递活动获得囻满结束,携带圣火的十九名突击队员全部登顶,并进行了圣 火的传递。圣火成功在珠峰之巅传递,首次成功点亮这个世界最高峰,创造了奥运圣火登上 世界第三极的新纪录 日早晨的珠峰地区为少云天气,可见度不错。另外,珠峰之巅的风力也很适合登顶, 大约十四米每秒(七级风),这是影响圣火登顶珠峰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总指挥部在对气象 和其他条件做慎重研究后,毅然决定选择八日作为登顶的日期。凌晨三时,火炬手在得到冲
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从今年 9 月 1 日起,全国所有中小学生都必须跳校园集体舞, 其中男女生手拉手共跳的华尔兹将成为中学生的指定舞蹈。此消息一发布,立即引来社会各 方的争议。 对此,班上以“该不该在校园内跳交谊舞”为话题组织了一次辩论会。反方同学认为, 中学生正值青春期,易产生好奇心理,男女学生每天手拉手,很可能会引发早恋问题。 6.若你作为正方辩手,该怎样进行反驳?(4 分) 正方: 7.如果由你负责邀请体育老师作为评委来参加辩论会,见到老师后,你会说:(4 分) 8.作为学校小记者,你将分别采访学校校长和某一位学生家长,你设计的问题分别是: 对校长: 对学生家长: (2 分) 二、阅读(54 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9至20题。 (一)(12 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 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 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 10.请简要分析作者描写小石谭的顺序。(4 分) 11.文中两次写“乐”,这和文章哀伤凄凉的感情基调矛盾吗?为什么?(4 分) (二)(14 分) “祥云”登顶珠峰 奥运圣火首次点亮世界第三极 中新网珠穆朗玛峰五月八日电 (记者 宋方灿)北京时间八日上午九时十七分,北京奥运 火炬、接力珠峰传递活动获得圆满结束,携带圣火的十九名突击队员全部登顶,并进行了圣 火的传递。圣火成功在珠峰之巅传递,首次成功点亮这个世界最高峰,创造了奥运圣火登上 世界第三极的新纪录。 八日早晨的珠峰地区为少云天气,可见度不错。另外,珠峰之巅的风力也很适合登顶, 大约十四米每秒(七级风),这是影响圣火登顶珠峰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总指挥部在对气象 和其他条件做慎重研究后,毅然决定选择八日作为登顶的日期。凌晨三时,火炬手在得到冲 得 分 评卷人
峰的命令后,从北坡传统路线的突击营地(海拔八千三百米)迅速向峰顶发动冲击,在距离峰 顶三十米处,火炬手进行了火炬接力活动,藏族女登山家吉吉成为第一棒火炬手,九时十分, 她在点燃珠峰火炬后向全世界展示,汉族登山家王勇峰接过第二棒,王勇峰在完成自己的传 递距离后将圣火交给尼玛次仁,第四棒为汉族学生黄舂贵,九时十七分,藏族姑娘次仁旺姆 在珠峰之巅点燃第五棒,通过镜头向全世界人民展示。 奥运圣火在珠峰的传递,是科技奥运、绿色奥运和人文奥运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科硏 人员、登山队员、气象部门]、后勤保障等部门通力合作近两年的成果体现,是中国人民智慧 的集中表现。奥林匹克就是要追求和平友谊和进步,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将圣火带到世界最 高峰,相信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通过举办奥运会,将加强与各国人民的友谊和联系。 此次奥运圣火珠峰传递,具有四大意义首先这是奥运圣火第一次走上世界屋脊,登上 珠穆朗玛峰,对于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員有重要意义;第二,将奥运圣火送上珠峰,是一项艰 巨和复杂的事情,对技术要求很高,充分体现了北京奥运会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 运理念;其三,登山是一项集体运动,需要各方面的协作。登顶的成功是登山队、保障部门、 电视转播等各个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人员构成则包括汉、藏、回、土等民族,标志各民族 的大团结;其四,登山运动起源于—七八六年的法国,至今没有和奥运亲密接触过。两者都 追求“更高、更快、更强”,这次让登山运动和奥林匹克运动和谐统一。 火炬珠峰传递是北京奥运会的“首枚金牌”。这次活动也引起了境内外民众和媒体的广 泛关注,《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社等十家境内媒体,路透社、BBC、共同社、德国电视一 台和二台、香港TvB以及CNN等七家境外媒体受邀采访了此次奥运盛事。 12.这则新闻报道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5分) 13.请简要概括“祥云”火炬登顶珠峰的意义。(4分) 14.请根据第二段画线句就这则新闻报道的语言特点作简要分析。(5分) 三)(18分) 体贴的伤害 大部分的人是在当爸爸以后才学会当爸爸的,他却是在父亲过世以后才学会当儿子的
