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梅州市曾宪梓中学四月月考语文试题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远眺(tiao) 可汗(han 早籼(shan) 负荷(he B.苍穹( qiong 中枢(shu) 目眩(xudn) 烧灼(zhuo) C.矫健(jiao) 饥馑(jn) 田埂(gng) 傀儡(ni) D.分蘖(nie) 觊觎(yu) 粗糙(cao) 悲恸 (tong 【答案】D(A.籼xian;B.眩xuan:C.儡16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2008年贺岁片《集结号》充斥着震耳欲聋的厮杀声,而在镜头之外,金融市 场的战争有时同样残酷和充满风险 B.徜徉在嘈杂的街市上,穿行在五彩缤纷的人流中,聆听着从红木花窗里飘出的 苏州评弹,我感受到了熙熙攘攘中的一份清闲 C.日本宇航机构负责人对中国的航天技术不以为然,事实上“长征”运载火箭已 发射了100多次,而日本的主力火箭“H-2A”执行发射任务才不过13次。 D.他们好学,而且常常有奇思妙想,能把不相干的两样产品组合在一起使用产生 出乎意料的效果。 【答案】C(A.震耳欲聋:耳朵都快要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B.五彩缤纷,形 容色彩纷繁艳丽。C.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这里应改“不以为 意”。D.出乎意料,超出人们的料想)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让群山披上绿装是整个区域保护建设的基本要求,但青龙山地区开发建设管理 滞后,开山采石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 B.受场地的限制,吴旭东特别擅长的大幅山水作品展出并不多,但观众们依然可 以充分领受到他笔墨开合的深厚功底。[来源:学科网ZXXK] C.央视主持人芮成钢的许多言论并非创新,他提出的东西方对某一品牌的文化含 义有不同看法早已为大家所熟悉。 D.前段时间,部分网民对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于是引发 了激烈的争论,“华南虎事件”的影响越来越大 【答案】A(B项,“领受”与“功底”不搭配;C项,成分残缺,应是“他提出 的……观点”;D项“提出质疑”成分赘余) 4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读书,是智慧的行为 ②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夜雪初霁读到朝墩甫上 ③在起起伏伏中,或悟人生至理,或叹人生苍凉,都不失为人生之快事 ④在春秋默默交替里,在岁月寂然运行中,心灵因书,时而大恸,时而微喜,时 而寒霜彻骨,时而微风拂面,一波三折,百转千回 ⑤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好的习惯 A.①③②④⑤ B⑤①②③④ C.②④③⑤① D.①⑤②④③ 【答案】D(“读书”是全段的中心话题。①、⑤句是一种因果关系,因为读书 是一种智慧的行为,所以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好的习惯。故先①后
2010 年梅州市曾宪梓中学四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⒈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远眺(tiào) 可汗(hán) 早籼(shān) 负荷(hè) B.苍穹(qióng) 中枢(shū) 目眩(xuán) 烧灼(zhuó) C.矫健(jiǎo) 饥馑(jǐn) 田埂(gěng) 傀儡(něi) D.分蘖(niè) 觊觎(yú) 粗糙(cāo) 悲恸 (tòng) 【答案】D(A.籼 xiān; B.眩 xuàn;C.儡 lěi) ⒉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2008 年贺岁片《集结号》充斥着震耳欲聋的厮杀声,而在镜头之外,金融市 场的战争有时同样残酷和充满风险。 B.徜徉在嘈杂的街市上,穿行在五彩缤纷的人流中,聆听着从红木花窗里飘出的 苏州评弹,我感受到了熙熙攘攘中的一份清闲。 C.日本宇航机构负责人对中国的航天技术不以为然,事实上“长征”运载火箭已 发射了 100 多次,而日本的主力火箭“H-2A”执行发射任务才不过 13 次。 D.他们好学,而且常常有奇思妙想,能把不相干的两样产品组合在一起使用产生 出乎意料的效果。 【答案】C(A.震耳欲聋:耳朵都快要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B.五彩缤纷,形 容色彩纷繁艳丽。C.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这里应改“不以为 意”。D.出乎意料,超出人们的料想) ⒊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让群山披上绿装是整个区域保护建设的基本要求,但青龙山地区开发建设管理 滞后,开山采石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 B.受场地的限制,吴旭东特别擅长的大幅山水作品展出并不多,但观众们依然可 以充分领受到他笔墨开合的深厚功底。[来源:学科网 ZXXK] C.央视主持人芮成钢的许多言论并非创新,他提出的东西方对某一品牌的文化含 义有不同看法早已为大家所熟悉。 D.前段时间,部分网民对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于是引发 了激烈的争论,“华南虎事件”的影响越来越大。 