锋的命令后,从北坡传统路线的突击营地(海拔八千三百米)迅速向峰顶发动冲击,在距离峰 顶三十米处,火炬手进行了火炬接力活动,藏族女登山家吉吉成为第一棒火炬手,九时十分, 她在点燃珠峰火炬后向全世界展示,汉族登山家王勇峰接过第二棒,王勇峰在完成自己的传 递距离后将圣火交给尼玛次仁,第四棒为汉族学生黄春贵,九时十七分,藏族姑娘次仁旺姆 在珠峰之巅点燃第五棒,通过镜头向全世界人民展示。 奥运圣火在珠峰的传递,是科技奥运、绿色奥运和人文奥运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科研 人员、登山队员、气象部门、后勤保障等部门通力合作近两年的成果体现,是中国人民智慧 的集中表现。奥林匹克就是要追求和平友谊和进步,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将圣火带到世界最 高峰,相信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通过举办奥运会,将加强与各国人民的友谊和联系。 此次奥运圣火珠峰传递,具有四大意义:首先这是奥运圣火第一次走上世界屋脊,登上 珠穆朗玛峰,对于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将奥运圣火送上珠峰,是一项艰 巨和复杂的事情,对技术要求很高,充分体现了北京奥运会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 运理念;其三,登山是一项集体运动,需要各方面的协作。登顶的成功是登山队、保障部门、 电视转播等各个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人员构成则包括汉、藏、回、土等民族,标志各民族 的大团结;其四,登山运动起源于一七八六年的法国,至今没有和奥运亲密接触过。两者都 追求“更高、更快、更强”,这次让登山运动和奥林匹克运动和谐统一。 火炬珠峰传递是北京奥运会的“首枚金牌”。这次活动也引起了境内外民众和媒体的广 泛关注,《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社等十家境内媒体,路透社、BBC、共同社、德国电视一 台和二台、香港 TVB 以及 CNN 等七家境外媒体受邀采访了此次奥运盛事。 12.这则新闻报道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5 分) 13.请简要概括“祥云”火炬登顶珠峰的意义。(4 分) 14.请根据第二段画线句就这则新闻报道的语言特点作简要分析。(5 分) (三)(18 分) 体贴的伤害 大部分的人是在当爸爸以后才学会当爸爸的,他却是在父亲过世以后才学会当儿子的
那些年,他忙于事业,深夜回家,悄悄推开家门,退休的父亲总会在客厅里等他。 他打开客厅的灯,老父亲起身来:“回来啦,饿不饿?要不要我替你煮碗牛肉面?” 晚归已是莫大的罪恶,怎么忍心再劳烦老父亲为他煮夜宵呢?他毎每都会忙不迭地安慰父亲 道:“我不饿!我不饿!”对于儿子善意的绝,老父亲站起身来,步履蹒地走回卧室。 那是他们父子—天中唯一能相见的时光。他赶早出门时,父亲尚在梦中;待到他拖着疲 惫的身子回家时,等候的父亲也已准备进入梦乡。 他们的对话一直都是那几句,“饿不饿?”“我不饿,我不饿! 后来他上船工作,几年后他跻身为大副,通过考试拿到了船长的执照,就等这趟航行结 束后接掌真正属于他的船只。然后他收到电报——父亲病逝。 船还在海上,他还得等上15天,船才能靠岸。以秒计算的15天,父子相处的片段, 幕一幕在脑中重现 如果放下自以为是的体贴,把“我不饿”改成“我饿了”,这一天中难得的父子对话就 不会只剩下一个寂寥的句号 如果是“我饿了”,那 老父亲会很高兴地走进厨房,卷起衣袖下碗热腾腾的牛肉面。 他会坐在父亲面前,让父亲看见他吃面的馋相 他们会有一段短短的对话,父亲会因此知道他当天的工作情况,他也会因此知道父亲的 期待 他可以说:“谢谢爸爸,牛肉面很好吃!"父亲会觉得这-天结束得很满足。然而没有 这一切从来不曾在现实中发生 他只说过:“我不饿!″这个体贴的惊叹号结束了一切温暖的可能。 15天后他下了船。抛下船长的执照,放弃了人人艳羡的高薪,他回到了陆地工作。他 失去了父亲,但老天也给了他赎罪的机会—因为他还有母亲 15.阅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体贴的伤害”是指什么?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这种 “体贴的伤害”少发生或不发生?(4分)答 16.面对“他”每次的善意拒绝,父亲总是坚持着,发挥你的想象,写几句话,描写一下 父亲的心理活动。(30字左右)(5分)答 17.仔细体味下面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4分) 他只说过:“我不饿!″这个体贴的惊叹号结束了一切温暖的可能。答: 18.“子欲孝而亲不在”是人生最大的悲哀,读完本文,面对亲情,你获得了什么启迪?(5分) (四)(10分) 他说:“在外国人看来可能我们的国势显得很昌隆,实际上却被两大危机所苦:一是国 内党争激烈,一是国外强敌入侵的危险。至于第一个,你要知道,七十多个月以来,帝国内 有两个党派一直在勾心斗角。一个党叫做特莱姆克三,一个党叫做斯莱姆克三,区别就在于 一个党的鞋跟高些,另一个党的鞋跟低些。……我们担心的是,太子殿下有几分倾向于高跟 党,至少我们凊凊楚楚地看到他的一只鞋跟比另一只要高些,所以走起路来·拐一拐。而正 当我们内息方殷的时候,却又受到布来夫斯库岛敌人入侵的战争威胁。那是天地间又一个大 帝国,据我们所知,他的面积与实力和我皇陛下统治下的这个帝国及其他一些大国几乎不相 上下。至于我们听你说到过世界上还有其他一些王国和国家,住着像你一般庞大的人类,我 们的哲学家对此深表怀疑,他们宁可认为你是从月球或者其他某个星球上掉下来的,因为身 躯像你这么大的人只要有一百个短期内就肯定会将皇帝陛下领地上所有的果实与牲畜吃个 精光。再者说。我们六干月的历史除了利里浦特和布来夫斯库两大帝国外,也从来没有提到 过其他什么地方。我下面要告诉你的是,这两大强国在过去三十六个月里一直在苦战。战争 开始是由于以下的原因:我们大家都认为,吃鸡蛋前,原始的方法是打破鸡蛋较大的一端 可是当今皇帝的祖父小时候吃鸡蛋,一次按古法打鸡蛋时碰巧将一个手指弄破了,因此他的
那些年,他忙于事业,深夜回家,悄悄推开家门,退休的父亲总会在客厅里等他。 他打开客厅的灯,老父亲站起身来:“回来啦,饿不饿?要不要我替你煮一碗牛肉面?” 晚归已是莫大的罪恶,怎么忍心再劳烦老父亲为他煮夜宵呢?他每每都会忙不迭地安慰父亲 道:“我不饿!我不饿!”对于儿子善意的拒绝,老父亲站起身来,步履蹒跚地走回卧室。 那是他们父子一天中唯一能相见的时光。他赶早出门时,父亲尚在梦中;待到他拖着疲 惫的身子回家时,等候的父亲也已准备进入梦乡。 他们的对话一直都是那几句,“饿不饿?”“我不饿,我不饿!” 后来他上船工作,几年后他跻身为大副,通过考试拿到了船长的执照,就等这趟航行结 束后接掌真正属于他的船只。然后他收到电报——父亲病逝。 船还在海上,他还得等上 15 天,船才能靠岸。以秒计算的 15 天,父子相处的片段, 一幕一幕在脑中重现。 如果放下自以为是的体贴,把“我不饿”改成“我饿了”,这一天中难得的父子对话就 不会只剩下一个寂寥的句号。 如果是“我饿了”,那么…… 老父亲会很高兴地走进厨房,卷起衣袖下碗热腾腾的牛肉面。 他会坐在父亲面前,让父亲看见他吃面的馋相。 他们会有一段短短的对话,父亲会因此知道他当天的工作情况,他也会因此知道父亲的 期待。 他可以说:“谢谢爸爸,牛肉面很好吃!”父亲会觉得这一天结束得很满足。然而没有, 这一切从来不曾在现实中发生。 他只说过:“我不饿!”这个体贴的惊叹号结束了一切温暖的可能。 15 天后他下了船。抛下船长的执照,放弃了人人艳羡的高薪,他回到了陆地工作。他 失去了父亲,但老天也给了他赎罪的机会——因为他还有母亲。 15.阅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体贴的伤害”是指什么?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这种 “体贴的伤害”少发生或不发生?(4 分)答: 16.面对“他”每次的善意拒绝,父亲总是坚持着,发挥你的想象,写几句话,描写一下 父亲的心理活动。(30 字左右)(5 分)答: 17.仔细体味下面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4分) 他只说过:“我不饿!”这个体贴的惊叹号结束了一切温暖的可能。答: 18.“子欲孝而亲不在”是人生最大的悲哀,读完本文,面对亲情,你获得了什么启迪?(5分) (四)(10 分) 他说:“在外国人看来可能我们的国势显得很昌隆,实际上却被两大危机所苦:一是国 内党争激烈,一是国外强敌入侵的危险。至于第一个,你要知道,七十多个月以来,帝国内 有两个党派一直在勾心斗角。一个党叫做特莱姆克三,一个党叫做斯莱姆克三,区别就在于 一个党的鞋跟高些,另一个党的鞋跟低些。……我们担心的是,太子殿下有几分倾向于高跟 党,至少我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他的一只鞋跟比另一只要高些,所以走起路来一拐一拐。而正 当我们内息方殷的时候,却又受到布来夫斯库岛敌人入侵的战争威胁。那是天地间又一个大 帝国,据我们所知,他的面积与实力和我皇陛下统治下的这个帝国及其他一些大国几乎不相 上下。至于我们听你说到过世界上还有其他一些王国和国家,住着像你一般庞大的人类,我 们的哲学家对此深表怀疑,他们宁可认为你是从月球或者其他某个星球上掉下来的,因为身 躯像你这么大的人只要有一百个,短期内就肯定会将皇帝陛下领地上所有的果实与牲畜吃个 精光。再者说。我们六千月的历史除了利里浦特和布来夫斯库两大帝国外,也从来没有提到 过其他什么地方。我下面要告诉你的是,这两大强国在过去三十六个月里一直在苦战。战争 开始是由于以下的原因:我们大家都认为,吃鸡蛋前,原始的方法是打破鸡蛋较大的一端。 可是当今皇帝的祖父小时候吃鸡蛋,一次按古法打鸡蛋时碰巧将一个手指弄破了,因此他的