【答案】A(B 项,“领受”与“功底”不搭配;C 项,成分残缺,应是“他提出 的……观点”;D 项“提出质疑”成分赘余) ⒋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读书,是智慧的行为 ②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夜雪初霁读到朝墩甫上 ③在起起伏伏中,或悟人生至理,或叹人生苍凉,都不失为人生之快事 ④在春秋默默交替里,在岁月寂然运行中,心灵因书,时而大恸,时而微喜,时 而寒霜彻骨,时而微风拂面,一波三折,百转千回 ⑤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好的习惯 A.①③②④⑤ B.⑤①②③④ C.②④③⑤① D.①⑤②④③ 【答案】D(“读书”是全段的中心话题。①、⑤句是一种因果关系,因为读书 是一种智慧的行为,所以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好的习惯。故先①后
⑤;②、④句阐述第⑤句,从读书的内容谈到读书的感受,故先②后④。第③句 “都不失为人生之快事”总结全段)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 字“民”无上,可改为“是”,乃遂改焉。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到见亲任, 专典机密,拜骑都尉。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从之。从讨 羽,拜忠义校尉。仪辞谢。权令曰:“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 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材, 固辞不受。黄武中,遺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 军,入阙省尚书事。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太子敬之,事先 咨询,然后施行。进封都乡侯。后从太子还建业,复拜侍中、中执法。典校郎吕 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 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仪据实答 问,辞不倾移。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南、鲁二宫初立,仪以本职领鲁王傅。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 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才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室 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其见 知信如此。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蓄。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 之叹息即增奉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仪对曰:“圣主 在上,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见,上干天听。 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昌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 权叹曰:“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 (选自《三国志·是仪胡综传》,有删节 注释:①赵简子,即赵鞅,周舍是他的臣僚,曾经在简子门前站了三昼夜,简子 觉得奇怪,问他,回答说,愿意做他的臣僚为他效力 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辞谢 于是辞相印不拜 B.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于我心有戚戚焉 C.到见亲任,专典机密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D.时同坐人皆怖畏壹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答案】A(A.均为“推辞”。B.第一个为“忧愁”;第二个是“内心有所触动的 样子”。C.第一个“被”;第二个“我”。 个“犯错误”或“犯罪”;第 二个同现代的“坐”) 6加点词古今意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 到见亲任,专典机密 B.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 吴之民方痛心焉 C.拯赡贫困,家无储蓄 潦倒新停浊酒杯 D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答案】C(两个词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基本相同。A.“姓氏”意为“其姓为氏”; B.“痛心”意为“痛恨”;D.“是非”,动词“肯定和非议”;“行为”意为“品 行是”) 7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
⑤;②、④句阐述第⑤句,从读书的内容谈到读书的感受,故先②后④。第③句 “都不失为人生之快事”总结全段)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 字“民”无上,可改为“是”,乃遂改焉。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到见亲任, 专典机密,拜骑都尉。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从之。从讨 羽,拜忠义校尉。仪辞谢。权令曰:“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 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材, 固辞不受。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 军,入阙省尚书事。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太子敬之,事先 咨询,然后施行。进封都乡侯。后从太子还建业,复拜侍中、中执法。典校郎吕 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 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仪据实答 问,辞不倾移。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南、鲁二宫初立,仪以本职领鲁王傅。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 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才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室 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其见 知信如此。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蓄。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 亲尝之对之叹息即增奉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仪对曰:“圣主 在上,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见,上干天听。” 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 权叹曰:“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 (选自《三国志·是仪胡综传》,有删节) 注释:①赵简子,即赵鞅,周舍是他的臣僚,曾经在简子门前站了三昼夜,简子 觉得奇怪,问他,回答说,愿意做他的臣僚为他效力。 ⒌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辞谢 于是辞相印不拜 B.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于我心有戚戚焉 C.到见亲任,专典机密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D.时同坐人皆怖畏壹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答案】A(A.均为“推辞”。B.第一个为“忧愁”;第二个是“内心有所触动的 样子”。C.第一个“被”;第二个“我”。D.第一个“犯错误”或“犯罪”;第 二个同现代的“坐”) ⒍加点词古今意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 到见亲任,专典机密 B.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 吴之民方痛心焉 C.拯赡贫困,家无储蓄 潦倒新停浊酒杯 D.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答案】C(两个词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基本相同。A.“姓氏”意为“其姓为氏”; B.“痛心”意为“痛恨”;D.“是非”,动词“肯定和非议”;“行为”意为“品 行是”) ⒎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最接近的一项是(3 分)
A.实不敢以愚管之见,上干天听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 敢复有株治 B.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 项伯乃夜驰之沛 公军 C.为屋舍才足自容。 为国者,无使 为积威所劫哉 D.臣下守职,惧于不称 冰,水为之而寒 于水 【答案】B(B.均为动词“往”“到”;A.用,拿;因为。C.修建;被。D.在…… 方面;比) 8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是仪因为郡相孔融嘲讽他的姓氏目无尊上,便改变了自己的姓氏。 B.是仪因其清廉、谨慎、正直,而受到孙权的赏识和髙度信任。 C在叙述江夏太守刁嘉事件时,作者主要采用对比的手法以突出是仪的忠勇公 正 D.是仪既不推荐贤才,又从不说人家的短处,于是引起孙权对他的责备,说他“不 言事,无所是非”。 【答案】D(D.对原文“时时有所进达”理解有误,应为“经常举荐贤才”) 9断句和翻译。