父亲,当时的皇帝,就下了一道敕令,命令全体臣民吃鸡蛋时打破鸡蛋较小的一端,违令者 重罚。老百姓们对这项命令极为反感。历史告诉我们,由此曾发生过六次叛乱,其中一个皇 帝送了命,另一个丢了王位。” 19.上文出自名著《 》,作者是 国的 (3分) 20.阅读选文回答以下问题: (1)概括选文的内容。(3分) (2)作者描写关于两党相互斗争的真正用意是什么?(4分) 三、作文(60分) 21.以“为 叫好”为题写一篇文章。先补全标题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 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否则扣分。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土③于帘内指之日:“是小孑亦 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 平,悔不穷同。蒙正曰:“知其妊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 时皆服其量 【注释】①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②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③ 朝士:中央官员。④同列:同事。⑤量:度量(肚量),气度 1.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固”的词条有以下各项。请根据上下文,选出对“固不如无 知也”中“固”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2分)A.坚固B.鄙陋C.本来D.通“故” 所以 3.文中两度写了“同列”对那“朝士”的态度,这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4.从文中可以看出吕蒙正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2010年语文www.yuwen123c0m一模答卷 班别姓名 分数 基础(36分)
父亲,当时的皇帝,就下了一道敕令,命令全体臣民吃鸡蛋时打破鸡蛋较小的一端,违令者 重罚。老百姓们对这项命令极为反感。历史告诉我们,由此曾发生过六次叛乱,其中一个皇 帝送了命,另一个丢了王位。” 19.上文出自名著《 》,作者是 国的 。(3 分) 20.阅读选文回答以下问题: (1)概括选文的内容。(3 分) (2)作者描写关于两党相互斗争的真正用意是什么?(4 分) 三、作文(60 分) 21. 以“为_______叫好”为题写一篇文章。先补全标题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 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否则扣分。 附加题:(10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吕蒙正①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加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③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 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④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 平,悔不穷同。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 时皆服其量⑤。 【注释】 ①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 ②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③ 朝士:中央官员。④同列:同事。 ⑤量:度量(肚量),气度 1.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 分) 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固”的词条有以下各项。请根据上下文,选出对“固不如无 知也”中“固”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2 分)A.坚固 B.鄙陋 C.本来 D.通“故”, 所以 3.文中两度写了“同列”对那“朝士”的态度,这有什么表达作用?(3 分) 4.从文中可以看出吕蒙正是一个怎样的人?(3 分) 2010 年语文 www.yuwen123.com 一模答卷 班别 姓名 分数 一、基础(3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