(9分)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3分) 译文: 【答案】我虽然不是赵简子,(但是)您怎么能够不委屈自己当一下周舍 ②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3分) 译文: 【答案】校事官吕壹把朝廷的将相大臣一一告发,有的一个人就多次被他告发有 罪,唯独没有什么证据可以告发是仪。 (2)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对之叹息即增奉赐益田宅。 【答案】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对之叹息/即增奉赐/益田宅。 【译文】 是仪,字子羽,北海国营段县人,他最初姓氏,开始时在本县当办事员,接着到 北海国政府作事,北海国国相孔融嘲笑他,说他姓的“氏”字是“民”字没有上 面的部分,(岂不是民众目无上司)可以改为同音的“是”字,于是他就把姓改 了。孙权继承和统管大事,以表示尊敬优待的文书征召是仪。是仪到达后受到亲 近和信任,专门在孙权身边负责机密文书的办理,被授予骑都耐的官衔。吕蒙图 谋袭击关羽,孙权问是仪的意见,是仪觉得吕蒙的计策很好,劝孙权采纳。是仪 又随孙权出兵进攻关羽,被任命为忠义校尉。他向孙权陈述理由辞让,孙权下达 指令说:“我虽然不是赵简子,但是您怎么能够不委屈自己当一下周舍呢。” 擒杀关羽平定荆州之后,孙权建都武昌,是仪升任裨将军,后来又封为都亭侯 代理侍中职务。孙权还想授给他一支兵马,是仪因为自己不是将才,坚决推辞不 受。黄武年间,孙权派是仪到皖县去见将军刘邵,想执行引诱魏军大将曹休前来
A.实不敢以愚管之见,上干天听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 敢复有株治 B.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 项伯乃夜驰之沛 公军 C.为屋舍才足自容。 为国者,无使 为积威所劫哉 D.臣下守职,惧于不称 冰,水为之而寒 于水 【答案】B(B.均为动词“往”“到”;A.用,拿;因为。C.修建;被。D.在…… 方面;比) ⒏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是仪因为郡相孔融嘲讽他的姓氏目无尊上,便改变了自己的姓氏。 B.是仪因其清廉、谨慎、正直,而受到孙权的赏识和高度信任。 C.在叙述江夏太守刁嘉事件时,作者主要采用对比的手法以突出是仪的忠勇公 正。 D.是仪既不推荐贤才,又从不说人家的短处,于是引起孙权对他的责备,说他“不 言事,无所是非”。 【答案】D(D.对原文“时时有所进达”理解有误,应为“经常举荐贤才”) ⒐断句和翻译。(9 分) ⑴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3 分) 译文: 【答案】我虽然不是赵简子,(但是)您怎么能够不委屈自己当一下周舍 呢? ②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3 分) 译文: 【答案】校事官吕壹把朝廷的将相大臣一一告发,有的一个人就多次被他告发有 罪,唯独没有什么证据可以告发是仪。 ⑵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 分) 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对之叹息即增奉赐益田宅。 【答案】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对之叹息/即增奉赐/益田宅。 【译文】 是仪,字子羽,北海国营段县人,他最初姓氏,开始时在本县当办事员,接着到 北海国政府作事,北海国国相孔融嘲笑他,说他姓的“氏”字是“民”字没有上 面的部分,(岂不是民众目无上司 )可以改为同音的“是”字,于是他就把姓改 了。孙权继承和统管大事,以表示尊敬优待的文书征召是仪。是仪到达后受到亲 近和信任,专门在孙权身边负责机密文书的办理,被授予骑都耐的官衔。吕蒙图 谋袭击关羽,孙权问是仪的意见,是仪觉得吕蒙的计策很好,劝孙权采纳。是仪 又随孙权出兵进攻关羽,被任命为忠义校尉。他向孙权陈述理由辞让,孙权下达 指令说:“我虽然不是赵简子,但是您怎么能够不委屈自己当一下周舍呢。” 擒杀关羽平定荆州之后,孙权建都武昌,是仪升任裨将军,后来又封为都亭侯, 代理侍中职务。孙权还想授给他一支兵马,是仪因为自己不是将才,坚决推辞不 受。黄武年间,孙权派是仪到皖县去见将军刘邵,想执行引诱魏军大将曹休前来
的计划。后来曹休受骗率军到达,被打得大败而逃,是仪因功升任偏将军,进入 皇宫内的尚书台审阅文书。孙权迁都到东边的建业,太子孙登留在武昌镇守,并 让是仪辅佐太子。太子非常尊敬他,每件事都先征询其意见,然后才实施。此后 是仪进封都乡侯。后来他随太子孙登回建业之后,又被任命为待中、中执法。中 书典校郎吕壹诬告过去的江夏郡太守刁嘉诽谤诋毁国家政事,孙权大为震怒,把 刁嘉抓进了监狱,有关官员也全部弄来查证审问。当时受牵连的人害怕吕壹,都 说听到了刁嘉的恶毒攻击,唯独是仪却说没有听到。结果他一连很多天都受到追 根究底的盘问,孙权为此下达的诏令也变得严厉非常,群臣为他的处境担心到了 极点。是仪依然据实回答讯问,供辞保持正直而不改变。结果孙权放过了他,刁 嘉也得以免罪。 太子孙和,鲁王孙霸两人被正式册封名号后,是仪以本职兼任鲁王傅。是仪担任 鲁王傅时竭尽忠诚,鲁王的举动有过失时他总要规劝:他的处世特点是为上司服 务勤勉,与人交往态度恭敬。是仪素来不置产业,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恩惠,修 建的住宅刚好够自家居住。邻居有一家兴修了一座大宅院,孙权外出时远远望见, 问修大宅院那家是谁,左右的侍从回答说:“像是是仪家。”孙权说:“是仪节 俭,必定不是他。”一问果然是其他人。是仪就是如此受到孙权的了解和信任 是仪穿的衣服不精美,吃的菜肴不丰盛,却热心救济穷困,家中没有积蓄。孙权 听说之后,特地光临他家,看了他吃的菜饭,还亲自品尝,不禁感慨叹息,立即 下令给他增添俸禄,扩大田产和住宅。是仪一再辞让,把受到的恩惠当作忧心的 事 是仪时时举荐人才,却从不说别人的短处。孙权曾经责备他不谈政事,没有肯定 也没有非议,是仪回答说:“圣明君主在上,下面的臣僚尽职尽责,为臣一直担 心自己不称职,实在不敢以我浅陋片面的看法,干扰陛下的神思。 是仪为国家服务几十年,从未有任何过失。校事官吕壹把朝廷的将相大臣一一告 发,有的一个人就多次被他告发有罪,唯独没有什么证据可以告发是仪。孙权感 叹说:“假使人人都像是仪,又何必动用法律条令啊!”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重送裴郎中贬吉 州 古离别 刘长 韦庄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 离情酒半酣。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 春色在江南。 【注】①毵毵(san):柳叶枝条下垂貌。②不那:同“不奈”,即无奈。 (1)恰当巧妙的运用虚词,可以细微周到地表情达意,活跃情韵。这两首诗都用了 个虚词“更”,请分析“更”字在两首诗中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答 (2)结合诗歌具体内容,比较两首诗在写景抒情上的异同。(4分 答 【答案】(①)刘诗中“更”字缀在“远”前,着重写对方的不幸甚于自己,从而使 同病相怜之情、依依惜别之意,表现得更为丰富、深刻;韦诗中“更”与前文“不
的计划。后来曹休受骗率军到达,被打得大败而逃,是仪因功升任偏将军,进入 皇宫内的尚书台审阅文书。孙权迁都到东边的建业,太子孙登留在武昌镇守,并 让是仪辅佐太子。太子非常尊敬他,每件事都先征询其意见,然后才实施。此后 是仪进封都乡侯。后来他随太子孙登回建业之后,又被任命为待中、中执法。中 书典校郎吕壹诬告过去的江夏郡太守刁嘉诽谤诋毁国家政事,孙权大为震怒,把 刁嘉抓进了监狱,有关官员也全部弄来查证审问。当时受牵连的人害怕吕壹,都 说听到了刁嘉的恶毒攻击,唯独是仪却说没有听到。结果他一连很多天都受到追 根究底的盘问,孙权为此下达的诏令也变得严厉非常,群臣为他的处境担心到了 极点。是仪依然据实回答讯问,供辞保持正直而不改变。结果孙权放过了他,刁 嘉也得以免罪。 太子孙和,鲁王孙霸两人被正式册封名号后,是仪以本职兼任鲁王傅。是仪担任 鲁王傅时竭尽忠诚,鲁王的举动有过失时他总要规劝;他的处世特点是为上司服 务勤勉,与人交往态度恭敬。是仪素来不置产业,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恩惠,修 建的住宅刚好够自家居住。邻居有一家兴修了一座大宅院,孙权外出时远远望见, 问修大宅院那家是谁,左右的侍从回答说:“像是是仪家。”孙权说:“是仪节 俭,必定不是他。”一问果然是其他人。是仪就是如此受到孙权的了解和信任。 是仪穿的衣服不精美,吃的菜肴不丰盛,却热心救济穷困,家中没有积蓄。孙权 听说之后,特地光临他家,看了他吃的菜饭,还亲自品尝,不禁感慨叹息,立即 下令给他增添俸禄,扩大田产和住宅。是仪一再辞让,把受到的恩惠当作忧心的 事。 是仪时时举荐人才,却从不说别人的短处。孙权曾经责备他不谈政事,没有肯定 也没有非议,是仪回答说:“圣明君主在上,下面的臣僚尽职尽责,为臣一直担 心自己不称职,实在不敢以我浅陋片面的看法,干扰陛下的神思。” 是仪为国家服务几十年,从未有任何过失。校事官吕壹把朝廷的将相大臣一一告 发,有的一个人就多次被他告发有罪,唯独没有什么证据可以告发是仪。孙权感 叹说:“假使人人都像是仪,又何必动用法律条令啊!” ⒑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8 分) 重送裴郎中贬吉 州 古离别 刘长 卿 韦庄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 离情酒半酣。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 春色在江南。 【注】①毵毵(sān):柳叶枝条下垂貌。②不那:同“不奈”,即无奈。 ⑴恰当巧妙的运用虚词,可以细微周到地表情达意,活跃情韵。这两首诗都用了 一个虚词“更”,请分析“更”字在两首诗中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 分) 答: ⑵结合诗歌具体内容,比较两首诗在写景抒情上的异同。(4 分) 答: 【答案】⑴刘诗中“更”字缀在“远”前,着重写对方的不幸甚于自己,从而使 同病相怜之情、依依惜别之意,表现得更为丰富、深刻;韦诗中“更”与前文“不
那”构成了层进的关系,明媚春光,已使人如此不奈离情,那么此去江南,江南 春色更浓,更要使远行人断肠了,一个“更”字加重了离别时内心的感伤之情 (本题4分。答出划线语句即可得满分) (2)相同点:都运用了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的手法。(1分) 不同点:刘诗用“猿哀啼”“暮色江头”“孤舟”一系列意象构成了一幅清凄的 画面,以哀景写哀情;韦诗用“晴烟”“垂柳”“江南春色”等意象构成了一幅 色调鲜明、诗意盎然的美景,以此来反衬离愁别绪,即以乐景写哀情。(划线句 为要点,答出手法得2分,结合原文1分) 11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句,多选按前三句计分)(6分) ① 乱花渐欲迷人 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 。(李 白《蜀道难》) ③盖将自其变者而观 之 则物与我 皆无尽也。(苏轼《赤壁赋》 ④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 度? 。(屈原《离骚》) 【答案】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②飞湍瀑流争喧豗,碔崖转石万 壑雷 ③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④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躬身实践低头做事最为重要 人的一生离不开做事。只有通过做事,才能锻造出一个人的能力之剑。 低头做事,实为按规律做事。低头者,顺从、服从之谓也。顺从、服从 什么?不是如《后汉书·马援传》所写:“今者归老,更欲低头与小儿曹共槽枥 而食”,而是跳出个人生活的小圈子,面对现实,面向未来,顺从规律,服从大 势,不做拔苗助长的蠢事,不干明天后天才有可能做的蠢事。扎扎实实,一步 个脚印地走;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登上事业的巅峰 低头做事,更是体现一个人的心境、作风、品格和做派。古诗云:“垂 杨低复举,新萍合且离。”可见,所谓低者,即垂垂向下也 低头做事即用脑做事。当人“举头望明月”时,“低头”就会“思”故 乡。思,是低头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个主要职能,也是发挥大脑功能的前奏曲和 主旋律。而人的行为从来都是受思想支配的。用脑做事,就是凡事都去想一想: 这件事该不该干?怎么干?千了,利弊得失是什么?是马上干、或是放上三五天等 时机更成熟时再去千?除自己想外,还要广开言路借助“外脑”想,从而使该做 之事不仅合乎规律,而且合乎程序。 低头做事也是调研做事。低头,就不是昂首望天,而是眼睛向下,走向 基层,到群众之中,体民情,察民意,听民声,谋民利;就是要看一看已经出台 的一些政策措施老百姓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即将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老百 姓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就是要以人为本,疏通上下道,变“上访”为“下 访”,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就是要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就
那”构成了层进的关系,明媚春光,已使人如此不奈离情,那么此去江南,江南 春色更浓,更要使远行人断肠了,一个“更”字加重了离别时内心的感伤之情。 (本题 4 分。答出划线语句即可得满分) ⑵相同点:都运用了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的手法。(1 分) 不同点:刘诗用“猿哀啼”“暮色江头”“孤舟”一系列意象构成了一幅清凄的 画面,以哀景写哀情;韦诗用“晴烟”“垂柳”“江南春色”等意象构成了一幅 色调鲜明、诗意盎然的美景,以此来反衬离愁别绪,即以乐景写哀情。(划线句 为要点,答出手法得 2 分,结合原文 1 分) ⒒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句,多选按前三句计分)(6 分) ① , 。乱花渐欲迷人 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 壁。 , 。(李 白《蜀道难》) ③盖将自其变者而观 之, ; ,则物与我 皆无尽也。(苏轼《赤壁赋》 ④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 度? , 。(屈原《离骚》) 【答案】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②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 壑雷。 ③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④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躬身实践低头做事最为重要 人的一生离不开做事。只有通过做事,才能锻造出一个人的能力之剑。 低头做事,实为按规律做事。低头者,顺从、服从之谓也。顺从、服从 什么?不是如《后汉书·马援传》所写:“今者归老,更欲低头与小儿曹共槽枥 而食”,而是跳出个人生活的小圈子,面对现实,面向未来,顺从规律,服从大 势,不做拔苗助长的蠢事,不干明天后天才有可能做的蠢事。扎扎实实,一步一 个脚印地走;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登上事业的巅峰。 低头做事,更是体现一个人的心境、作风、品格和做派。古诗云:“垂 杨低复举,新萍合且离。”可见,所谓低者,即垂垂向下也。 低头做事即用脑做事。当人“举头望明月”时,“低头”就会“思”故 乡。思,是低头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个主要职能,也是发挥大脑功能的前奏曲和 主旋律。而人的行为从来都是受思想支配的。用脑做事,就是凡事都去想一想: 这件事该不该干?怎么干?干了,利弊得失是什么?是马上干、或是放上三五天等 时机更成熟时再去干?除自己想外,还要广开言路借助“外脑”想,从而使该做 之事不仅合乎规律,而且合乎程序。 低头做事也是调研做事。低头,就不是昂首望天,而是眼睛向下,走向 基层,到群众之中,体民情,察民意,听民声,谋民利;就是要看一看已经出台 的一些政策措施老百姓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即将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老百 姓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就是要以人为本,疏通上下道,变“上访”为“下 访”,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就是要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就